泰顺县交通工程建设中心,浙江 温州 325500
摘要:近年来浙江交通迎来了大发展,交通发展得越快,对交通工程建设的要求也将更高,工程质量永远是建设过程中的首要因素,工程实施过程重要结构物的质量控制是重点监督对象,而往往会忽略一些细节部位,如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涵背回填。不控制好涵背回填,通车后很容易出现涵身与路基交界处出现沉降,从而反射到路面,最终使路面出现横向裂缝形成错台,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及行车安全。结合以往管理经验,从施工的角度阐述路基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涵背回填过程的必要性。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涵背回填;质量控制
引言: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涵背回填是路基施工的盲区,实施过程中容易忽略质量控制。大多数设置涵洞路段,通车后时常出现路面横向裂纹甚至有错涵,这不但影响行车舒适度,也影响路基寿命。
1 基础要素
涵洞两侧与路基过渡范围:设计有明确规定时,按设计要求设置;设计未明确时,涵洞涵背回填过渡段长度应大于1倍涵洞填土高度,且开挖宽度大于2m高度宜为1m的台阶,台阶内倾坡度4%,确保路基填筑与涵背回填有效搭接,涵洞顶部覆土厚度必须大于0.5m。回填材料采用合格的透水性材料,涵背回填按分层对称填筑、分层压实,两侧紧靠涵涵1m范围回填土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分层压(夯)实厚度不宜大于150mm,1m以外部分可采用压路机压实,分层厚度建议控制在150mm以内。为了确保回填厚度,需在涵身外墙用油漆等标识出每层的填筑厚度及相应层数。施工过程严格执行“填筑一层检测一层”的原则,每填筑一层进行压实度检测,涵背回填范围压实度应不小于96%,本层检测合格后方可往上一层填筑。
2 施工准备
涵背回填前应做足准备工作,机械设备、参与人员、回填材料及涵洞本身条件都是不可或缺的。
2.1 机械设备
人工配合机械是涵背回填主要施工手段,施工前应配备以下主要设备及机具:水准仪、全站仪、试验检测设备、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震动压路机、自卸车、小型冲击夯、锄头、羊镐、铁锹等。
2.2参与人员
为能有效控制涵背回填的质量及施工的进度,需要配备项目主要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质检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测量人员、试验人员、施工员等),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人员(班组长、各类机械工、小工等)。
2.3 回填材料
涵背回填材料是整个填筑过程中一个较为重要环节,回填料必须选用透水性材料,以确保涵背能顺畅排水,避免积水影响填筑质量。砂砾、碎石、清宕渣等都是上好的涵背回填材料。
2.4 涵洞本身条件
回填前,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完成涵洞主体及相应附属结构物施工:涵洞进出口建筑物、铺底、盖板安装、沉降缝、和墙身侧面、防水层。涵洞回填时,砌体砂浆和混凝土强度须达到85%。涵洞墙身外侧若有积水,应该开挖排水沟槽将水排出,并将受浸泡的软土挖除后开展进行填前碾压,压实度须达到96%。
3 工序流程
4 要点控制
4.1 测量放样
设计有明确规定时,按设计要求放出回填过渡段范围。设计未明确时,回填过渡段长度应大于1倍涵洞填土高度,沿路线纵向,底部距涵洞基础外侧2m挖平,2米端部(路基侧)起按1:2坡度开挖成台阶,台阶高度宜为1m、宽度大于2m,台阶内倾坡度4%。根据计算得出过渡段长度,用白灰标识出涵背过渡段施工范围。
4.2 基坑开挖
地理位置和用途不同,涵洞的设置也存在差异,有些涵洞设置在挖方路段(如通道涵),大部分涵洞设置在填方路段上,无论何种形式盖板涵涵背回填都应在涵洞主体及相关附属设施完成后进行。
(1)挖方路段
挖方路段上涵背回填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的开挖方式,局部不到位的可用人工修整。涵洞施作完成后,根据要求开挖回填过渡段,开挖工作完成后及时对原地面进行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6%。
(2)填方路段
填方路段涵洞施工,建议先将路基按要求填筑至涵洞顶标高后,再进行反挖施作盖板涵,该施工顺序有利于涵洞承载力满足要求,也有利于涵背过渡段台阶设置,还有利于涵背回填。涵洞施作完成后,根据测量放样标识线,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涵背回填过渡段,开挖工作完成后及时对原地面进行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6%。开挖台阶、回填与压实应同步进行,以确保台阶稳定。
4.3 铺设排水管
基坑开挖压实完毕后,需在最低层表面与涵洞交界处、第一个台阶与最低层表面交界处各设一道排水管。排水管建议采用HDPE双壁打孔波纹管,外层用200mg土工布包裹。波纹管周边回填细集料,人工使用小器具敲打夯实,禁止机械直接碾压,避免破坏管身。
4.4 回填材料
使用油漆在涵洞外墙面画出水平分层厚度控制线,压实厚度控制宜为15cm一层,并在横线末端标出填筑层次。结构物涵背回填宜采用砂砾、清宕渣、级配碎石等透水性材料,进行分层填筑并碾压夯实。材料粒径不宜大于5cm,严禁使用风化岩、石灰岩等软岩或者水溶性岩作为填料。所有材料进场前应进行严格的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涵背填筑前,应安排专人负责,为更好的控制松铺厚度,先用白灰划出方格网挂牌划线施工,再按摊铺试验确定的数据进行松铺,确保每层填料的压实厚度为15cm。填料的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堤设计宽度50cm,以保证修整路基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4.5 摊铺碾压
涵背回填尽量在晴天进行施工,若在雨季施工中,应严防路堤积水,填筑层表面应适当加大横坡坡度,以利于排水,并注意天气预报,及时碾压成型,防止填土被雨水泡软。
分层摊铺和碾压前,必须在局部开展两个试验段:①靠近涵背1m范围小型夯实机填筑试验;②使用压路机填筑试验。主要目的是控制松铺厚度、碾压遍数,为后续大面积施工提供可靠数据。
摊铺方式宜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局部不平整路段用人工进行找平,个别部位填料成分不均匀要人工调整,必要时挖除后进行重新填筑。根据小型夯实机试验路段所取得数据,对涵背及附属结构物1m范围内进行夯实,严禁使用压路机,避免影响结构物质量。夯实时应注意要密实、均匀,避免出现漏夯。压路机碾压时,应由两侧向中间碾压,再由中间向两侧碾压,每次应错轮1/3轮宽。根据试验数据,宜采用静压,严禁使用强震碾压。碾压施工过程出现空洞、孔隙时,可填补细料再按要求进行碾压。涵背回填时两侧宜对称同时填筑,若因外界因素引起不能同步进行填筑的,两侧填土高差最大不得超过1m。
4.6 试验检测
涵背回填压实度实行“填筑一层检测一层”原则,要求从底部至顶面的每层压实度都不小于96%。涵背回填材料主要为砂砾等透水性材料,通过各类检测方法对比挖坑灌砂法较为适用,灌砂法是检测压实度最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
结语: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涵背回填质量对于后期行车安全和舒适度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就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特别是填料、摊铺和碾压要做重点控制,务必做到精益求精,确保每道工序能够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文生.台背回填质量标准探讨[J].山西建筑,2008年19期.
[2]李鹏.台背回填施工.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
[3]吴兴国.马林.台背回填在路基施工中的重要性.技术与市场,2016.
[4]时广丹.路基结构物台背回填沉降原因及质量控制措施.世界家苑,2014.
[5]杜亮.邱伟栋.浅析构造物台背回填公路桥涵施工质量中的重要性.建材与装饰,2016年51期.
论文作者:王近兴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涵洞论文; 路基论文; 盖板论文; 压实论文; 厚度论文; 路段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