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分析论文_张红英

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分析论文_张红英

张红英

黑龙江森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鸡西 158418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行业的施工技术得到了发展。但是在具体施工时,施工现场的技术质量管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提升我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水平。论文分析了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措施

1导言

房屋建设中,现场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也是基本阶段。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施工关系到建筑整体质量,还关系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深入的分析房屋建筑施工现状,确定影响因素,这样才可以有效管控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保障整体施工质量。

2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现存的问题

2.1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的监管不足,或者监管机制不全面,导致各部门之间并没有清晰而明确的责任范围,项目管理不明确,存在着机构职能不清,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的现象。例如,有的施工环节操作不规范,没有严格的施工标准,施工随意性较大,由于监管制度缺失,或者施工管理人员缺乏主动性,疏于疏导,一些管理制度名存实亡,缺乏整体性和全局性的监管,导致施工环节中,没有严格照相关标准操作,为后期工程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

2.2施工监管工作不到位

监管工作是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途径,在建筑施工中对于施工监管工作的不重视,对房屋建筑的安全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监管方式单一,监管力度不够,监管巡查次数不足,都会导致整个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发生。同时,很多监管还是停留在安全检查上,对于实际施工环节中的指导监督检查都不到位,因为这种只是应付上级检查的工作,并没有深入每一个环节之中。监管工作流于形式,导致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违规操作,为建筑安全和人员安全埋下了隐患。

2.3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管理还存在着不到位的现象,如工期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对工期计划是科学性不强。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有审查制度不落实,监控和事中监控重视度不够,对于施工人员、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机械的管理不规范现象突出,对于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有着较大的影响。

3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主要控制点

3.1土方施工

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之前需要做好现场勘查工作,在土方开挖之前要建立科学的施工方案,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发,还要参考现场勘查的数据资料,完善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派遣专业的土方开挖人员,结合开挖过程中遇到的不可预见的因素,及时调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3.2模板施工

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钢模板固定地下室墙体,建筑单位可以利用拼接发安装模板。在吊装模板之前,需要根据规格放置各个阴阳角的模板。为了避免模板和地面接缝位置出现漏浆问题,可以将海绵粘在墙体线外侧,安装模板的时候,需要仔细测量安装距离,避免在安装模板的时候移动了海绵位置,同时要注意维护模板外观的美观度。

3.3保温板施工

在保温板黏结施工当中,温度要始终控制在5℃以下,如果遇到风雨天气,要停止施工,避免天气因素影响施工效果。利用黏贴法固定保温板,拼接保温板的过程中不能出现较大的缝隙,可以利用边角保温材料和发泡聚氨酯填充缝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基层水平偏差比较大,可以利用内砂浆实施修平,保障保温板的黏贴质量。

3.4钢筋施工

在房屋建筑施工的时候,要在现场完成钢筋的制作和加工,施工单位要提前搭设钢筋加工棚,放置各种加工钢筋的机械设备,由专业人员验收钢筋,保障钢筋的整体性能。利用电闸压力焊焊接柱子主筋,利用闪光对焊焊接梁主筋。加工钢筋的过程中,紧密配合绑扎工序和加工工序,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落实钢筋绑扎工作,确定钢筋绑扎的尺寸和间距等,根据不同规格摆放加工好的钢筋。要注意钢筋的防雨和防潮工作。

3.5混凝土施工

拌合混凝土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如果温度比较高,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就会受到影响,如果温度比较低,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要求无法得到满足。结束拌合工作之后,要检验混凝土的性能,确定混凝土是否存在分层和离析等问题,利用现场取样试验,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性。运输混凝土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运输距离,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问题。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和施工流向浇筑混凝土,分层浇筑承台混凝土。加大力度振捣混凝土,避免混凝土出现过大的高差。实地测量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和坍落度,根据施工要求留置混凝土试块,可以利用平板式振动器和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振动器的移动距离。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缝工序比较特殊,可以利用平直缝施工,可以将铁丝网铺设在板墙主筋的两侧,可以避免混凝土流入到加强带当中。首先在板墙主筋上点焊钢筋立筋,控制焊接间距在150~300mm范围内。

4建筑施工管理现状的现代化改进方法

4.1对管理制度进行梳理

对于建筑施工单位出现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应该选择科学的方法来对于职能部门的职能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并且将所有的环节及相关性精确到统一的管理表格中。明确每一个部门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需要实施的工作,并将各部门之间串联起来,形成相互监管的管理制度,通过相互监督管理,来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通过建立一个权责明确、分工明确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可以更好地使相关管理人员、监督人员了解自己的职责所在,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工程项目管理。另外,只有加大对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才能够使相关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不敢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4.2用数字化技术来实现现场施工监管

随着4G网络和数字实时摄像技术逐步成熟,人们可以通过应用这些新技术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实施监管。应用4G网络和数字摄像头技术,可以在整个施工现场进行数字化监控,做到24h都可以及时对于施工现场进行监管。将质量监管机制作为长效机制,对整个施工环节和工序进行指导监督,并对所有的视频资料进行云端保存,方便上级主管部门检查和分析。

4.3通过新技术对于总体规划进行优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将原有的施工计划输入电脑系统进行存档,系统进行计算之后,将所有的工期计划与实际施工的时间和效果进行对比,从而了解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针对其问题,对于现在制订计划进行调整,以减少由于计划不到位而导致的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安排的不合理现象,通过优化施工计划来实现整体效率的提升,并降低整个施工成本。

4.4通过多媒体技术加强相关人员培训

部分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对于施工技术和安全要求重视度不足。应该通过各种视频和音频手段来帮助工作人员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施工质量意识。传统的说教式培训,有更强的灵活性和接受度,有助于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从而提高整体的管理效果。并且也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进而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了解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推动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发展。最后,各企业的领导人员也要重视对相关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的考核检验,在对管理人员进行选拔的过程中,要提高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提高入职门槛,使得管理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完善自身的不足,提高自己的管理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建旺.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44.

[2]张晓龙.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度及质量管理[J].黑河学院学报,2018,9(12):219-220.

[3]熊海军,雍丽平.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J].居舍,2018(34):144.

[4]金贵兴.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2):32.

论文作者:张红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分析论文_张红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