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之互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伦理道德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2-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1(2002)04-0057-03
一、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从一开始就需要政治的保障和伦理道德的支撑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决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在中华大地掀起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浪潮,加速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在这一转轨过程中,由于旧体制的被打破,而新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必然出现所谓的“真空带”,加之,人们对市场经济的不完全认识,片面地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唯利是图的经济,是大力倡导个体奋斗和个人至上的经济,从而使中国的道德状况出现令人忧虑和担心的状况:社会道德滑坡;官员腐败和社会风气不正所带来的“道德真空”;国家伦理资源的严重亏空;与“精英道德”的失落相伴随的“躲避崇高”或“痞子文化”的非道德化时尚;社会伦理秩序的失序和非规范化或无规范化道德状况等等。一时间,社会各界大声疾呼:必须重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伦理道德精神,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殊不知,市场经济从一开始,就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自古以来,市场经济制度就不是所谓的“完全自由放任”的制度,人们往往注意到了亚当·斯密关于“利己心”不但不是威胁社会存在的洪水猛兽,反而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的观点,而忽略了他的伦理道德观点。在斯密看来,“各个人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1](P25)
那么,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神秘的力量使利己的动机能达到利他的效果呢?斯密认为那是一种公正的、推动经济发展的制度。“按照自然自由的制度,君主只有三个应尽的义务:这三个义务虽很重要,但都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第一,保护社会,使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和压迫,这就是说,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其建设与维持决不是为着任何个人或任何少数人的利益),这种事业和设施,在由大社会经营时,其利润常能补偿所费而有余,但若由个人或少数人经营时,就决不能补偿所费。”[1](P253)这段话就是所谓“守夜人政府”的要求,是西方古典自由主义学说的经典信条。这也不难看出,就是被称为自由放任的传统的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实际上是不能离开公正的政府和严正的司法机关的保障的。而严正的司法必须要有公正的法律为前提。法律不过是以国家的名义,以国家的暴力机器为后盾,把社会所认可的行为准则明确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法律的内容如果不是社会已经认可的,法律本身就不会被社会认可。其结果只能如老子所说:法令滋彰而盗贼多有。可见,市场经济从一开始就依赖着政治和道德,丝毫离不开政治的保障和伦理道德的支撑。
我们不能否定市场经济的功利性,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人的同情心、伦理考虑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人们的行为,包括经济行为,不能摆脱伦理道德的约束,纯粹的、孤立的经济行为是不存在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思教授曾说过,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公平、正直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而就市场法律制度而言,它的实施与发展,是以当事人的共同行为准则(即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市场法治对道德基础的依赖往往是隐含的,正像英国经济学家A·森所说的道德像氧气,当它存在的时候,人们往往忽视它,只有缺少它时,我们才会注意它。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伦理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纵观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市场经济每向前发展一步,都会对与之相适应的伦理道德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从而不断地促进了伦理道德建设的发展。
譬如,教会经济伦理从反对资本主义到不同程度的认可乃至支持资本主义这一事实证明: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现实和特定阶段的人类生产生活的特殊方式,随着现实生活方式的改变,经济结构的变化,宗教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嬗变,这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也是宗教本身为获得生存所必须做出的妥协。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随着资本主义进入现代以后,当膨胀的消费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之后,禁欲节俭的新教伦理被享乐主义所取代,“资本主义制度也因此失去了它的超验道德观”,其结果并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甩掉了道德对其的束缚,相反,如同贝尔所指出的,资本主义保障经济增长的能力出现了疑问,而“一旦社会失去了超验纽带的维系,或者说当它不能继续为它的品格构造、工作和文化提供某种‘终极意义’时,这个制度就会发生动荡。”[2](P67)5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出现的生态危机,颓废主义等各种社会灾难,在贝尔看来是与文化精神的缺乏相关的。他认为,“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就是一种精神危机”[2](P67)。因此,西方的许多学者致力于文化精神的再建,无论是新自由主义还是新保守主义,都力图要为资本主义提供新的精神动力,而这些努力,无疑都会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伦理道德的进步,以顺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也同样面临着相同的问题,那种以儒家伦理文化为主导的“自然道德”传统早已崩溃,而以强调无私奉献为基本特质的共产主义道德因为其过于理想化而不具有普适性,从而不能顺应市场经济运行要求而失去其社会约束力,这就使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诸多秩序混乱的状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急需新的伦理道德精神为其拨开市场混乱的迷雾。正是在这一社会经济历史条件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提出了“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赵兴良教授在《“以德治国”的现代意蕴》一文中这样认为:对“以德治国”的“德”要提到人类以道德为基础的价值理性上来认识,它首先是一种基本精神,一种渗透于国家、社会和个人行为的文化教育,“以德治国”的提出意在强调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使科技的运用,物质利益的追求受到价值理性的牵引,个人在合理追求利益的同时有更多的道德精神和精神追求。从更广泛和更深刻的意义上说,“以德治国”是要为现代化事业和全民族素质铺垫包括道德在内的精神底蕴[3]。党中央针对我国在经济转型中出现的道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不失时机地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20个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形成,是我们党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最新认识成果,标志着我国公民的道德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伦理道德是支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人文力量
伦理道德是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文力量,任何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伦理道德基础和主体道德精神的支撑。离开一定的道德基础和道德精神,社会繁荣的创造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是难以想象的。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曾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道德状况作过这样的分析:“许多国家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按西方的标准来看一直是落后的,但在靠赚钱以谋取私利方面使绝对不讲道德的做法普遍流行,却恰恰是那些国家一直具有的一个突出的特征。”这说明伦理道德状况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物质利益原则和伦理道德精神是其不可缺少的两种动力。一方面,资本家对利润的贪婪和疯狂的追求成为经济活动的原初动力。马克思援引登宁的话说:资本家“有50%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贱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4](P821)。另一方面,西方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宗教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合理发展。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对此作了充分论证。韦伯认为,西方在宗教改革运动中诞生的新教及其伦理始终是影响经济行为最重要的构成因素。新教特别是加尔文教的禁欲伦理所倡导的“天职”观,客观上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合理发展的精神力量。新教伦理的“天职”观使信徒坚信,只有节俭勤勉,拼命地劳动和赚钱,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宠,完成自我的世俗义务。对信徒来说,劳动不是一种无奈,而是一种渴望,一种天职。而无论是劳动者还是企业家那种在职业责任引导下的永不懈怠的发奋、勤俭、恪尽职守的美德,确实成了推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如今,由于“德性”的缺失以及道德多元化和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使得西方市场法治和市场经济相对衰落。西方著名道德哲学家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一书中指出,失去了前现代文明中的“德性”,人类生活的性质本身已经改变,社会道德如此贫乏,只能意味着一个新的黑暗时代已经来临。”[5]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在201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就必须运用好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冀的“法治”和“德治”这两种根本手段。“德治”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看到法律和刑罚并不能从根本上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已经看到人们的道德面貌、道德思想和道德素质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如果不重视道德教育,一味地依靠刑罚的强制手段,靠强力来制服那些违反法律的人,人们就不会产生“羞耻之心”,也不知道违反法律是“可耻的。”因此,他们就不可能在内心中形成一道防御犯罪的堤坊,而只是力求逃避法律的惩罚,想方设法去钻法律的空子,一犯再犯,从而陷入了邪恶的深渊。相反,如果用道德来教化人民,以礼仪来规范人民,人民不但知廉耻,而且还能恪守规矩、法纪。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讲道德居于首位。“非德之威,虽猛而人不畏;非德之明,虽察而人不服。”即使你有威猛强大的力量,明察秋毫的能力,如果没有道德上的感召力,人家也不会心服口服。
总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要正确运用物质利益原则,反对只讲金钱,不讲道德的错误倾向,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道德论文; 社会互动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学论文; 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