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产业组织结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寡头论文,组织结构论文,主导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企业规模演进的第一种趋势:大的是美好的
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是目前企业规模演进的一种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有一种愈演愈烈之势。在许多产业,公司的数目越来越少,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单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和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甚至有经济学家提出了“三的法则”:大多产业最终都将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3厂商集中度超过60%时,这个产业的产业组织才会稳定,比如汽车产业的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足鼎立,三者提供了全美95%的汽车,运动服产业的耐克、瑞步和阿迪达斯三足鼎立,快餐的麦当劳、汉堡王和温迪三足鼎立。这种情况下企业似乎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做大规模,要么退出市场。实业界、政府和理论界都形成了一种共识:在绝大多数产业,主导竞争的是寡头企业,大的是美好的,国家和地区间的竞争实质上是各国大企业、大集团之间的竞争,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大小的标志之一就是该国拥有大企业、大集团的数量。
全球500家大工业公司的销售额占世界总产值的20%以上,其中在全球500家中的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的大公司销售额分别占本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5%-32%。世界贸易总量的一半是在3000多家大公司之间进行,20家跨国电脑公司几乎控制了整个世界的计算机市场,10大跨国化学公司、10大跨国半导体公司、20家跨国汽车公司主导着各自产业90%以上的国际市场。
在美国,大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5%,但生产总额却占全美企业生产总额的60%左右;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由大企业创造;联邦财政收入的50%以上由大企业提供;美国42个主要工业部门中,有28个部门产量的一半由8家大公司生产。美国大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股市上也表现得非常充分:1998年,标准普尔500指数上升了28.6%,其中最大的25家公司在该指数升幅中所占的比例达63%,而前100家所占的比例则达99%。也就是说,1998年标准普尔500指数30%的涨幅由组成该指数的前100家大盘股推高(注:拉塞尔2000指数主要由小盘股构成,标准普尔500指数主要由大盘股构成。)在过去五年里,美国30家最大公司的平均利润增长率为19.5%,而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500家成份股上市公司的同期平均利润率仅为11.6%,相比之下,拉塞尔2000指数中的小公司却连10%的平均利润增长率都未达到。
同时兼并风潮此起彼伏,愈演愈烈(注:世界产业发展史上共发生过5次兼并浪潮,第一次发生在1890-1905年间,兼并特点是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间横向兼并;第二次发生在1915-1930年间,兼并特点是以纵向兼并为主,以横向兼并为辅;第三次发生在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兼并特点是多角化经营的混合兼并;第四次发生在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兼并特点是在世界大公司之间进行;第5次发生在90年代,兼并特点是生产同类产品的巨型企业之间的业务互补性兼并。80、90年代的兼并产生了一大批规模巨大、资金雄厚、市场覆盖全球的经济巨人。),美国旅行者集团和花旗银行公司宣布合并、戴姆勒——奔驰汽车股份公司收购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三菱银行与东京银行合并、瑞士联合银行收购瑞士银行公司、贝尔大西洋公司与尼内克斯公司合并等等。这次兼并浪潮不同于前几次。50年代的兼并基本局限于最大的500家公司与500家之外的公司之间进行,60年代进展到500家公司之间,70年代进而发展到最大的100家公司之间,80、90年代至今已进展到最大的50甚至10家之间。
企业规模之所以不断扩大,是因为大规模生产有以下好处:(1)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企业规模扩大,可以使用更先进的机器设备,进行专业化生产,综合利用副产品,生产要素的大批量采购和产品供给的垄断地位也可提高大企业在讨价还价中的谈判力量。(2)企业规模扩张的过程中,企业内部交易(注:一种准市场交易。)替代了企业间的市场交易,询价费用、合同费用、监督费用、广告费用、销售费用、采购费用、信息费用、库存费用、质量监督费用降低,由于利益一体化也使机会主义的损害降低。(3)对于企业集团来说,其优势表现在:可以实现对集团内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子公司间的交叉持股和相互贷款担保可以保证内部资本的安全,集团内部的贸易也可以开发出新的市场机会,对国际市场的合作开发与管理可以提高集团的国际竞争力。由于收益的内部化,集团技术开发的积极性提高,集团的多样化经营也使得集团R&D风险降低。(4)企业的多元化扩张可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由于需求、技术开发、政策及国际环境、市场结构、自然条件的多变性,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着多种风险和不确定性,而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可以降低风险,使生产经营保持稳定。(5)大企业具有创新的优势。根据熊彼特假定,大企业是创新的主要力量,因为大企业有强大的进行R&D的资本实力;大型的实验室、专业化的研究人员可以实现R&D的规模经济;大企业具备了快速把R&D成果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的能力,在当今信息经济时代仿制容易的情况下,大企业创新收益的内部化程度高,被仿制而降低创新收益的可能性小,所以大企业创新动力大。由此,20世纪60-70年代人们在熊彼特假定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熊彼特第一假定”:企业规模与R&D的投入产出能力成正相关关系,和“新熊彼特第二假定”:企业集中度和由此而形成的R&D投入产出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6)企业规模的扩张可使企业获得其他一些好处,诸如内部交易可以合理避税;纵向扩张可以提高进入壁垒,实现价格歧视;横向扩张可以减少竞争对手,增强企业的垄断力量,扩大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等等。
二、企业规模演进的第二种趋势:小的也是美好的
确实,大的是美好的,但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来看,小企业在国民财富的创造、就业机会的提供等等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的也是美好的。
美国被视为“大企业王国”。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统计:1997年,美国净增的就业机会全部由小企业创造;47%的商业交易由小企业经手;35%的联邦机构商业合同金额是同小企业签订;28%的高新技术领域就业人员是在小企业;小企业创造了51%的私营企业总产值;1996年美国中小企业出口额达1800亿美元,占美国出口总额的30%;美国中小企业对海外投资的增长速度是大企业的22倍。
在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八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净增量的24.4%、全国工业净增加值的41%、外贸出口商品交货净增量的44.9%、农民纯收入增量的35.2%均来自乡镇企业。目前我国工业就业份额的85%、商业零售业就业份额的90%为中小企业提供。据国际贸易中心统计,东亚飞速发展时期,印度、巴基斯坦、泰国、斯里兰卡各自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量的35%、30%、35%、35%由小企业完成。
中小企业有如此大的存在空间,是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一种必然。首先,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分工由部门的专业化已延伸到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和工艺过程的专业化。其次,不同产业、不同产品在物理及其它属性上的差别对企业的规模要求不同,即不同产业的“经济规模进入壁垒”不同。再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呈现出极强的多变性、个性化和多样化,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同时,相较于大企业随着规模扩大,管理成本由X——非效率而增加、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船大难掉头)等等大规模的劣势,中小企业以其很低的创立成本、组织协调成本,对市场变化反映的高灵变性,经营方向调整的高度灵活性(船小好掉头),对大企业强大的市场力量形成了“四两拨千斤”的制约作用,在市场竞争中也获取了很大的生存空间。以R&D为例,虽然中小企业R&D投入小,但创新成效却很大,据美国全国基金会估计,小企业R&D投入产生的专利发明比大企业多3-5倍,小企业平均每一职工从事的R&D项目是跨国公司的2.5倍,以单位投入的产出来衡量则是跨国公司的24倍。所以,熊彼特假定并不是普遍的规律,中小企业也是创新的主力军,而且世界上很多巨型企业起身都是业绩优良、成长性好的小企业,比如松下和微软等。
同时,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高科技成果的层出不穷,高科技普及应用的加快,产品开发、设计手段的日益高效化也影响着企业规模的变化、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迁和产业组织的演进。具体表现为小的“巨人型”企业数量增加,生产方式由“少品种、大批量、高耗低效、固定款式、单制统做、多库存慢交货、外延扩张”的单个企业刚性集中生产方式向“多品种、小批量、低耗高效、弹性款式、多制定做、按需设计生产、零库存快交货、内涵扩张”的柔性分散生产方式演变。
在工业化时代,工业革命推翻了旧的经济体系,流水装配线使得生产函数中的主变量由劳动力转向了资本,规模经济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决定性因素。以福特公司为例,1913年采用了流水作业生产线后,1915年的产量就突破百万辆,1924年生产的P型车已达140万辆,从而把人类工业带到了少品种大量生产、大量销售的时代。
而在信息技术时代,信息革命又在推翻着现存的经济体系,生产函数中的主变量又转向了知识、技术,规模经济已不是十分重要,因为信息网络把企业内部众多各行其是的部门整合为一体,组织成为客户导向的运作高度协调的结构;计算机控制的生产设备和工业机器人可以使工厂以低成本方式实现对装配线的快速调整;条形码扫描仪使工厂几乎可以跟踪每一个部件和产品;数据库可以给厂商存储关于市场的数万亿字节的信息;数字打印机可以即刻改变产品包装;后勤和供货渠道管理软件可以密切协调生产和销售,在适当的时候把适当的零部件和产品送到适当的地方,从而使零部件和商品的库存降到最低;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使公司很容易地把在线订货单上的数据传到生产车间,使制造商和销售商信息传递即时化,并且可以使公司同每一位顾客进行持续的一对一的对话、交流、沟通,确切了解消费者复杂的、多样、多变的偏好,并相应调节生产计划。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市场分割越来越细,细分化的最终就是只有一个顾客的市场。而且由于工艺技术的进步使得生产成本的下降快于维修费用的下降,如计算机,产品的更新换代非常快,消费者的消费文化转向一次性消费(注:德国经济学家、未来学家托夫勒(A·tofflen)在其著作《未来的冲击》中也指出,现在流行的消费文化就是“一次性”文化。),在这种背景下需求更多的产品是“短寿产品”。对于企业而言,就逐渐放弃生产使用寿命长的产品,转而生产一次性短寿产品。在1992-1996年的国际高科技产品展销会上,大批量订货就趋于减少,多品种、小批量订货快速增加,同种型号、规格的高科技产品生产批量逐年减少。这大大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生产方式也变化为“多品种、小批量、多制定做、弹性款式、按需设计生产”的方式。
大规模定制最有名的例子是戴尔计算机公司,它采用了先进的后勤管理软件,与顾客建立直接的关系,把市场信息传递给有关部门,它只生产客户下了订单的计算机,所以零部件和产品的库存很低,成本因而降低。这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1998年第二季度,戴尔公司超过了IBM,在个人计算机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名列第二,销售额上升54%,收益上升62%。另外,汽车、机床、家电、玩具、服装、眼镜、旅馆、金融业、商场等等产业,都在发展定制生产,努力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美国汽车业三巨头已将数百条大小生产线分解,并转让给成本优势远远大于大企业的中小企业,以适应减少批量、增加品种的需要。
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对企业的规模要求并不大。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变迁的结果是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小企业——“虚拟公司”、“影子公司”,这类公司通常只有1-2人来负责联系业务,一旦需要,可以在瞬间召幕所需的员工进行生产,任务完成后,又恢复到1-2人。这是企业组织形式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作出的调整、创新,是一种能适应信息技术要求的、先进的组织形式。在这里,竞争的规则是“快者生存”、“小者生存”、“优者生存”,由此而出现了一大批“小而精”、“小而优”、“小而专”、“小而特”、“小而快”、“小而配”的“小巨人”企业。
三、“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竞争动态演进型产业组织结构
大、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都不可或缺,同时在市场竞争中大、中、小企业间的组织关系也在动态变化,产业组织在不断演进,“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正在成为产业组织的一般状态。
根据前面的分析,大企业、小企业都各有其优势和劣势。从价值链理论来分析,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关但又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如R&D、制造过程的各个阶段、营销等等,这些增值活动的总和构成价值系统,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都是价值系统中的一个价值链。各价值链所需求的生产要素互不相同,一个企业不可能在每一个价值链上都具有比较优势,只能是此企业在这一价值链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彼企业在另一价值链上具有比较优势。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共同优胜”,避免被“共同劣汰”,企业就在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上展开合作,企业间形成共生网络。在这种共生网络中,企业之间非一体化为一个企业,但也非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而是一种处于市场和企业之间准市场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企业之间的共生网络不仅存在于寡头与小企业之间,也存在于寡头间、小企业间,不过从一个产业的总体状态来看,主导产业发展的还是寡头企业,支撑整个产业的是寡头和众多的中小企业。所以说“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竞争动态演进型产业组织是产业组织的一般状态。
在这样一种产业组织下,现实的理性合作也正在取代残酷的恶性竞争,而且合作的意识不仅仅存在于企业之间,而且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方式上。合作性的劳资关系也成为了企业保持持久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企业外部的政企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协作形式也越来越多。所以从社会学及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共生网络应该是包含企业、政府、股东、经理、消费者、雇员等等在内的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共生网络。
根据生物学的共生理论,具有内在联系的共生单元形成共生关系,共生能够产生“剩余”(注:即共生能够产生新增能量,1+1〉2。合作并非利他,合作是因为能共同获利。),不产生共生“剩余”的系统是不可能增值和发展的。互惠共生、共生进化是共生系统的本质,是自然界中一个主要的组织规则。企业之间的共生也能产生“剩余”,也能产生1+1〉2的效果,这表现在共生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上。企业的共生、合作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和土地、劳动力、资本、知识技术、企业家同等重要的生产要素。
企业共生网络主要有以契约管理为主的N型网络结构和各种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如H型(Holding)、U型、M型企业集团结构。N型结构的共生企业之间以契约管理为主,关系较为松散,它是最接近市场的组织形式,诸如行为协会、卡特尔、价格同盟、互惠贸易协定、协调委员会、共同投资、合作生产、分包制和战略性联盟等。H型结构是企业集团的一种,它以产权管理为主,处于主导地位的寡头通过参股的方式来协调整个共生组织经济活动,各个参加共生组织的企业都是独立法人,他们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较之于N型结构,H型结构离企业最近。
日本的崛起,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企业和一大批小企业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而形成了长期合同关系,即共生网络。和松下电器集团共生的有1500家企业,由它们为集团公司、子公司、孙公司、分公司和参股公司提供配套的零部件和其他服务;丰田汽车公司20%的业务由自身承担,而其它80%的业务则交给了与其共生的中小企业来承担。同样,美国福特公司与4万家中小企业组成了共生网络;通用汽车公司与6.2万家提供零部件的中小企业协作共生。目前,国际康采恩结构改造的趋势就是从边缘领域中退出,集中投资于核心优势领域。比如德国西门子公司就计划在两年内出售营业额为87亿欧元的分支机构,康采恩从边缘领域的退出就促生了“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产业组织。
企业共生网络形成后,市场竞争就由企业间的竞争转化为了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哪个网络的效率高,哪个网络就可在竞争中获胜,这个网络中的企业也就会在竞争中获胜。当然,一分为二地看,企业网络可以提高加入网络的企业的效率,但是它同时也是入网企业的一种牢笼,有时候也会深陷其中而不能在市场中自由竞争。
同时,“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产业组织状态又在竞争中不断处于动态调整、自发演进之中。因为不管共生的形式是企业集团,还是企业网络,都是合作之中又有竞争,形象地说就是“右手握手,左手挥拳”。共生的原则是互惠。现在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是许多的公司暂时联合起来满足一名顾客的要求,然后解散,又同别的企业重新组合以满足不同顾客的不同订货。市场竞争中的各共生企业在利益驱动下不断进行博弈、不断对他们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产业组织也在不断自我演进。
企业间不管是采取集团共生的组织形式,还是采取网络共生的组织形式,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都是处于科层(hierarchy)形式的企业和纯粹市场(pure market)之间的一种准市场性的配置资源的制度安排。
对于市场而言,其组织资源配置的方式是以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自动调节下来实现的。但是利用市场配置资源也有成本,市场有时也失灵,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不确定性以及机会主义行为等导致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有较高的交易成本。企业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它利用科层组织形式的行政安排、企业内部计划来配置资源,利用内部组织代替市场制度。企业克服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时较高的交易成本,但是它又有较高的组织成本,如代理成本。所以企业内部组织也会失灵,企业的“疆域”是有限度的。这样,采取哪一种组织形式来配置资源,取决于二者的成本比较。
对于企业之间的共生组织,如企业集团、企业网络,它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共生组织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既非完全的市场交易关系,也非完全的企业内部交易关系。较之于完全的市场交易,企业共生组织内部由于共同计划、企业间相互依赖和长期关系的多样性契约安排,使其有较低的交易成本;较之于企业的内部科层制度,由于参与共生组织的企业并不丧失独立性,还有相当大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因而其有较低的内部组织成本。可以这样说,企业共生组织是克服市场失灵和内部科层组织失灵的一种处于边际状态的组织形式,Pikard Larsson(1993)就建议用市场、组织间协调和科层的三极制度分析框架来替代传统的市场与企业两极分析框架。下面表1对市场、企业和企业共生组织进行了比较。
总结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以交易内部化的程度(从弱到强),把处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准市场组织进行以下排序:市场→企业共生网络→H型企业集团→M型企业集团→U型企业集团→企业。
由于企业共生网络更好地克服了纯粹市场形式较高的交易成本和科层制企业较高的内部组织成本,企业共生网络近年发展很快。受其影响,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也发生着变化,集团内企业组织的内边界(作为寡头的总公司)范围不断缩小,企业集团的外边界范围不断扩大。
表1:市场、企业和企业共生组织的比较
制度安排形式
市场企业共生组织 企业
配置资源方式 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和科层组织混合调节 科层组织调节
调节参考点
价格契约和隐合同 权威
调节力量来源
供求谈判、博弈
计划
主要的相对成本 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内部组织成本
交易成本比较
大
适中小
组织成本比较
小
适中大
稳定性比较小
较强强
业务关联性无
较强强
合作性
差
强
最强
竞争性
强
较强弱
四、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产业组织目前从总体上讲不合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生产能力分散,企业数目多、规模经济实现程度低;(2)生产能力和产品出现低水平的阶段性过剩;(3)企业“大而全”、“中而全”、“小而全”、“小而散”现象严重,专业化分工程度低;(4)市场集中度低;(5)重复建设严重,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等等。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目前我国产业组织演进的目标状态应该是“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竞争动态演进型产业组织。这就要求我们在促进大企业、企业集团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大、中、小”并兴,引导企业之间形成共生网络,进而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其间政府的作用是为产业组织结构的演进创造外部条件,而非人为安排一种产业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