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两种全面发展(对话)_康德论文

论人的两种全面发展(对话)_康德论文

论人的两种全面发展(对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种论文,全面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2)01-0001-08

一、遗忘与重提

师:在总书记今年的七一讲话中,你作为哲学研究者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生:我想,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因为这个问题在传统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久已被人们所遗忘。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共产主义的最高原则实 际上被说成是无产阶级专政,而这是对马克思理想的不正确表述,今天重提人的全面发 展是完全必要的。

师:你认为,在马克思的学说中共产主义的最高原则是什么呢?

生:是人的全面发展。这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第一卷等著作中都 反复讲到:未来社会的原则是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恩格斯也是这样看的。记得在19 世纪末的1894年1月3日,一位意大利社会党人朱泽培·卡内帕致信恩格斯,请他为将于 当年3月起在日内瓦出版的周刊《新时代》寻找一段题词,用以显示未来的社会主义纪 元的基本特征。卡内帕认为,新纪元的特征应当区别于佛罗伦萨诗人但丁所描述的“一 些人统治,一些人受苦难”的旧纪元的特征。恩格斯1894年1月9日从伦敦回信,写道: “我打算从马克思的著作中给您寻找一行您所要求的题词。马克思是当代唯一能够和伟 大的佛罗伦萨人相提并论的社会主义者,但是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列一段话 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 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师:说得很好。我要补充的是,在以往党的领导人的政治报告中,同样也很少谈到人 的全面发展这个理想。

因此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我认为七一讲话多次提到人的全面发展是很值 得我们注意的。

不过,你是否注意到,讲话中事实上讲到了两种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以往我们研究全 面发展问题时很少注意到的。

生:哪两种人的全面发展?

师:一种是作为未来社会的最高原则的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另一种是在当前 的现实社会主义社会里作为党的各种方针、政策的价值取向的人的全面发展。一种是未 来的理想;一种是体现在现行方针政策中的人文价值取向。从理论层面上说,前一种很 重要,因为它是贯穿整个马克思学说中的两大维度(科学维度与人文维度,或合规律性 与合目的性)之一,体现出马克思学说的对人的终极关怀。

从实践层面说,后者具有直接现实性,关系到现实社会的发展。但是,如果前者没有 从理论上弄清楚,后者的方向也无从把握。

生:老师,请您分别讲一讲这两种全面发展的内涵,好吗?

二、作为未来理想的人的全面发展

师:马克思的作为未来理想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提出,是继承了近代西欧的进步思潮。 我们知道,近代的西欧社会是同资本主义同时出现的。早期的资本是以血与火的形式出 现在人间。所以作为资本的对立物——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同对人的命运的关注联系在 一起。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是从社会主义能够满足人性为其立论的基础的。但是由于 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懂得社会发展规律,所以它的人性是抽象的——实际上是人的自然生 物性。建立在这种抽象人性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自然要流于空想。

当马克思涉足社会主义领域时,他自然要扬弃这种空想的社会主义。但是社会主义对 人的命运的关怀却是不能抛弃的。问题在于,社会主义对人的命运的关怀必须建立在合 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在这方面,德国古典历史哲学为马克思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理 论资源。其中,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便是马克思从德国古典哲学家那里吸取来的宝贵 思想。与18世纪旧唯物论在人的问题上停留于人的自然生物性不同,在19世纪德国古典 历史哲学中,人的问题以类与个体的关系问题形式进入许多思想家的视野,而这些思想 给予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极大的启示和丰富的思想资料。同旧唯物主义者把人 类历史的发展归结于纯粹偶然性相反,德国古典哲学虽然是唯心主义的,却十分注意历 史发展的辩证法,在某种意义上承认了历史发展有其规律性,而这种规律性又同人(个 体与类)的发展密切相关。

比如说,德国古典历史哲学家康德、赫尔德和黑格尔等无例外地都试图对人类总体的 历史发展做出说明,试图寻找历史中理性的发展线索,即他们所说的历史规律性。在赫 尔德那里,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同自然的发展一样,是有规律性的。他把这种规律性称为 “上帝的计划”。历史便是这一“计划”的实际展开。在康德那里,历史规律性被称为 “自然的意图”(自然的计划)。而在黑格尔那里,历史规律性就是世界精神的合乎规律 的运动。

这些德国古典历史哲学家所讲的历史规律性实质上是理性的规律性。它是在人之外的 。但是,它的实现又要通过人(类)。而人本身在实现这个理性的规律时又是不自觉的。 。康德说,“一般说来,人在行动中不像动物那样,仅仅根据本能行事。但也不象理性 世界公民那样根据一种预先的计划行事。”所谓“世界公民”是康德设想的理想的人、 非现实的人。那么现实的人又是怎样行事的呢?康德说:“个别的人以及整个民族本身 很少想到,当他们每个都根据自己的想法,并且常常彼此矛盾地追随着他们自己的意图 时,他们没有注意到那个隐蔽、陌生的自然意图,他们沿着一条引线前进,并且为促成 它而劳作着”。就是说,现实的人的行动是在不自觉地实现那陌生的“自然意图”(历 史规律性)。

在黑格尔那里,历史的规律性便是世界精神(理性)。同康德一样,世界精神、理性的 实现也要通过人,把人作为理性实现的工具。用黑格尔的话来说,人是“世界精神的实 体性事业的活的工具”。[1](p.354)

既然历史规律(即理性的规律)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这就不能不触及到社会历史进 程中的类与个体的关系。按照康德的意见,历史规律性(“自然的意图”)是让人的自然 潜能展现出来,但体现“自然的意图”的是类,而非个体,他说:“在人这个地球上唯 一的理性创造物那里,这些潜能…应该仅仅在类,而不是在个体中全面发展起来”。那 么个体在其中又起什么作用呢?在康德看来,个体(每一代的个体)都要为实现他所寻求 的理想的社会状态——即公民自由、法律的秩序,永久和平——的达到做出牺牲。康德 明确指出:人们必须一代代艰苦劳动,以便将最后一代人推上幸福的峰颠,并通过他们 最终完满地实现自然的目的。这里就包含了个体为族类(类的目的)而牺牲的思想①(注 :这个思想后来被马克思所继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分册,第125页 ,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在论证个体怎样为类、为理想社会状态(“至善”)的实 现而牺牲时,康德又发挥了“恶”在历史发展中起积极作用的思想——社会历史的最高 目标是实现“至善”,但要达到“善”,首先要通过“恶”。历史发展就是从“恶”开 始,以“善”告终。为什么“善”要通过“恶”来实现呢?这要从人的本性寻找说明。 康德认为,“人有一种社会化的倾向,因为在这种状态中,他感到自己不仅仅是人,即 比发展他的自然才能要更多一点什么”。就是说,人先验地具有联合在一起的社会性。 同时,人又有追求个体欲求的本性,这是一种非社会性,也就是“恶”。这种“恶”不 是指自然人欲,而是因追求个人利益而违反普遍立法的个体性。因为人出于个人利益而 追求发展自己,所以恰恰是“恶”真正推动人展开其全部潜能。就是说,个人之间无休 止的争斗反而是人的潜能得到发展的根源。一句话,恶在客观上有利于人展开其全部潜 能,所以恶是为了实现“至善”(自然的意图)的手段。用通俗的话来说,历史规律所注 定的人这个族类的目的是靠牺牲无数个体来实现的,是靠个体之间的残酷斗争作手段来 实现“全面发展人的潜能”这样一个目标。所以康德不仅仅认为人(类)是目的,而且认 为人(个人)也是工具。“人是工具”即指通过个人的“恶”(争斗)达到人类的目的。

黑格尔不讲“人是目的”。在他的历史哲学中,康德上述历史观中许多思想(如人是历 史工具,恶是推动历史的动力等)都被吸收了。在黑格尔看来,同理性(世界精神)相比 ,其他一切(个人、民族、国家)都是理性的工具。其实,黑格尔的“世界精神”无非是 历史领域中的“人类”,是人类这个范畴的非人格化。

我们不难看出,从德国古典历史哲学的历史规律性思想中引发出历史哲学的基本问题 ——类的发展与个体状况的关系。而这个问题逻辑上必然同人的个性(哲学理解的个性) 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这一点,在席勒那里得到了证明。席勒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贡献之一 在于他在《审美教育书简》(1743)所提出的有关类与个体的关系的观点。席勒从一开始 就接受了康德关于历史哲学的总体设想。但他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不能不对康德历 史哲学中关于类的发展以大量牺牲个体为代价以及“恶”是实现“至善”的手段感到震 惊。席勒不能同意康德漠视和淡化个体的单向度发展及其恶果。他一方面欢呼人类总体 在19世纪的伟大发展,另一方面他又看到人类的进步是以个体能力的片面发展为代价的 。他预感到工业化将对人的整体性造成威胁,使人“碎片化”。他拿古代希腊人作为完 整的人去同现代人做对比,写道:“人类现在的形式与过去的、特别是希腊的形式形成 鲜明的对照。……我们看到,他们既有丰富的形式,同时又有丰富的内容,既善于哲学 思考,又长于形象创造,既温柔又刚毅,他们把想象的青春性和理性的成年性结合在一 个完美的人性里。……试问,有哪个单个的近代人敢于走出来,一对一地同单个的雅典 人争夺人的价值?……现在,国家与教会、法律与道德习俗都分裂开来了:享受与劳动 ,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都彼此脱节。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 ,人自己也只好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碎片。”[2](pp.27-30)席勒把康德已经触及的个体 与类的矛盾、个体为了族类的全面发展而不得不牺牲自己的消极后果(片面发展了的人 的个性)突出地强调出来。他对这样一幅因自发分工而造成的人的片面发展自己个性的 图画表示厌恶。他说:“为了培养(个体的)个别能力而必须牺牲他的整体,这种做法肯 定是错误的。”[2](pp.27-30)在这一点上,他与康德和黑格尔是相左的。作为对现代 人的人性片面化的纠正,席勒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他的“审美国度”的人性状态:在这 一国度里,在个人身上,自由与必然的对立消融了,和解了;这是体现类与个体和谐一 致的个人,是能力、个性全面发展了的个人;这是“审美国度”中的“审美的人”。席 勒对现代人的警告是有意义的,但会给人以对希腊(对过去)崇拜的误导。至于怎样从片 面化的现代人走向个性全面发展的人,则是作为诗人的席勒所未能解决的。科学地解决 这个任务的是马克思。

上述德国古典历史哲学中关于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的思想、关于历史发展进程中类的发 展要求个体作出牺牲的思想、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思想以及未来理想社会里个体与类 的对抗消解和人的个性因此而获得全面发展的思想——这一切都被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下 来了。当然,这是在马克思所制定和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客观历史规律(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被吸收和被融入的。

生:老师,谢谢您的这番指导。现在我明白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虽说在憧憬大 同世界这一点上与东方的儒家有共同之处,但具体到人的解放上,却是十足体现出西方 近代的文化传统:对个人的命运的高度关注。例如,《共产党宣言》关于每个人的自由 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思想以及在资本论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上)中,马克思把第三大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直接称为“自由个性”的社会。这 与儒家的家庭、宗族等共同体绝对高于个人的传统是完全相悖的。这也许是马克思的学 说一旦传到东方来,它的关于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总是容易被我们这些东方人 所忽略的原因吧?我以为,马克思的来自德国历史哲学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可以看作 是他的人文关怀的维度,而他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是科学的维度,请问,这两方 面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呢?

师:与以往的古典历史哲学家不同,马克思发现的真实的历史规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矛盾运动规律,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无非是人的活动的不同方面。因此历史规律不是 外在于人,而是人自身的活动规律即人的物质生产的运动规律。在这一历史规律的支配 下,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历史阶段(原始社会末期)时,在社会成员之间实行物质 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便成为把人类社会生产力向前推进一大步的关键。这种分工从类 与个体的关系上看,意味着人类自身的发展达到了这样一个转折:为了类的才能得到加 速发展,就必须采取这样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大多数个体处于片面发展状态(片 面的个性),以保证族类获得较全面的发展与进步——对族类来说,他既有了物质劳动 ,又有了精神劳动,所以发展是全面的。但为了保证类的发展的这一全面性,不能不牺 牲个体(体力劳动阶级被完全剥夺了精神领域的发展)。这样一来,类与个体之间便难免 发生对抗。个体的片面发展在席勒那里被从道德上指责为“错误的”,在马克思的历史 哲学中却被看作是合历史规律的。因为席勒只从个体自身着眼,所以他只看到“为了培 养(个体的)个别能力而牺牲他(个体)的整体”的不对。但马克思是站在人类整体的历史 发展的立场出发,所以他看到:席勒称之为“错误”的东西,在历史哲学看来,恰恰是 一种历史的必然:“在人类,也象在动植物界一样,种族的利益总是要靠牺牲个体的利 益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其所以会如此,是因为种族的利益同特殊个体(这里的“特殊个 体”无疑是指在脑体分工中垄断精神生产的剥削阶级成员,特别是指体现特定历史阶段 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新兴阶级——引者)的利益相一致,这些特殊个体的力量,他们的优 越性,也就在这里”。“因此,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只有以牺牲个人的历史过程为 代价。[3](p.125)当然,人毕竟不同于动物。在动物界,牺牲个体以保证种族的利益是 一种永恒的现象。在人类,通过人的物质实践活动可以改造环境和改变人自身。因此牺 牲个体以求得整体(族类)发展并不是人的发展的永恒现象。马克思说:“‘人’类才能 的这种发展,虽然在开始时要靠牺牲多数的个人,甚至靠牺牲整个阶级,但最终会克服 这种对抗,而同每个个人的发展相一致。”[3](p.125)克服类与个体的这种“对抗”, 使类的发展“同每个个人的发展相一致”,只能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里实现。当人类达 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在实现了私有制、阶级和旧式分工完全消灭的时候,类与个体的 对抗便会消失,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状况便会到来。

马克思把这种人的全面发展的状况称之为体现未来社会本质的“原则”。在《共产党 宣言》中,他把那代替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旧社会的未来的联合体界定为“每个人的 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他宣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原则的社会形式”。[4](第1卷 ,p.649)当然,为了达到这样一种境界,要经历一个迄今尚未结束的漫长历史过程。这 个过程的每一个大的阶段都显示出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他的全面发展的。如果以人自身 的发展为坐标来给这个过程划分阶段,那么,我认为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建立在 只有自然分工基础上的原始的全面的人;旧式分工支配下的片面发展的人;真正的人的 全面发展。

1、原始的全面的人——这是原始社会的早期。那时,人的发展状况之所以能够是“全 面”,因为还没有脑体分工出现,从而没有这类分工带来的人的片面发展的种种优点( 集中起来说,就是人类的才能因分工而得到大的发展)和缺点(人因此而走向片面发展, 不但体力劳动阶级是片面,剥削阶级也同样是片面——完全脱离物质生产实践的片面) 。马克思所设想的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这种原始的全面,因为前者是以生产力的 极大发展和社会关系的极大丰富为前提,从而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发展能够达到很高的水 平。所以马克思这样评价原始的全面:“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单个人显得比较全面,那 正是因为他还没有造成自己的丰富的关系”,“留恋那种原始的丰富,是可笑的,相信 必须停留在那种完全空虚之中,也是可笑的”。[5](p.109)

2、旧式分工支配下的片面发展的人——开始出现于距今大约6—7千年前。那时候,原 始社会发展到了末期,人们的劳动生产率达到可以实现脑体分工的水平。这意味着,人 类作为整体有可能使自己加速发展,条件是:它的一部分(大多数)成员专门从事体力劳 动,而让另一部分(少数)成员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精神)劳动。人类的才能确实 因此获得空前发展。当然,人类为此付出了代价:在私有制和阶级统治下,在分工中从 事体力劳动的那些个体会被奴役、牺牲。但人类整体却因此而得到以往几十万年所未能 有过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因为在没有这种分工的原始社会里,要使劳动生产率提高 1%需要一万年,而有了脑体分工的铁器时代,每百年便可提高4%左右。但是,人类个体 的发展却因此种分工而变得片面了。在迄今为止的阶级社会里,那些受旧式分工支配的 片面发展的人又经历了两个阶段:前资本主义阶段与资本主义阶段。在前资本主义阶段 ,封闭的自然经济把人限制在狭窄的天地里,“人的依赖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在资本主义阶段,由于商品货币关系占据支配地位,以往限制个人交往的血缘关系、等 级差别被打破,而劳动力也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成为劳动者自己可以支配的商品。这时 候,孤立的个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产者与无产者)终于在历史过程中第一次出现了。 他们在摆脱前资本主义的封建宗法共同体的依附关系的意义上,都是具有独立性的个人 ,然而在无法摆脱商品货币关系的支配的意义上,他们仍然不是真正有独立性和个性的 人。“人的依赖关系”和“以物(商品货币关系)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 同样是受旧式分工支配的片面发展的人。所不同的是,后者为人类走向第三阶段的真正 全面发展的人准备好了物质基础。

3、达到全面发展的人——从历史哲学的观点看,旧式分工使人类有了物质劳动和精神 劳动,创造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一历史事实表明:人类以脑体分工的方式把无 数劳动阶级个体的时间(通过免除了体力劳动的统治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生产)转化为类 的多方面发展空间。马克思的“时间是人类发展空间”的命题在这里得到了证明。但是 这个真理性命题只是适用于类,却不能在劳动阶级身上实现。他们没有全面发展自己的 可能,因为他们除了吃、睡之外,全部时间都用在谋生上。他们的剩余劳动全部被别人 拿走,也就是拿走了他们自由发展自己的时间。没有时间,也就没有全面发展的空间。 所以马克思认为,只有在消灭了私有制和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社会生产力极大 发展,并成为社会财富,人们的工作时间极大缩短,而自由时间大大增加,所有人的自 由和全面发展才是可能的。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目标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每个人的自由发 展”。在另一个地方,马克思也用“人类最全面发展”的提法。例如,1877年,马克思 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把共产主义社会称为“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 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6](p.130)“人类 最全面的发展”即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在《共产党宣言》中,“每个人的自由发 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一方面每个人都能获得和其他人一 样的合乎社会各方面要求的多方面发展的可能;另一方面在个人之间平等关系的基础上 个人通过自身的全面发展促进全社会一切人的全面发展。每个人都具有独立性,并相互 把他人发展当作自己发展力量所需要的对象。因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便构成了“一 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

三、现实社会中的人的全面发展

生:作为未来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的状况虽然十分美好,但这对我们来说,毕竟是遥 远的。人们关注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全面发展。七一讲话中大量论述的是后者。这对我们 来说更有现实意义。您说对吗?

师:不错,但是,我们也不要割裂二者的关系。这是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 。一个是消灭了有阶级社会里的旧式分工给人的发展带来局限之后的一种人的发展的理 想状况。而这种状况是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和人的思想觉悟程度所达不到的。这属于党的 最高纲领所要达到的目标。另一个是属于实现党的最低纲领的范畴,是目前“脚踏实地 地为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的任务之一。

七一讲话说:“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 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里说的是作为未来社会目标的人的发展的一种理想状 况。这同讲话其他段落所说的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对现 实社会中的人的全面发展走向未来的价值指引;而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每前进一步都是 对前者的接近和证明。坚持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辨证统一,就必须在人的全面发 展的理解上也这样做。就是说,一方面不能在现阶段就提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可能有 的“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在设计目前的人的全面发展时,也 要考虑到把目前的要求与未来的发展方向统一起来、联系起来。

顺便说,在以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共产党领导人做“政治报告”谈到共产主义和 社会主义时,往往强调物质生产力具体达到什么指标(多少亿吨钢、煤,多少亿度电… …)就可以“实现共产主义”了。或者以为,只要不断提高所有制的公有程度,就可以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了。然而他们对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以及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却是很少有人认真论述的。至于在社会主义的现阶段怎样把发展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推进社会成员的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就更是罕见的了。因此 我认为,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七一讲话不仅是回到马克思,又是结合当前中国的现 代化实践,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个思想。

生:老师,在结合当前中国的实践发展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方面,有哪些应当 注意的问题?

师:讲话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一个体现当前社会主义新社会本质的主题纳入现阶段人 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讲话明确提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 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大家知道,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但是现实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全面发展方面又受到许多局限: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的局限。生产力的局限使得现阶段不可能做到每个人都能 得到同样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我们在现阶段只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相应地, 让这部分人获得比别人(未富起来的那部分人)有更多的发展机会。生产力局限制约着社 会关系局限的存在。比如说,为了加快生产社会化,必须发展市场经济。而商品货币关 系的存在除了给人的发展带来积极效应外,也会带来消极效应(比如说,拜金主义的泛 滥与此不无关系)。尽管如此,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是能够做到在生产力允许的范 围内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这就是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力来满足人民的现实的物质文化 生活需要。不只是先富者有多方面发展的机会,也要通过社会保障事业、通过扶贫工作 来让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发展的机会——尽管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有完全同等的机会 。其次,现阶段的全面发展如果只看到物质文化生活方面,那仍然是片面的。人的全面 发展不仅取决于物质,也取决于精神。所以人的素质提高是全面发展的更重要的方面。 这里包括:1、通过制度创新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例如农 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取代泯灭人的个性(个体的主体性、独立性)的“人民公社”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之取代无视企业及其职工的利益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由此,人 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公平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开拓进取意识等普遍 提高;2、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由此,人 们在工作、学习、择业、生活各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3、通过提倡生态文明观来使人 们树立人和自然和谐、协调的观念。

生:七一讲话还有一个提法: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看 作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历史过程,是两个互动的逐步提高、永 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新鲜的提法。是吗?

师:我个人的理解,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看作“互为 前提和基础”的历史过程,是对二者关系采取辩证唯物的态度,目的是把人的全面发展 建立在十分可靠的基础上。

首先,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的发展在多大 程度上达到全面性,取决于他有多少闲暇时间(或称“自由时间”即超出为谋生所必须 花费的时间)。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越发达,个人花在谋生上的时间越缩小,他就有更 多的时间去在其他方面发展自己。就是说,社会生产水平越高,个人的发展空间就越广 阔。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发展。在一个社会里,个人只追求经济,忽视道 德;热衷科学,忽视人文;追求物欲,缺乏精神;只有工业文明,缺乏生态文明……。 这样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绝不是全面发展的社会,而这样的个人当然也不是全面发展的 人。所以必须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 生活的全面发展。加强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 化,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充分权利,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 、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反过来说,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未 来的知识经济时代里,存在着数字化鸿沟的国民是无法参与世界竞争的。知识经济需要 的个人是全面发展的,即既有“数字化生存”能力,又能具体操作的个人。人类要避免 毁于自身的邪恶,就必须有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全面发展的人。在未来的高科技占 主导的社会里,如果人人光有高科技的知识,而不是同时具有道德自律素质的人,这个 世界将会变得十分危险——谁知道高科技在这些缺乏道德自律的人手里会不会成为毁灭 人类自身的可怕工具?总之,若没有全面发展的个人,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不 可能真正发展起来。在上述意义上,环境(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创造人; 人也创造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把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 七一讲话论述人的学说的一个新特点。

四、多维度的研究

生:老师,您刚才讲的都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我们是否可以开阔眼界 ,从别的维度去考察这同一个问题呢?

师: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可以给我们以真理,但它并不垄断真理。拿中国的传统哲 学来说,道家、儒家等都涉及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其中有不少丰富的思想。我们知道 ,群己关系是中国哲学中常常谈到的问题。为了正确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就必须使 个体的人不要成为损害群体和谐的片面的人。但强调群体和谐也不应导致个体的个性被 扼杀。古代的儒家很强调群体和谐。但到了封建社会的后期,这种对群体和谐的强调就 往往达到压抑任何个性的地步。然而早期的儒家也还是有过不少关于对个体人格的论述 ——如“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等言论。至于道家,尤其是庄子,更为注重个体 性。庄子的《逍遥游》把个性自由扩张到何等地步!道家历来反对儒家把个体融化于整 体的超我结构(即礼教文化)中,无视个体的个性,但道家对个体存在的合理性的强调也 并不是完全合理的。因为道家的“以自为本”的原则、遗世独立的主张把人引导到“堕 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的歧路,以至人们在客观必然性与精神自由的张力之间,不 是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把自由与必然、个体与整体、存在与意识统一起来,而是割裂它 们。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性就被肢解,成为一种残缺不全的畸形物。

此外,现代的生命科学技术发展很迅速。人掌握了这种高科技不但能改造外部自然, 而且改造人自身的自然。这就使人有了寻找个体完美的强大工具。借助于基因技术,将 来很有可能逐步达到个体日益完美的目的。但是许多科技哲学家已经提出疑问:我们通 过现代生命科学技术能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吗?更可能的是,基因技术的每一个新突破, 都会在现存社会关系下对部分人有利,而给另一部分人带来灾难。白格勒在《海德格尔 之路》中说得很悲观:“在技术中和通过技术,人变得无保障和被危及。”[7](p.403)

所有这些问题都值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重视,并从中吸取思想启示和养料。好, 今天我们就谈到这里吧。

收稿日期:2001-10-20

标签:;  ;  ;  ;  ;  ;  ;  ;  ;  ;  ;  ;  

论人的两种全面发展(对话)_康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