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以游戏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是完成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体育教学游戏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相互合作,为了有效地促进发展,避免压力给学生造成的心理损害,教师采用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学活动,将游戏的自主性、趣味性带入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以求一种寓教于乐的境界;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游戏活动中,他们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及交往能力都得到发展,还能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勇于竞争、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农村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游戏
中图分类号:G633.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36(2019)06-213-02
【正文】
游戏寓于体育课堂就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性质、任务和学生特点,课前设计好含有游戏的构思和游戏动作的活动,课内引导或带领儿童主动又有序的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本人从事体育教学多年,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曾做了大量尝试,认为在农村小学低年级体育课中实施体育游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基于对当前农村小学体育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下面我就农村小学低年级游戏寓于体育课堂的策略研究谈谈我的看法。
一、当前小学体育的教育现状需要实施游戏寓于体育课堂的策略
一方面,小学体育当前的教育形式比较桔燥、呆板,很多学校只是注重了学生身体的运动,较多地关注了教学过程的规范化而忽视学生体育兴趣与习惯的培养;另一方面,小学的体育教材与内容都脱离了实际,传统的体育知识、技能与能力等已逐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是兴奋点占了主要优势,他们也是最喜欢体育课的人群。体育课多在室外进行,小学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意识。游戏成为了小学体育的基本教材,且占较大比重,游戏的趣味性、教育性、竞争性与创造性也能更好地融为一体。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成为了现今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二、游戏寓于体育课堂的策略研究
(一)自然情景下的自由游戏
自由游戏又称自主游戏,在教师创设的自然情景下,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的选择器材,自由结伴,自主游戏,自由游戏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开展自由游戏,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如跳橡皮筋、拔河、爬竿、踢毽子、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传统教育认为体育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掌握运动技巧,并不断提高运动成绩。过分要求学生对动作的练习。忽视了在体育方面学生的个性发展,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进行适当的游戏教学,如:跳橡皮筋是小学生普遍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跳橡皮筋的方法很多,如:“小马过河”、“啄木马”、“三字经”等,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是不是可以把两种跳法结合起来跳,学生兴致很高,试验,效果很好。最后,在安全的范围内,让学生自由发挥,几个学生一组,尝试自己跳出新花样。课后,要求学生可以组合成多种跳法,这样,既使学生动体,又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发展。
(二)技能、技术类的改装游戏
改装游戏主要是将体育技能、技术以游戏的特点进行包装,在教学的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从而使学生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如“双脚连续向前跳”包装为“青蛙过河”;队列变化转化为“孙悟空变魔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一般存在负荷大、难度小和较为单调的问题。因此,可以采取改装体育游戏的形式来开展,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想要发展学生的腿步力量,教师可以采取蛙跳和立定跳远的方式,两人一组的来进行混合比赛,想要发挥学生上肢力量的话,可以开展推人游戏、推小车的游戏来进行训练。在这些体育游戏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相应的游戏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注意学生运动量的控制,避免出现负荷较大的问题出现,釆取安全的措施来使学生达到有效的体育锻炼,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三)自编自导的创新游戏。
创新游戏即学生的自创游戏,由学生单独或多人合作,在掌握创编游戏的方法与技巧后,自编游戏,经师生讨论修改,在课堂上由创编者自行导演示范,全体学生参与游戏,并最终评比,入册。学生通过对游戏的创编,不断增进了对体育游戏课的兴趣,并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丰富了学校体育的游戏内容。
三、体育游戏在不同教学过程中应用的策略研究
(一)教学和游戏的相互结合
教学和游戏的结合是指在同一目标引导下教师指导的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的游戏活动之间的相继关系。
1.游戏作为教学的先导活动
将游戏作为教学的先导,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相关经验以后,并在其经验基础上进行理性升华,抽象出一般的道理,从而使学习具有豁然开朗的效果。如投掷教学前先“玩纸飞机”;跳跃教学前进行“仿生”游戏等。
2.游戏作为教学的后继活动
游戏作为教学的继续,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新知识和技能在游戏过程中进行多种尝试和灵活运用,可以获得充分的发展。如《认识自己的身体》室内课教学后安排“指部位”游戏;投掷教学后进行“打靶”、“投准”游戏等。
(二)教学向游戏的转化
游戏和教学的转化是指教师在教育目标下对学生的施教过程,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游戏的乐趣,这一转化的关键在于变外在要求为内在需要,变压力为兴趣,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学习内容带有故事情节,教师应创造一个边说边练,边唱边练情趣盎然的学习环境;其次是游戏名称要从趣味化、形象化、具体化方面去考虑,并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如曲线跑转化为“穿过小树林”、“双脚连续往前跳”和“爬行”可组合成游戏“龟兔赛跑”等等。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
总之,游戏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它深受学生喜爱,尤其是低年级,有其很好的锻炼价值,也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游戏能够充分体现体育教学之快乐,它也培养了学生的基本素质。推广体育游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体育游戏内容,增加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在不断的体育游戏中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提高,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有效的发展。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开发了学生智カ,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从而促进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30).
[2]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8).
[3]用游戏叩开小学体育教学的大门[J].新课程导学,2012(9).
论文作者:朱心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游戏论文; 学生论文; 体育论文; 小学论文; 教师论文; 体育游戏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