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市场,材料、技术、工艺不断更新进步,而施工管理未与时俱进,这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的开展,所以企业要不断创新施工管理手段,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的进程,增强市场竞争优势。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施工管理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以期能帮助企业强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必要性;存在的问题;措施
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施工阶段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一个工程的质量程度直接与施工的好坏程度挂钩。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施工阶段的管理是所有管理工作的核心,而且对施工阶段的管理往往涉及面很广,内容繁杂,有极其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果施工阶段的管理不到位,势必会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施工阶段的管理水平。
一、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之前,一个首先任务就是对目前我国在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和了解。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施工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施工管理模式脱节。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很多建筑施工企业迫于市场压力,不得不听从项目承建人的安排,丢失了对施工管理的自主权利。但是那些拥有管理自主权的承建人常常忽视国家和相关部门下达的施工安全管理文件,不认真落实相关政策,对施工阶段缺乏有效的积极的管理措施,导致整个施工阶段的管理模式严重脱节。②缺乏健全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目前,很多施工企业设置的安全机构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而且我国目前也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安全施工生产体系制度,这就容易阻碍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安全生产指标无法真正落实,安全事故不断发生。③建筑施工企业忽视安全生产。在对施工阶段进行各项管理时,企业没有主动承担安全施工的责任,不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政策,不重视安全生产的宣传和落实工作。④施工企业的内部缺乏科学到位的管理体系,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施工环节的监管比较松,部分企业会使用劣质的建筑材料以节省开支,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水平
在开始施工前,常常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比如:制定施工文件、评估施工条件和准备施工各项设备等等。如果施工前能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那么将有效提高施工的速度,保证施工质量,一定程度上也能降低成本。要提高施工准备工作的管理水平,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施工规范要求,做好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工作,认真审查图纸、流程图等,开展技术培训与交流学习活动,为施工工作做好技术准备。(2)建立更加科学的员工考核制度体系,合理约束员工工作行为,同时激励员工认真工作,努力创新。③做好财务预算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开支方案。
(二)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管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施工质量,遵守先关技术设计要求,认真落实合同内容,不偷工减料,提高对施工质量的管理能力。施工就是通过技术把图纸设计变成实在的工程实体,在这一过程中,产品质量至关重要,所以必须严格监管。对施工质量的监管要以政府相关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和承包合同为依据,认真检查施工现场的设备和操作工程,对施工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查,抵制使用劣质材料、不按规定操作的施工行为,做好各类巡查工作,不断提高质量,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进度管理水平
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进度管理水平和能力,这主要指在施工中针对工程具体内容和操作程序制定科学的计划安排,在计划实施中实时跟进,及时调整与预定计划不相符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补救过失进而实现预定的计划。在进度管理中,监理工程师也要主动要配合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积极采用有效措施来监管施工进度。
(四)强化投资管理力度
在施工管理中,对投资的管理也很重要。强化投资管理力度,要做到一些几点:(1)遵循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首先做好市场价格调研工作,然后在掌握市场情况后下,根据预算安排购买技术设备。(2)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投资计划书,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比较详细的各项工作的预算安排。(3)不论是在施工开始阶段还是在中期或末期,都要严格监管各项投资工作,不随意浪费资金资源,合理使用上级批准的项目金额,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管理就是用采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合理调控施工现场中的人力、设备、材料、信息数据等各个要素,协调好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各个要素能有效运行以保证施工正常运作。施工现场通常在户外,施工环境复杂多变,施工条件比较简陋,而且劳动者多为专业技能比较低、综合素质不够高、应变能力不够强的体力工作者,这些因素经常影响安全作业,所以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进行强有力的监管也是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首先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尊重生命,积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逐步消除影响安全生产的多变性因素,为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多方面的保障。
(六)建立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根本上要依靠一支具备较高管理能力的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只有这样才能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与生产标准,才能让整个管理工作走向专业性、科学化、高效化的道路,才能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能一定程度上避免管理中常出现的权责不明、滥用职权等问题,可以推动各项施工计划的顺利进行,最终有利于高效完成管理目标。
(七)科学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目前要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的科学有效管理不能离开计算机处理、信息化等现代化管理手段,事实上,科学利用计算机技术能有效调控整个施工环节,促进施工目标的完成,进而能提高施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所以科学合理借助现代化管理手段常常可以节省人力财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具有事半功倍的效应。但是企业必须先进行市场调研,立足自身的优缺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施工目标,提前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预备方案,同时结合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协调,进而提高对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弊端,这些弊端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的成长和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企业要重视施工管理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施工管理能力和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增强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崔滨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5(18)
[2]陈鑫.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优化分析[J].硅谷,2015(3)
[3]陈黎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创新管理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5(46)
作者简介:任首剑(1994-03),男,汉,籍贯:山西省忻州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公路工程设计
论文作者:任首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施工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阶段论文; 工作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