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问题及措施论文_肖立鹏

探讨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问题及措施论文_肖立鹏

身份证号码:12022219911001XXXX

摘要: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各个行业的环保标准和规范更加严格,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问题;解决措施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概述

基础施工技术是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对整体的水利工程施工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现阶段我国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其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有更加严谨的要求,在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上不断突破、创新。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技术正向科学化、经济化、环保化的方向大力发展。其中,需要将复合地基理论、地基承受能力分析、人工地基桩等多专业的技术进行了复数融合运用。地基不仅需要承受来自上层水利水电的压力荷载,还需要承受来自地基周围各种环境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地基施工工作,加大对地基施工的重视程度,加强地基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仔细分析土质的性质,采取针对性的施工技术。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单位应当从材料、技术等多个方面入手,及时发现施工中的任何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来解决问题。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尽可能的考虑到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将隐患尽早排除。要从实际出发,对地基处理做到因地制宜,以实际的工程效果为最终的标准,安全建设,做有效工程。只有正确地运用水利工程地基技术,才能够保障日后水利水电的安全,不仅如此,还能节约原料,经济高效。今后我们仍需要加强对其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使该技术更加成熟、进步,以此来更好的完善水利建设工程项目。

2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灌浆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灌浆技术主要是对材料进行配置使其呈现浆液状态,然后通过一些机械设备将材料灌注到缝隙或者地层中。当浆液固化后,就会使地层更为坚固,这样就可以防止渗漏问题的发生。在灌浆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硬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并要保证灌浆孔深度要大于60m。在对孔底偏差进行测量时,需要测量孔的倾斜度,并要对孔距进行合理的控制,不能超过规格。当钻孔深度不断深入时,必须对偏差进行控制,对钻孔倾斜度进行测量,确保偏差值在20m 以内。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封闭灌浆法从上方进行灌注,然后再进行钻进。根据实际工作经验,灌浆时间应该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当岩层渗透量逐渐增大时,需要通过屏浆使灌浆质量得到加强,顶对灌浆起始压力进行控制,不断提高处理效果。

2.2 锚固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地形或其它因素的影响,这就会因此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而锚固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减小地形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在实际施工中可以发挥其作用,缓解地形对基础施工造成的压力。在应用锚固技术时,相关人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测,检测内容主要包括施工所在地的地理情况、地形位置、地质条件等进行勘测,通过一些先进的技术,对施工场地环境进行数据分析。只有对施工场地进行资料搜集,才能更好地应用锚固技术,对基础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想要将锚固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对施工环境进行勘探,制定出符合工程需求的锚固作业图纸,从而达到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2.3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是其较为常用的一项施工技术,它可以提高基础工程项目的强度,并且还会对提升项目稳定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应用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时,其主要通过先张法与后张法两种技术进行处理。因为这两种处理手段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选择。当遇到一些具体施工技术时,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就以沉降环节而言,其处理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方法包括静压法、锤击法。因为施工技术方面的不同,其发挥出来的作用也是多样的。

2.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解决措施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能回避的,应该用积极的思想正确的面对,水利水电工程本身是造福人类,是利国利民的工程,它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同时还可以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只要解决好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问题,尽量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使水利水电工程真正成为利国利民的工程。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探结果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前期的勘探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环境都非常复杂,如果工程选址不当就会造成生态大面积恶化,如大面积库岸崩塌、诱发强烈地震和地下水位上升而引起盐碱化问题等,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前期,一定要做好地质勘探工作,要按照具体的勘探结果,结合对当地环境的形式进行设计,才能达到利国利民的目的。

2.5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

当前,在举国提高环保意识的前提下,就需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影响环境保护问题的出现,要加大对施工人员的环境意识的培训,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防治水污染。在防治水污染方面,通过修建闸坝等工程,合理调节水量,增加环境用水,保证环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提高河流自净能力,建设氧化塘处理过程系统、土地处理工程系统,设计调节水库、污水库、截流工程、增设曝气设备,开挖引水冲污水道等工程等,增加水体稀释自净能力的过程技术措施,如污水深水排放工程,修建多功能的水量调节工程,增加枯水流量,保持环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等,研究设计水体增氧的建筑物。改善景观。在改善景观方面,应用水利美学原理设计形式优美的与景观相协调的水工建筑,解决和减轻水库淤积。解决和减轻水库淤积。其根本措施就是做好上游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种草等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水库的合理运行也是减少水库淤积的有效措施。

水利工程通常是区域性多目标水资源开发项目,可以为区域提供防洪、发电、航运、灌溉、供水、养殖等综合效益。然而,水利工程也对区域生态与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其影响涉及范围广、时间长、因素多。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通常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大型水电工程建设所涉及的生态环境问题往往是非常敏感,另世人瞩目。因此,加强水电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管理和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施工项目之一,其对于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分析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发展现状,为有效的提升基础处理施工效果。工程施工单位应从落实施工材料检测,加强工程养护的方向进行发展。此外在具体发展中关于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应根据具体的工地勘测现状进行选择,规避盲目选择工艺技术造成的返工复工现象,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合格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建伟.探讨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问题及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6):180.

[2]王惠一.解析探讨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20):117-118.

[3]张晓艳.解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问题及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1):180.

论文作者:肖立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探讨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问题及措施论文_肖立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