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肌间隙MIL-TLIF通道联合经皮置入长臂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和中央型椎管狭窄症论文_黄安周

经肌间隙MIL-TLIF通道联合经皮置入长臂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和中央型椎管狭窄症论文_黄安周

(腾冲市人民医院骨科;云南腾冲679100)

摘要:目的:探析经肌间隙MIL-TLIF通道联合经皮置入长臂椎弓根螺钉进行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和中央型椎管狭窄症固定治疗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经肌间隙MIL-TLIF通道联合经皮置入长臂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和中央型椎管狭窄症患者,对其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与研究分析,以供临床参考。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16.8±19.2)min,术中出血量为(113.1±27.6)ml,平均住院时间为(6.8±1.4)d;此外,50例患者中,46例患者术后18个月出现愈合,患者手术愈合率为92.0%;置钉成功率为98.0%。且患者手术前后VAS与JOA评分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经肌间隙MIL-TLIF通道联合经皮置入长臂椎弓根螺钉进行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和中央型椎管狭窄症固定治疗对患者产生的创伤影响小,效果相对突出。

关键词:MIL-TLIF通道 固定治疗 椎弓根螺钉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相对较高的发生率,并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其临床发病患者数量及影响越来越显著。本文以我院收治的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和中央型椎管狭窄患者为例,对其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以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和中央型椎管狭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在31至72岁之间,平均为(54.8±3.6)岁,临床检查显示,中央型椎间盘脱出患者9例,中央型椎管狭窄患者13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患者18例,合并腰椎退变性不稳患者10例

1.2病例选取标准

所选取患者均经X线以及腰椎MRI、肌电图等综合检查确认为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和中央型椎管狭窄症[1],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保守治疗6月以上。排除存在严重骨质疏松以及脊柱结核、转移肿瘤等情况患者,排除存在精神障碍疾病患者;排除不符合本次研究患者。

1.3方法

临床中,采用经肌间隙MIL-TLIF通道联合经皮置入长臂椎弓根螺钉对患者进行固定治疗,术前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以腹部悬空俯卧位配合,双髋膝关节呈屈曲状,在影像学引导下对患者病变椎间隙及经皮穿刺点位置进行确认,做好各项手术准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结合手术入口及螺钉植入通道位置情况,为避免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等,以同一皮肤切口位通道入口,以患者病变椎间隙棘突旁距离中心线皮肤约4cm处建立切口,依次切开后井经多裂肌肌束间或者是多裂最长肌间隙进行导针插入,在关节突椎板结合部进行锚固后,进行扩展并置入改良CASPAR三叶拉钩,将病变小关节以及椎板间隙外侧充分暴露,并进行部分椎板以及下关节突截除,其中,对关节突内聚患者以上关节突内侧1/2部分为截除部分,然后再进行病变椎间盘纤维环切开,进行椎间盘摘除以及椎间隙清理等,完成后,通过减压将骨模以及自体骨、同种异体骨混合在试模确认后,进行椎间融合器填充,在椎间隙前以及侧方进行混合骨沫植入,同时在间隙内斜行进行椎间融合器置入,并对其置入位置进行确认,完成后,进行长臂椎弓根螺钉经皮置入,最后进行螺帽固定,并对其固定位置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折断长壁钉尾,完成手术关闭切口。

术后给予患者常规的抗炎、镇痛治疗,术后24至72小时鼓励患者在配戴腰围情况下下床适当活动,术后4周要确保患者休息恢复,术后3个月均需戴腰围进行保护,避免体力劳动或剧烈活动,并适当进行腰背部肌功能锻炼,对骨质疏松患者给予预防以及钙剂补充治疗。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显示,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16.8±19.2)min,术中出血量为(113.1±27.6)ml,平均住院时间为(6.8±1.4)d;此外,50例患者中,46例患者术后18个月出现愈合,患者手术愈合率为92.0%;共置入长臂椎弓根螺钉207枚,平均置入螺钉(4.1±0.2)枚,其中无一例螺钉置入准确度以及安全等级分级评价中达到3级情况,置钉成功率为98.0%。

其次,对患者手术前后的VAS以及JOA评分对比显示,术前患者VAS评分平均为(8.4±2.1),术后为(3.6±0.7);术前JOA评分平均为(12.3±2.6),术后为(25.4±1.6),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相对较高的发生率,并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其临床发病患者数量及影响越来越显著。一般情况下,针对其他手术治疗无效或者是非手术治疗无效患者,多以腰椎融合手术治疗为主,且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目前,临床中常见的腰椎融合手术主要由腰椎后外侧融合术、经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以及腰椎后路经肌间隙MIL-TLIF融合术、将腰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术等各种不同融合手术方式,上述方式在临床治疗应用中均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与局限[2]。

上文中,在进行我院收治的50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和中央型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中,采用的是经肌间隙MIL-TLIF通道联合经皮置入长臂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方式,结果显示,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16.8±19.2)min,术中出血量为(113.1±27.6)ml,平均住院时间为(6.8±1.4)d;此外,患者手术愈合率为92.0%,置钉成功率为98.0%,且患者治疗前后的VAS与JOA评分存在较大差异,P<0.05。这一结果表明,经肌间隙MIL-TLIF通道联合经皮置入长臂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和中央型椎管狭窄症具有较好的效果。这是由于本文在进行患者手术治疗中,在应用经肌间隙MIL-TLIF融合术治疗基础上,融入微创化手术理念,在充分发挥经肌间隙MIL-TLIF融合术治疗作用优势基础上,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确保手术效果。

TLIF融合术在临床治疗应用的时间相对较早,它在患者手术治疗应用中,通过以腰椎后路的正中作为切口,实现椎旁肌肉剥离至双侧关节突或者是横突暴露情况下,实现病变节段的上下关节突切除,并以此进入椎管后实施椎间盘减压与椎间隙处理等治疗,在临床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TLIF融合术在患者治疗中手术肌肉入路未发生变化,导致对患者椎旁肌肉牵拉损伤严重,因此,对患者术后远期疗效存在一定影响。上文在进行我院患者治疗中,针对TLIF融合术对椎旁肌肉造成的损伤影响及其在患者远期疗效的局限性,融入微创手术理念,以椎旁肌作为手术入路,选择接近中线的椎旁皮肤作为切口部位,更加偏向外侧,从而来减小TLIF融合术对椎旁肌造成的牵拉损伤影响,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

总之,经肌间隙MIL-TLIF通道联合经皮置入长臂椎弓根螺钉进行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和中央型椎管狭窄症固定治疗,效果相对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莫国友,姚亮平,苟昱钦.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与椎体后缘骨质反应的CT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14(03):185-187.

[2]曹其亮,汤健.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综合征手术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J].颈腰痛杂志,2011,32(06):466-467.

论文作者:黄安周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  ;  ;  ;  ;  ;  ;  ;  

经肌间隙MIL-TLIF通道联合经皮置入长臂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和中央型椎管狭窄症论文_黄安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