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省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普通高中论文,标准论文,信息技术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普通高中新课程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已经公布,(注: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作为新课程八大领域之一的技术领域由“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部分构成。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研制在教育部领导、专家的关照和指导下,在诸多一线教师、教研员的支持下,历时18个月,经过核心组8位成员的艰辛、不懈、困苦的工作,截至2003年3月而暂时告一段落。一年来又完成了“标准解读”、(注:顾建军,李艺,董玉琦.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实验教材、研修手册(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研修(信息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的编写等与课程标准研制相关的一系列工作。需要说明的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其实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前期研究”的接续工作。“前期研究”项目从2000年7月正式启动,主要包括国际比较研究、国内现状调查与分析和课程指导纲要的初步框架研究等三部分。作为这两个项目的共同主持人,笔者认为将课程标准研制相关工作过程中的亲历困惑及其深层思考进行回顾并加以描述,既是一种课程标准研制者的自我反思,也是一种表达自愿接受批判的姿态。
一、探究国际信息教育演变进程
20世纪后期,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教育的开展,特别是有关课程的开设成为全球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综观世界主要国家的信息教育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得到这样一组关于学校信息教育发展历程的图景:从计算机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走向信息教育。所以可以说,信息教育的起源在于计算机教育,经历了信息技术教育之后,最终将要走向信息教育。下面我们给出学校信息教育发展历程的示意”(图1)。(注: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新视野:从信息技术教育走向信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6)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多数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陆续在中小学开展了以培养计算机素养为主要目标的计算机教育;进入90年代以来,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强调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Communication),从而实现了从计算机教育向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变。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为主要目标,以信息技术为学科背景;我们认为,全球信息化的高度显现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高度发展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信息社会的普遍形成,以培养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教育将要成为主导思想。
图1 学校信息教育发展历程示意图
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再到信息教育,不是简单的不相关联的过渡,而是内涵不断扩展、“向下兼容”的过程。这一点,既可以从学科背景扩展的角度理解,也可以从课程目标变迁的视点来体会。信息教育的学科背景是信息学科群,其课程目标是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科背景是信息技术,为信息学科群的一部分。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信息技术素养,是信息素养的一部分;计算机教育的学科背景是计算机技术,为信息技术的一部分。计算机教育的目标是计算机素养,是信息技术素养的一部分。
如果更进一步深入研究某些国家(地区)的20世纪中期以后学校课程的发展,我们还会发现:除了上述主流的信息教育变迁过程,其实信息教育也可以认为起源于更为久远的图书馆教育。最典型的佐证就是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1985年的课程中的图书馆(或媒体)技能与计算机技能(Library/Media Skills and Computer Skills)。(注:董玉琦,解月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比较研究(内部资料),2002)第二,还存在一个这样不容忽视的事实:可以视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母体之一——技术教育的存在。如日本初中现行课程中“信息与计算机”学习领域仍然是技术教育的一部分;(注:董玉琦等.日本中学信息教育课程的内容及其分析.中小学电教,1999.6/8)英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出现之前(1994年),有关信息技术内容是置于“设计与技术”学科课程之中的。(注:刘向永、董玉琦.英国现行中小学信息与通讯技术课程评介.中小学电教,2000.3)第三,在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教育之间还存在一个过渡阶段——信息与传播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教育。典型的代表诸如英国和韩国。英国中小学2000年9月开始实施的新的“国家课程”把原来的“信息技术”(IT)改变为“信息与传播技术”(ICT);(注:刘向永、董玉琦.英国现行中小学信息与通讯技术课程评介.中小学电教,2000.3)韩国中小学信息教育的现状就其本质上说虽然尚处于信息技术(IT)教育阶段,但第七次课程改革方案中的提法却是ICT教育。(注:董玉琦,解月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比较研究(内部资料),2002)相对主流而言,我们可以把它们理解为支流。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尝试给出学校信息教育演进的简要模型如图2所示。其中:LE表示图书馆教育(Library Education),CE表示计算机教育(Computer Education),TE表示技术教育(Technology Education),ITE表示信息技术教育(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ICTE表示信息与传播教育(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IE表示信息教育(Information Education)。
图2 学校信息教育演进模型
二、检视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
如何定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际问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我们认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表现如下:
1.基础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表现在:它是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中应用乃至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
2.综合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表现在:其内容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等技能性知识,也包括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信息技术过程、方法与结果评价的方法,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权利义务、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
3.人文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性表现在:课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设置,既表现出基本的工具价值又表现出丰富的文化价值,即既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体现科学精神,强化人文精神。
随着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将以前所未有的态势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也会随之发展和进步。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体系
一般认为目标体系是影响课程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基点或依据。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体系世界各国异彩纷呈,歧义颇多。如何构建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体系,我们认为既要充分考虑课程改革的发展态势,又要适当顾及课程实施的具体可能。我们的观点是从理解、实践和创造的视角来构建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体系。换言之,信息技术课程应当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有所作为。因为学习的结果表现为心理的变容和行为的改观,具体而言就是理解力和行动力的提高。
1.从理解的视角出发的信息技术课程
所谓理解,不仅指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也包括对“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理解是基础目标,也是行动的基础。当然,理解了未必一定落实到行动上,反过来说,不理解有了行动也是盲目的;理解不同于熟练掌握,更不能简单等同于记忆;理解获得的过程不是与实践、创造分离的,恰好相反,只有在实践、创造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真正意义的理解。例如,通过参与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理解数据库管理信息的思想、方法等(参照“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信息资源管理”项目)。
2.从实践的视角出发的信息技术课程
实践是理解的一个价值体现,也是获得真正理解的必不可少的过程,更是实现创造的奠基石。从实践的视角出发的信息技术课程要使学生充分获得实践的机会,要将学生的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有机地统合起来;实践不能理解为技能的训练、操作的强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没有硬性规定上机、上网时间,但教师在设计具体学习单元时,要充分考虑实践过程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价值和效率的影响。
3.从创造的视角出发的信息技术课程
创造是课程目标体系中的最高追求。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创造并不神秘,创造性地实际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表达意图等等。研究人员将人的思维分为接受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是以批判性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创造性体现了不断发展变化社会中如何形成新的价值观,如何有效规范自我行为,适应并且促进健全的信息社会发展。在课程目标体系中,创造是一个完善理解的实践过程。
(三)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描述
毫无疑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标准”中提出,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注: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我们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概括了我国现阶段对学生的基本的社会需求。我们从这三个方面将信息素养进一步分解,设计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
第一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部分包括目标中的第1条和第2条,分别描述了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具体如下:
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第二方面的“过程与方法”部分包括目标中的第3条、第4条、第5条、第6条、第7条和第8条,共六项。前三项侧重“过程”,后三项侧重“方法”。具体如下:
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7.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8.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第三方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目标中的第9条、第10条和第11条。具体如下:
9.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10.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11.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同时“标准”强调:“上述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不能人为地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相互孤立的活动分别培养。”
三、凸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
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标准”中指出了五点,即: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注: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实质上这是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多视角的描述和概括,凸显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
第一点的“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体现了在高中阶段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的价值。具体的展开描述回答了“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第二点的“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价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的学习型社会的到来,使得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得以实现。另外,从学习空间的视角,不仅要在学校创设学习的信息环境,还要将其扩展到家庭、社区。所以,“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整合教育资源,为高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第三点的“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现了全体学生的差异性发展的价值。我们首先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差异不等同于差距;差异为个性发展提供基础,并使得学生的自我完善成为可能。所以,“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第四点的“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体现了对理解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培养的价值。学习的结果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要使之发展成为具有实际价值的行动能力,如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开发能力、创造能力等等。所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第五点的“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文化价值。要尽最大可能使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成为信息文化形成的过程。所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此过程中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四、构建STS视野下的课程内容
STS是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的缩写。一般认为,“STS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的一个新兴的学科。由于它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学术需要之中,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价值观和新的思维模式,所以日益显示出它对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注:殷登祥.试论STS的对象、内容和意义.哲学研究,1994.11)STS的研究对象是什么?“……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新兴学科。它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和社会其他子系统(比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等)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因此研究科学、技术也应该研究作为社会子系统的科学和技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其他子系统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之间的互动关系;还要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在整体上的性质、特点、结构和相互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的动力学机制”。(注:刘兵,韩燕丽.科学、技术与社会和基础科学教育.科技日报,2001)“目前STS主要沿着三个方向发展”,即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STS教育。STS的教育意义表现为,“旧的教育观是一种专业化、系科化的范式,其主要特征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割裂,科学技术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脱节,其结果是学生的片面发展。STS的教育观则截然相反,它是交叉学科的范式,其显著的特点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系和整体化,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密切结合……”(注:殷登祥.试论STS的对象、内容和意义.哲学研究,1994.11)
STS教育最早应用于科学教育领域,并一直备受推崇和重视。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一些学校就开始了以“科学、技术与生活”为题的课程研究;1982年,美国理科教师协会发表了题为《科学—技术—社会:80年代的科学教育》的报告书;1984年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科技教育国际研讨会发表了题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教育》的会议论文集;1986年美国编写了《社会中的化学》;1991年美国国家理科教育教师协会将STS教育定义为“在人类生活的背景中去教学生学科学”。“STS教育的出现是科学理性主义知识观的一次革命……科学理性主义知识观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分解性,整个知识领域被分解为各自独立、彼此隔离的学科,与此同时割裂了知者与被知者(客观世界)、主观与客观、过程与结果的联系”。(注:徐晓燕.STS——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http://jgxhx.jsol net/jxzy.htm浏览时间,2003.9)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体系在从计算机教育,经由信息技术教育走向信息教育的过程中其实是不断扩展的过程。即:信息技术教育对应的信息技术包含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而信息教育对应的信息学科群包含了信息技术。关于信息学科群可以从科学、技术和社会(即STS)的观点来考虑,如此信息学科群包含了涉及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等方面的诸多学科和分支。那么,我国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所对应的学科体系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还是以信息学科群为主?我们认为,我国高中阶段处于信息技术教育向信息教育的过渡的定位比较符合未来一定时期的实际状况,所以把学科体系认定为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信息学科群是我们这次设计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标准的基本理解。
在基于STS的视角思考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时,我们认为有两点时刻不可以忘记,即:(1)不论何种状况,学校信息教育课程的学科体系总是由与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相关内容构成的,可能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三者比重会有所不同,但三者中任何一部分都不可或缺;(2)与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相关的内容之间是联系的,不可以分割、断裂。
从STS的视角展开学校信息教育课程的学科背景体系,并进一步发展到课程化研究,或许只是我们探讨问题的范式之一。所以今后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学校信息教育课程的STS展开,另一方面还要不懈地探索新的范式。
五、选择适切国情的课程结构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高中课程改革要体现基础性与选择性的平衡,这也是我们设计课程结构时必须把握的基本准则。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我们曾经考虑有三种可能的课程结构:第一种是直接分为选修A组和选修B组,如图3所示;第二种是分为必修模块组和选修模块组两部分,必修模块组又分为A、B两个选择,如图4所示;第三种是分为共同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组两部分,如图5所示。
图5 第三种课程结构
基于我们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的理解和对我国高中实际状况的把握(包括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2001年关于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注:东北师大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全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内部资料),2001)),我们最后选择了第三种课程结构。共同必修模块确定为“信息技术基础”,选修模块组分为“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等五个模块。具体课程结构如图6所示。
图6 选定的课程结构
(一)模块设计的理念
1.在共同必修的模块基础上设计选修模块
高中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基础性。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社会的进程加快,使得信息素养成为未来社会全体公民必备的生存与发展的前提,而且这种要求越来越高;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国际范围内的新兴学科,其价值认同、学习环境、教师力量等方面发展状况各地相当不平衡,在国家课程中设置共同必修的基础模块有利于教育均衡的实现和学科课程的建设。同时,为体现高中课程的选择性,在共同必修的模块基础上设计了若干选修模块。
现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几乎与小学、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同样为“零起点”,考虑到与初中阶段的衔接、各地发展不平衡等情况,本“标准”选择了适度提高起点的设计思路。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相对发展缓慢的地区,或对于来自信息技术课程尚未开设的初中的高中新生,建议采取开课前分层次补课的方式接近本“标准”的起点。补课的重点在计算机、网络等的使用和有关基本概念的学习。
2.必修模块突出基础性、综合性
必修模块为全体高中学生共同学习的基础内容。其内容选择首先体现出整个信息技术课程最为基础的部分,同时它还要成为各个选修模块的基础。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与后续选修模块的衔接性、重复度等。另外,必修模块在突出信息技术的同时兼顾信息科学与信息社会学方面,与选修模块比较而言考虑较多。
3.选修模块的划分以技术为主要线索
信息技术领域宽泛,发展日新月异,不可能也不必要面面俱到。而学时(学分)又有一定限度,所以选修模块的划分主要依据信息技术的基本分类。此外,这种设计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校特色的形成。
除了国家课程中的模块之外,建议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较好的省市和有条件的高中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设相关特色课程。
(二)各模块的任务、教学要点与组成
“标准”中对各个模块的任务、教学要点和组成分别进行了阐释。(注: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
本模块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本模块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也是学习各选修模块的前提,具有普遍价值,为必修模块。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本模块的教学要强调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信息素养的提升;要面向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
本模块由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技术与社会等四个主题组成。
2.“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
本模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本模块为选修模块。
本模块的教学,应注意与数学课程中有关内容的衔接,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注意寻找、发现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而设计出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去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注意发现对程序设计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根据具体情况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本模块强调的是通过算法与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不作具体规定。本模块由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程序设计语言初步和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等三个主题组成。
3.“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改善人机交互效果、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促进合作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而设置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是选修模块。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认识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会对不同来源的媒体素材进行甄别和选择;初步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原理,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交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初步具备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规划、设计与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
本模块教学要密切结合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注重利用多媒体表现创意、表达思想,实现直观有效的交流。
本模块由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和多媒体信息表达与交流等三个主题组成。
4.“网络技术应用”模块
“网络技术应用”模块介绍网络的基本功能和因特网的主要应用,是选修模块。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掌握网站设计、制作的基本技术与评价方法;体验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变化。
本模块的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和参与创造性活动的兴趣;要结合实际条件,把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整合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避免技术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要充分展示网络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展示网络技术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
本模块由因特网应用、网络技术基础和网站设计与评价等三个主题组成。
5.“数据管理技术”模块
数据管理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本模块是针对数据管理技术应用而设置的选修模块。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数据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学会使用大型专业数据库,初步学会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处理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体验并认识数据管理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
本模块的教学,要突出对数据库技术中“关系”这一核心特征的理解,着眼于数据管理技术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关注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介绍一种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本模块由数据管理基本知识和数据库的建立、使用与维护以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等三个主题组成。
6.“人工智能初步”模块
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热点之一。与一般的信息处理技术相比,人工智能技术在求解策略和处理手段上具有独到之处。“人工智能初步”模块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人工智能领域内容易为高中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部分内容,是选修模块。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能描述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会使用一种人工智能语言解决简单问题,把握其基本特点;能利用简易的专家系统外壳开发简单的专家系统;知道人工智能对人类学习、生活的影响;通过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丰富魅力,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前景的向往和对未来生活的追求。
本模块的教学应强调让学生体验若干典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要根据高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本校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要发现有特长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本模块对采用的人工智能语言与专家系统工具不作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本模块由知识及其表达、推理和专家系统以及人工智能语言与问题求解等三个主题组成。
六、坚持课程持续发展的观点
尽管2000年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公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指导纲要(试用)》,但此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研制几乎是在原有的计算机课程基础上起步的。同其他课程相比,信息技术实在是历史过于短暂,加之信息技术本身发展迅速,所以我们必须坚持课程持续发展的观点。
(一)课程改革的有限性
课程改革绝不是课程专家的研究成果经过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一个简单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课程理想与课程现实的一种折中,甚至是一种妥协,因为课程改革所涉及的因素太多,并且其中含有一些不定因素。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所面临的主要不定因素包括相关人员对课程理解的差异、课程实施的环境(设施、资源)的不同、教师状况把握的不充分等等。加之课程实施过程中一定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某种程度的偏差,所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不断完善中的文本。
(二)课程内容的不断发展
就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而言,由于学科本身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影响,课程内容的变化与发展相对比较突出。一些新的信息技术的出现,特别是重大技术的突破,如网格(Grid)技术势必会快速反映到课程上来。
(三)课程实施条件的不断完善
课程实施条件是课程改革得以实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首先必须引起各级行政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其次,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组织——学校,如何改善信息技术实施条件也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如此,全社会对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关注更是不容忽视,特别是学生监护人(家长)的支持。
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条件,具体而言包括经费投入、政策支持、教师发展、资源开发等等。
(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
国家课程的实施必然要经历地方政府、学校、教师等环节,最后传达到学生。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在从文本课程到体验课程的转移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考察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状况,主要问题已经由前些年的数量不足转变为质量不高。另外,着眼点不仅仅在于在职教师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师培养也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新世纪课程改革的代表性举措之一,活力与朝气是它应该具有的品质。期待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关注、批评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