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在智障儿童教育康复中的作用论文_姜楠楠 刘唱弘乐

姜楠楠 刘唱弘乐(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音乐治疗是一种新兴治疗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法,包含医学、音乐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结合科学和人性化精神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和发展智障儿童的小脑和语音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和接收指令的能力,减少不正确行为的发生几率,最终改善智障儿童的心理素质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音乐治疗;智障儿童;教育康复;作用【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56-01

1 智障儿童的发展现状智商由于患者个人基因异常或突变,导致患者的智力低下,具有这种缺陷的儿童被称为智障儿童。一般,智障儿童的智商在70及以上,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活动反应迟缓,且无法自我照顾,适应正常的社交能力等[1]。临床资料表明,智障是一种永久性的智力缺陷,非外力和药物可以治愈,经过科学的治疗,可以开发智障儿童潜在的本能,增加他们适应生活的能力。引发智障的原因包括先天和后天两种,先天原因为患者由于染色体异常,导致遗传基因和新陈代谢系统紊乱;后天原因为母体怀孕期间受到药物、病菌和辐射等感染,造成婴儿脑部发育不良,影响患者的智力发育。

智障儿童的临床主要表现为:①由于脑部发育受到限制,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有限,记忆力大多为片状,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于社会生活中。患儿不能完整地把一整件事情表达出来,对世界和社会的认知存在偏差,长期记忆的能力较差,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差;②患儿的思维一直保持很单纯的状态,语言和情感表达能力较差,不能独立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对同一件事情不同情况下的辨认能力不同,无法准确地进行价值判断等;③患儿经常会使用偏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大吵大闹、发脾气和乱扔东西等,希望能够吸引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士的关心[2];④患儿长期记忆能力较差,经常性重复进行某件特定的事情,对于某一件事情具有较强的执着力;⑤患儿脑部发育不健全,导致无法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且生活独立性较差,无法正常自理生活;⑥患儿一直保持很童真的状态,对于所有的陌生人和事务的好奇心较重,并喜欢重复摆弄同一件事物;⑦音乐对于患儿具有特殊的吸引能力,会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等。

治疗智障儿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从19 世纪开始,中国引进美国的教育理念,通过多学科综合和小规模专业训练的方法,改善患儿的抵触社会的心情,加强语言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培养;随后,智障儿童的教育场所由全封闭化逐渐发展为半封闭化,公共教育机构开始逐步接收智障儿童,培养他们接受正常的教育,学校为他们设立专门的课堂,通过专业人员进行特殊训练,保障智障儿童接受基本教育的权利。迄今,中国政府为智障儿童设立的特殊学校越来越多,特殊教育也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

2 音乐治疗的目的和作用据资料显示,中国约有1000 多万智障儿童患者,我国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对智障儿童进行音乐治疗,迄今,由于社会和科技条件的限制,音乐治疗的范围较窄,大众认可度较低,治疗的规模仍较小。音乐治疗具有同时刺激患者的感官、动作和情绪三种器官的可能,使用有组织有节奏的音乐,为患儿提供一个接触社会和学习的氛围。集体的音乐治疗,不仅可以培养智障儿童养成遵守社会秩序的习惯,而且可以激发患儿积极参与和配合进行社会活动的能力,以愉悦的心情学习各项社会技能。同时,在接受音乐治疗过程中,教育人员可以辅导患儿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和舞蹈,锻炼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逐步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运动,发展患儿的肌肉群体和全身协调能力。患儿在集体治疗中,由于好奇心使然,会对环境做出积极的反应,随着音乐做出点头、摇摆或者抬手踏脚的活动。这些有节奏的运动,可以培养患儿的平衡感、空间控制能力、全身的敏捷度和方向感,增强患儿的肌肉群能力,改善患儿对精细运动的控制能力。最后,患儿在集体音乐治疗过程中,需要和周边的伙伴或者教育人员进行沟通,发展患儿本身的语言沟通和交流能力。对于中重度智障的儿童,他们会积极地通过手势和图片的形式表达他们的好奇心和试图参与集体活动的意愿。接受来自集体音乐治疗的声音,能够增强患儿感觉系统的发育,帮助患儿增强中长期记忆功能等。在音乐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选择有节奏感的音乐,维持患儿对音乐的注意力,在音乐间隙时可延长等待时间,训练患儿的注意力;②在接受音乐治疗时,可简单地对患儿下达指令,并将指令和音乐的节奏旋律进行配合,锻炼患儿接受连续性指令的能力;③全程维持和患儿进行眼神接触和交流,如果患儿对音乐出现厌恶和反感的眼神,立刻更换或者停止播放音乐,观察患儿的状况后方可继续进行治疗[3];④在音乐治疗的过程中,可辅助使用道具,帮助患儿学习辨认物品、时间和空间关系等,当音乐节奏和旋律出现变化时,可让患儿用颜色表达情绪,从而辨认患儿的情绪变化等。

3 结果33 名智障儿童接受45 次治疗后,听觉能力总提升26%,行为表现能力提升25%,表达能力提升12%。

4 讨论智障儿童的世界是乏味且不易被人理解的,因此如果患儿没有接受正确的教育,他们的性格会愈发孤僻,最终脱离社会的节奏,成为一个无法自理生活且性格偏激的人[4]。智障儿童的脑部发育受到先天的限制和伤害,造成他们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薄弱,无法正常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生活独立性较差。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音乐治疗的存在,让患儿更好地融入社会活动,增加生活的乐趣和娱乐性。在闲暇时间,智障儿童会自发自助地接触音乐,从而增加患儿和社会的接触,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

参考文献[1] 姚聪燕. 音乐治疗在智障儿童教育康复中的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14, 5(13): 19-22.[2] 张鸿懿, 周为民. 音乐治疗在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3, 1(4): 79-81.[3] 陈莞. 音乐治疗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作用[J]. 教育探索,2011, 7(4): 92-93.[4] 张鸿懿, 马廷慧. 儿童智力障碍的音乐治疗[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12.

论文作者:姜楠楠 刘唱弘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0

标签:;  ;  ;  ;  ;  ;  ;  ;  

音乐治疗在智障儿童教育康复中的作用论文_姜楠楠 刘唱弘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