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郭海萍四川德阳618300
【摘要】;人文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坚持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人文素养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教育目的都是为了立德树人,其课程都是具社会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的两重属性,两者结合有其必然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政治教育 人文素养教育 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同人文素养教育虽然有些差别,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而人文素养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优异成果,特别是文学、历史、哲学及艺术等人文学科优秀成果的教育。但它们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是共同的,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两者的结合有着必然性、现实性。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同人文素养教育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同时也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人文素养教育的内容和发展的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方向,反映党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体现民族精神、中国精神和中国先进文化及传统的美德,反映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培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建设人才的保证。人文素养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道路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加深对民族精神、国家精神、中国先进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理解和认识。人文素养教育也应同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一样,不断调整自己的内容和教育方式,跟上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更好地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
其次,人文素养教育促进深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人文素养教育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国家最深厚的软实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国60多年和平发展奠定的雄厚的综合国力基础,其中包括文化软实力,即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与时俱进,必须加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课要吸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教材,以加深和丰富教学的内容。《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这对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目的、要求和实施办法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二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形成的我们党的革命传统和思想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结合这两个方面的文化传统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对于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从中汲取丰富的思想营养来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这对于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提高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对于他们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他们思维方式、为人处事、道德人格修养,都将会发生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学习企业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进一步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职业教育改革总的要求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养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因而也必须走与企业结合的路子。《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广泛开展"文明风采"竞赛、"劳模进职校"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主题教育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拓宽课程覆盖面。这些意见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问题,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养教育课都同企业相结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一是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直接从企业学习产业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和职业精神。二是聘请企业里对产业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和职业精神有研究的专业人员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兼职老师,在企业或到学校给学生授课,特别是在学校开设。
企业文化方面的选修课;三是组织课题研究。研究产业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和职业精神如何进入学校、进入教材、进入课堂;研究怎样建立融产业文化的校园文化;特别要研究学校同企业联合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这对于加深学生对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理解极为重要。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养教育应该同企业联合,尽可能利用学校第二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部门与学生管理部门同企业联合共同组织文化艺术研究和表演团体,联合举办主题文化艺术节活动等。学校也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社会、到企业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民间文化、产业文化、企业文化、工艺文化、职业文化和职业精神,写成专题报告或创作作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学生工作部门的政治辅导员、企业兼职老师共同组织评审,选出好的报告和作品进行宣传,这样能更好推动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培养他们的思想素质和职业精神,促进他们成长成人成才。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同人文素养教育只有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才能共同实现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目的。
论文作者:郭海萍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素养论文; 政治理论论文; 人文论文; 文化论文; 思想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