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内生活的政治原则_政治论文

强化党内生活的政治原则_政治论文

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斗性论文,政治性论文,原则性论文,党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5;E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774(2015)02-0122-04

       党内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途径和优良传统。党内生活质量,深刻影响着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质量。党委班子战斗力强不强,与党内生活严肃认真程度息息相关;党员干部作风正不正,同样与党内生活密切相关。习近平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时强调:“要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各种方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坚决反对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好人主义。”[1]习近平对党内生活的重要论述,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内生活必须坚持的行为准则,对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论述,扎实提高党内生活质量,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是军队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地位和作用时明确指出,同盟“应该使自己的每一个支部都成为工人协会的中心和核心”[2]369,提出了党是领导核心的重要思想。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斗争中形成的政治组织。作为“政治组织”,鲜明的“政治性”是它的根本属性,自然也包括了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因此,以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生活的政治性是由党自身的政治性所决定,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又使党更加纯洁、更加巩固。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为独立解放而浴血奋斗的历史。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古老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从此,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民主独立而进行了一百多年的艰苦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朝历代农民起义的最高形式,它以“扫除妖孽,廓清中华”而追求“天下太平”“人人平等”;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中兴起的北洋海军,经甲午海战而一败涂地,把中华民族进一步推进了被列强瓜分的境地;义和团运动旗帜鲜明地“扶清灭洋”,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两千年的帝制,但是仍然没有实现三民主义。毛泽东同志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3]1471中国共产党人秉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情怀,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引下,先后经受了土地革命的洗礼、抗日烽火的锤炼、解放战争的升华,使得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支撑他们的就是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军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我们党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没有变,每一名党员干部,要补好精神之“钙”,在党内生活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做一名信念坚定、襟怀坦白、勤于工作、甘于奉献的共产党人。

       锤炼忠诚党性,在风浪考验面前不变色。马克思主义认为,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特性在党员个体身上的体现。“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4]94-95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共产主义奋斗的远大理想,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的纪律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面,都是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最集中的反映。党性强弱,直接关系着革命事业的成败。习近平强调,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我们党历史上最大的叛徒——顾顺章,没有丝毫党性可言,他一被捕旋即叛变,使党在上海的工作受到极大损失,中共中央被迫从上海迁往江西的“中央苏区”。纵览中国革命,有多少仁人志士倒在了敌人枪口之下,多少共产党员在敌人严刑拷打中坚贞不屈,多少革命先烈在黎明前的黑暗里仍然坦然地走向敌人的刑场,这些都是由坚强党性所铸就的。党员干部要从党的历史中汲取营养,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扎实锤炼党性,经得起恶风险浪考验,站住脚跟稳住立场,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不变。

       牢记党员身份,时刻保持政令军令畅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队伍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最不知疲倦的,无所畏惧的和可靠的先进战士”[5]219。惟其“先进”,对党员的要求较普通群众就更高一筹、更严一分。由于党的分工不同,党员在行政职务上有高低之分,但是在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上则是一致的。习近平强调,任何一名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成就大小,都必须自觉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这鲜明地指出了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准则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任何特殊和例外。当年红军长征翻越雪山时,发现有许多冻僵的战友遗体被埋在雪里,有一只胳膊伸出雪堆,拳头紧握。他们掰开这只手看到的是党证和一块银元,党证上写着:“刘志海,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入党”[6]。这名同志在与死神搏斗的时候,仍然没有忘记自己是这支队伍里的共产党员,他把身上唯一的一块银元和党费证高高举起,期待着后面来的同志接收。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党员作为党的一分子,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铭记入党誓词,在党内生活中听招呼、守规矩,努力做时代先锋、为党旗添彩。

       二、始终坚持党的制度规章,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严格规定了党的组织制度,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制度建设,规范党内生活秩序。我们党建党90多年来,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党内法规、条例、规则等党的制度,并持之以恒贯彻落实。党的法规制度有效调节了党内关系,指导党内生活、规范领导行为,保证党的事业顺利发展。

       增强服从意识,自觉维护党章权威。政党章程是政党的立党之本。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党章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同志说:“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7]147党章对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路线和纲领、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集中体现了全党的最高利益和最大利益,集中体现了全党的信念和愿望,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武器,调整着党内关系,指导着党的工作,严格着党的纪律。90多年来,诞生于党的二大的党章先后经过16次修改,使得党章越来越贴近我们党建设发展实际而逐渐趋于完善。每个共产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必须严格执行“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全党必须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任何党员不得违背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新世纪新阶段,习近平强调“全党共同来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在党内生活中要严格按章办事,奔跑在追梦路上的每一名共产党员,务必与党同心同向同行,自觉维护党章权威。

       涵养法治思维,模范遵守法律制度。法律制度是伴随着社会及其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生活必须在国家宪法法律和党的制度规章内活动。恩格斯指出:“所有通过革命取得政权的政党或阶级,就其本性说,都要求由革命创造新的法制基础得到绝对承认,并被奉为神圣的东西。”[8]238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我们党需要借助于革命法制而“得到绝对地承认”和“被奉为神圣的东西”的东西,主要就是如何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方面我们是有深刻教训的,“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对党内生活制度的严重破坏就是明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着眼未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法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表明了党中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在党内生活中涵养法治思维,要将法治的种种要求运用于党内生活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时时事事加强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理性思考,把法治思维作为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切实贯穿到党内生活的各个环节,提高党内生活的质量。

       强化责任追究,严肃依照规矩办事。“规”和“矩”本是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在党内生活里可引申为党员的行为应该遵循相应的规范。在党内生活中,最根本的规矩就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一个政党如果没有规矩约束,允许党员在政治上行动上与党离心离德、为所欲为,这个党就不可能有号召力、战斗力,在政治上也不可能有所作为。长征中张国焘另立“中央”,拒不执行中央的北上方针,这是对党的政治规矩的极大破坏,最后落得投敌的可耻下场。革命功臣黄克功因逼婚不成,枪杀陕北公学女学员刘茜,被判处死刑。对此,毛泽东认为:“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和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9]110-111。对革命有功的黄克功因破坏革命“规矩”而被处以极刑,使得三军整肃,法立而后功成。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党面临的考验更加严峻,对此,习近平严肃地告诫全党:“政治规矩这根弦不能松。”我们党的大多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能够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出发,在党内生活中严格遵守党的规矩。对于违犯规矩、触犯党纪国法的周永康、徐才厚之流,无论职位多高,都理应受到严肃惩处。党员干部要以此为鉴戒严肃党内生活,对规矩常怀敬畏之心,心里高悬规矩戒尺,不能逾越规矩红线,确保按规矩办事、按规矩落实。

       三、始终坚持改作风正风气,增强党内生活的战斗性

       作风建设连着党心民心向背,与巩固和维护党的团结息息相关,更事关党的兴衰存亡。“任何大国的工人政党,只有在内部斗争中才能发展起来,这是符合一般辩证发展规律的。”[10]651在党内生活中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能提升党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确保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联系实际的实事求是精神不能松。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所在。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1]562这句话蕴藏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深刻内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出现了两次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紧密结合的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这两次历史性飞跃都是实事求是精神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12]这是被我们党和国家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精辟论断。实事求是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任何时候这种宝贵精神都不能丢弃、不能放松。新时期在党内生活中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做到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坚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做到这“四个坚持”,我们就能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把握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就能全面深化改革,兴党兴国兴军。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不能丢。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党内生活中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有效途径。恩格斯指出:“批评是工人运动的生命要素,工人运动本身怎么能逃避批评,禁止争论呢?难道我们要求别人给自己以言论自由,仅仅是为了在我们自己队伍中又消灭言论自由吗?”[11]580可见,党内生活中的言论自由,是党内生活民主的生动体现。列宁认为:“自我批评对于任何一个富有活力、朝气蓬勃的政党来说都是绝对必要的。”[13]33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弘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严格党内生活,提出了许多富有远见卓识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效武器,要通过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不断洗涤每个党员、干部的思想和灵魂;强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只要出以公心,态度诚恳,讲究方法,无论批评还是自我批评都是一剂良药;强调对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习近平的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当前,有的怕失“选票”不敢批评人,批评自己怕留“把柄”就如隔靴搔痒;有的怕得罪其他人而不敢表扬人,担忧表扬了这个不表扬那个也会失去“选票”。无私则无畏,每一名共产党员为党工作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在党内生活中顾忌这顾忌那而不能积极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势必对党的肌体健康有害,最终也会对自己有害。只有通过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在党内生活中让不同意见相互碰撞、相互交锋,从原则上分清是非、从思想上形成共识,才能形成同心同德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411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除了忠实地代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特殊利益。这就决定了党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践证明,紧紧地依靠人民,革命和建设就能取得胜利。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无不是紧紧地依靠人民的结果。毛泽东曾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4]1031这是被中国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我们党依靠人民,一次次取得像“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那样的胜利,直至新中国的建立和党的革命事业的不断开拓进取。我们党来自人民,根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只有坚持服务人民,党的革命事业才能保持长青。新时期,习近平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15]368,“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5]4。尽管时代在变,形势任务在变,社会结构在变,人民群众需求也在变,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也不能变。在党内生活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要正确坚持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因为这些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员干部必须切实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始终保持着强大战斗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收稿日期:2015-01-21

标签:;  ;  ;  ;  ;  

强化党内生活的政治原则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