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招投标的现状及对策探究论文_熊鑫

工程施工招投标的现状及对策探究论文_熊鑫

中铁南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工程施工招投标是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招投标工作的有效性,将影响到后续工程施工的开展。现如今,PPP模式非常盛行,在这样的新模式下,工程施工招投标又表现出来了一些新的现状问题。对此,本文就分析了目前工程施工招投标的现状,然后提出了对应的对策建议,希望可以给有关人士一些参考。

关键词:工程施工;招投标;PPP模式;对策建议

PPP模式是一种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公私合营项目形式,这种模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与政府进行合作。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信息显示,到2018年7月底,全国PPP项目投资额累积达到了11.8万亿元。在PPP模式下,工程施工招投标工作出现了新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就需要形成清楚的认识,通过合理的措施来改善招投标工作,使其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当前工程施工招投标的现状问题分析

对工程项目施工招投标管理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从实践中总结并完善。从目前实际来讲,工程项目的建设模式在朝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就是PPP模式,另一个就是EPC模式。这里笔者在PPP模式的视角下,对工程施工招投标的一些现状问题予以简单的阐述。

首先,招投标文件的规范程度不够高。PPP模式下项目施工招标由政府部门领衔,各企业参与投标。对于工程项目招投标来讲,招标文件一定要规范合理,不能出现缺陷漏洞,这样就可能引起投标企业钻空子,或者是出现其他的问题,引起工程风险或是经济纠纷。但是从目前实际来讲,招标主体的有关部门的工程专业性不是很强,在招标文件的编制上,这可能出现一些不符合规范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就容易引起招投标活动出现混乱,甚至可能引起民间企业的纠纷,这会影响到民间资本参与的热情,同时降低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另外一些企业的投标文件不规范,这则会影响到企业的投标效果,中标几率会降低。

其次,招投标评价的主观性较强。PPP模式下,工程建设施工的合同期限都比较长,对于投标单位的要求比较高,这就需要投标单位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能够完成对应的工程施工工作。这不仅仅是考察投标单位的表面实力,更需要对施工团队和技术人员等进行有效的考察。然而从目前实际来讲,招投标评价的主观性较强,对于各个投标单位的了解不够全面,仅仅是对基本的硬性条件进行了审查,各投标单位的技术水平差异、项目建设经验等都缺乏审查,这导致招投标工作的科学性不是很强。

最后,对于项目风险的分配不合理。任何工程项目,都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尤其是对于PPP模式来讲,这是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兴起的一种工程项目模式,在海外工程中非常常见,这导致不同项目面临的风险非常多样化。因此,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就需要对一些风险予以分配,从而在合同中写明。但是从目前实际来讲,对于项目风险的分配并不合理,有时政府承担的风险过大,有时投标企业承担的风险过大,这对于项目建设施工而言,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工程施工招投标的有效对策

针对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有关人士要形成清楚的理解,采取完善法规、明确职责、健全机构,强化过程监督等措施,然后通过有效的对策改善招投标工作,让工程施工的招投标可以更加有效的开展,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

(一)加强信息公开规范招投标文件编制

在招投标中,信息公开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在招标文件中全面呈现出来。如果招标文件不规范,对一些信息予以隐瞒,那么就会导致招投标活动陷入到困境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开展招投标工作的时候,就需要规范招标文件的编制,将相关的信息完整公示出来,让各投标企业可以形成清楚的理解。首先,需要对相关的工程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对于一项工程,涉及到的信息非常多样,其中一些信息对于工程施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编制招标文件之前,就要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尤其是一些可能引发工程风险的信息,更是要全面关注,将其纳入到招标文件当中。其次,在编制招标文件的过程,需要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准则,依照具体的要求来编制招标文件。最后,企业需要加强投标文件的规范编制。从施工企业这个角度来讲,在参与PPP项目的招投标时,需要立足实际规范投标文件的编制,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不得出现虚假隐瞒。

(二)加强招投标监管客观公正评标

对于招投标的工作,评标主观化的问题需要引起注意。主观化的评价容易忽视一些细节要素,这可能为工程施工埋下隐患。因此,就要对招投标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评标客观公正。首先,要构建退出机制。在评标开始前,需要对评标专家的社会关系予以确认,如果评标专家和招投标双方存在某些关联,那么就需要让其退出评标工作,避免这种关联影响到评标的公正性。其次,要对招投标过程加强监管。一方面要对招投标制度进行辨析,从投标企业的理论中标率出发,反思招投标制度存在的不足,要对相关制度条款合理调整,确保不同企业的理论中标率处在大致相等的水平。另一方面则是要对招投标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尤其是政府部门需要加强行政监督力度,对参与招投标的各个主体进行全面细致的监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最后,在评标过程中,需要设立多元化的指标。除了基本的硬性条件之外,还需要关注一些细节的评价,尤其是对企业团队意识、风险承受能力、基层员工精神面貌等非施工因素加强评价,从而综合衡量投标企业的整体实力。同时需要注意,硬性指标是必须满足的,非硬性指标则作为加权,由此实现评标的客观公正。

(三)对工程风险进行合理的分配

工程风险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这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因此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风险就需要进行分配。如果风险分配不合理,就会影响到工程施工。比如个别企业为了中标,将一些不属于自身的责任承担起来,在施工中如果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增大企业自身的压力,从影响到施工。所以,在招投标当中,对于工程风险,就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首先,从政府部门这个角度来讲,就需要对潜在的工程风险合理分解,确定对应的责任归属,在招标文件中予以明确,避免企业为了中标扩大自身的风险范围。其次,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也需要清楚认识自身的实力,不能为了中标牺牲企业利益。招投标双方需要严格依照《招投标法》来执行工作,不得出现违规行为。

(四)强化健全相关制度

要加大对建筑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管,健全有效的行政监督管理体制,实行监管分离的监管体制。实行招投标全过程监督,将每个环节的监督责任落实到人,强化责任管理,确保监督工作到位。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大招标投标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在不断发展,在PPP模式兴起的背景下,招投标面临着不少新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有关人士要对其清楚认识,把握这些问题可能引起的工程风险。然后则要对招投标工作进行优化,通过合理措施重构招投标工作流程,让招投标工作更加客观公正。

参考文献

[1]宋积玲.论优化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J].工程技术研究,2017,(09):157-158.

[2]蒋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14):176+175.

[3]李玉文.浅析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并探究有效对策[J].门窗,2013,(05):283+285.

[4]吴国华:浅谈招标代理服务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方案[J]招投标与管理,2010,(4):7-11

[5]霍昱辰,纪华,尹贻林,刘一格.基于法律事实建构的工程计量对合同状态补偿的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4,(6)

[6]熊梦宁.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招投标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05).

[7]俞瑜.建设工程施工招标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D].浙江大学,2013,(06).

[8]王研;江楠;浅论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的管理――项目利害关系者部分[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严玲,王飞,盖秋月.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方案对措施项目的影响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4,(5).

论文作者:熊鑫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  ;  ;  ;  ;  ;  ;  ;  

工程施工招投标的现状及对策探究论文_熊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