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模式论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目标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04)04-0021-05
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在同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讲了一段非同寻常的话,即 :“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 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 都是我们的新概念。”[1](P54)这里非常醒目的一点就是邓小平把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的 现代化联系在一起,表明了小康社会是中国式的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此后,这个思想 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十六大,我们党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模式确立起来。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模式的确立
中国的现代化起步晚,且基础极为落后。所以,中国的现代化决不能在短时间里一步 跨越,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现实的和历史的条件决定,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有步骤分阶段 地进行,因此,战略的选择和目标的确立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把小康社会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的经验 教训和正确解决中国现代化问题的结果。
现代化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同时变革和互动的过程。因此,现代化的战略 内容不仅应包括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文化重建,同时还应包括社会发展目标。但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由于受苏联模式的束缚,缺乏现代化经验,以及对现代化理 论研究的滞后,党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概念还缺乏正确和全面的理解,对现 代化的认识还有明显的局限性,这其中就表现在长期缺少具体的和阶段性的现代化的社 会发展目标。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党和毛泽东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要分阶段有步骤 的进行,并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但基本上是把现代化理解为实现工业化。1954年 ,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提出,“我国人民……准备在几个五年 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 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2](P950)此后,党和毛泽东对现代化内容的认识 虽有所扩展,但始终没有超越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层面。如,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 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提出的现代化目标包括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 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1963年,毛泽东在审阅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 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 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 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3](P341)在1964年第三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正式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 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 界先进水平。可见,当时党对现代化的认识还有相当的局限性。对现代化的社会发展目 标的认识应该说还是模糊的,或者说现代化的社会发展目标就是“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进而达到共产主义。对于毛泽东来说,现代化的社会发展目标理所当然就是共产主 义。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就指出:“经过人民共和国 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 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而要到达大同,“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 导的人民共和国”。[4](P1471)由于中国共产党已经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所以,在毛 泽东的思想意识中,别无选择,这个大同的理想社会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共产主义是 美好的,应该成为共产党人追求的理想,但把它作为我们这样一个落后国家现代化的现 实目标,就是大而空的,就等于没有了阶段性的目标。也正是这个大而空的目标,使我 们在现代化建设中不断犯急于求成的“左”倾错误。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现代化的最终结果,因此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现代化 的现实社会目标,显然不符合中国现代化分阶段的战略要求和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规律。
邓小平在现代化问题上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使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与社会发展目标相 协调。他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的目标可谓是在深刻总结党领导现代化建设历史 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第一,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这个新名词是以对社会主义的 正确认识为前提的。过去,我们党未能及时制定切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社会发展目标,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还缺乏科学的认 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研究和观察社会主义的方法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把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两个方面联系起来,并且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作为判断社会发展 的阶段的主要依据,以此为判断标准,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他明确指出, 中国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却是一个“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我们只能称它为“社 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所谓“不够格”、“初级阶段”,实质上就是说我国的现代化程 度还不够高。这个阶段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 代化的任务。而且邓小平设想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这中间必将经历若干发展阶段 。对此,邓小平设想,当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1000美元时,我国将进 入小康社会。很显然,这个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化程度相适应 的社会发展目标。第二,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是建立在国际比较和正确估计中国 现代化程度基础上的。上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0 美元~10000美元,我国才不到300美元。此时邓小平开始从国民生产总值上看到了我国 实现现代化的差距。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时首次 说到,我们定的目标是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 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你们50年代的水 平。如果本世纪末能达到你们的70年代的水平,那就很了不起”。[5](P111)这个“中 国式的现代化”提法的用意“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 来说不会很高”。[6](P194)为使中国现代化目标更切合实际,邓小平认为有必要降低2 0世纪末“四个现代化”的标准,于是他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概念,并将其 称为“小康”。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用“小康” 、“小康之家”这样的新概念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 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 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6](P237)这就使“小康社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社会 发展目标。
其次,从小康社会到“全面的小康社会”是小康战略的进一步提升,是中国共产党对 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进一步调整的结果。上世纪70年代,当邓小平访问美国、日本并亲 眼目睹了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水平后,促使他对我们党提出的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 的目标进行慎重的思考。此时他已经认识到,到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是“我们开了大口 ”。因为到本世纪末,我们只能达到发达国家70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所 以不得不改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6](P194)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中国式的 现代化”这一提法的变化,虽然不十分引人注目,但实际上是我们现代化战略调整的一 个重要表现。1979年,邓小平从中国实际出发,经过深思熟虑,实事求是地把中国基本 实现现代化的时间从“本世纪末”推迟到“下一个世纪中叶”,而把党在20世纪末的战 略目标定为实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此后,邓小平曾多次讲到这个问题,明确地阐 述了小康社会是中国在20世纪末要达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二 大和十三大都把邓小平提出的这个战略设想确定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长期奋斗目标。为 了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邓小平在总结中国经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三步走 的战略部署,即:第一步战略目标是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温 饱问题;第二步战略目标是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 步战略目标是再经过30年到50年的努力,到2050年,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 本实现现代化。
当历史的车轮驶进21世纪时,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邓小平开创的中 国现代化发展道路,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发展完善邓小平所提出的小康社会的 发展战略。同时,为了开拓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新局面,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新的现代化 发展战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估计和判断我国现代化的实际水平和存在的 各种问题,从而认识到我国目前只是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 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基于这种正确的分析和估计,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 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针对现阶段小康社 会的这种实际,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 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 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 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中,从中国实际出 发,既立足本国,又放眼世界,正确估计中国现代化的已有成果和实力,从而进一步调 整我国现代化战略而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目标模式。
二、全面的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蓝 图
邓小平当年提出“建立小康社会”的任务时,就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和要求,但中国 现代化的基础决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这一目标是需要长时期的 奋斗才能实现的。
十六大召开前,中国只是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而且这个总体水平更多是从GDP指标 来确定的。事实上,这个小康不论是与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比较,还是与世界现代化的 水平相比较,都有很大的差距。因为,虽然中国在经济总量上已经居于前列,但人均GD P才刚刚1000美元左右,还处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行列。况且,现代化 的程度决不能仅仅由GDP指标决定,现代化的程度还要从社会结构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状 况来衡量,即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发展来衡量。可是,当 我们宣布已经进入小康社会的时候,又不能不承认,真正达到小康水平,还需要解决许 许多多的问题。如,我国仅农村就有3000万贫困人口,城镇约有3000万生活困难的人口 。据国家农调总队的监测报告的统计,贫困监测对象的现有家庭规模较大,2000年末的 户均人口为5.03人,这意味着中国农村可能还有超过14%的人口(绝对数超过1.1亿人)处 于国际标准的贫困状态。[7](P18)另外,贫富差距过大的趋势已经呈现出社会的非正义 因素的存在和发展;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明显存在,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城市与 乡村之间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差距还相当大;特别是作为现代化最显著 特征的社会转型还远远不够。目前,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从乡村社会向城 市社会转化的水平还不高,特别是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变还表现滞后。这 些都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的变化,与理 想的小康社会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从理论上看,我们对小康社会内容的认识也还不 全面、不成熟。
实现现代化的目的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但是,人类生活质量显然不仅仅由物质生活 所决定,它同时还取决于政治上的民主权利、文化生活和环境的优劣等。所以,实现小 康社会,既是经济目标,也是政治目标和社会目标,三者必须协调发展。中国共产党的 十六大在完善小康社会的发展模式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同时,对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具体模式作了更加清楚的描述,即:“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 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进步、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按照十六大确立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应该是融政治文明、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于一体的现代化蓝图。
第一,经济上,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 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制。
第二,政治上,全面的小康社会应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基层民主更加健全,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亨廷顿把政治现代化解释为三个过程:一 是权威合理化,单一的、世俗的、全国性的政治权力,取代许多传统的、宗教的、家庭 的和种族的政治权力;二是出现新的政治功能和行政集团,这个集团以成就为标准选择 出来;三是全社会各群体、政党和利益集团的发展,增加政治参与。[8](P32)按照这种 观点,现代政治是民主政治。十六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而且准确地指 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目标是建设民主法制国家。十六大关于政治现代化的阐述,显然是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一次重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因为它可以使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伟大的创造 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国家,管理好自己的事情,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实 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十六大充分认识到,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虽然有所增强 ,民主和法制的优越性有一定体现,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任务仍然很艰巨,所以,强调 要继续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增强人民的民主 意识,培养和提高人民的政治素质;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为保障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实现自己的愿望 和利益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
第三,在文化上,全面的小康社会应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 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 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 化,就是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着 力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四有”新人。所以,十六大提出,要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四,现代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过程,在现代化过程中,既有人类文明的进步问 题,也有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如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因为现代化要 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和重要保证。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人 就没有实现全面发展的自然基础。没有良好的自然基础,人的生存都存在困难,就谈不 上发展了,更不要谈全面发展。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 受到影响。所以,十六大提出要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 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归结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到三个文明建设的高度,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 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也表明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 大发展。
总之,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 化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奋斗目标,是与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统一的 目标。这一新战略的提出,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人民广泛的拥护,这说明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战略反映了时代的要求,符合人民的意愿。
三、小康社会的目标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 模式
首先,小康社会的目标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 第一,这个社会发展目标是从中国现代化的实际出发而确立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 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 有目共睹的。但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城 乡二元经济结构对立等事实至今仍没有彻底改变。这种客观现实,要求我们确立与之相 适应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否则,我们又将犯脱离实际和超越阶段的“左”倾空谈主义的 错误。邓小平说:“翻两番还有个重要意义,就是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再花三十年到五 十年时间,就可以接近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不是说制度,是说生产、生活水平。这是 可能的,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1](P89)小康社会的现代化目标是建立在中 国现实的综合水平基础上的,或者说是建立在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基础 上的,是非常切合实际的。因此,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确立本身,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 基本精神。第二,小康社会不是在社会主义体系之外构筑的与社会主义相矛盾的社会目 标,相反,它完全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之中,是与社会主义相一致的社会发展目 标。从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相联系的。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既没有否定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也没有改变我们党长期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邓小平 始终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他明确地说:“不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1](P64)也正因如此,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经的阶段,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终理想 所必须达到的阶段性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反映了党坚持远大理想与现实奋斗 目标的有机统一。
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小康社会模式的形成,是党坚持科学的社会主 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结果。把实现小康作为中 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表明我们党把握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充分认识了中 国现代化所面对的国情特点。进一步地说,小康社会的目标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 代化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其次,小康社会目标模式体现了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小康,是一个蕴涵于民族传 统文化之中,为中国老百姓熟悉和易于接受的概念。小康这一概念可谓源远流长。小康 一词,最早见于《诗经》。《诗经·大雅·民劳》中有“民亦劳止,讫可小康”的诗句 。传统的“小康”的概念,随着历史的变迁,其内涵不断变化和发展。但不管怎样变化 ,作为一个代表着儒家传统和东方文化的概念,含有民本性精华,突出地表现在它反映 了倡导富裕这一人类永恒的要求,含有浓厚的民本思想、社会和谐思想等。这些思想在 新时期的“小康文明”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今天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对传统富裕观 的发展在于强调“共同富裕”,在于强调富裕应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层面;小 康理想在儒家学说创始人那里的民本思想,即所谓“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这种 价值观的实质是以“君”为中心的,是要统治者认识到“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道理 。而今天我们党提出的小康文明中的民本思想,则是以“民”为中心,强调党要始终代 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邓小平在借用小康这一概念时,既保留了传统小康中社 会和谐的合理成分,又赋予了社会和谐以现代性和科学性的内涵。邓小平多次阐发了“ 小康社会”中的社会和谐思想,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则 把社会和谐观拓展到了人文社会科学层面,使之成了中国现代化的理论范畴,成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总之,小康社会的现代化目标模式充分体现了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利用,以此 表达了“富民”这样一个最朴实也最根本的价值理念,同时又揭示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阶段和发展进程。这就使小康社会目标模式具有了鲜明的民族性、现实性和科学性,所 以才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小康社会尽管在思想家的笔下被描绘得非常美好,但这种理 想的社会却从未实现过。对富裕生活的追求从来就是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所以 ,它至今仍是老百姓所向往的社会目标,因此,党把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目标, 是切合实际的,这一目标是符合民族文化心理和人民愿望的目标。
小康社会的目标模式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还具有时代赋予它的开放性,它完全是可 以与世界现代化大潮相回应的。这种开放性表现在:第一,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途径是 开放的。中国现代化的跨越性发展始于改革开放,总结党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经验, 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对外开放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邓小平说:“没有对外开 放政策这一着,翻两番困难,翻两番之后再前进更困难。……你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 守,五十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1](P50)所以,全面的小康社会 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实现。
第二,我们党关于小康社会的理论是开放的。这个理论是在研究世界现代化经验的基 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的小康社会目标,是与世界现代化相联系的、 相沟通的,体现了对世界现代化经验的借鉴。
第三,小康社会发展水平测试更是开放的,是能与世界现代化整体水平相比拟的。邓 小平提出“小康社会”这一新概念时,是从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横向比较中提出的。有比 较才能清楚自己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只有通过这种横向比较,才能更有说服力地和动 态地把握中国小康社会的发展状况。正是通过比较,才有了从“小康”到全面小康的现 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升。
虽然现代化反映的是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变化,但是,现代化研究者们一般主要选择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几个领域作为研究和评价现代化的对象和指标。为了使我们 的小康社会有明确的地位,我们国家组织有关部门,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计委、国 家统计局和农业部等单位对中国的小康社会的水平标准、国际比较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 研究,而且这种研究的方式也始终是开放的,即把中国置于世界舞台加以比较研究。随 着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我们国家的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 特别是一些可靠的数据,使中国的小康社会与世界现代化的水平比较有了可操作性,使 中国的小康社会不论是在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方面,还是在城市化水平、综合国力等方 面都可以进行国际比较。如,从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的比较看: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 总值为89404亿元,首次突破了一万亿美元。这个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 、英国和意大利,跃居世界第七位。与处于世界第六位的意大利的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已 大体相当。但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总量仍然属于世界中下等收入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人民在21世纪全面推进中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宏伟蓝图和伟大宣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启动,意味着中国的现 代化事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收稿日期:2004-05-16
标签: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党的十六大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小康水平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全面小康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