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论文_刘培俊

北京中交通达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在PPP模式之下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与传统模式的公路工程造价与管理具有本质不同,同时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在工程项目实施各方面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任务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必须对于该模式下公路工程的造价控制与管理进行深入探讨,用此来推动我国交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PPP模式;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一、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造价问题

1、工程项目准备阶段造价问题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尤其是公路工程建设,工程建设非常复杂,涉及部门众多,工程进度缓慢。在传统模式下的公路建设中,需要经过以下步骤:政府部门审批,咨询单位编制,制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初步设计等,极大延误了工程工期,并显现出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并非应用PPP模式就能够解决。PPP模式应用下,在工程准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存在以下问题:其一,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建设,投资者将交通量与工程规划作为工程是否承建的第一要素,可以说,其直接影响着项目投资与政府股权结构,关系着工程项目建设,然而,真正符合PPP模式需求的咨询成果并不多,交通量、工程规划缺乏有效数据支撑,影响了工程后续建设。其二,PPP模式下,投资者对公路工程的投资估算要求更加精确,并要求建设方案细化,以此满足审批与国家宏观调控需求,避免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然而,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建设方案并不深入、细致,无法满足PPP模式的需求。其三,在PPP模式下,工程造价是市场价格,定额缺失平均先进水平,且没存在一定时间的滞后现象,多为1~5年,如此,应用定额与标准计算出的价格高于常规项目造价,定额中并不存在新工艺、新技术造价,与实际工程造价偏差较大,为造价编制带来影响,影响了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公路工程经济效益不高。

2、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造价问题

在公路工程设计中,涉及到诸多内容,政治、经济与人文等的协调性与否,直接影响了工程整体质量与成本。然而,在公路工程设计中,各个单位间的意见不统一,而且不同单位间的利益侧重不同,公路工程各大因素的协调受到影响。若造价预算编制中出现某一因素,极易影响造价编制的可行性与精确性,若相关人员不及时调整方案,对成本预算进行动态管理,极易影响造价控制与管理,为工程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PPP模式下,投资方更应强调工程设计的创新,忽略了实际工程施工的估算,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预算执行。

3、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问题

在传统模式下的公路工程中,造价控制主要矛盾在于:公路工程实施中,会出现诸多难以预估的情况,如社会环境发生变动,公路设计变更,外力影响等,作为脱离于控制与管理的意外因素,使工程实际造价远远高于造价预算。在PPP模式下,上述问题并未得到切实解决,若缺乏一个有效管理与控制,极易导致工程实际费用超标。另外,在公路施工中,若政府补贴难以及时到位,政府承诺无法依照计划履行,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公路项目的造价管理与控制,甚至为合同双方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

4、工程项目运营阶段与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当前,在PPP模式下,建设行业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公路工程运营、养护等中,工程造价仍未统一标准,如何组价、如何评价仍是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公路工程结算中,常出现投资方为得到更多利益,多算成本,发包时,采用“阴阳合同”等,政府对结算造价不认可,为公路工程顺利结算带来负面影响,工程造价无法准确确认,诸多项目决算难以快速解决,增大了工程车成本,影响了造价控制与管理水平。

二、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1、建立“能进能出”项目示范机制

PPP模式下,地方政府是公路工程建设单位的合作者,也是施工过程的高级管理者,与施工单位共担施工质量和施工风险。PPP合作模式下,地方政府与工程建设单位是关系平等,各自权利义务的履行以PPP合同为依据,地方政府在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确保建设单位的合法权益,在公路工程全过程中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造价管理模式。公路工程项目如遇重大变更,就不能继续采用PPP模式,相关的信息资料抽离项目管理名单,待项目结束专家验收后,分析公路工程造价是否符合PPP模式,如符合就可以作为PPP项目示范模式加以推广,如不符合则应令施工单位整改。

2、加强施工材料控制

PPP项目的总投资、融资成本、回报率、运行维护费用等对项目合作期内政府支出责任、社会资本的合理回报和利润率高低都具有很大影响,PPP项目财务测算模型确定的基础上,进行敏感性分析,在诸多成本要素中,项目总投资是关键性因素,而项目总投资的控制尤其体现在项目施工材料的采购和使用环节,事关政府和社会资本等合作各方的切身利益。PPP项目施工方案设计完成后,公路工程建设必须进行严格的施工材料选择,在选择混凝土、砂石、沥青等材料时既注重材料质量,又要坚持成本控制原则。加强施工环节的精细化管理,避免材料浪费,并兼顾施工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加强施工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切忌为了赶进度、控制成本而忽略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3、加强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公路工程项目一旦立项,需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方案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人员配备、施工技术、市场价格等进行综合考虑,以便为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地方财政部门通过建立PPP模式综合信息平台,组建工程造价专家队伍,落实PPP项目造价管理方式,为全过程造价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与业务指导。随着PPP项目的大批量落地,对PPP项目加强全过程造价管理和过程监管必将常态化。

4、化解地方政府非债务风险

公路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通过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转让、运营、移交的方式或ROT(Renovate—Operate—Transfer)重建、运营、移交的方式,运用PPP模式中的社会资本进行项目的改造与运营,债权人同意的基础上,将地方政府债务成功转化为非政府债务,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见图1)。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有助于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使地方政府能够有资金投入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总之,公路工程施工单位要结合PPP项目信息加强工程造价评估,提高在建工程造价管理的准确性。

图1 地方非债务风险的化解

结束语

通过PPP模式深入到公路工程中,整个建筑的工程造价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建设成本逐渐归于合理,促进了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在这种模式下出现问题,政府与私营企业需要建立协商机制,共同解决问题,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杨育生.高速公路建设费用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9.

[2]谢江勇.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成本造价有效控制与管理措施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09(5):180-182.

[3]贾书弘.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措施分析[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2.

论文作者:刘培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论文_刘培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