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民族相聚共荣的历史长廊-以青海省贵德地区为例论文

多元民族相聚共荣的历史长廊-以青海省贵德地区为例论文

·历史与文化研究·

多元民族相聚共荣的历史长廊
——以青海省贵德地区为例

尕藏加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宗教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要] 通过历史文献查阅和地方专家咨询,目前青海省境内有不少多民族多宗教和睦共荣的村镇或乡村,而且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显而易见,这是早期历史上形成并传承至今的人类文明现象。其中,贵德地区更具有典型意义和个案研究价值。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生存空间的角度描述了贵德地区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相聚共荣的历史长廊的自然人文背景;从藏族、汉族和回族等各民族和谐相处的案例中探寻贵德地区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相聚共荣的历史长廊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 贵德地区;自然人文背景;多元民族;和谐社会

根据历史文献查阅和实地田野调研,青海省境内有不少多民族多宗教和睦相处的城镇或乡村,而且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显而易见,这是早期历史上形成并传承至今的人类文明现象。其中,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更具有典型性和个案研究价值。正如文化人类学家的论断:“自有人类的历史以来,人们完全可以看到,世界各民族人民都能够吸取另一血种的民族文化。人的生物结构不会给各种文化之间的渗透带来困难。人类的文化遗产,无论好坏,都不是生物遗传的结果。”(1) 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张燕、傅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3页。 这一论断,不但在今日贵德地区的多元民族、多元文化传承中得到进一步印证,而且在贵德地区多族群的现实生活中仍可彰显其文化意义。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民族的生活日益多样,宗教信徒日益增加,宗教影响日益增强,人们对宗教的认识日益多样化。所以,各民族、各宗教之间的和谐,以及与其他领域之间的和谐,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之一。

一、自然人文背景

贵德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生存空间,无论从历史的视域还是从现实的景况考察,皆优越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其余四个县(共和县、兴海县、贵南县和同德县)。不难理解,贵德地区不仅在历史上成为各民族争相占据的热门区域,而且在当今时代又处于各民族乐于迁移定居的理想之地。所以,我们对贵德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空间进行历史的描述和现实的解读,则是十分必要的前提工作。

(一)自然地理环境

贵德县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管辖五个县(贵德县、共和县、贵南县、兴海县和同德县)之一,位于青海省东部,北邻湟中、化隆,东接尖扎,南与同仁、泽库毗连,西与贵南、共和接壤,总面积3700平方公里;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黄河自西向东横贯县境中北部,流程76.8公里。故今人以“天下黄河贵德清”(2) 钱其琛于2000年7月24日题写。 来形容贵德区域和赞美流经这里的黄河段。贵德全境沟壑纵横,山川相间,呈现多级河流阶地和盆地丘陵地貌。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成四山环抱的河谷盆地。除了纵横交错的山川丘陵和河谷盆地之外,还有众多蜿蜒盘旋的山脉和巍然屹立的神山。有关文献记载:

境内有拉脊山、神保山、阿尼直亥山和野牛山。海拔最高的阿尼直亥山5011米,最低的松巴峡2170米,全县平均海拔2831米。黄河横贯全县,由西向东流经5个乡、镇,两岸多沟。全县地形复杂,构成川水、浅山、脑山三个不同类型的生物气候区。脑山地海拔3000米以上,高寒多雨阴湿,除个别漕地沟外,天然植被在70%以上,一般无水土流失现象;浅山地区海拔2500~2900米之间,沟堑纵横,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川水地区海拔2288~2400米之间,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为该县麦类经济作物主要产区。(3) 《青海省情》编委会:《青海省情》,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17页。

贵德神奇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尤其是那些巍然屹立的神山,给这一地区造就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赋予了宗教文化的灵性。此外,贵德地区的气候宜人,这又给人类的生产劳动和安居生活,创造了天然的最佳而舒适的环境。有关文献记载:

全县年均气温7.2℃,平均最高温度15.2℃,最低温度0.1℃,历年极端最高温度32.3℃,最低-23.8℃。平均降雨量252.2毫米,多集中在7~9月份,而年蒸发量2100毫米以上。为降雨量的4~8倍,形成年年春旱。无霜期131天,作物生长期223天;历年地面平均温度9.6℃,历年最大冻土深度111厘米,年日照时数2928.4小时,年0℃以上积温9105.8℃小时,全年日照百分率为60%。风向为东西风,最大风速16米/秒。(4) 《青海省情》编委会:《青海省情》,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17-518页。

贵德地区拥有如此优越的气候环境的同时,其境内的水源充足,江河交错,全县流量在0.1立方米/秒以上的河流有:江拉、尕让、贺尔加、尼那、昨那、豆后浪、东沟和西沟等,年均流量为6.6立方米/秒,可灌溉9.11万亩,保浇6万亩左右。(5) 《青海省情》编委会:《青海省情》,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18页。 这些江河在人类的物质生活和农业生产方面,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最不可或缺的资源。

可以说,贵德地区山青水秀,自然环境优美,农田土地肥沃,盛产瓜果,是有名的“高原瓜果之乡”,素有“小江南”之称。而且,河谷川水地区林木葱郁,阡陌纵横。

郭启明拿着这笔钱找关云飞,让他赞助一些,再一起去交首付。关云飞原先以为郭启明是一次性付款,得知他就这32万元钱还是四处筹借来的,心里更不高兴。他当即将女儿叫回家,对她说:“你想过没有,我们对他不知根底,将来假若他不想和你过了,跑了,甩下这么多贷款还得你还……你告诉他,他要有诚意,买房就不能贷款,必须一次性付款!”关云飞态度坚决。郭启明无计可施,一咬牙又作出承诺:“行,一个月内我把房款交清……”关小美的父母终于答应了他们的婚事,并把他们婚礼的日期定在了10月10日。

明朝实行“移民实边”政策,汉族陆续迁入贵德定居。洪武十三年(1330年)贵德城修筑竣工。从河州拨民48户,开垦守城。以后,从河州卫拨世袭百户王猷、周鉴、刘庆三人各携眷属来贵德守御城池,设王、周、刘三屯。据《西宁府新志》记载,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明初拨来的48户已发展到9835人丁,王、周、刘三屯有462人丁。

二是原始创新的试错作用。原始创意是发散的、模糊的、粗糙的、稚嫩的。原始创新型人力资本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激情执著于反复实验试错的过程,把原始创意逐步变成为相对清晰明确的、可规划操作的创新目标。原始创新型人力资本具有高瞻远瞩的志商,持之以恒的意商,是专门愿意从事试错工作的人力资本,而试错是让原始创意逐步清晰、逐步成熟的唯一途径。

贵德千姿湖,位于贵德县境内,属于黄河上游流域的沼泽湖泊群湿地,水域面积1.5平方公里,在黄河上游湿地中较为罕见。黄河流经贵德76.8公里,沿黄河两岸特别是拉西瓦至阿什贡段形成了众多湿地,有灌丛湿地、森林湿地,湖泊湿地、平原湿地。其中千姿湖最具旅游观光魅力,景区内景观层次丰富,特色鲜明,有很强的吸引力和代表性,尤其深秋季节是观赏和拍摄千姿湖景色的最佳时节。

贵德温泉,在古城西十五公里处的河西温泉,有大小泉眼数十处,有的轰轰作响,水涌雾喷;有的沸沸扬扬,热浪袭人;有的水头喷出地面十几米,从空中落下的水花雾珠,形成一幅直径十多米的透明帘幕,在阳光照射下,五彩缤纷。经化验证明,这里的高温泉水含有各种成分的矿物质,温度高达摄氏九十四度,对各种皮肤病、关节痛、腰肌劳损等疾病有特殊疗效。1980年,州县有关部门在此建立了温泉浴疗院,每年接待各种患者,游客和沐浴者近两万人次。(6) 《海南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委会:《海南藏族自治州概况》,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71页。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离退休党员进入社区生活,他们普遍年老体弱,需要得到更多的关心照顾,原单位与主管部门已不能完全满足需求,而社区在为离退休党员就近提供服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依托社区资源深化离退休党员管理服务,形成单位、社区、基层党委的合力,成为了做好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亟待开拓的新领域。可以利用社区老年活动室等场地设施,为离退休党员学习、活动和娱乐提供便利;依托各类涉老协会和群众文化团体组织各类文体活动、搭建服务平台,鼓励离退休党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继续为社会发挥余热做贡献。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是以自然地貌景观和地址遗迹为主要特征,辅以多样生态景观和丰富人文景观的一个综合性地质公园。公园内阿什贡七彩峰丛地貌多姿多彩,秀丽壮美;麻吾峡风蚀地貌鬼斧神工,变幻无穷。可以说,贵德地区不仅拥有众多的峡谷,而且个个陡峭险峻、气势磅礴;特别是黄河两岸的多种多样的地质遗迹,既反映了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的演化过程,也记录了黄河的发育史和贵德自然环境的变迁。所以,贵德国家地质公园,成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极好场所。

(二)人类生存空间

我们从上文描述中可以领略贵德县自然地理环境的优越性,它在青藏高原上属于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区域之一。《贵德县县志稿》记载:

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赵充国在河湟地区屯田。次年西汉置河关县,贵德遂纳入汉朝郡县体系,汉族人口开始移入。东汉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在今贵德开置归义城安置羌民,同时移入大批汉民垦田地。唐大宝年间,在贵德设积石军,驻兵七干,屯田戍边,大多数未长期定居,其中部分人留下来,与当地民族杂居,后融于吐蕃。

贵德县地处黄河上游两岸,北邻湟中、化隆,东接尖扎,南与同仁、泽库毗连,西与贵南、共和接壤。全县总面积3700平方公里(合555万亩)。其中:牧业用地407.9万亩,占73.5%;农业用地30.74万亩,占5.5%;林业用地38.66万亩,占7%;其余皆为荒山荒滩等尚难利用地和村庄道路用地。(10) 《青海省情》编委会:《青海省情》,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17页。

由于贵德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早在久远的历史上就成为人类易于生产、生活和安居的区域。可以说,贵德是青藏高原难以寻觅的一块宝地,它不仅谱写了多族群的漫长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多元文化,而且成为各族群相互交流、沟通和融合的文化走廊。文献记载:

新经济时期,商业银行需要对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进行不断改善,需要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提高服务水平,这是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内在推动力。目前,政府对三农问题也特别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法律法规,并且已经能够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

贵德古为西戎地,汉为羌地,后凉时置浇河郡。隋初郡废,大业初复改廓州为浇河郡,治所在河津(即今贵德),唐武德初又改为廓州。唐、宋属吐蕃地。元世祖至元22年(公元1285年)设置贵德州,属陕西行中书省河州路吐蕃宣慰司;明太祖洪武3年(公元1370年),征西将军邓愈统兵来到这里,于公元1375年置贵德守御千户所,属陕西都指挥使司临洮州河州卫;清雍正4年(公元1726年)设贵德千总;清乾隆3年(公元1738年),由原甘肃临洮府改隶为西宁府管辖,乾隆57年(公元1792年)升格为贵德厅,设抚番同知,管理今海南等地藏族部落81族。公元1913年改贵德厅为县。青海建省后,原甘肃省西宁道属之贵德等7县划归青海。1949年9月18日贵德解放;10月,县人民政府成立。1953年2月海南藏族自治州成立,贵德遂由省属县改隶为州属县,县政府驻河阴镇。(8) 《青海省情》编委会:《青海省情》,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17页。

显而易见,各族群在贵德这块热土上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不但促进其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社会制度不断更迭,也使其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人类文明长足演进。也就是说,贵德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区域,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不断拓展生存空间,尤其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知贵德地区在其历史进程中遇到过暗淡和光明、滞后和先进等不同发展机缘。文献记载:

解放前,贵德是一个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地区,基本上是单一的农牧业经济,经营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很低。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1800多万斤,各类牲畜13.9万头(只)。工业主要为小五金修配(铁、铜、银匠)、皮革熟制、车马挽具、靴鞋、地毯、马褥子、褐子纺织业等。解放以后,建立了电力、农机修造、金属品加工业、水泥、砖、石灰、水泥预制件、木材加工及生活用木制品、粮油加工糕点及酒、酱、醋的酿造、肠衣、裘皮、缝纫、工艺美术品、印刷等工业企业。(9) 《青海省情》编委会:《青海省情》,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18页。

第四,1988年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后,戈尔巴乔夫对苏联政治形势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处于失控状态,被牵着鼻子走,不得不把主要精力花在处理不断出现的社会政治问题上。仅1988年一年,就开了八次中央全会、两次人民代表大会、两次最高苏维埃会议。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集中精力来抓经济和经济改革问题。另外,在批判旧的政治体制时,又过多地纠缠历史旧账,强调不留历史“空白点”,引发出一场又一场的大争论,在争论中又缺乏正确引导,导致对历史否定过头、人们思想混乱、党的威信急剧下降,最终苏共垮台,使改革失去了坚强的政治领导核心。对出现的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尖锐性又估计不足。这些情况,对苏联解体都起了作用。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经济制度落后,在历史上,贵德地区的社会发展十分缓慢。直至解放后,贵德地区才加快其社会发展步伐,充分利用了贵德的区域优势。除了肥沃的农田之外,贵德地区尚有广袤的畜牧草场以及大面积的林业用地。文献记载:

贵德地处极边,环山抱水,真天然之古城也。贵德土地肥美,气候温和,近有平川,远依山原,宜耕宜牧,宜水宜旱,无酷旱之苦,亦无雨涝之灾。春则百花灿烂,清香四溢;夏则绿萌盈野,宜人纳凉;秋则果实累累,嗜其所好。田亩交错,黄云满畴,清水绕畔,潺潺有声。此情此景,形如图画,亦不亚于江南之风味也。(7) 《海南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委会:《海南藏族自治州概况》,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9页。

总之,自然地理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空间。按科学定位来看,今日的贵德地区在人类地球上处于东经100°58’8”~101°47’50”,北纬35°29’45”~36°23'35”。东西宽63.4公里,南北长90.6公里;贵德县城坐落在黄河上游龙羊峡与李家峡之间的黄河南岸,黄河由西向东中贯贵德县罗汉堂、河西、河阴、河东、尕让五个乡镇;贵德县人民政府驻河阴镇,距离青海省会西宁市114公里,距离海南藏簇自治州府恰卜恰镇158公里。

鸡蛋可以供给宝宝优质的蛋白质和大量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胆固醇。幼儿园是集体进餐的,让孩子吃全蛋很难做到,所以宝宝能在幼儿园吃到蛋,但是很少吃到全蛋,这样孩子吃到的蛋量就会有多有少,老师盛的多就吃得多,盛的少就吃得少,孩子吃到的量就没有保证了。

二、民族演进历史

我们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重新审视、梳理贵德地区各民族的演进历史,才能真实地呈现多元民族的历史本来面目;以历史主义的眼光,正视贵德地区的人文社会背景,有助于深层次地揭示今日贵德地区的社会现况。可以说,随着人类文明的大变迁,在贵德这块热土上前前后后聚拢了多元民族、多元文化,而且在其发展进程中又将多元民族、多元文化,不断地融化或整合,从而形成具有浓郁区域性特征的贵德地方文化。因此,追溯贵德地区各族群的源流,不但反映多族群相聚共荣的变迁历史,而且能够揭示多元文化的集散、变异和重合。

威布尔(Weibull)分布广泛适用于表达各类机械和电子设备的故障率函数。假设某单设备的故障率服从双参数Weibull分布函数[9]:

(一)藏族源流

据《贵德县志》记载:

藏族是由原居的羌人、鲜卑人、吐蕃等民族融合而成。明末清初,由于蒙古族迁入青海,居住在黄河以北的大部分藏族部落被迫迁到黄河以南,贵德地区藏族人口剧增。雍正二年(1724年).清朝在藏族部落中清查户口,划定蒙藏牧地,据《西宁府新志》记载:雍正二年,贵德有藏族2825户,人口11572人,约占全县人口60%以上。道光二年(1822年),贵德厅所辖部落有八十一族,其中干卜录、刚查等部落多次渡黄河北移。咸丰九年(1859年),清政府允许藏族各部落驻牧环湖地区,形成“环海八族”,贵德藏族人口减少。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部分藏族部落划入同德县。以后化隆、循化、尖扎、同仁等地的部分藏族迁入贵德定居,从事农业生产,俗称“龙哇”。1952~l953年,从贵德析置尖扎、贵南二县,大部分藏族部落划归以上两县。藏族人口比例下降。l985年底,全县藏族人口共25921人,占全县总入口的33.48%。(11) 贵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德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8,549页。

(二)汉族源流

据《贵德县志》记载:

根据Nei’s遗传一致度对广西地不容各居群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见图1。遗传相似度较大的平孟和弄民居群首先聚为一支,遗传相似度为0.93;遗传相似度在0.84时,金山与凤凰山居群聚为一支,2支在遗传相似度为0.76附近汇聚;洞靖居群单独为一支。以遗传距离的聚类结果与以遗传一致度的结果基本一致。

目前,南海的现实条件正适合推进海洋环保公约的建立。当前中国和东盟之间正在磋商行为准则,其中一个焦点就是约束力问题,约束力所适用的议题和海域范围是各方胶着的关键。海洋环保正处于各方利益关切的重叠区,2002年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已体现各方致力于海洋环保合作的意愿。在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过程中,也陆续出现了一些海洋环保领域的合作实践。由此入手制定具有约束力但用语宽泛的环保合作意愿书,相对更容易实现。因此,可以考虑在准则磋商过程中纳入海洋环保合作意愿和规范的磋商,将有可能成为磋商中容易达成共识的部分,从而提振磋商的士气,加深各方之间的合作信任。

目前,贵德县充分发展自然地理环境优势,逐渐打造成为一个人们心目中最理想的生态旅游胜地。譬如,贵德千姿湖、贵德温泉,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等等。

清乾隆以后,从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相继迁入大批汉族商人和工匠,定居贵德的人数逐年增多。据城西村杨氏族谱记载:“原为巩昌府陇西县人,自清乾隆四十年间,因贸易迁眷至西宁:后乔居贵德河阴。”郭拉村陶氏家谱记载:“原系河州民籍,居住西南乡间,孝悌力田,贸易为业。……至清乾隆年间,筮来德邑入籍。以耕读为本,一艺传家,业执班门……”。尕让乡亦扎石和干户村的汉族是驻军营兵的后裔,多为陕西、甘肃人。还有一些是为逃难避荒而来.以甘肃河州的居多,河西乡格尔加村何氏墓碑记载:“自同治年间河州大变,地方不靖,人民东奔西驰,相率迁徙,而何氏一族亦扶老携幼,散处于贵德所属之各地”。河东乡保宁村许、王两族于同治五年后逃难避荒而来。清同治十三年后,化隆甘都、循化、民和马营的兵勇随同家属安置在河东的太平、保宁、下罗家,河阴的郭拉、西家咀,河西的贡拜等村,这是继明初汉族集体迁入后的第二次大量迁入,使汉族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近百年来,还有一些汉族为逃荒避兵而流入贵德,以化隆、湟中等地的占多数。

民国十四年(1925年),青海省政府在贵德莫曲沟(新衔)安置一批汉族香哇(佃户)。民国十八年,甘肃大旱,河州因马仲英之乱,又有一批汉民进入贵德定居。l952年春,从西宁市迁来部分城市居民。l956年4月至10月从天津市、河南省,分别移民来贵德,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后来返回原籍,但少数人留居至今。1970年后又有甘肃永靖以及湟中、大通等地的农民迁来贵德。1985年底,全县汉族人口42204人,主要分布在河阴、河东、河西、尕让、东沟、新街,常牧最少,仅有167人。(12) 贵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德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7,548页。

(三)回族源流

据《贵德县志》记载:

回族迁入贵德境内始于明初。明永乐四年(1406年),指挥使刘钊奏请:迁移“撒拉回”至贵德境内居住。据《贵德县志稿》记载:明时“人有汉蒙番回之殊,俗分耕牧从猎之业”。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回族反清失败,清政府将世居河阴、河东、河西的回族迁至康杨(尖扎)、扎什巴(化隆)、康城(湟中)、西宁安插,自此,贵德地区回族锐减。民国18年(1929年,返回经商、务农的已达300多户。同时,因马仲英之乱,甘肃、河州等地回族逃难到贵德定居,以后甘肃河州,省内湟中、化隆的回族陆续来境内经商务农,先后定居的数量不少。

1985年,全县回族人口836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81%。主要分布在河阴镇的城关、城东、城西、大史家、郭拉村;新街乡的麻吾、陆切、新街、下卡、藏格、老虎口村;尕让乡的阿什贡、尕让、大滩、干户村;河西乡的加莫台、加毛河滩、格尔加、下马家村。(13) 贵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德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9页。

利用不同材质的气调包装材料,通过测定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汁液损失、肉色、pH值、MFI指数等指标,对冷鲜羊肉的贮藏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整个贮藏期间,三组处理的pH值均处于正常肉标准,MFI指数变化也类似且无显著差异。从抑菌效果来看,A、B组处理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C组,其中A组处理的抑菌效果最佳,可能与其阻隔性比B材料更高有关,同时A组处理的肉色保持效果要优于B组。在汁液损失率方面,C组处理表现最差,B组汁液损失率明显高于A组。

此外,土族和撒拉族亦是贵德多元民族的主要组成部分。据文献记载:土族,清光绪初由民和县马营等地迁入定居。主要分布在河阴镇的西家咀村,少数散居在河西、河东、新街等乡村,1985年底共有675人。撒拉族,1949年后陆续从循化迁居而来,主要分布在新街回族乡,少数分布在河阴、河西等乡镇,1985年共有211人。(14) 贵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德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9页。

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贵德人文历史进行全面考察,可以认知贵德地区多族群共存共荣的外在客观条件和内在文化因素。在贵德地区的历史上,藏汉等民族的频繁交往、长期杂居,促进了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

可以看出,贵德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多民族聚居地区。目前,贵德县有汉族、藏族、回族、土族等15个民族繁衍生息、和睦相处,至2007年末总户数27483户,总人口100609人,其中农牧业人口85364人。总人口中汉族49665人,占49.36%,藏族35855人,占35.64%。回族13024人,占12.95%,土族1609人,占1.6%。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各兄弟民族共同辛勤劳动,和睦相处,繁衍生息,不仅促进了贵德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创造了贵德地区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三、结语

我们从贵德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和人文传统来看,各民族百姓和民间文化是多族群多宗教和谐相处的社会条件。因此,贵德地区的多元民族多元宗教之间有着较为普遍的文化认同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正如史志所记:贵德最早是羌人聚居之地。西汉时期,大小榆谷有先零等羌族。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烧当羌占领其地。西晋末年以后,吐谷浑统治群羌,鲜卑族大量移进。与羌人共居。东晋隆安元年(397年),鲜卑族秃发部建立南凉,占领浇河等地。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吐蕃占据其地,羌人、鲜卑人逐渐被吐蕃人融合,发展形成藏族。汉族进入贵德地区是随着汉、唐等王朝驻军、屯垦、修城而来,大部返回,少数留下来,与当地民族杂居,后被融合。明初,汉族大量移入定居。蒙古族进入贵德境内始于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明初,又全部北迁内徙。回族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迁入。土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在清光绪初年后陆续移入。(15) 贵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德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7页。 可以说,贵德地区是多民族、多语种和多样化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共同成长的摇篮。换句话说,贵德是一个中原农耕文明、高原游牧文明接触、碰撞和融合的地带,使多元文化在此找到了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共存共荣的良好途径。与此同时,历代中央政府不断加强对河湟地区的管理与经营,又推动了贵德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强了藏族、汉族和回族等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和文化沟通。

A Historic Corridor Where Many Ethnic Groups Gather for Common Prosperity ——Taking Guide Region in Qinghai Province as a Case in Point

KALSANGGyal

(Institute of World Religions, Post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bstract :In accordance with historical literature review and consultation of local experts, at present, many townships and villages in Qinghai province enjoy multi-ethnic and multi-religious harmony and common prosperity of long historical tradition. Obviously, this is a phenomenon of a human civilization formed in early history and passed down to the present day. Among them, Guide region is of typical significance and greater value for case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living spa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atural and humanistic background of the historic corridor where diverse nationalities and cultures gather for common prosperity in Guide. On the basis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among Tibetan, Han, and Hui nationaliti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c corridor in Guide where diverse nationalities and cultures gather for common prosperity.

Keywords : Guide region; natural and huma nistic background; multi-ethnic; harmonious society; historic corridor

中图分类号: C9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0563(2019)06-0090-06

DOI: 10.13773/j.cnki.51-1637/z.2019.06.017

收稿日期: 2019-04-28

作者简介: 尕藏加(1959—),男,青海兴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藏传佛教历史、宗派及密宗。

[责任编辑:李仲先]

标签:;  ;  ;  ;  ;  

多元民族相聚共荣的历史长廊-以青海省贵德地区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