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40例疗效分析论文_柳秀真

柳秀真

河南省夏邑县中医院 476400

【摘 要】目的: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而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一个月,将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7.4379;P<0.05);同时,观察组对于治疗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半夏泻心汤来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并且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较高,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痛困扰,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字】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疗效分析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属于慢性的胃粘膜表层性炎症[1]。该病具有久病不愈、容易复发等特征,其发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对病体的作用[2]。在中医学当中,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胃痞”“胃脘痛”的范畴,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反酸厌食、上腹部疼痛、胃部有灼热感等。中医将慢性浅表性胃炎分为了五个类型,分别是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胃络淤血、胃阴不足以及脾胃湿热,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3]。传统的治疗一般是对患者使用西药,但长期的服用容易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本次研究中,笔者选取了我院80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来进行实验观察,探究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观察对象为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确诊的80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在23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2±2.3)岁。患者的病程为1年-15年,平均病程为(5.4±3.7)年,临床表现均存在恶心呕吐、上腹疼痛胀气、反酸厌食等病症。且经过电子胃镜检查,患者胃部均出现水肿、黏膜充血,呈现出花斑状或者痘疹样改变,伴随着黄白色或者灰色的分泌物附着,可见散在性或者局限性的出血点或糜烂。将80例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悉此次实验目的,同意参与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①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每日四次口服120mg胶体次枸椽酸铋,每日两次口服0.4g甲硝唑、1.0g阿莫西林和20mg奥美拉唑,抗生素的用药时间为半个月,整个治疗疗程为一个月。

②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中医处方为:半夏、黄芩、党参、茯苓、白术、青皮各15g,黄连、白豆蔻、木香、藿香、厚朴、槟榔各10g,干姜6g,甘草3g,每日三次以水煎服,服用的剂量为250mL,疗程同样是一个月。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禁食辛辣食物或者有刺激性的食物,禁止喝浓茶、饮酒。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的治疗情况【5】:按照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来进行评价,其中,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彻底消失,胃镜下显示胃部黏膜充血水肿完全或基本消失,胃部的出血点或糜烂消失;有效标准:患者的主要症状有所改善,胃镜下显示胃部黏膜的颜色为淡红色,有轻度充血,胃部的出血点或糜烂斑点大部分消失;无效标准:患者的主要症状及胃镜检查没有改善,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总有效=显效+有效)。②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治疗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分别有“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不满意”四个选项,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总满意=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7.4379;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胃粘膜呈现出慢性发炎的疾病,是临床上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属于慢性胃炎当中的一种[4]。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还未明确,但经研究发现,其致病因素并不是单一的,除了已经确定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致病外,胃粘膜的防御功能下降也成为了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5]。在中医学中,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脘痞”“腹胀”“胃痛”等范畴,病因多为脾胃虚弱,从而导致患者的瘀血内阻和气机不利。在人体中,胃和脾有着密切的关系,胃主要进行受纳,而脾主要进行运化,在正常的机体中二者互相协调,但在病理情况下二者亦会相互影响。因此在治疗中,也要对二者同时进行调理,才能够起到显著的疗效。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选择的是中药汤剂,该处方中的黄连、黄芩性苦寒,能够起到清除中焦之热的功效;干姜、半夏辛温燥湿,能够起到补中益气、祛除阴邪的功效;藿香性微温,味辛,能够起到化湿、芳香醒脾的功效;党参能够帮助受损的胃粘膜进行修复,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木香、厚朴均能够起到行气止痛、消除腹胀、调中导滞的功效;青皮能够起到消积化滞、疏肝破气的功效;槟榔性温,味苦、辛,能够起到消痞散结、除肠胃积气的功效;甘草对以上诸药能够起到缓和作用,并对胃粘膜进行保护。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病情患者的满意度达到了97.5%。这是因为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主要的病变位置在胃部,但同时与肝脾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治疗中运用半夏泻心汤对胃和肝脾都起到调和与保护的作用,因此疗效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采用半夏泻心汤来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并且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较高,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痛困扰,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冬梅,汤学勤.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83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5):361-362.

[2] 翟英后.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温热型慢性胃炎的浅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6):424-425.

[3] 丁全安.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临床探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2):366-366.

[4] 梅志刚.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浅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22):57-58.

[5] 舒明泉.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21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08(24):148-148.

[6] 由丽娜,高璇,热依汗古丽·乌修尔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6):1891-1892.

论文作者:柳秀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40例疗效分析论文_柳秀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