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前景预测-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前景、跨国公司战略和东道国促进政策_海外投资论文

乐观的前景预测——全球FDI前景、跨国公司战略与东道国促进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道国论文,前景论文,跨国公司论文,乐观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过去20年,国际直接投资流量有了显著增长。从上世纪80年代初大约600亿美元上升到90年代初2000亿美元,2000年达到创纪录的1.4万亿美元。FDI流量的增长率超过了任何其它世界经济主要综合指标。其结果是,世界FDI存量在2002年达到7万多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已经超过贸易,成为组织国际化生产和服务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UNCTAD,2003)。

自2001年以来,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出现下降态势(见图1),从上年的1.4万亿美元下降到8240亿美元,这是30年来最为严重的FDI衰退。2002年进一步下降到6510亿美元。国际直接投资的持续性下降,使许多国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001年-2002年,有超过1/2的国家存在推迟执行已经计划好的FDI项目问题,分别有33%和28%的国家出现了取消投资计划和缩减投资规模问题,有27%的国家出现撤销现象(詹晓宁,2003)。2003年,国际投资总量初步估计达到6530亿美元,改变了下降的格局,呈现恢复性的增长态势,但仍有国家面临投资缩减的局面(见图2)。

面对这种状况,各国政策制定者非常担心未来FDI的发展趋势,每个国家在多大程度上、在哪些方面将会受到全球FDI萧条的影响?政府能够采取什么措施加以应对?在短期和中期内,FDI的发展趋势如何?在投资来源和行业构成方面,FDI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公司职能配置和海外投资方式方面,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将会怎样调整?

针对上述问题,联合国贸发会议于2004年2月-3月,在全球范围内对深知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地域具有代表性的80多位国际投资专家进行了一次调查,旨在评估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对FDI流量的影响,并对中期和短期内FDI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与预测。

全球直接投资趋势与发展

图1 1993年—2003年全球FDI变化趋势(单位:10亿美元)

图2 2003年跨国公司区域性FDI变化

(一)未来预测 关于未来世界FDI的发展趋势,多数国际投资专家持乐观态度。在被调查的专家中,约有4/5的专家认为,FDI的前景将在近期(2004年—2005年)和中期(2006年—2007年)内得到改善(见表1)。调查表明,对2006年—2007年FDI增加的预测比例高于2004年—2005年,说明全球投资专家对中期前景更为乐观。

对FDI的前景预测结果也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与其他区域相比,非洲吸引FDI的近期前景不容乐观,而在中期内,非洲地区的FDI流入量将会获得较大改善。专家们对拉丁美洲地区FDI的近期前景预测比中期更为乐观。对于亚洲,近几年FDI流入量基本保持不变。西欧国家利用外资的量虽然不会增加,但会逐渐扭转投资下降的局面。

(二)主要东道国 根据专家列出的FDI发展前景最佳的国家分析,中国、印度、美国位居前列(见表2)。印度的FDI流量一直很低,专家预测将会出现较大的增长。许多发达国家,特别是FDI流入量较多的欧洲,FDI的前景较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韩国差。由于加入欧盟,波兰和捷克具有较好的FDI前景。墨西哥是列表上唯一出现的拉美国家。

调查显示,2004年—2005年各区域吸引FDI的优势区位:在发达国家,美国居于首位,其次是英国、法国;在非洲,南非是最具吸引力的区位,其次是安哥拉和赞比亚;在亚太地区,近几年内中国和印度排在前两位,台湾居第三位;在中东欧,波兰和捷克共和国居前两位,俄国和罗马尼亚并列第三(见表3)。

(三)行业构成 2001年—2002年间,旅游业和电信业是吸引FDI最主要行业,其次是农业、石油、医药化工、电子和电器设备、金融服务等行业(詹晓宁,2003)。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和服务业吸引FDI的前景好于初级产业。特别是对食品和饮料、汽车和其他交通设备、电子和电器设备及机械设备行业(见图3),专家普遍持乐观态度。在服务业,专家预计运输、银行和保险、商业服务和旅游等行业将复苏。

各产业吸引FDI的前景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部门中,电子和电器设备、摩托车及其它交通设备是最具吸引力的产业,其次是化工和机械设备。服务业部门中,运输和商业服务行业吸引FDI的潜力最高,其次是旅游、批发零售和计算机网络服务行业。在非洲,非金属产品、食品和饮料、纺织、服装和皮革等行业具有吸引FDI的潜力。在服务业部门,水电、煤气、银行和保险业将会吸引FDI流入非洲。在亚太地区的制造业部门,如摩托车和其他交通设备、机械设备、化工,甚至电子和电器设备、出版和媒体、印刷行业吸引FDI的前景可以预期都将获得改善。未来几年,在服务业部门中,银行和保险、商业服务、旅游、运输、计算机网络服务、批发零售业将成为吸引FDI的主导。与全球的发展趋势不同,在拉丁美洲,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如金属制品、采矿、石油和农业将在区域FDI的复苏中起主导作用。其它吸引FDI的产业包括非金属制品、食物和饮料、化工、纺织、服装和皮革行业。在服务业部门,预计宾馆和饭店、旅游是吸引FDI的主要行业。但对该区域长期FDI前景的预测并不乐观,因为一般来说,初级产业中的FDI不具有与其它部门相同的潜力。在中东欧地区,预计FDI流入的增长主要发生在食品饮料、摩托车和其它交通设备、甚至在出版媒体、印刷和唱片、电子和电器设备行业。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潜力较大,其中包括批发零售、运输、教育和健康、商业服务、计算机网络服务、银行和保险等行业。

表1 国际投资专家对FDI流入量的区域预测

2004年—2005年(%) 2006年—2007年(%)

下降 上升 不变 下降 上升 不变

非洲

0

43

570

86

14

亚洲

0

88

120

88

12

拉丁美洲

0

83

170

60

40

发展中经济体

0

78

220

83

17

中东欧21

7178

77

15

北美

0

80

20

40

600

西欧 25

7500

78

32

发达经济体15

778

14

72

14

全球 13

789

11

845

合计

9

77

146

80

14

表2 全球吸引FDI的主要母国

1

2

3

4 5

6 7 8910

东道国中国印度美国泰国波兰捷克马来西亚英国新加坡韩国

表3 区域性FDI主要东道国

非洲亚洲

拉美 发展中经济体 中东欧 发达经济体

巴西

捷克

1

南非中国

智利 中国 波兰 美国

墨西哥

安哥拉

罗马尼亚

2 坦桑尼亚 印度印度 俄罗斯 英国

加拿大

3

泰国泰国法国

图3 全球专家对FDI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增长预测

图4 跨国公司FDI的职能配置

图5 跨国公司投资方式的变化

跨国公司战略

(一)跨国公司职能 技术进步、市场开放、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流动和全球竞争的加剧,不断推动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促使TNCs的追求目标由利润最大化向增强竞争力转变。在这一过程中,跨国公司的简单一体化经营战略逐渐让位于复合一体化战略。复合一体化战略使TNCs能够从全球总体利益出发,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最佳投资组合。对待各区位资产,TNCs更加注重选择能够最有效率地将流动性资产和非流动性资产结合在一起的区位。其结果是,TNCs将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加以分割(如生产、R&D、销售、培训、零部件生产),由国外子公司将被分割阶段置于最适合该阶段生产的区位,这样创造了企业内部的国际化分工。

调查发现,在跨国公司的职能配置和区位选择中,生产和市场销售仍然是跨国公司FDI的重要考虑因素,但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研发、物流支持等职能开始转移,并成为推动跨国公司FDI的因素之一。在跨国公司国际职能配置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一定差别(见图4)。有近80%被调查者预测2004年—2005年,跨国公司流入到发展中国家的FDI主要从事生产职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中东欧和北美地区生产导向型职能比例最高。发达国家的生产职能逐渐转移,主要承担研究开发、区域总部和物流支持型等职能。亚洲与发达国家较为相似,职能分布均匀,预示着可以吸引各种不同职能的FDI。

(二)投资方式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一直是跨国公司FDI的主要方式。至2000年并购高峰过后,跨国并购在FDI的比例趋于下降。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2005年,全球并购方式占FDI比例将为52%,新建投资占48%(见图5)。区域之间的投资方式加以比较,并购与新建的比例基本相同。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并购方式的比例高达83%,这可能与该地区积极推行的私有化项目有关。总之,根据国际投资专家的预测,未来几年,跨国公司的新建投资方式大致与并购投资方式平行进行。

东道国政策措施

(一)东道国政策变革 由于越来越多的东道国认识到跨国公司的投资对本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过去10多年,如何更加有利于FDI的流入成为各国FDI政策改革的主要目标。1991年—2002年,共有165个国家对本国FDI法规进行了1641项修订,其中,95%是以FDI政策更加自由化作为目标(见图6)。2001年,在各国FDI的法规变革中,旨在创造更有利FDI流入的措施占有非常高的比例。2002年的比例更高,在全球248项外资法规修改中,有235项变革更有利于吸引FDI。各国外资政策的变革内容集中于准入条件放宽、部门更加开放、强化促进、增加激励、提供担保、强化控制等。

2003年国际直接投资总流量与上年基本持平,改变了2001年以来全球出现的投资下降趋势。国际投资专家对未来国际投资前景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中国、美国、印度吸收FDI的潜力较大。

(二)国际投资协定(IIA) 在各国外资政策变革的同时,作为自由化进程的一部分,政府所缔结的有关投资议题的双边、区域和多边国际协定也在不断增加。东道国积极参与国际性协定(包括双边、地区、单边、多边协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

双边投资协定是国家之间为促进投资而签订的协定。协定的签订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通过强化双边投资保护和外国投资者待遇,建立争端解决机制,从而对FDI政策框架产生影响。自从1959年第一个双边投资协定诞生,协定数目逐年稳定增长。截至1989年底,已有385个双边投资协定。此后,这一数目迅速扩张,截至2003年,达到了2200个。涉及的国家趋于广泛,现已达到176个。与此同时,避免双重征税协议也不断增加,2002年底达到2200个。

在区域层面上,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性的自由化协定空前活跃。截至2002年底,达到259个,其中,还未包括没有通知WTO的大约70个协定和正在谈判的约70个协定。在已经生效的176个区域一体化协定中,82%都是90年代以后达成的。

在多边层面上,与投资有关的协定也在不断发展。例如WTO《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相关的投资性措施》、《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补贴与反补贴协定》等,尽管这些已经达成的协定大多集中在特定部门或特定领域,但协定条款已经逐渐接近FDI所关注的核心,并对成员方的FDI规制措施产生直接影响。

(三)竞争措施 尽管中短期内,国际直接投资状况趋于改善,但各国对吸引跨国公司FDI的竞争仍然激烈。根据对专家的调查,目标定位、外资政策的自由化变革和提供激励是东道国吸引FDI的主要竞争性措施。2003年,目标定位几乎成为所有东道国最为注重的方式。这种情况表明,在竞相吸引FDI的措施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有效地吸引FDI,需要结合本地区的比较优势,强化吸引外资时的目标导向。一个国家有效的投资促进不应是对范围广泛的所有行业、所有来源地和所有投资方式的FDI,而是应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促进部分行业、部分来源地和部分投资方式的FDI。特别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目标定位居于突出地位,额外激励政策在这一地区较少使用(见图7)。可能这些国家的外资政策已经比较开放,激励措施在吸引FDI中作用也已十分有限,另外,投资激励越来越受到财政资源的约束。

图6 1991年—2002年各国政策的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UNCTAD,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

对于未来两年,专家预测,深化东道国外资政策的自由化变革将成为主要的竞争措施,另外,提供激励也将会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拉美地区,额外激励和自由化措施成为重要的竞争方式。总之,根据国际投资专家的预测,2003年至今后两年,东道国的竞争措施将逐渐从目标定位转向自由化变革和提供额外激励(见图8),这与UNCTAD对世界各主要国家投资促进机构调查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对投资促进机构的调查,连续两年,目标定位一直是东道国应用最多、最有效的政策措施(詹晓宁,2003)。

图7 2003年区域性FDI应用政策措施比较

图8 2004年—2005年区域FDI竞争政策比较

结论

服务业成为FDI流入的主要行业。在各国吸引FDI的竞争性措施方面,自由化变革和额外激励较为优先。在投资方式中,并购与新建持平。

2003年,国际直接投资总量扭转了进一步下降的态势,呈现恢复性的增长。国际投资专家对全球FDI的发展前景充满乐观态度,而且,2004年—2005年的调查结果比2003年更为乐观,预示着FDI新的较为繁荣时代的到来。FDI分布的行业也会有所调整。服务业超过制造业和初级产业,成为FDI流入最多的产业。中国、印度和美国成为吸引FDI最具潜力的国家。在各国采用的竞争性吸引FDI的政策工具中,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别。根据连续两年对全球投资促进机构的调查,建立在目标定位基础上的投资促进是所有国家最为优先考虑的措施。但本次对专家的调查,结论与之不同。专家更为强调东道国外资政策的自由化改革和提供更加优惠性的政策措施。另外,许多国家也通过积极签订双边、区域或多边层面的投资协定,改善东道国的区位要素,提升本国吸引FDI的国际竞争力。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采用复合一体化国际战略,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职能不断加以调整,总部和研究开发机构的设立以及新型职能的需求,成为推动跨国公司FDI新的增长因素。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式,尽管仍以并购为主,但新建投资有持平之势。

标签:;  ;  ;  ;  

乐观前景预测-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前景、跨国公司战略和东道国促进政策_海外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