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以及通信系统的建设途径论文_王鑫

配网自动化以及通信系统的建设途径论文_王鑫

(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

摘要:配网自动化想要平稳运行,就需要完善的通信系统配合与支持,通信系统能及时将配网中监控等相关信息进行汇报,让配网工作人员能时刻全面掌控并了解实际运行的情况,以便提供更好的维修养护服务,保障配网自动化的安全运行,从而促进配电网自动化进一步发展。在当前社会飞速的发展形势下,配电网自动化也必须要积极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才能与社会发展节奏保持高度统一,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配电网自动化运行过程中,构建通信系统势在必行。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建设途径

1导言

智能电网建设主要以自动化、信息化为主,配电自动化的实现主要体现在发电、输电、调度、变电等环节,应当采用先进、成熟、合理的通信系统建设,构建好配网通信,促进智能电网的灵活使用。

2配网自动化中通信系统的应用要求

为了实现配网自动化中通信的合理应用,需要满足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各类应用要求,通道较短、数量较多便是配网通道方面的重要属性,并且配网自动化监控系统及管理系统之间功能各异,导致对通信功能方面存在各异的需求。为了对通信系统进行合理应用,需要使配网自动化监控及管理系统方面的通信要求得到满足,下面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2.1配网自动化业务通信需求

需要极高的安全性;所有业务都应当与《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当中所制定的条款相符,安全分区、横向隔离、网络专用等原则都需要体现在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工作中。还应当具备极高的可靠性:尤其是通信设备的工业级可靠性相当高,一般情况下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运行环境都在户外,所以材料老化较快,所以其必须要能够承受起天气恶劣的考验,还应当避免雷电、电磁、噪音等因素的干扰,确保安全稳定运行。配网自动化有非常多的节点,还包含极多的信息多,这些信息点都是分散存在的,覆盖的范围相当广。当前配网自动化业务通信需求相当紧急,不仅要符合高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还应当将配网自动化节点实现快速覆盖,这是目前最为关键的问题。

2.2经济性方面的要求

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利润的获取便是设定配网系统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若想避免配网自动化系统经济效益受损,便需要对电力通信系统投资方面的问题进行考虑,防止超出预算情况的发生,人们应将投资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减少电力通信系统建设及维修方面的成本,提高其应用的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配网自动化以及通信系统的建设途径

3.1明确建设的基本原则

要全面对建设的整体环境有所了解,深入现场实地考察,以便设计最为适合配网自动化运行的通信系统,促进配网自动化高效平稳运行;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将前瞻性原则贯彻到建设的始终,保障通信系统建设项目的流程以及各项作用能完全符合社会发展形势的基本需求;在建设过程中还要尽量运用点面相互配合施工计划,这样能更好的实现配网自动化三遥功能;要按照配网自动化的具体要求及作用,全面协调好建设团队的整体规划,建立前后和谐统一的关系,稳定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确保早日完工;还要充分观察配网自动化的客观环境与实际位置,若是配网自动化处在范围狭窄、数据输送的距离比较近的位置,这样就不适合建设通信系统,与建设的硬性要求相违背,因此,地理环境的因素对建设顺利也具有重大影响;如果配网自动化中的通信系统与其他系统共同使用同一电源时,不需要单独建立通信系统使用的配电站,为技术人员减少重复工作,同时也节省了电能。

3.2配网自动化中通信方式的合理应用

3.2.1.光纤通信

为实现主站层通信,人们可以将光纤通信方式应用其中,PDH以及SDH便是如今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通信传输标准,此外人们可以将光纤通信的方式应用于配网主干线方面,进而实现对故障数据以及信息的迅速采集,同时也可以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或下达遥控指令对其进行处理。较其他的电力通信方式相比,光纤通信方式存在一定的优越性,通过应用该种方式人们能够对其中继传输较远、通信容量较大、抗干扰能力强等方面的优势进行最大限度的发挥。目前人们已经将光纤通信方式广泛的应用于配网自动化建设以及各个工程中,事实证明该方式在性价比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因此人们已经将其视为应用的首选。

3.2.2无线专网

无线专网是建立在无线宽带基础上,其既有实施周期短、覆盖面广、组网灵活、施工难度小等特性,再加上其的专网专用性质,其的业务质量、覆盖范围都能够与配网自动化业务需求相符,其具备的优点主要包含:具有极大的宽带容量,与配网自动化业务宽带需求相符;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能够将通信系统中存在的伪造、中断、窃听、抵赖等安全威胁问题处理掉,在通信系统中的机密性、可用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等多个方面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技术;施工难度较小,无需停电改造线路,施工进度快,能够在短时间覆盖大范围。

3.2.3低压电力线载波

在用户抄表方面的工作中人们应用该种电力通信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发挥电力线(链路结构)的作用便是低压电力线载波方式的最大优势,当然在对低压电力线载波方式进行应用时需要考虑到其自身传输距离、通信质量以及容量等方面的局限性,一旦链路出现故障问题,便应停止供电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处理,电力服务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出现停电一类的突发事故或是需要对其进行检修时,应将通信中断。其三,屏蔽双绞线通信。子站及自动化终端装置之间需要实现信息的传输,为了满足其通信需求,人们应用屏蔽双绞线通信的方式实现二者之间的通信。容量较大、传输较快以及隐蔽性强便是屏蔽双绞线通信方式中的重要优势,但是人们在对屏蔽双绞线通信方式进行应用时,需要考虑到配网线路FTU以及TTU一类装置的特点,避免对系统整体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降低电力通信的成本,减少故障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减少资源浪费。

3.3监理完善的配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建设方案

首先,在通信系统核心内容的建设中,要充分确保系统主站能够发挥对整个配网自动化系统监管、运行以及后台维护等相关作用,主站系统要及时将整个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信息等内容,及时收录保存到数据库中,以便日后使用方便或是为其他工作提供有利参考依据。其次,要对网络终端设备严格科学的建设,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更要小心谨慎,按照具体的工作流程进行实际操作,避免在建设当中出现大规模的改修重置现象,将配网自动化的安全隐患减少到最低,尽可能不对系统稳定造成不良影响。最后,要科学合理高效的建设通信系统,相关企业可以事先运用遥信的方法将各个系统中所发生的故障报告传送到主站系统中,提高故障维修的效率,正确在最短的时间恢复系统整个平稳运行,然后在利用遥测技术加以辅助,对共同使用的变电站进行全面实时监测。

4结论

总之,科学合理高效的配网自动化以及通信系统建设,能有效提高整体系统运行的性能及效率,促进安全稳定,对我国电力领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的作用。因此,必须要采取适当的可行性的有效途径进行系统建设,才能对配电网自动化起到推动的影响,充分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李题印,刘永胜,包拯民.新型配网自动化通信方式[J].农村电气化,2011,(05):14-15.

[2]伍浩洋.基于配网自动化通信技术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0):91-92.

[3]戴勇.分析配网自动化与通信系统的规划建设[J].科技展望,2016,26(03):9+11.

[4]胡瑞勇.配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的规划建设探讨[J].通讯世界,2016,(21):138-139.

论文作者:王鑫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配网自动化以及通信系统的建设途径论文_王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