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梅 尹雪梅
(甘肃省武威市红十字精神病院 甘肃武威 73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帕罗西汀与氨磺必利在临床中联合治疗伴有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02例伴有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遵照随机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101)与观察组(n=101)。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帕罗西汀基础上,联合氨磺必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治疗后的不同时间段HAMA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对于伴有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选择帕罗西汀与氨磺必利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其抑郁情况,应当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氨磺必利;帕罗西汀;精神病;抑郁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2-0122-01
抑郁症属于精神障碍,而且大部分抑郁症患者起心理上都会存在较多的负面情绪,如果仅仅针对此治疗,其效果是有效的,病情严重的患者会伴随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进而会出现妄想、幻听等症状[1]。有资料显示,对其进行抗抑郁药物联合飞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进行治疗效果较为确切。本文选择我院202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02例伴有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遵照随机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101)与观察组(n=101)。两组患者组建性别、年龄等各项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由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1106,服用方式:口服,首次剂量为20mg/d,服用2~3周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每周增加10mg,但是最大剂量不得超过50mg。给予观察组采用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进行综合治疗,帕罗西汀的生产厂家以及服用方式与对照组相同,氨磺必利由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230,服用方式:口服,在通常情况之下,如果一天的使用剂量≤400mg,应当一次性服完,若一天的使用剂量>400mg,应分为两次服用。两组患者一共连续治疗8周。
1.3 评判指标
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治疗效果划分为治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A)减少75%以上;显效:评分减少在50%~75%范围内;有效:评分减少在25%~50%范围内;无效:评分并未得到改善。并比较治疗后第二周、第四周以及第八周时的评分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分析数据。
2.结果
2.1 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临床中多采用非典型类抗精神病类药物与抗抑郁药物共同进行治疗,通常选用帕罗西汀作为抗抑郁药物[2],帕罗西汀是一种苯基呃啶衍生物,属于SSRI,对于抑制5-HT转运体具有可选择性,对于突触前膜摄取5-HT能够进行阻碍,达到延长5-HT、抗抑郁的作用。在口服之后,能够快速的可完全吸收,并且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不会影响其他递质。而且起半衰期高达24h,血浆蛋白结合律也非常高。最终会经过肾脏排出。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治疗后的不同时间段HAMA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分析是其与氨磺必利进行联合治疗,氨磺必利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能够有选择性的选择多巴胺D2或者D3受体,如果使用的时候为高剂量,那么便会对突触后DA受体进行阻断,减少其合位点,增加其浓度,达到治疗妄想、出现幻听等具有阳性性质的临床症状[3]。而低剂量则会首先对其D3/D2受体进行阻断,今儿阻断负反馈机制,增加DA在前额叶皮质等中的释,进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状的目的。并且对于五羟色胺能等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所以不会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治疗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的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进行治疗,能够尽快达到治疗目的,减轻其抑郁情况,应当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洪汉林,段秀荣.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6,35(14):23-25.
[2]朱阁英.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5):103-104.
[3]乔建国.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的效果[J].中国处方药,2016,
论文作者:马忠梅,尹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抑郁论文; 患者论文; 罗西论文; 对照组论文; 精神论文; 效果论文; 病症状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