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钠皮下注射出血原因及护理措施论文_李小芸

肝素钠皮下注射出血原因及护理措施论文_李小芸

【摘 要】目的 探讨肝素钠皮下注射出血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 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查找导致皮下注射出血的原因并总结响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30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未发生出血现象,有6例患者发生出血现象,其中轻度出血为3例,中度出血为2例,重度出血为1例。结论 患者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时,应正确选择注射部位,并确保进针手法及注射深度、角度、速度等合理,同时,还要加强健康教育,确保按压手法正确,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注射完成密切关察患者注射部位情况,以尽可能地减少出血情况。

【关键词】肝素钠;皮下注射;出血;护理措施

低分子肝素钠是一种新型抗凝血药,由普通肝素分解强化而成,具有抗血栓作用强、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不需要监测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因肝素钠具有特殊的药理作用,其进入破损血管后,就会改变血管的通透性,如果皮下注射药物时间长,就很容易出现注射部位出血、淤血甚至皮下血肿等问题,不仅容易引起局部疼痛,也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1]。为研究肝素钠皮下注射出血原因及护理措施,本文选择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研究对象中,男性为9例,女性为21例,年龄24岁-67岁,平均年龄( 41.3±6.8 )岁。患者均符合研究纳入标准,凝血酶原正常,注射部位皮肤颜色正常、无瘢痕硬结,均行24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次治疗,注射剂量为5000IU。

 1.2 方法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可以选择腹部、上臂三角肌下缘部位进行注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30例患者均行24h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每次注射5000IU,疗程7d,使用的均是预装药液肝素钠。将5000IU的预装式药液肝素钠药液取出后,再抽 0.1ml 空气至针管内。选择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下缘部位,局部皮肤消毒,操作前按摩皮肤2分钟,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皮肤发红,促进注射部位血液循环加快循环,方便毛细血管进一步扩张,以达到利于药物吸收的目的。同时,也能快速降低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发生皮下出血问题的情况。按摩还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注射时,先将 0.1ml 的空气排至上部( 针尖向下) ,使注射器针头不带药液,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溢出的药液进入患者的表皮和真皮层,从而刺激上臂三角肌组织,继而导致局部出血、淤斑等。指导患者取舒适体位,护理人员将针头保持斜面向上的角度,与皮肤呈30°~40度为佳,之后快速刺入皮肤,进针深度为1/2-2/3针头(若原装的注射器针头较短,深度必须达2/3以上 ),以深入脂肪层为佳,当抽吸没有回血后,再缓慢推注药液。在注射的时候,要将针头固定好,最后把极少量空气推入,这样可以防止剩余药液留在针头,导致拔针时将药液带出。拔针时要压着活塞拔出,避免带出药液。腹部皮下注射时,用拇指和食指将皮肤捏起,针头全部插入皮肤,褶皱内注射,这种方法可使皮下间隙增大,方便药液扩散,同时,也能降低局部组织损伤程度,缓解患者的疼痛,防止发生皮下硬结。注射完毕,停留10s后,按原进针角度迅速拔针,动作要轻柔,以免对毛细血管组织产生损害。消毒棉签持续按压3min,禁止间歇按压或边搓揉边按压,部位准确,保证按压面积足够,力度合适,并且前后两次注射部位相距2cm,交替注射部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在完成注射后,仔细观察患者皮下有无出血点以及出血面积,出血直径<1cm为轻度出血,出血直径2-3cm为中度出血,出血直径>3cm为重度出血,并伴有硬结。

2 结果

30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未发生出血现象,占比为80.0 %;有6例患者发生出血现象,占比为20.0%,其中,轻度出血为4例占比为13.3%和中度出血为1例,分别占比为3.3%,重度出血为1例,占比为3.3%。

3 讨论

肝素钠分子小,能与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或肝素辅助因子Ⅱ相结合,通过改变AT-Ⅲ的结构来形成一种新的复合物,从而选择性对抗凝血因子Xa活性,为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的抗凝药物。其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临床应用优势明显[2]。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起效快,1h内就可见效,2h可达峰值,药效作用能持续12h,半衰期长,副作用小。肝素钠主要采取腹壁皮下注射和上臂三角肌下缘注射方法,在注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皮下出血的问题,甚至可能发生皮下血肿硬结、皮肤坏死[3]。在本文研究中,有6例患者发生出血现象,占比为20.0%。部分患者会因此产生担忧和怀疑,增加心理负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加强护理,根据肝素钠皮下注射出血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以更好地减少肝素钠皮下注射出血问题,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依从性。有效护理措施主要如下:

第一,合理选择注射部位。肝素钠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很高,可达到90%左右,而腹部皮肤是皮下注射的首选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是第二选择部位,注射完毕要对注射部位出血情况进行严密观察,注意不要热敷。如果皮下出血形成2cm*3cm的淤斑,要指导患者减少活动,采取冷敷方式,减少出血量及降低末梢神经敏感度。注射肝素钠皮下注射后,注射部位的药物浓度会比较高,2次注射部位如果距离过近,局部药物浓度过高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引发出血,甚至会因出血面积较大而形成皮下硬结,影响患者对药物的吸收。因此,肝素钠皮下注射时,要注意控制进针部位的间隔,最好是>2cm,且要避开瘢痕处、破损处等,各注射部位轮流进行注射。

第二,科学控制按压时间及力度。肝素钠皮下注射完成后,要迅速拔针,并对注射部位进行适当按压,以降低出血率,提高药物吸收度。按压时间一般控制在3min以上,皮肤略下陷即可。但如果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口服其他抗凝药物,则要适当延长到5-10min,按压力度也可适当增大。

第三,强化护理人员责任心及健康宣教。在注射肝素钠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出血倾向等进行充分了解和评估,指导患者取平卧位,选择正确方式和部位进行注射。要对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认知与依从性,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按压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避免热敷、搓揉等。注射完毕后,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出血情况,对轻度和中度出血的患者,要进行情绪安抚;对重度出血的患者要限制活动,局部冷敷,并遵医嘱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肝素钠皮下注射应合理选择注射部位,应用优化改进的正确手法,并加强健康教育,这样可有效减少出血问题,提高药物效用。

【参考文献】

[1]吴柳仁.优化注射方法减少老年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出血的效果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9,41(01):152-153.

[2]蔡惠琼.预防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后出血的护理[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0):182-183.

[3]闫亚娟,苗劲蔚,孙雪松.优化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对减轻皮下出血的治疗效果[J].中国医刊,2017,52(06):96-98.

论文作者:李小芸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肝素钠皮下注射出血原因及护理措施论文_李小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