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体竞争性的心理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竞争性论文,个体论文,心理学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竞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人们对它进行研究已是由来已久,在我国的《庄子·齐物论》中就有“有竞有争”,将“竞”与“争”并列使用了。之后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竞争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深入研究。随着竞争在经济生活和生产力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经济领域中关于竞争的研究更是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一般来说,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争夺、赶超或争斗等都属于广义的竞争。狭义的竞争是专指人类社会的竞争,是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展开的争胜负优劣的一种较量。社会上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竞争,竞争意识的强弱和竞争心的有无对一个人的社会活动、行为习惯以及身心健康都有显著的影响,同时也是个体在现代社会中能否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
虽然竞争的研究由来已久,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个体竞争性进行的研究还是非常的有限。国内关于竞争心理的系统研究还没有见到,从公开的文献来看,绝大多数都是经验性的现象描述,理论的和实证的研究还有待于心理学界的共同努力。这种努力对于心理学服务于社会实际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主要对个体竞争性研究的现状、竞争心理机制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引起人们对个体竞争性的关注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1 个体竞争性研究的现状
竞争是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因而也就成了许多学科的共同研究对象。其中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是最为广泛深入而富有成果的。就心理学而言,关于竞争的情境以及群体间的竞争与合作的特点与规律也已经得到了社会心理学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人格特征的个体竞争性,是个体在竞争的意识、动机、认知、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揭示个体竞争性发生、发展的机制及规律,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当代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但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薄弱。较早对个体竞争心理进行论述的是新精神分析学家霍妮(Karen Horney),她认为个体的过度性竞争(Hypercompetitiveness)是一种病态人格——神经症。过度的竞争或病态的竞争是指个体为了提升自我价值而不择手段和代价去争取胜利,这种人具有控制、攻击、冒险和贬损他人的倾向,同时取得胜利已经成为这种人无可选择的需要[1]。过度的竞争心理与正常的竞争具有三个方面的不同:一是过度的竞争者不断将他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和衡量,即使是在无须如此的情况下也是这样。二是过度竞争者需要的不只是要取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就,或者比他人更大的成功,而是要独领风骚或者鹤立鸡群。三是过度竞争者对其他人有一种强烈的敌视态度,因为一个竞争者的胜利就是另一个竞争者的失败。霍妮把过度竞争归因于个体主义的文化背景之下,“在我们文化的竞争性斗争中,试图伤害竞争者以加强自己的地位或荣耀或压制潜在的对手,常常被认为是可取的手段。”[2]
霍妮只是从神经症方面对病态的竞争心理进行论述,Sampson对此进行了一定的补充。他认为个体的竞争态度由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所影响,即极端的个人主义(extreme-individualism)和整体的个人主义(ensembleindividualism)。极端的个人主义的竞争观就是为了个体目标的实现而不考虑他人的生活,对他人采取的是完全排斥和敌视的态度。整体的个人主义竞争观则是在与他人的共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同时参与到一些共同的探索活动中以实现这些目标,并不一定要通过排斥他人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为了验证上述的理论观点,Ryckman等人编制了“过度竞争性态度量表”和“个人发展竞争(Personal Development Competitive)态度量表”。在对量表进行效度分析之后,他们发现两份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很低,说明这两份量表测量的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特征,也就是说,个体的竞争性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维度,即过度性竞争和个人发展性竞争[3]。我们也可以把个人发展性竞争称为良性竞争,Ryckman把它对应于整体的个人主义竞争观。为了论证竞争性两维度是否存在跨文化的普遍性,李林等对以上两量表进行了修订并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被试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在中国文化环境中,个体的竞争性同样具有过度竞争性和良性竞争态度这两个独立的维度。同时由于文化环境的差异,原来作为过度竞争性量表的一些条目被划入了良性竞争态度的维度[4]。这也说明了文化差异影响人们对竞争的理解。
Ryckman认为具有发展性竞争这种良好竞争态度的个体在完成目标任务时,并不过分关注结果的输赢,而是更关注于任务本身的乐趣。他们更关注的是自我发现、自我提高以及任务本身的完成而不是与别人进行比较,他们向往的是个体成长而不是通过贬损别人来提升自己。这样的个体不会将其他人视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相反的是能够给自己提供学习和发现自我的机会。虽然具有良性竞争态度的个体也渴望成功和胜利,但他们并不以牺牲他人为代价[5]。R.D.Smither和J.M.Houston则使用“竞争性系数”来描述个体竞争倾向的强弱,他们通过因素分析得出个体的竞争性系数由情感倾向、参与争论的倾向和参与竞赛的倾向三方面构成[6]。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发现,个体的竞争性实际上就是一种人格特征。在卡特尔的特质因素理论中就有描述,在16PF根源特质的E因素中,其高分者的特征就是武断、咄咄逼人、顽固、竞争。从理论上说,个体竞争性是符合人格的基本特性的。从人格的整体性来看。个体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包括智力、气质、性格、成就动机、抱负水平和意志品质等对个体的竞争性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相反地,竞争心理的强弱也会影响个体自身的发展以及潜能的发挥;从人格的稳定性来看,竞争心理的跨情境一致性是显而易见的。一个竞争心很强的人,无论是在学习或工作上,还是在游戏或娱乐中,都会表现出强烈的求胜欲望。从人格的独特性看,竞争性高低同样会赋予个体独特的心理面貌。
然而,竞争性与整体人格结构是怎么样的一种关系?它与其他人格特征的关系如何?目前的研究还比较零散而缺乏系统性,而且主要集中在过度竞争、良性竞争与其他人格特征的关系上。过度竞争者和良性竞争者同样看重成就、享乐以及追求刺激而富有挑战性的生活,但是只有过度竞争者才看重权力和控制他人,良性竞争者更倾向于整体的个人主义,特别是关心他人的福利以及平等而礼让地对待别人[7]。M.Ryckman和M.Hammer et al认为过度竞争者在神经质上的得分明显高于良性竞争者,而自尊和乐观性的得分又明显偏低,他们更倾向于武断和不信任他人,对女性更容易采取贬损的态度甚至有暴力倾向[8]。在与大五人格的关系中,宜人性与过度竞争性存在负相关,与良性竞争不存在相关;外倾性与良性竞争存在正相关,与过度竞争不存在相关[9]。过度竞争者在恋爱交往中表现出较低的信任度,因为感受性差而更易与对象产生冲突,同时又有较强的占有欲[10]。过度竞争性甚至与饮食不良还有密切关系[11]。此外,有研究发现,A型人格更倾向于高竞争性的活动,Neil Martin的解释是:在竞争情境下,个体表现出血压升高和心率加速的状态,这种生理状态正符合A型人格的特征[12]。由此可见,个体竞争心理的相关性研究才刚刚起步,主要还是集中在过度竞争——良性竞争这个维度上,而且还缺乏足够的实证结果进行横向比较。
另外一个研究重点主要是集中在竞争性与成功的关系上。目前在这方面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有的认为合作性比竞争性更能预测个体的成功,也有的认为竞争性更能激发积极的动机和创造力。Spence和Helmreich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析,他们同时考虑个体控制性、工作性和竞争性对成功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性和工作性得高分而竞争性得低分的个体在分数、收入和科学表彰等方面更有可能成功;只有当个体在控制性和工作性上得低分的时候,竞争性才与成功存在正相关。可见竞争心理与其他人格特征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由于需要的复杂多样性,人们参与竞争的出发点也是各不相同的。E.Franken和J.Brown的调查发现,人们参与竞争的动机主要分成以下五个方面:1、为了提升个体的能力;2、渴望获得胜利;3、促使自己加倍努力;4、满足于竞争中良好的表现;5、挑战困难的兴趣。经过进一步的因素分析后得出自我取向和任务取向两个动机系统[13]。
2 个体竞争性的心理机制分析
个体的竞争性作为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其他的人格特征一样,同样存在着天性(遗传)与教养(环境)之间的长久的争论。本能论对竞争心理的论述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诺贝尔奖得主、动物行为学家洛伦兹认为,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都具有一种对抗同类分子的战斗本能,这就是攻击性本能,它是动物的四种基本本能之一,另外三种是:饥饿、性欲和恐惧。他认为动物中的所有竞争方式都能在人类社会中找到,人类的这种争斗本性是通过遗传而留给后代的,是有机体延续生存的关键所在。“当人类有了武器、衣服、社会组织,人类就克服了饥寒和被野兽吞吃的危险,而这些危险也不再是影响选种的重要因素了。但另一种有害的事情竟插手进来,即两个邻近部落互相敌对而产生‘武士精神’,尤其不幸的是,人们视此为应追求的理想。”[14]
英国社会心理学家麦独孤同样认为人类有一种竞争冲动,其先天力量一般来说是与好斗本能的力量同时运转,紧密相联的,它力求在某种斗争中比对手做得更好。这种竞争冲动要到四五岁时才从好斗本能中分离出来,而且在男孩自发活动的生活范围内越来越占据主要的地位。同时他认为,欧洲人特别是英国人身上具有非常强烈的竞争冲动,它是所有比赛的主要动力,给所有的活动以力量:而像印度人和缅甸人则比较温和,这种不好战的人种似乎没有太多的竞争冲动。精神分析心理学更是强调竞争的本能起源。其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大相互对立的本能,即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其表现可以延伸到自我防御、情爱、婚姻、生育以及各种创造性活动。死的本能来源于动物的攻击性,其表现可以延伸到竞争、嫉妒、争斗、战争以及自杀等。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也说明人们具有一种竞争的倾向性,Friedman以著名的卡车竞赛实验和囚犯两难困境实验为证,即使合作是最好的策略,许多人宁可竞争而不愿意合作。
自然界中的生存竞争现象以及起源已为近代以来的自然科学所证明。本能论者试图通过研究动物的本能特性来寻求理解人类的竞争行为,忽视了学习在人类竞争行为中产生的更重要的作用。这种理论就难以解释人类文化中竞争表现的多样性,也不能说明特定文化中个体之间竞争行为的巨大差异性。有意识能动性的人类对自己的竞争行为通常是知道的,并可以进行不断的调节以符合目标的要求。很多的心理学流派就是从人类所处的社会关系对竞争心理的产生进行分析的。
行为主义者否认遗传的作用,强调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竞争中的成功者得到的利益和奖励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了强化和示范作用,失败者同样得到负性的强化作用。在不断的刺激与反应中,人们认识到了竞争的必要性,当然有时候也包括被动性以及无奈等。动机论则认为竞争取向模式是个体获得成功的动机来源之一。他们不仅想成功,而且想胜过他人,对这些人来说,竞争是完成任务的不可缺少的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则认为人并没有产生出人格的本能或内驱力,人格特征也不是随意地由环境影响而形成。人格是由人的原始本性和因环境影响而异化了的人性相互统一的产物。社会中的个体总会使用一定的价值尺度来评判自己,只有在社会设定的一定价值尺度上,个体才得到别人的注意和承认,本人才有价值。为此,人们就会发展起强烈的社会比较倾向,并期待社会比较的结果能够有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人们为了自我价值的需要而倾向于超越别人,采用竞争的方式与他人发生关系。因此,利益的冲突或试图在社会比较上使自己处于优势的心理倾向,直接导致了日常生活中竞争的普遍性。作为社会文化学派代表人物的霍妮则把社会文化作为人的心理行为的决定因素。她认为竞争本身并不是生物的本能,而是一定文化环境的结果。家庭环境也不是激发竞争的唯一环境,这种竞争的刺激从生到死都是积极地活动着。
实际上,关于天性与教养对人格的决定作用,这是一个历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目前讨论的焦点已不是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而是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如何发生的。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儿童早期就产生了,而且作为一个过程持续个体的一生。一旦个体能够积极地作用于环境,遗传因素就影响着对环境的选择和创造,我们称之为超前的交互作用。个体既是环境的相对被动的接受者,又可通过自己唤起的反应在环境事件中起作用,还可以在选择和创造环境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影响个体竞争性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习性学、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考察了竞争现象的心理机制。不论哪一派都无法穷尽对竞争心理机制的解释,像其他人格特征一样,都必须走向整合的道路。下面是影响个体竞争性的因素及其表现形式的模型(见图1):
附图
图1 影响个体竞争性的因素及其表现形式
从图中可看出,每一个具体的人都是生活在具体的环境中并受其影响的。如果竞争性强的个体生活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其竞争性可以得到发挥并适应良好,反之则难以适应。改革开放之初,生活在计划经济中的一些中国人初次到竞争激烈的西方社会就无所适从。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当地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自然会影响到个体的竞争性。斯帝文森就认为,东方文化中强调的是群体和谐,他们具有天然的群体倾向或合作行为的刻板印象,从而降低人们的竞争倾向,同时人们一向重视在儿童的早期经验中获得这种行为。遗传的影响在前面已有论述,人格特征对个体竞争性所起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成就动机与自我价值感应是不可忽视的两个方面。个体素质主要是指在具体的竞争领域中所具备的相应的知识和才能,就像俗语说的“艺高人胆大”,这样的个体就更容易具有主动积极地参与竞争的倾向。当个体对自己的竞争性及情境进行评估后,就会产生相应的认知态度和情感体验,在动机的激发下采取一定的行动。人们对行动结果的归因反过来又强化或减弱个体的竞争性。
3 关于未来的研究展望
如前所述,关于个体竞争性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这样就影响到了实践应用中的有效性。为了使研究得到更广泛而有效的开展,必须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有效的研究工具。下面是当前个体竞争性研究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几个方面问题。
(1)正确看待竞争所带来的心理效应
竞争会给个体带来一系列正面的和负面的心理效应。在竞争条件下,人的潜能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它增强了人们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特别是一些后进的个人或群体,他们也许能力比较差,但自尊心并不低。在竞争目标的鼓舞下树立起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应有的成绩。同时,个体对自己的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做到扬长避短,提高自我价值感。但是,在过于频繁的竞争中,人们容易产生紧张、忧虑、压力感、自卑感等消极的情绪体验,这些都不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对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损害。在需要紧张的智力活动参与学习中,如果求胜心切,心理压力过大更容易产生失误,最终影响到学习成绩。
由于竞争所带来的正反两方面效应,人们对是否鼓励竞争,增强个体的竞争性还存在不同的意见。有的人看到竞争的不良后果就断然拒绝了竞争,不提倡培养学生的竞争心理。现在的问题是竞争已客观地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由不得个人要不要、想不想竞争。正如林格伦所指出的:“竞争确实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使我们试图将它逐出学校之外,也是办不到的。”因此“学校不得不教育孩子去竞争,因为这是个竞争的世界”[15]。由此可见,关键的地方是要正确地看待竞争,用主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竞争。提高个体的竞争性就是为了让人格特征与现实社会环境相符合,从而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
(2)积极建构个体竞争性的结构模型
个体竞争性的内涵、外延及其在整个人格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这些都是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需要一个完整的结构模型来进行统合。Horney和Sampson只是对竞争的某些特征进行论述。Ryckman虽然找到了竞争性的两个独立维度,但是这两个维度只是从竞争态度方面进行考虑的,个体竞争性的内容显然比这要宽泛得多。有的认为竞争心理包括竞争的心理观、竞争的公平性、竞争的道德、竞争的策略与竞争的目的等五个方面[16]。也有的认为小学生的竞争心理由学习因子、生活需要因子、群体地位因子、权利欲因子、专长因子和社会承认因子所组成[17]。这些探索性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需要在理论假设的前提下进行更广泛深入的探讨。
(3)编制多样化的测量工具
对人格特征进行测量是人格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难度较大的内容之一。目前关于个体竞争性的测量工具少之又少,而且缺乏信效度的检验。比较有系统的、影响较大的就是Ryckman编制的《过度竞争态度量表》和《个人发展竞争态度量表》,其不足之处就是仅限于竞争态度方面。同时,竞争态度与具体文化背景是有密切关系的,编制符合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竞争态度量表就显得非常的必要。个体竞争性是一种社会价值取向比较明显的人格特征,如果单纯使用量表法,其测量的信度就会受到影响。应该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如投射法等。对个体竞争性进行测评还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如果能够对病态的或过度的竞争心理进行鉴别,在职业选择和员工招聘以及培训当中就具有参考价值,因为过度的竞争倾向并不适合合作性较强的工种的要求。此外,这些鉴别本身就有助于我们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判断和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