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题材舞剧创作的进步与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舞剧论文,题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久前为纪念中国共产党85周年举行的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有两部舞剧(《红河谷》、《风雨红棉》)跻身其中。它们并非应景之作,而是近一个时期对现代题材舞剧创作正面倡导、培育的成果,是以中青年编导为骨干力量的作品,它反映出一种创作自觉的趋向性,发展势头不错。当然,此类题材比较好的舞剧不只这两部,但可以此作为切入口,以更广阔的视角联系过去,观照未来,予以评述。
本人曾在拙作《繁荣中的忧思》(长篇评论,首发于2003年《艺术评论》创刊号)中针对相当一个时期舞蹈创作中的某些倾向性问题,诸如:“艺术激素代替艺术激情”、“华丽包装掩盖本体萎缩”、“文化品位的下滑”、“民族属性的淡化”、“审美倾向的媚俗”等等,提出过尖锐的批评,引起舞界内外的共鸣。
如以此次参加展演的两部舞剧为样本,审视其创作倾向和艺术水准,应该承认取得了值得称道的进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部作品所共同具有的崇高美、悲怆美的基本格调,不是凭空生发的,而是建立在作者对作品主题思想的信念之上。无论是最大程度地凝聚全民族意志与力量的爱国主义情怀(《红河谷》),还是血与火铸就的革命志士坚贞而永恒的爱情(《风雨红棉》),都真正地感动了舞剧的主创者——激发出真实的创作激情和对精神价值、审美价值取向的自觉追求,这与以“艺术激素”充填、制作的快餐式作品有本质的区别。
二,基于上述的创作驱动力,在艺术锤炼方面也下了较大的工夫。表现在对舞剧规律和形式感的把握上,包括结构样式、语言风格、情节铺陈、人物塑造,以及综合性呈现手段的运用,显得比较洗练、得当。特别是在舞剧语言的自恰性方面,无论是《风雨红棉》对现代舞技法的借鉴、汲取,还是《红河谷》在民族舞蹈元素与舞剧语言的融合方面,都颇具匠心又较少斧凿之痕。对于那种令人生厌的冗杂、堆砌、过度包装与廉价煽情等流行病,有所疗救。
三,在既往的“主旋律”作品中,常见的以游离于作品主题、人物基调之外的媚俗化“添加剂”,诸如:忸怩作态的“美女”展示;奢艳、裸露的服饰;冗赘的场景营造出的“观赏性”误区等等,在这两部作品中得到克服。凡此种种,不仅表现出创作者的成熟,也体现了舞剧创作比较健康的发展趋势。
但两部作品也不约而同地存在着类似的问题。那就是对作品特定时代背景和与此相关的人物基调的把握上,存在着随意性——欠准确,甚至出于某种主观意向。如:《风雨红棉》着力渲染、也颇具剧场效果的以“床”为核心的主人公双人舞以及“长吻”、“下雨”等,在追求舞化的“浪漫”中,模糊了在白色恐怖下,腥风血雨、斗争严酷的时代氛围与具有特定身份的主人公的灵与肉的惨烈奉献。有些趋同于当代时尚化人物的行为特征,或许很“叫好”,但客观上削弱了其内在的精神力量和思想价值。《红河谷》中对主人公丹珠、格桑、山妹、罗克曼以及头人之间情感纠葛的过于简单化的铺陈、描绘,混淆了那个特定时代、处于不同“社会生态位”的人物——奴隶、奴隶主、侵略者之间的基本关系,及其情感表达和行为方式的差异性。对固有的社会因素作用下的人性矛盾和复杂性,在表现上有些淡化、浅薄化,尤其是罗克曼的形象,从舞蹈设计到表演,差距较大!
探讨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获奖、展演不是终极目标,更不是维系作品艺术生命力的法宝。一部作品的成熟,是通过大大小小的修改、加工来实现的。在精品打造中应倡导巴乌斯托夫斯基(俄罗斯作家、批评家)笔下的“金蔷薇”精神。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上述两部舞剧中反映出的“泛人性化”倾向,似乎在不同门类的现实题材作品中,有某种共性。如影视剧中常见的对反面人物(凶狠的毒枭、匪徒,狡诈的贪官等)“人情味儿”、“良知”闪现的过度渲染,以此作为克服“脸谱化”的捷径,实则陷入了另一种模式,超出了可信度。这些现象或许只是影影绰绰的印渍——并未淹没作品主体的色泽与品格,但是“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原理,恐不该忘却或忽视,应结合现时的生活,更具创造性地阐发。舞蹈编导应该葆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艺术品格。
除上述作为“主流创作”的现代题材舞剧之外,北京舞院编导系近期的毕业作品展演从另一侧面反映了“现代舞剧”的创作信息。“现代舞剧”在这些作品中不仅是题材分类,而且是具有特定能指性“现代舞”创作理念的探索。本人没在现场观摩,无权具体评论。但此次展演提供的信息值得关注。它不啻是中国风格的“现代舞”以及现实题材作品“前卫性”手法的积极探索。这种投入小、热气高的精神更值得提倡。
还有几句题外话:
1、文艺批评的无奈在于无人应答,它比反对的声音更令人沮丧,所以应积极倡导评论者与创作者的对话。在本人的实践中,从与“腕儿”级编导的多次对话中的切实体会是:只要出发点是善意的,方式是开诚布公的,无论是“看似无情却有情”的尖锐批评,抑或锐意探索中的执拗坚持,都将在求索艺术真谛的交流中获得“双赢”——累积型正面效果,促进相互间的理解之上的友谊。批评的权威性不是自封的,更不能扼杀带有缺点的创造性探索。但评论的尊严必须恪守,那就是对艺术信念的坚守和心口如一的表达。
2、积极为创作骨干的充电创造条件。相当一些功成名就的舞蹈编导对“艺术透支”有危机感并渴望充电,这是促进舞蹈创作文化自觉的动力。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对他们的使用大于滋养,长此以往,不仅艺术透支而且将出现健康透支。相关部门应从长远的观点出发,从爱护人才的角度为此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