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社会下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再思考
姚从军,高麒麟
(湘潭大学哲学系,湖南湘潭411105)
摘 要: 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对马克思而言,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的重要性不亚于生产方式。阶级斗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其内在的逻辑展开形式。阶级斗争发端于剩余产品出现之后的阶级社会之中,人的本质直接决定阶级斗争的具体内容。阶级斗争主要表现为文化斗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武装斗争四种形态。虽然阶级斗争的结果是复杂多变的,但是却会以斗争一方的胜利或是斗争双方的两败俱伤而宣告结束。马克思断言,人类社会只有发展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阶级斗争才会不复存在。
关键词: 阶级斗争;剩余产品;经济斗争;武装斗争;共产主义社会
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之一。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就敢于揭露统治当局的剥削与压榨,敢于直接批判资本主义“吃人”的本质,敢于用最具讽刺的语言来挖苦资产阶级。马克思直言唯有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方能取得工人彻底的解放。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有三个高峰期[1]19:第一个高峰期是1843—1844年,马克思在自己文本创作中大量谈及阶级斗争理论,诸如《克罗茨纳赫手稿》《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二个高峰期是1845年1月—1846年12月,期间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三个高峰期是1847年—1858年,这一时期的理论创造主要集中在《1857—1858经济学手稿》中。今天,重温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研究这一理论的内在展开逻辑、双重根据、三种表现形态、双重结局,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逻辑展开
马克思在构建自己哲学体系时客观存在着这样三个转折期,同时也是马克思理论创造的三个高峰期。第一次转折是马克思从坚定的青年黑格尔唯心主义思想者逐渐转向一般唯物主义思想者,从坚定的民主主义者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者;第二次转折发生在马克思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创立阶段;第三次转变是马克思哲学研究本身的又一次深入,即建立在狭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广义历史认识论基础之上的研究,但这主要是集中在经济学语境中。在这三次转折中,马克思思想深处都有着具体知识背景和内在深层理论架构,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便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马克思在进行研究、创作时没有就阶级斗争进行专门撰述,但是在马克思诸多著作中却十分看重和运用阶级斗争理论。阶级斗争理论隐性地渗透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和哲学等文本之中,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核心理论之一。
考虑该患者有黑便史,发现肺栓塞后给予患者抗凝治疗,应用抗凝药物期间告知患者密切观察身上有无散在出血点,有无黑便,应用软毛牙刷,忌用力抠鼻。
众所周知,青年马克思的研究起点是法哲学,他试图通过对法律的研究进行一种哲学思考,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法哲学,为此,他还写了整整300页的形而上学导言。他的哲学研究最初是康德理论中“应有”与费希特理论中“现有”矛盾张力中所体现的主体能动性,随后是青年黑格尔主义中所彰显的自我意识,这在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里特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因为一直追随着康德和费希特,这一时期马克思认为最高存在是那些脱离了尘世的浪漫主义者。在他的思想维度内,没有现世的存在。1840年以前马克思为准备博士论文所作的七册《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1840—1841年的八册《柏林笔记》,1842年的五册《波恩笔记》,是现存马克思青年时期的重要研究文本。在1843年之前,马克思都没有深入研究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所以他就无法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总体角度去面对现实人类社会,也就几乎没有关注到阶级斗争这一内容。这直接导致了马克思在随后进入新的历史学研究领域时哲学话语的失语[1]155。
1841年马克思博士毕业进入到社会后,接触到了现实的社会问题(《莱茵报》时期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评判),他的唯心主义观念逐渐被颠覆。当马克思逐渐意识到必须直面社会历史时,就有了以欧洲国家社会历史为主体的《克罗茨纳赫笔记》。如上所述,这是马克思理论创造的第一个高峰期,在这里马克思逐渐抛弃以往唯心主义观点,转向一种在社会历史现实基础上,对青年黑格尔唯心主义原则的否定。这种转向中包含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革命因素,关于阶级斗争的内容也是这时呈现在了马克思的视野中。只有马克思将自己的研究视野转到现实社会中,阶级斗争才会有理论根基。
导师(通讯作者):周骏(1958-),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功能材料、光电子技术和生物光子学. Email:zhoujun@nbu.edu.cn
1843年夏天,马克思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在该文中,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进行批判时就明显涉猎到阶级斗争内容。“甚至对现代各国来说,这种反对德国现状的狭隘内容的斗争,也不会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德国现状是旧制度的公开完成,而旧制度是现代国家的隐蔽的缺陷。对当代德国政治状况作斗争就是对现代各国的过去作斗争,而对过去的回忆依然困扰着这些国家。”[2]5这可以说是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理论的较早阐述。虽然这一时期马克思还受到德国传统哲学——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束缚,但是马克思在思想上却已经处在自觉的理论转向之中,即逐渐扬弃黑格尔理论中不合理的思想,逐渐转向深层唯物主义理论的建构。当然,此时马克思脑中的唯物主义还处在一种“懵懂”状态,但却不失为一种天才式观点萌芽。伴随着唯物主义理论逐渐构建,阶级斗争这一理论直接出现在马克思的理论之中。“向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这种制度虽然低于历史水平,低于任何批判,但依然是批判的对象,正像一个低于做人水平的罪犯,依然是刽子手的对象一样。”[2]4诚然,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时的马克思仅仅是自发地运用阶级斗争这一理论武器,还没有上升到自觉高度,诸如马克思此时提出的只是社会现实中的表面斗争,没有上升到阶级斗争维度。
此后,马克思转入经济学研究,运用阶级斗争理论渐趋自觉,主要体现在他对阶级斗争元理论的阐释。当马克思(26岁)被迫流亡巴黎时,写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是马克思第一次试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的论著,他初步阐述自己新的经济学、哲学和共产主义观点。其中马克思首次提到了阶级斗争的社会根源,认为“竞争的必然结果是资本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来,也就是垄断更惊人的恢复;最后,资本家和地租所得者之间、农民和工人之间的区别消失了,而整个社会必然分为两个阶级,即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3]40。虽然这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批判性考察,但此时马克思已经明显地意识到,阶级斗争是深深根植于社会阶级划分之中的。当时资本主义旧社会中就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表现得最为突出,马克思不但指出了阶级斗争的社会根源,而且还提出阶级斗争具体的表现形态:经济基础之上的革命运动。整个革命运动必然发生在谋求私有财产运动之中,这也就意味着马克思找到了阶级斗争的现实基础。
最初阶级斗争的表现形态不会是政治斗争和武装革命,因为在阶级矛盾破裂之初,反抗的阶级往往处于一种相对弱势的地位,没有足够的革命力量去发动规模较大的政治斗争和武装革命。文化斗争形态此时就会成为革命的先声,这样的路径代价最小,也是被剥削阶级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这就意味着此时主导斗争的主要是知识分子,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欧洲的“启蒙运动”“文艺复兴”等都是一种阶级文化斗争的表现。文化斗争是阶级斗争最基础的一种表现形态,是阶级斗争成功的重要基础,因为一种革命的开始往往是从深层文化开始,且主导阶级社会的文化实质上是上层建筑中最为核心的那一部分意识形态。
每日优鲜可以在原来覆盖范围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商品属性、冷库位置、配送成本和时效性的情况下向周边人口密集、收入水平高的地区适当拓展,使配送范围扩大,让更多用户能在移动端下单,从而使得订单量增加,稀释固定成本,增加盈利,但是在扩展覆盖范围之前一定要调查好周边的经济水平、人口密度等,因为如果盲目地扩充,必然会导致亏损。
到了马克思理论创造的第三个高峰期,马克思就更加注重阶级斗争理论运用,这在《资本论》中多处都有表现。虽然《资本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结晶,但是其中却到处可见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光芒,《资本论》中隐含着马克思隐性哲学架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线索要属张一兵教授提到的唯物主义前提[1]25。正是因为马克思冲破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枷锁,转向了唯物主义理论,《资本论》才具有了牢固的哲学基石。而阶级斗争理论也同样是以唯物主义为立足点,也正是因为马克思在这一时期转变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所以他也更加自觉地将阶级斗争理论运用到了自己的文本撰写中,这是我们在研究视域中所不能忽视的。
二、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双重根据
(一)剩余产品的出现孕育了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存在并深深根植于人类社会发展之中。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按照阶级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里与摩尔根根据生活资料生产进步来将社会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种划分方法都根源于阶级不同,但阶级划分却不是在各个发展阶段都有。在人类社会早期(这是人类的童年[4]30)“人类”几乎没有现在意义上的劳动能力,更多只是遵循着肉体本能去活动,就像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里所谈到,有史时期起初的人们住在热带或是亚热带森林之中,他们以随处可获得的果实、坚果、根作为食物,这样度过长达千年。随着人类将其他小型两栖动物作为食物,并逐渐开始掌握使用火的方法之后,人类不再受到气候和地域限制,开始从森林走向草原,解放双手,直立行走。同时开始了制作简易的工具捕猎,特别是弓箭发明和制陶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过上了以采集、狩猎为主的生活。但“人类采集、狩猎所得仅仅能维持基本生存和繁衍所需,没有额外劳动产品剩余,此时,阶级划分还未出现,因为没有作为剥削对象的物质存在。但是随着人类肢体得到进一步解放,劳作能力得到提高、智力得到发展和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特别是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后,劳动产品增多,不仅能维持人类基本生存发展和种族繁衍,而且还有了部分富余,这时最初的剩余产品便出现。剩余产品出现必然伴随着对产品所有权的争夺,即这些剩余产品该归谁所有、如何进行分配、分配比例等问题便接踵而至。在人们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人跻身剥削阶级,一些人则沦为被剥削阶级。由此,最初的阶级划分便出现,剥削阶级、被剥削阶级得以产生。“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2]400-401,社会划分为不同层次也使得不同阶级产生。而且只要阶级一经产生,剥削就开始了,这是一种血肉相连的关系。
他对她解释说,我母亲年迈多病,父亲去世早,所以我必须回到家乡照顾母亲。她和他都各自坚持着,最后她留在省城,他则回到家乡那个城市的一所中学当教员。
1845年1月—1846年12月是马克思理论创造的第二个高峰期。此阶段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含蓄指出了“自从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和实践中被消灭”。此时马克思也提到唯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消解世俗家庭与资本主义的根基,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实现人全面发展,这样的表述逐渐增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已经自觉开始了理论上的转向。“实际上,而且对实践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2]55在此,马克思已经不再满足于理论批判,而是直接提出实践革命理论,这也是马克思在创立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之后的转向,这具有深层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有个大胆论断:“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此,对于阶级斗争的具体内容,有必要言明,马克思在这里具有深层理论指向。如果我上周五去健身也能算作历史的一部分,那么无法看出这与阶级斗争存在着怎样联系。法国在世界杯夺冠或者某个人对孔雀病态迷恋,都与我们这里所分析的阶级斗争风马牛不相及。的确,马克思的“历史”指的应是那些公共事件,而不是像健身这样的私人琐事,哲学视野不能只停留在单一个体之上,而应该立足于整个社会发展之中。从哲学研究对象的视角来审视人类社会发展,阶级斗争视域下的社会历史应该指重大的公共事件。如果切·格瓦拉(1)被卡车撞了,要成为阶级斗争事件也必须满足这样一个条件,那就是驾驶卡车的是一名联邦调查局特工。所以,阶级斗争并不能包罗万象。马克思所著《共产党宣言》更多是一种政治宣传,政治话语体系宣传往往充满着华丽辞藻。所以,马克思所说:“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2]400,这句话不能形而上地理解为在任何阶级社会形态中的任何历史事件都是阶级斗争。这句话的正确解读应该是: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最根本的内容[5]。这样看来,要消解阶级斗争就只有社会发展到阶级消亡的共产主义社会时期,人与人之间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状态,才会消除阶级本质差别,这也正是马克思理论的终极目标。阶级斗争本质就是为了争夺经济剩余的斗争,只要社会生产还不足以让全社会共享,阶级斗争就不会消失。当然,有人会说,早期的人类社会也没有阶级划分,但是又有谁愿意回到那个茹毛饮血的时代,况且历史也不可能开倒车。
(二)人的本质直接决定阶级斗争的具体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之后,剩余产品的出现为阶级斗争发生提供了一个可实现的物质先决条件,但是人的本质,即人的社会关系总和也起着关键性作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35人的本质由具体社会关系所决定。在资产阶级社会中,个人存在首先体现在他具有多少经济价值。当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中走出来,天真地以为人主宰世界的时代终于来临,但却没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所决定的分工与交换,让人的价值只能在交换上得到体现。在这样的市场经济世界中,人为了交换价值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颠倒地表现为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个人生存实际上转换为一种孤立的客体化碎片式的生存[1]622,人不再是主体,而人所创造的物成为了支配世界的存在。资本主义大生产的社会中,无产阶级直接沦为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商品,经济上的窘迫,人格上的欺侮,使得两个阶级的矛盾愈演愈烈,而根本原因是人们所表现的社会关系不同。这样的社会关系就直接导致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同时也决定着阶级斗争的具体内容。在这些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便是经济关系,这一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资本主义制度下,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中,经济关系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当那种被迫劳动成为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自然规律”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经济关系就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这与人类实现自我满足的劳动本身是矛盾的。阶级斗争始终是围绕着两个对立阶级的冲突展开。其中,经济权力该归谁掌控是最具决定性的问题。
将车组与车次按顺序进行匹配。首先根据步骤(2)与步骤(3)对车组号及车次进行排序,然后按照排名先后进行匹配。尽量安排日均走行里程小的车组去担任里程数大的车次,但由于股道约束、车组停放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车组与车次往往无法实现最佳匹配。
所以,阶级斗争虽然是由于剩余产品的出现而产生的,但具体斗争内容却是由人的本质所决定的。亚里士多德曾言人是一种天生的政治动物,换言之,所谓的“政治动物”也就是一种阶级身份的具体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人从一开始就被烙上了深深的阶级印记,这无法逃避。当然,也会存在从一个阶级转战到另一个阶级的情况。不管是以什么阶级身份活动,个体始终会带有一定阶级色彩。亨里希·马克思似乎很少受到犹太文化教育的影响,但他“转而皈依”基督教却纯粹是为了能够继续从事他的职业。马克思父亲的阶级角色转换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而这一切都是源于经济关系的改变,也就是说阶级斗争的具体内容由人的本质所决定。
三、马克思阶级斗争的三种表现形态
(一)文化斗争是最初的表现形态
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第二种表现形态,阶级斗争形式总是与阶级矛盾尖锐化程度紧密相连。文化斗争发展到了后期,理论层面的革命就不能满足革命发展要求,这时候革命形态就会由理论逐渐过渡到实践,主要就表现为政治斗争,由文化领域的斗争转向最初的政治斗争,此时被剥削阶级很少的利益诉求是不为过的。最初的时候,被压迫阶级提出的政治诉求不会触碰到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统治阶级也就会不自觉地给予其生长空间。这就为新生力量提供了可生存的土壤,这种形式也是最为常见的阶级斗争形式。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地温方面,松桃县、碧江区、德江县主要传统花生种植区4月的第一侯5厘米深处地温已达15摄氏度以上,万山4月第4侯已超过15摄氏度(表2),满足播种所需的地温要求。
国立博物馆是世界十大博物馆之一,以收藏伦勃朗、维米尔、哈尔斯等荷兰“黄金年代”艺术巨匠的精品著称。此外,世界上最精美的玩偶屋奥特曼玩偶屋、最精致的以威廉国王命名的舰船模型,以及代尔夫特陶瓷精品都是这里独一无二的馆藏。
(二)经济斗争贯穿于阶级斗争发展的始终
经济斗争是阶级斗争最重要的表现形态,任何的阶级对立都是从争取经济所有权开始的。剩余产品的出现孕育了阶级斗争,为阶级斗争提供了可生长的土壤,在这里其实内隐着更为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最为根本的经济因素。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斗争体现得尤为明显。马克思曾写到:“不难看出,整个革命运动必然是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即在经济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经济斗争的表现形态也是最为明显的,诸如19世纪欧洲的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均是工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与资本家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表现。经济斗争不同于文化斗争,停留在思想领域,而是立足于现实的生活,直接通过经济权益的争取和掠夺,实现自己的目的。经济斗争是阶级斗争中最重要的表现形态,因为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本原因。
(三)政治斗争也是基本形式之一
“至今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而这种对立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2]420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在阶级产生之初最为缓和,且这一时期可以称之为“蜜月期”。换言之,这时的剥削还处在一种被剥削阶级可接受的程度之内,被压迫的阶级会选择漠然视之,看之为理所当然,因为“某一特定的冷漠现象很可能是完全合乎理性的。只要一种社会制度还能给它的公民带来一丝的满足,他们就没有理由同现有的状态决裂,冒险步入一个完全未知的未来,这是一种情有可原的保守主义”[5]149。
政治斗争始终伴随着阶级斗争发展,这也是阶级斗争基本形式之一,阶级斗争的最初表现形式总是通过政治诉求表现出来,一个阶级政治声势的营造、政治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是阶级斗争的雏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阶级斗争中只存在两个阶级主导下的政治运动。社会的结构是多元存在的,阶级斗争也是复杂多变的,但是整个社会却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对抗之中发展,这两对矛盾运动也客观地决定了阶级斗争在一个时期内必定是以两大主要阶级的斗争为主线的。
(四)武装革命是最后阶段
当阶级斗争的发展、对抗日益激烈,就会进入“敌对期”,即阶级矛盾量变、渐进积累到足以让矛盾统一体破裂的时刻,阶级斗争就会以最残酷的形式表现出来——武装斗争的暴力革命。马克思曾言道:“革命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是完全不以单个政党和整个阶级的意志和领导为转移的各种情况的必然结果。”[6]85武装革命的斗争形式是每个阶级都不愿意看到和主动选择的,但是历史总是由其坏的一面推动着前进的,而且不以某一阶级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武装暴力革命也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抉择罢了,因为采取武装斗争就意味着有流血、牺牲的出现,付出的代价会比文化斗争、政治斗争惨痛数倍。但是这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所以阶级社会矛盾体破裂、转化的最直接方式就是暴力革命。但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消失、阶级消亡,这样的矛盾体就不会存在,人类社会也只有发展到那个时期,这种流血、牺牲才会得到终止。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文化斗争、政治斗争始终是一种形而上的斗争手段,没有通过“实践革命”形式表现出来。这虽然可以为革命政党提供理论基础,但阶级斗争却很难以这样的方式取得最后的胜利,因为物质力量的毁灭只能通过物质手段来达到。虽然理论的创造也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表现形态,但是这种已经人化的理论却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不能直接为革命阶级所掌控,转变到现实之中,成为现实力量。简言之,“理论一旦经群众的掌握,就会变成现实的力量。”这里所表现出来的武装暴力革命理论已经是不言自明的了。
(五)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两种结局
伴随着阶级斗争落幕,阶级斗争结果便随之产生。虽然阶级斗争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具体的结果也复杂多变,但是却可以大致分为这样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阶级斗争以一方的胜利而宣告结束,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其一,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取得胜利,仍然维持统治根基,反抗阶级未能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但统治阶级此时也会在原有的制度上接受一定的妥协,让渡出部分权力,即继续采用改良的方式来巩固统治地位。其二,被统治阶级取得革命最终的胜利,将采取新的阶级统治方式,但只要阶级社会一直存在,阶级斗争就会相伴而生,只不过那是阶级矛盾最为缓和的时期罢了。
第二种情况,阶级斗争双方落得两败俱伤的结局,此时社会的发展方向将变得模糊不清。矛盾双方势均力敌,社会可能会向着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柏林墙”的出现印证了这一结局。此时社会矛盾体依然没有在革命斗争中破裂,矛盾的对抗性没有得到缓和,唯一不同的是矛盾双方会在一段时间保持对峙的状态,直到一方所积蓄的力量强过另一方,且足够打破矛盾统一体,社会格局才会被改变,但阶级矛盾从始至终未消失过。
总而言之,阶级斗争伴随着文化斗争、政治斗争、武装暴力革命等阶级斗争形式存在于阶级社会之中。从纵向上看,阶级斗争无形中塑造了众多事件、制度和丰富的思维方式,表现出形态各异的斗争形式。从横向上看,阶级斗争始终贯穿于阶级社会发展过程之中,在历史纪元变迁的混乱过渡时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引擎。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之前,包括傅里叶在内的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种空想,或者如中国哲学家所畅想的“大同社会”。这些都只不过是一种天马行空式的幻想。当然,马克思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中早已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社会发展方向——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剩余产品丰富到能够满足每个人基本生活需要。国家没有存在的必要,种族之间不再有隔阂,阶级自行消亡,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那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形态,也是我们向往并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
注释
(1)切·格拉瓦(1928-1967年),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和古巴游击队领导人,与菲德尔·卡斯特罗一起领导古巴人民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政权。
参考文献
[1]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5]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李杨,任文科,郑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
[6]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中图分类号: B0-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1808(2019)02-0017-05
[收稿日期] 2019-02-22
[作者简介]
姚从军(1971-),男,湖北随州人,湘潭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哲学逻辑;
高麒麟(1994-),男,云南曲靖人,湘潭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编辑 张 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