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水利局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利信息化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中的作用,接着研究了灌溉节水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而阐述了节水信息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旨在说明信息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管理中的重要性,为当前节水灌溉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一点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节水灌溉;信息技术;研究
一、水利信息化在农业节水灌溉中的作用
(一)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和技术支持
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国很多地区依然采用落后的人工监测和电话信息传递等方式,实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数据传输要求。通过对灌溉系统进行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还可以有效预防洪水等自然灾害。在我国的降水分布上,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北方由于降雨稀少,具有突发性暴雨等特点;南方由于降雨较多,常年有超常雨量的暴雨发生,且伴随着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出现。因此,通过对灌溉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准确实现水情、工情的掌握,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降低灾后损失;也可以对北方地区可能出现的干旱情况进行管控,提前做好相应的补水工作。
(二)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
节水工程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节约水资源,而通过对灌溉系统进行信息化建设,不仅能提高灌溉效率,还能在原有节水基础上实现对水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水利信息化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在水资源的调度和管理上也实现了更加合理的管控,实现了对节间水流量的配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此外,水利信息化还能保证对数据的直观和准确运用,通过合理地水资源配置,实现提高灌溉效率的目的。
(三)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节水灌溉采用信息化系统能够实现即时采集、优化调度和实时监控等功能,从而在确保区域水源充足的情况下对水量进行量化管理,实现对水资源的优化分配,也提高了整体的管理水平。此外,随着信息化系统的普及,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提升也带来新的契机,为增强工作效率、优化管理理念、研究先进技术等都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四)提高农业灌溉工作效率
由于信息化系统的引进,对灌溉的工作方法也起到了一定的改革作用。工作人员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及时了解到水情、雨情等对灌溉有价值的信息,与此同时,依靠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实现对灌溉科学化的管理方式,促进了灌溉管理方式的统一。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区域用水情况的分析统计,从而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做到了节约用水。
(五)降低灌溉运行成本
由于信息化系统的性能优越性,通过对自动检测系统和网络监控系统的建设,实现了数据的统筹规划,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灌溉运行成本。此外,由于信息化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引入,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人力管理的依赖,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
二、灌溉节水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灌溉节水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上,要以实现“科学用水”为建设目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对灌溉管理系统的自动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同时,也实现对地区用水的合理分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在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是通过对水情的掌握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因此数据采集主要包括河道的水位测量、田间墒情采集和雨水测量等。二是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泵站和闸门等重要部位,通过计算机远程控制技术,实现不需人力值守的自动化控制。三是水量调度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对区域的水量数据计算和水资源的分配。四是信息平台。包括数据库、分享和会商等平台的建设。
在节水灌溉信息化系统的结构设计上,具体如图2-1所示。
根据图中内容可知,节水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包括渠系水的信息采集、田间监测信息采集和气象信息采集三方面;而用水决策系统则主要包括用水信息的处理系统、用水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库。
在节水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实现上,主要实现如下功能:一是采集用水信息,实现对水资源配置的动态化管理;二是对灌溉计划、进度和水费收缴情况的动态化管理;三是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实现水户的计量统计;四是实行办公的自动化和高效性;五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未来的节水技术提供了一个参考方向,为今后的节水技术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节水信息化系统的组成来看,要实现对渠系水和动态配水等动态化的管理模式,首先需要利用气象采集系统,对土壤、气象和农作物的需水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配水能力,制定详细用水计划和灌溉方案。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灌溉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将采集信息系统和用水计划管理系统充分联合起来,实现对配水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设备的安装上,由于很多设备处于野外的环境中,因此对设备的环境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雷雨等恶劣天气要有一定的防治措施。在设备的选择上,尽量选用实用性强、操作简单且适应环境能力强的设备。比如,在对水位数据进行采集的设备选择上,就要考虑到环境对电力的影响,需要保证数据记录仪器在没有电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从而实现在恶劣环境中对所需数据的连续采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节水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对提高整体工作效率、节约水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节水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中,要始终围绕“科学用水”的建设目标,切实做好对采集系统、监控系统、管理系统等子系统的建设,保证信息化系统的优越性,为未来的节水信息化技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贾广微,盖嘉慧,李洋,牛铭晨.基于GIS的农业节水灌溉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7(10):19-23.
[2]郑文刚,吴文彪,刘蔓虹.农业信息节水技术 助力设施农业的发展[J].蔬菜,2017(07):4-9.
[3]高国昌.农业灌溉智能化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河北农机,2016(06):11+13.
[4]宋建峰.试析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节水灌溉管理[J].珠江水运,2013(10):26-27.
论文作者:李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水资源论文; 系统论文; 用水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节水灌溉论文; 农业论文; 数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