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荒漠化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_土地荒漠化论文

防治荒漠化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_土地荒漠化论文

防治荒漠化,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部地区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荒漠化是西部地区的重大环境问题

荒漠化(Desertihcation)这一专业术语在国际上被广泛地采用是在1977年世界荒漠化会议之后。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了荒漠化的新概念,并列入“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非洲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即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或其它营力致使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耕地、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下降或丧失,包括:1.风蚀和水蚀致使土壤物质流失;2.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经济特性退化;3.自然植被长期丧失。根据全国普查资料,中国可能发生荒漠化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的总面积为331.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4.6 %;已发生荒漠化的面积达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 涉及新疆、内蒙、西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等13个省市(区)400多个县(市、旗)。 仅西北五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面积就占全国荒漠化面积的80%左右。可见,荒漠化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最严重的问题,其中沙化尤为严重,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少部分在干热河谷)的速率在扩展。我国荒漠化类型主要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和其它因素形成的荒漠化。沙质荒漠化是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荒漠化类型。

荒漠化已成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分布面积大、类型多样和扩展迅速。主要表现为(“中国荒漠化报告”):1.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建国以来,全国共有66.7万公顷耕地沦为沙地,235.3万公顷草地变成流沙,退化草地达1.05亿公顷,粮食单产低而不稳。2.破坏人类生存条件。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30年间流沙压埋房屋2200多间,棚圈3300多间,有近700 户村民被迫迁移他乡,甘肃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绿洲,地下水位逐年下降, 使7万余人、12万头牲畜饮水发生困难,2万公顷农田弃耕。3.加深了贫困程度,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受荒漠化危害严重的西部地区,1995年人均农村产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2%,为东部地区的五分之一。 4.严重威胁大中城市,工交企业和国防要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荒漠化地区常年遭受风沙危害的铁路达1300多公里,公路近3 万多公里,荒漠化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盐、碱等工矿企业的生产建设受到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降低且时有停工停产。5.荒漠化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近年来,大范围强沙尘暴天气出现频率增加、程度增强、范围扩大。这与本世纪以来人类活动强烈,全球气候变化有关。西北地区是强沙尘暴的多发区和重灾区,沙尘暴灾害愈演愈烈是荒漠化日益加剧的标志。强沙尘暴具有突发性、大灾害的特点,给国民经济、人民生活造成严重损失。近两年来特强沙尘暴又连续多次袭击我国北方各省直达长江下游,影响范围之大为历史所罕见。并在北京地区形成了“泥雨”天气,对人民生活和环境影响很大。

防治荒漠化、保障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西部地区大开发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防治荒漠化的新思路就是要遵守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追求可持续发展。荒漠化的发生与扩展虽受自然因素影响,但以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为主,主要有:土地利用不合理;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过度扩展,对现有生产性土地的压力。随着西部地区大开发,新的荒漠化问题必然还会产生,因为大开发将会导致:大面积土地被开垦;植被受到破坏,优良植物品种丧失;城市化加剧,人口猛增;水资源更加紧缺;沙化、盐渍化加重。为了防止新的荒漠化发生及恢复部分退化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下列几方面的思路。

遵守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进行全面规划。大量研究与实践证明,过去荒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呈无序状态。在“以粮为纲”口号的误导下,大量森林和草地被开垦为农田,其中50%左右新开垦土地因缺水和土壤风蚀、贫瘠与盐渍化而成为撂荒地和沙地。据调查,每次大开荒运动中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每一次盲目性的开垦都造成荒漠化的扩展。当前,中央及时提出“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的政策就是纠正土地利用中的这种混乱局面,重建自然界的平衡,建设农林牧合理布局的新秩序,形成优化的范式。防治荒漠化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和多部门的联合共建才能实现的宏大事业。目前最迫切的工作是要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和荒漠化治理的全面规划,形成系统中农、林、牧、副、社经各部门的综合效应,构建大系统最佳结构和功能,促进这复杂的巨系统呈良性循环。

植被覆盖率(由乔、灌、草组成)是评价生态工程的重要指标之一,合理的植被覆盖率要根据防护的要求和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严格地通过研究进行核算和设计。在荒漠化严重地区首先要保证合理的森林(植被)覆盖率及林(草、灌)地面积,形成防治荒漠化的安全系数。同时要科学地安排退多少田,还多少林(草、灌),并按人口增长状况,规划必需的基本农田及畜牧业发展、居民生活……等的需要。

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国土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它是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之所在。但该区域降水量少而不稳定、蒸发力大,水资源分配不均匀,这是规划时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此外,西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次生盐渍化土地,对未来土地资源开发将产生影响。

突出重点工程,建设完整的防治荒漠化体系。为了适应西部地区开发的新形势和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改进的急迫要求,国家对荒漠化年扩展率较高的黄河、长江源头,黄河中、下游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重点工程已经加大投资力度,并落实相关政策,开始了工程前期工作。如在工程实施中,政策到位,技术合理,严格管理,争取提前3—5年实现遏制荒漠化扩展的目标是有可能的(原计划在2010年完成)。

除了全国重点生态工程外,还有些地区荒漠化危害非常严重,如不立即治理,不仅影响西部地区的开发,而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强沙尘暴频繁发生、珍贵的濒危动植物种将要灭绝,需启动“抢救工程”。“抢救工程”治理难度大,但社会影响也大,需作为特殊工程配合高新技术措施和较强的投资力度。

建设完整的防治荒漠化体系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那种认为整个沙丘都铺满植物才是最好的固沙或一提到林带,就认为又宽又密又长的林带才宏伟,这种观念是不全面的。不管是风沙区的防风固沙、水土流失区的水土保持、灌溉区的盐碱地治理还是草场的改良等治理工程,只有具备合理的结构和配置,才有最佳的功能。西部地区已有一些适合当地情况的防治荒漠化的优化模式,如“三圈模式”、“小经济生物圈”等,都具有合理的结构、高效的功能和高的经济效益。

以防风固沙为主要目标的农田/绿洲防护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前沿防护带、阻沙带和内部保护带。经验证明:严重风沙危害地区,完整的防护体系,可有效地保护农作物,减轻风沙危害,保障人民生活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在一般危害地区,防护干旱风,绿化环境,开展多种经营,增加农作物收成达20%左右。

以保持水土流失为目标的防护体系(以黄土高原为例)要根据具体地形地貌系统,在“小流域治理”的基础上形成:在顶部建立水源涵养带(梁顶戴帽),封山育林(草),或种乔木或灌木;中部为经济果树带,主要种植以干果为主的经济果树,如大扁杏、扁桃等;中下部坡度较缓处为基本农田带,发展经济价体高的农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与草田轮间作并沿梯田边植灌种草;河谷川坝地区建立高投入、高效益经济作物的集约经营农业带。

结合生态工程,发展沙区产业,使农牧民尽快致富。对已初步治理或已治理较好的地区,在完善生态工程的同时,加强对沙地资源或黄土高原的自然资源利用和开发,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和有关高科技产业,并使之产业化、系列化,为农牧民致富创造条件。只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大西北的全面开发。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准噶尔沙漠及榆林等地都有较好的基础,有条件在治理的同时考虑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产业,提高经济效益,满足人民脱贫致富的要求。事实证明沙区有很大开发潜力,已积累很多成功经验,如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克昭盟,过去长期坚持植被建设,风沙危害明显减轻,但农牧民还很贫穷,直至沙区产业有了发展,人们从产业化获得经济效益,尝到了甜头,从而对植被建设更加保护和重视,这种称之为“反弹琵琶”的模式既促进生态建设又发展了经济。赤峰市翁牛特旗的“响水工程”是生态建设和产业化相互促进的另一成功典型,他们只用两年多的时间,将大面积的流沙重建为农林牧业用地。这种促进系统内良性循环的措施,人们称之为“富民工程”。

科学合理的造林种草,发挥生物措施的最佳效应。在环境恶劣的西部地区,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的巨大生态效益在于它造就良好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地球物理过程,保护和加强生态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维持自然的平衡。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是生态建设工程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干旱区造林要充分考虑水分平衡,过去很多失败的教训就是忽略了这个基本的道理。有些缺水的地带,却大面积高密度种植清一色耗水量大的杨树和柳树,形成了大片“小老头”人工疏林,生态效益不好亦无经济价值。造林、种草要根据当地的土地条件,科学的选择树种,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育苗是重要的环节,建议在沙区建立灌木园作为优良品种繁殖的基因库,为大面积造林,提供优秀品种。

西北地区因干旱、贫脊,植物和作物品种都较为贫乏,荒漠化又促进了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因此更要重视生物多样性保育。

荒漠化防治工程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造林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工程的结合,但大面积的治理应以“防”为主,因为荒漠化迅速扩展的原因多是人为破坏的结果。根据多年的研究和群众经验,在干旱区造林种草要考虑下列几个问题:1.主张以豆科灌木组成植被带的主体;2.以“窄林带”为主形成合理结构、良好功能的防护林体系,林带不是越宽越好; 3.流动沙丘、沙地造林以半固定为主的原则;4.造林种草与集水、 节水措施相结合,提高成活率。

重视科技,鼓励新的突破

荒漠化工程面临新世纪的挑战,又牵动着西部和全国的经济发展。当前,防治荒漠化主要的科学问题有:1.荒漠化形成机理与生态重建的优化模式;2.荒漠化生态评价和基准、指标的确立;3.荒漠化预警系统-遥感监测及网络系统;4.荒漠化防治的生物学基础。为了鼓励高新技术的运用和多学科参与工程建设,拓宽学科领域,攻克难题,提高工程质量,有必要在工程投资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研究和推广经费,创建一个科研、生产和推广紧密结合的新型的工程结构。

加强全国防治荒漠化领导,提高工程效率

为了提高防治荒漠化整体工程的效率,避免、分散和重复,需要充分发挥“国家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的作用,为提高“协调小组”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建议改“协调小组”为“领导小组”,由国务院直接领导,根据部门的职能分工,办公室仍设在国家林业局。同时,要加强“高级专家顾问组”的作用,保证荒漠化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增加科学技术和规划设计的透明度,使防治荒漠化这一史无前例的“功德工程”真正成为领导的事、科学家的事和广大群众的事。形成全国上下一盘棋,共同奋斗,防治荒漠化,保障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标签:;  ;  ;  ;  

防治荒漠化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_土地荒漠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