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技师学院 孙春和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与逐步完善,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技术密集性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焊接工业技术伴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而产生,逐步推广应用于石油、化工、桥梁、冶金等行业。随着工业行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焊接行业正向着复杂性、技术性、多样性趋势发展,这也对焊接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职业院校;焊接水平;教学方式
焊接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目前世界工程技术界己公认将焊接结构用钢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的主要指标,工业发达国家焊接结构用钢量己达到占钢产量的60—70%。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制造业和加工业的高速发展,焊接在工业、农业、国防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使焊接结构用钢量大幅度上升,焊接技术工人的短缺就成为必然,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迫切需要大量的焊接技术工人,本文就职业学校如何培养焊接技术工人进行了探讨。
一、加强焊接专业和教师队伍的建设
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职业学校焊接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普遍存在着脱离社会、脱离劳动、脱离实际的状况,对就业指导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焊接专业中职毕业生在就业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期望值过高、依赖性较强、自卑心理较重等现象,以及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要的现状,怕脏、怕累、怕吃苦,使得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就无从谈起。所以职业学校的焊接专业课程设置要面向市场,不断改革创新,通过改革教材内容、课程设置、教育方法,增强自身的活力,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焊接专业学生对社会需求的心理和技术适应能力,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具有焊接技术的人才。
二、理论联系实践教学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焊接水平就必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教学,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其中模块化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模块化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模块化教学即为采用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观摩、合作中使用已掌握理论知识来指导其开展焊接实践。例如,在焊接教学中手工电弧焊对接立焊是其中内容教学之一,运用模块化教学法可以首先开展理论教学,向学生展示完成焊接的成品,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完成品的样式,然后在进行相关的理论指导,进而再组织学生分成各个小组开展焊接实践[3]。在焊接实践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解决,自主探索,例如在焊接过程中手臂动还是手腕动等问题都可以由学生自主探索。当学生完成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后,教师可以再进行总结并且加以相关的理论深化,以便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焊接的相关知识,提升焊接水平。
三、深入挖掘教学资源
学生在学习焊接的过程中往往十分容易出现理论与操作模糊的情况,经常不知道应该如何恰当的选材、合理的控制,因此十分容易出现烧穿、焊接面部平整等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教学过程中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仅仅依靠重复的训练是不够的,而是需要推动学生进行深入的形象化理解。例如,如何在焊接避免烧穿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围绕下述几个问题进行研究:为什么会出现烧穿?在电焊过程中怎样合理控制焊接的面积与时间?使用不同手法对于避免烧穿有什么影响?在回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将会逐渐意识到不管是处于任何情况下的烧穿,必然都是由于焊接点在短时间之内吸收热量过多所导致的。因此,在焊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好焊接面积与时间,避免出现长时间焊接某一点而导致烧穿的情况。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方式来让学生明确焊接重点,让学生在对形象的焊接图片或视频中掌握焊接的重点,掌握正确焊接的动作与技巧。
四、注重安全意识培养
在焊接教学过程中安全意识的养成是最为基础的部分,开展焊接安全技能训练也是焊接教学中的关键内容。首先,教师要将安全教育作为焊接技能学习的第一课程,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焊接的危险性,明确焊接过程中存在的各项安全隐患。同时,通过播放安全焊接操作视频,让学生明确焊接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加深学生对焊接安全的重视程度。例如,在手工电弧焊敲渣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相关的安全保护措施,以便焊渣进入眼睛。同时,教师在进行焊接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焊接习惯,开展规范的焊接的操作。在进行焊接操作前要对焊接场地进行整理;在焊接前需要对电焊机、缆线等设备进行充分的安全检查;对焊接使用安装装备进行检查,避免出现任何安全问题。
五、加强生产型实训慕地的建设
教学本身是一种实践,而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与普通学校的教学实践相比,又有着更高一层的要求,那就是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要使从职业学校毕业的焊接专业学生一进入工作岗位就能上于,那么学校就要加强学生的实训工作,使学生在校就能熟练操作各种焊接设备进行生产。要实现这一目标,职业学校加强生产型实训基地的建设就不容置疑,实训基地是焊工教学的主课堂,校内生产型实训应根据焊接结构件的要求,以项目或任务型生产带动实训,合理安排实训地点、时间,使学生在模拟真实企业环境中从事生产性焊接实训,降低教学成本,促进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有效落实。同时,围绕焊接项目或任务型焊接生产实训,聘用和培养焊接专业教师、开发教材、调整课程体系,使之主动适应工学结合,培养出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合格焊工。
总的来说,职业院校是培养焊接技术人员的重要平台,如何提高学生的焊接水平是每一位焊接教师所需要关注的问题。要提高学生的焊接水平不单单要关注学生的焊接理论培养,更为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强化焊接实践训练,以便让学生在拥有充足安全意识的情况下全面提升焊接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方利.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焊接技能[J].现代职业教育,2016,(02):126-127.
[2]冯富新 ,谢旦甲 ,江辉.浅谈如何通过焊接实训快速提高学生的焊接技能――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装备制造与教育,2014,(04):89-91.
[3]陈军.学生电子设备元器件焊接技术快速提高的探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1):185-186.
论文作者:孙春和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实训论文; 理论论文; 职业学校论文; 教师论文; 专业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