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论文_臧志海

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 300300

摘要:目的:探究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8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采用后路手术治疗)与实验组34例(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4%,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为(32.2±4.1)mm,后凸角为(5.3±1.2)°;对照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为(21.4±3.7)mm,后凸角为(17.8±3.6)°;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33例(97.1%)腰背疼痛症状消失,1例(2.9%)残留腰背疼痛症状;对照组患者29例(85.3%)患者套被疼痛症状消失,5例(14.7%)残留腰背疼痛症状,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中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脊柱融合率,并发症显著降低,明显改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与后凸角,缓解疼痛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主要诱发原因为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引起的,通常会累及两个或以上阶段的椎体出现骨折症状[1]。由于该病的骨折症状与体征存在重叠现象,会导致在临床诊断中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现象,给该病的诊断与治疗带来较大的难度。随着交通事故的频发,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发生率在不断上升,需要对其加以重视,及时寻找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以便促使患者尽早康复[2]。在本次研究中,对68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68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均在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入院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采用后路手术治疗)与实验组34例(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在34-63岁之间,平均为(52.3±3.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7例,高处坠落伤11例,重物砸伤4例,其他伤2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在35-64岁之间,平均为(53.6±3.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8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重物砸伤3例,其他伤3例。一般资料对比中,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处理,并进行气管插管,取患者的俯卧位,在受伤部位后正中位置进行切口处理,将受伤的脊柱与周围各段椎节充分暴露出来,将骨折坏死的组织与脱落的骨块进行全面清除处理。在定位后需要采用椎弓根螺钉进行内固定处理,在受伤脊柱复位之后需要进行植骨与固定处理,对其进行充分止血,对伤口进行逐层缝合处理。

实验组患者采用前路手术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处理,并进行气管插管处理,取患者的右卧体位,在左侧胸腹行联合切口,将胸部与腹部膜切开,充分暴露出椎体的前方与侧方硬膜囊,将其清楚显露出来,并对骨折坏死的组织与脱落的骨块进行全面清除,将植入与切除椎体大小的植骨,并对其进行固定处理,在充分止血之后需要对伤口进行逐层缝合。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对患者治疗后的椎体前缘高度与后凸角进行测量与对比,并对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情况进行分析与观察。显效:治疗后患者骨折疼痛基本消失,在X线片显示中骨折愈合良好,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够进行自主活动。有效:治疗后存在轻微疼痛症状,在X线片中显示骨折基本愈合,肢体功能恢复较好,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活动。无效:疼痛剧烈,在X线片中显示愈合不理想,肢体功能恢复较差,无法自主活动。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4%,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与后凸角对比

实验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为(32.2±4.1)mm,后凸角为(5.3±1.2)°;对照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为(21.4±3.7)mm,后凸角为(17.8±3.6)°;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对比

术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33例(97.1%)腰背疼痛症状消失,1例(2.9%)残留腰背疼痛症状;对照组患者29例(85.3%)患者套被疼痛症状消失,5例(14.7%)残留腰背疼痛症状,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疾病的致伤原因较多,其主要是由于高能量暴力因素引起的,该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局部剧烈疼痛,受伤部位压痛,腰背肌肉痉挛,活动受限等,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引起严重并发症,例如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或休克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威胁[3]。在临床诊断中容易对该病进行误诊或漏诊,会给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针对该病,需要尽早诊断与尽早治疗。与单节段脊柱骨折比较,多节段脊柱骨折的病情更加复杂,通常会采用手术治疗,通常会采用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后路手术治疗中虽然会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将部分脊柱结构切除,并清除椎间组织,从而会破坏脊柱的稳定性,使得椎体结构不够完整[4]。将体内固定物取出之后或者没有对椎体内组织进行重建,会出现椎体塌陷或矫正度丢失等现象。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可以将患者骨折部位充分暴露出来,能够清楚显示手术视野,从而可以促使椎管内坏死的症状与骨块全面清除,避免对脊髓与神经造成损害。在前路手术减压后,可以在椎体附近进行内固定植骨治疗,能够有效的促使神经的快速恢复,确保脊柱高度与失状平衡,有利于植骨的融合[5]。

在本次研究中,对68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实验组椎体前缘高度与后凸角、术后疼痛与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在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中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在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中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脊柱融合率,并发症显著降低,明显改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与后凸角,缓解疼痛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雯筠.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0(13):101-102.

[2]吕庆生.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2):2803-2801.

[3]许明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非相邻型胸腰椎骨折[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06):808-809.

[4]吴扬帆,吴河海,张贵祥.椎弓根钉内固定法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3(20):144-145.

[5]何大川,唐三元,张治军,等.胸腰椎多节段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8(03):113-114.

论文作者:臧志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  ;  ;  ;  ;  ;  ;  ;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论文_臧志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