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建设用地资源有限,因此现代城市建筑都呈现纵向发展的趋势,即建筑的高度逐渐提升。这种情况下需要保障高层建筑的用电质量与安全,目前我国高层建筑通常采用低压配电系统进行供电,其安全性作为核心内容,对于整体用电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基于这种情况下,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后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安全性;中性线;接地保护
引言
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建筑业迎来了较好发展,建筑工程愈来愈多,特别是为改善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较多建筑纷纷采用加高楼层这一方式。尽管能在相应层面减缓用地压力,然而建筑物供电却会给低压配电系统构成较大影响,因建筑楼层愈高,所配备的用电设备也就愈多,用电需求较大,促使建筑用电量电压负荷过高,不但会对城市低压供配电系统构成不利影响,也会弱化其稳定性、安全性,轻则扰乱建筑中用户的生活质量,重则出现安全事故致人死亡。因而,有必要对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予以探讨,从而选择相应举措确保系统安全性,为公众正常生活、人身财产安全予以保障。
1 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概述
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若其安全性与行业标准、国家规范不符,或运转期间具有较多不足,那么便会对建筑物中用户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现代建筑具备一定的封闭性,且用电量较大,一旦发生电力事故那么带来严重后果,因而现代建筑对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极为关注,所提要求愈加严格。供电电源的安全可靠性极为关键,建筑电气设计中,需依照建筑物类型确认其用电负荷等级,与建筑工程真实状况衔接,明确建筑工程属于哪一电源供电;供电线路敷设环境应规避外界热源、灰尘堆积等带来的影响,防范被外界应力影响带来较大损失。就建筑消防用电设备而言,需选择专门的供电回路,于消防控制室、水泵等设备供电期间,应于末端配电箱配备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配电线路敷设必须契合相应标准。同时,建筑电气设计期间,地下室车库照明配电中应急照明向一般会置于车库墙上,若施工时未落实相应防火措施,那么火灾若出现在配电箱近旁,那么配电箱会直接烧毁,故对其设计期间应设定配电间,以保证应急照明供电安全可靠。
2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保护
2.1 低压配电IT 系统
现阶段来说,在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通常会采用低压配电IT 系统,并且该系统也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接地保护措施。常规情况下,低压配电IT 系统的带电区域电源端口不采用专门的保护系统设计,而是通过对端口增加电阻和电抗的方式大幅度降低电流的方式进行保护。
除此之外,在电气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漏电情况,因此需要在电气设备的外部进行接地保护装置的设计,防止漏电危害。该系统能够对供电稳定性进行有效的优化,并且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一般来说,该系统通常在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进行应用。
2.2 低压配电TT 系统
低压配电TT 系统在建筑电气设计中也较为常见。采用这种系统能够对电源中性点位置进行有效的保护,对于运行状态下的电气设备外部导电设备来说,低压配电TT 喜用的保护措施与中性点位置保护方式大致相同,但该位置设计了直接接地保护设备。
低压配电TT 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为保证建筑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PE 线与N 中性线两者之间,通电关系是不存在的;采用该TT 系统在运行时,PE 线通电情况是不存在的,因此无法传输电力。但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可以有效的在用电量较低的建筑中得以应用,一般较多应用在农村,部分城市也所有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低压配电TN 系统
低压配电TN 系统的设计应用与IT、TT 系统相比复杂程度较高,在其设计过程中对于保护线的要求严格,需要质量和效率较高的保护线将电气设备进行连接,构建合并式保护系统,连接过程中需要对中性点进行统一连接,这项内容尤为重要。
在低压配电TN 系统模式当中,TN-C、TN-C-S、TN-S 这3 种模式是比较有效的,需要依据统一的低压配系统中的保护线、中性线,最后合并设置。TN 系统中的3 种有效模式,各自都存在着局限性和特点,其中TN-S 系统,俗称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可以应用于比较密集的数据区域,或者是缜密的电子设备管理领域。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是TN-C 系统,一般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
3 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接地保护设计
3.1 注重接地保护设计的安全性
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需思考的因素较多,其间最为关键的便是人身安全。不但需保证建设人员的生命安全,也需保证用户的生命安全,而后便是财产安全。具体而言,为对建筑电气供电安全性予以保障,那么设计时便应设定自动切断故障点,换言之即接地保护装置,经由此以对供电安全性予以保障,给建筑电气良好运转给予有力支撑。就某些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而言,应当依照建筑所在区域、电气设备运转状况、接地模式等设计接地保护装置,仅有如此方可最大程度规避外部危险电压具有的负面影响,从而给建筑物整体供电予以保障。
3.2 接地保护模式的运用
经由前文已知,低压配电IT、TT、TN 这三大系统模式是最具效用的接地保护模式。其间,低压配电IT 模式在对接地保护装置设计期间,会将用电设备外部的导电部分中断,以发送警报从而通知公众,以便迅速处理问题;低压配电TN 系统在对接地保护装置设计期间,均选择金属装置,一旦出现故障那么便会出现高电流。故而,该系统多被用于保护高电流装置中,以规避其造成严重后果,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低压配电TT 系统,在对接地保护装置设计期间,多为地外保护装置,易于电路良好运转,可将故障回路电流有效切断。
3.3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选取
①在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选择期间,应对整体配电系统末端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顶级能量具有的安全性予以保障,需与国家规范、行业标准契合;②故障电路中需确保电流流通币整体额定电路电流小;③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期间,需确保整体电路末端用电设备,对整体电路的分支线予以高度关注,以对保护动作时间差距进行合理控制。
4 漏电断路器的选取
经由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观察能够看出,漏电断路器的效用极为显著,能最大程度防范故障滋生。要知道,位于低压配电系统当中,漏电第二道保护防线对建筑安全用电极为关键,应不断提升保护力度。在对建筑电气设计期间,必须高度关注漏电保护器的选择与配置,还未运用时需注重其类型,选取相应范围以内的漏电断路器额定电流,选取期间需充分掌握建筑低压配电运行情况,末端漏电断路器型号规格与类别等,并对其标准额定电流值予以记载,最终选取的漏电断路器额定限制电流需比电力系统出现短路外漏期间的电流值要大。
结束语
众所周知,配电系统处在整个电力系统的末尾,并于输电、用户用电系统相连,经由输电系统把电力能源传送至用电终端,这是电力系统的关键节点,具有面对用户传送电能的重任。因而,对配电系统安全性予以分析,可大幅缩减供电系统中设备故障的可能性,确保配电系统传输电能的功能得以体现,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程度,确保公众生活、生产用电需求得以满足。
参考文献:
[1]周健.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分析与阐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4):95~96.
[2]叶书明.针对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分析[J].民营科技,2014(08):19.
作者简介:
周建军 男(1990.12-),汉族,籍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学历:本科,现从事建筑电气设计工作
论文作者:周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系统论文; 低压配电论文; 建筑论文; 安全性论文; 电气设计论文; 电流论文; 断路器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