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问题,如教学过程定式、教学方法定式、教学内容浅尝辄止。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我认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只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后,才能更好地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多做贡献。
关键词:个性 素质教育 主体性 创造性
所谓个性,即作为个体的整个精神世界,其核心是主体性与创造性。学生主体性是我们生活的灵魂,没有主体就谈不上自我选择。创造性是个性发展的终极,有创造性的人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社会才是学生们生存与发展的天地。
我认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应重视以下两个主方面:主体性和创造性。
一、如何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1.“教学民主”突出学生主体性。教学民主,就是没有课本权威,没有教师独断,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与课文不同的观点、与教师不同的意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要更新观念,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主体性。学生的素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教师的教只是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外因,学生的主动发展才是提高素质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教师的责任是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知识的内化,使学生在知识获取、运用、丰富、完善中提高素质,促进个性发展。
3.课堂教学对象的整体化,加强学生主体性。学生的智力、能力和知识基础存在着客观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应从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和个性差异出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实现有差异的全面发展。在问题设计上要因人而异,让学生人人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都取得进步,使课堂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扭转过去课堂教学只重视优等生而歧视后进生的现象。
4.课堂气氛和谐,实现学生主体性。根据教学实践,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进行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是创造一种和谐协作的良好教学气氛。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这样学生就会在满意、愉快、合作、互助的积极情感状态中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创立融洽的课堂气氛,首先,教师要有健康的情感,这是产生课堂良好气氛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情感才有感染力,因此,我们要求教师不管课前有怎样的情绪,当你走进教室那一刻起,所有注意力都应集中在学生身上,从宣布上课开始每句话都要投入感情。课堂上只有教师高度投入,才能使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变化,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因为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民主的情境,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和期待,同时还应常伴随着“老师相信你能……”等激励语言,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乐观向上的学习状态。
学生主体地位的强化是学生创造性培养的前提和保证,而创造性是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创造性强调的不是共性的继承,而是个性的发展,教师只有依照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才会培养创造意识,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的开掘。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传统教育中片面强调以教师为主导,而忽视了学生为主体。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而不是主宰,学生是主人而不是“主听”。要彻底改变教师唱主角、少数学生当配角、多数学生当观众的本末倒置的局面,实行教学民主,解放学生主体精神,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促进“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因材施教原则的有效落实。所以,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关键。
2.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途径。从语文学科来讲,根本途径还是立足于教材。一方面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认真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发现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对教材知识深化、拓展,在全面备课的基础上,遵照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善于启发,创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注重朗读训练,以读代讲,多读少讲,多让学生说话,互相讨论,力求每个学生都活动,打破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使学生愉快地学到知识,轻松地得到能力培养,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素质教育的阵地。在教学手段方面也要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借助声音、图像等方式来很好地理解课文。总之,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加强认识、转变观念,要立足于教材,重视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总结出有效的方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之后,能够根据社会实际需要,更好地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多做贡献。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个教师的真才实学才是根本,因此应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锻炼自己,从语文教学自身规律出发,不断探索。
论文作者:杨文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学生论文; 主体性论文; 创造性论文; 教师论文; 个性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知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