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青年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
李慧慧1,唐俊青2,梁 军2
(1.喀什大学,新疆 喀什 844000;2.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摘要: 红色文化作为传统优秀文化的一种,因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不可替代的价值作用成为每个中国人都应信仰的文化力量。通过分析红色文化与青年特点的整合程度、与校园教育的融入程度及红色文化传播数字化进程速度这三方面主要问题,对如今红色文化发展的现状进行剖析讨论,并具体阐述了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措施,力求在结合青年特点的基础上,使红色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 红色文化;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红色文化与价值观的相关理论分析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党和国家事业战略性角度出发,把青年价值观教育质量的提升当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组织制订了一部以促进青年发展和成长为中心的规划方案。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年一代要牢记使命,有理想抱负、有能力本领、有担当责任,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想信念[1]。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就是青年时代,这其中的关键点就是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社会和青年的价值取向具有非常强的正相关性,所以,青年的价值观培育尤其重要。全社会都要竭力营造一种重视文化的氛围,青年作为中心人物更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从自身做起。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的繁荣程度直接反映了国家的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是我们坚信不疑的真理,文化对我们的重要程度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梦”的提出致力于使国家变得富强,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致力于人民生活的幸福美满,这也加固了文化的地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代表,是我党在1921年至建国前奋斗历史的精神文化传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充分吸收国外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后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奋斗精神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正确的价值观对个人成功及事业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促进其成长的基石,更是支撑。青年作为国家未来发展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社会的影响尤其深刻,甚至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培育青年的爱国意识,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摆在核心地位,为实现中国梦而付诸努力行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信守不变的真理。
正视红色文化的教育意义、现实意义,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既一脉相通,又推陈出新,要想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就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年培育体系完美结合,使红色文化被广大青年群体所认知、认可,更重要的是使其做最坚定的红色文化拥护者、信仰者,将红色文化作为自身行为导向和思想支撑,进而提高综合素质水平和个人修养水平[2]。
(2)有双重支付的情形。如果A利用同一个UTXO构造2笔交易(Tx1:从A地址转1枚比特币给B地址;Tx2:从A地址转1枚比特币给C地址),并用私钥分别签署这2笔交易。由于消息传送具有随机性与先后性,有些实体先收到第1条交易,而有些实体会先收到第2条交易,那么比特币系统会以哪条交易为准?
二、红色文化融入青年价值观培育的问题分析
二是建立社会资本建设以奖代补机制。研究出台社会资本参与河湖治理、日常管护等工作的“以奖代补”管理办法。对社会资本投入有利于河湖健康治理和保护的项目,制定相关以奖代补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河湖健康建设。武汉、宜昌、襄阳等条件合适的地区,可探索以规划和项目为载体,以土地开发、抵押贷款、PPP筹融资为手段,撬动引导社会资本、银行资金投入,实现河湖管护与开发、官方主导与民间参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红色文化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能使广大青年群众切身感受与其相关的革命文化,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3]。但目前红色文化在融入青年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棘手问题,综合整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红色文化开发与青年特点有待整合
地区差异造成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同样的红色文化分布状况也是因地而异。一方面,红色文化的开发没有一个全局统筹概念,各个地区各自为战,互不交流互不帮助,而且经济效益为主的开发方式也使得其市场导向性更强,盈利性过于明显;另一方面,政府在对红色文化进行规划时,没有进行科学的整合划分,使得红色文化的开发大多数以英雄纪念馆、遗址、故居等物质文化形式展现为主,方式过于单一,缺少当地特色,景区的开放方式大多以参观遗址、简单的物品或图片展示呈现在游客面前,内容和方式都过于缺乏吸引力,不能使游客提起兴趣。由于青年所在的新时代具有新特点,热血与奔放兼有,活力与激情具备,这些整齐划一的展示品代入感不强,很难使人感同身受,更无法将这些物品的隐含意义表达出来。再加上部分红色文化所处地区偏僻,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景区规划,服务较差,从业人员素质不能胜任其工作岗位,稍微讲解不到位,就会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产生偏差,大多数纪念场所的参观方式都是走马观花式的一眼而过,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自然也就少了预计中的教育和熏陶的作用。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竞争就不会有优劣之分,为保证质量,可适当开展与其相关的教育考核评估。在组织相关活动时,要注意明确教育评估目标,制定一套符合当前考核的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加以规范,不能使这些活动沦为走形式、走过程。鼓励学生撰写观后感或心得体会进行征文比赛,且颁发荣誉证书或特定的奖品用以激励。同时也要确保评估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在良好的氛围下给学生一定的自主表达权利,让他们可以真正深入思考,起到应有的效用。
(二)红色文化与校园教育融入程度有待提升
高校作为青年群体的主要聚集地,是红色文化的宣传主阵地之一。不少研究表明,红色文化在校园的宣传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注重形式、流于表面、缺乏创新等。就其教育方式来说,其宣传红色文化所采用的教材内容过于单薄,而且内容不够鲜活,与其日常生活联系不大,很难产生共鸣,更不用说会从中产生学习欲望。例如一些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类必修课程,由于这些课程内容较为枯燥,且大多采取大班授课的方式讲解,教师没办法照顾到每个同学的学习进度;且由于还在使用传统的被动式授课方式,学生无法与教师进行良性的互动,也剥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不由自主产生抗拒,无法深入学习境界中,最终致使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虽然教材中包含大量红色文化教学内容,但教材中更多涉及的是理论知识方面而少有通俗化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内容过于高屋建瓴,使人有一种学习屠龙之技的感觉,很难使学生产生深入了解的兴趣,更多的只是死记硬背用以应付考试。
青年一代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预备军及中流砥柱,能否坚持不忘初心,能否做到牢记使命,成了红色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红色文化以其特有的指导功能对青年树立人生目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继承和发展红色文化有助于引导青年群众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使其能够自觉地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再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执行也必须依赖红色文化,前者的发扬光大离不开对后者的继承和发展。红色文化的教育灌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灌输是一体两面的,充分符合当下的社会期望,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基所在。因此,重视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做到充分保护和合理开发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的无形价值融入到有形的实践活动中,代代传承,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秉持的信念和坚守的真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固有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也深受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种不良观念被推上风口浪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成为部分人的追求,历史虚无主义的坚守者也不乏少数,在这种错误思潮的引导下,必将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文化发展的危害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三)红色文化传播数字化进程有待加速
在挖掘红色文化时要注重体现本土特色,政府在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时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和责任,建设好硬件设施,配套的政策也需要落实到位,发展框架的搭建要完善,专项资金方面更要全力支持。不仅如此,各级政府在完善服务体系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红色文化相关资源的保护力度,同时强化政策方面的支持,做好红色文化产品的推广工作,最大力度地发挥红色文化的经济效益,为构建一个互利互惠的良性资源产业链而努力,只有齐心协力共同为之努力才能确保红色文化的发展与时俱进。
不仅如此,校园文化与红色文化相关度非常低下,大多数学校都未充分使红色教育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与其相关的校园活动也不多,不能很好地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导致学生整体对其兴趣不大、关注性不高,红色文化的建设也就难上加难。
三、红色文化融入青年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索
(一)红色文化开发与硬件建设结合青年特点同向推进
信息全球化的趋势不容小觑,要深刻认识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传播效用。作为新时代新环境的先锋主力军,青年群体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在大量的数据信息以飞速之势呈现在大众面前时,青年群体表现出的平稳心态让我们看到希望。当互联网已经悄无声息地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涉及一点一滴的琐碎小事时,红色文化并没有抓住这个平台崛起,电视、电影、广播、报纸以及电脑的优势并未被完全发挥,在如今8亿之多网民的中国,红色网站的建设却少之又少,仅有的一些网站却又因栏目设计千篇一律、内容编辑缺乏创新、推广形式趋于表面的问题奄奄一息,例行公事般的叙述加之更新不及时,无法迎合大众需求,使得红色文化的传播难以进行。
开发红色文化时也要注意,应坚持在合理开发的立场上进行创新,拒绝千篇一律的简单物品图片展示,英雄纪念馆、故居、遗址等要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更加贴近时代生活,多采用青年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确保其符合大众审美需求,能够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力;更要考虑青年自身的特点,确保青年群体能够接受并乐于接受。在景点内,要给予一定的讲解服务,加强讲解员队伍的素质建设,注重宣讲红色精神文化内涵,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发展齐头并进,使游客能在不知不觉间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不但在软件方面要形成竞争力和特色,在硬件方面如基础设施也要做到位,为游客提供方便舒心的服务,这样才能吸引客流量,使更多的人接受红色文化。
最后,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应树立正确的资源使用观,引导各类资源整合发展,使民俗文化资源、绿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相结合,共同发展,形成具有当地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红色文化;并且要让红色文化与其他同类文化资源齐头并进,形成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局面,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做出贡献。
综上,本文选用基于C0复杂度的端点检测算法对接收到的语音信号进行端点检测,然后其进行10阶线性预测,去掉了传播中声道的影响,选择语音浊音段的激励信号使用广义互相关算法进行时延估计,对得到的时延进行一阶自回归滤波得到最终时延。完整的算法框图如图2所示。
11月16日,梨视频公开一段拍客卧底拍摄视频,内容显示,外卖商家使用外卖料理包(也称速食包),加热后再包装,通过外卖平台大量售出。对此,饿了么发布公开声明,对事件做出回应称“使用问题品牌的商家全部下线”。
(二)将红色文化与学校教育相融合
学校可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特点,加以利用,创办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的学校,并加以推广,通过开展深入浅出的校园红色文化活动的方式也能很好地将红色文化融入青年群体的教育之中。学校要注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加红色文化教育氛围,加强教风、学风、校风建设,使在校学生耳濡目染红色文化,进而潜移默化地成为红色文化的践行者。具体可通过开展与红色文化相关的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有胜负的形式来使其乐于参加,也可通过主题写作比赛、诗朗诵比赛等活动增加红色文化传播的影响度及涉及面,或组织社团活动,鼓励师生开展研讨会等方式,呼吁教职工重视其教育作用并加入其中,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将红色文化的影响深入到日常生活中,帮助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
应加大红色文化的应用深度和广度,改进传统式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拒绝教师只讲课、学生只听课的僵硬局面,除传统式的填鸭式教学外,更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结合新时代新需求,采取互动式、探讨式、情境结合式等能让学生沉浸其中的方式来帮助教学[4]。了解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将学生学习的思想由被动接受转化为对知识的自发学习,利用现有条件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重新提升,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师生互相沟通中达到学习红色文化的目的。
很多时候幼儿的兴趣就是在一些突发事件中产生的,这种情况常常让老师没有机会准备教具,而现代教学媒体的出场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并且让幼儿眼前一亮,调动他们语言表达的积极性,从而顺利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三)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传播红色文化
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新的载体,而微信、微博、QQ、知乎等网络平台也为其提供新的发展和传播手段,这就提醒我们要善于利用新时代所赋予的新手段新方法,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占领新兴舆论阵地,积极利用现代媒体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服务,使得红色文化在传播手段和内容上推陈出新,在青年群体中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传播手段上要做到贴近生活,图文并茂,声情具备,用正确的观点和舆论引导广大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能够勇敢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5]。
开展红色教育专题,配以红色题材的相关资料,如图片、影视等,对红色文化人物加以渲染,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青年群体的特点及时代要求,增加其感染力、号召力。学校开展的红色专题和红色网站要注意定期更新,按时维护,不断引入新政策新内容,建立网络资料库,提高教育的时效性。最终达到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目的,培养相关的爱好,使其能够自觉参与到红色文化的建设中,切身实地为其做贡献。
手机智能化的不断提高,为培养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也让红色文化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具备了可行性。教师可组织学生团体或个人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开展微视频拍摄,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现实实践过程中学习了解红色文化,进而达到思想升华、行为改变。将微信、微博、头条新闻的实用性提高,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为红色文化的发展做贡献。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不良诱惑无处不在,而青年一代作为新时代的主人,在其价值观培育中红色文化所占比重的高低更显得尤其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准则,设身处地最大限度地为人民谋利益,尊重青年群体的需求,以其作为中心思想和执行原则。由于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时期主要在青年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曾专门探讨青年问题,足以可见在党的工作中青年所占的地位之重,做好青年时期的思想工作教育尤其重要,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的必须重视的问题。
广大青年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到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并以此作为行为准则和思想规范,用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作为思想基础,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用红色文化特有的精神内涵和品质,激励青年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相连接,以中国梦为人生最高理想追求,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紧密衔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由图1中(b)可知,2种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在成熟期的变化趋势与总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pH 5.4条件下的酱油氨基酸态氮由40天时的约0.99 g/dL逐渐升高至约1.06 g/dL。pH 6.5条件下的酱油发酵55~60天有较为明显的升高,而后逐渐升高至与pH 5.4条件下酱油相同的氨基酸态氮值。
参考文献:
[1]杨晓慧. 习近平青年价值观教育思想论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1):124-133.
[2]何其鑫,向国华,余雪源. 红色文化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3,33(10):235-239.
[3]蔡英谦. 红色文化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应用——以广东为例[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6(6):31-36.
[4]刘延雪,邢红梅. 大众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3):76-80.
[5]孟燕,张健. 微媒体传播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J].理论导刊,2018(8):102-106.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719( 2019) 11-0010-03
作者简介: 李慧慧(1996-),女,河南周口人,喀什大学2019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唐俊青(1991-),女,河南开封人,桂林理工大学2019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梁军(1969-),男,广东高州人,硕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 2019-09-03
修稿日期: 2019-09-23
基金项目: 2018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一般项目“广西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驱动机制与模式构建”(18FDJ001);2019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西红色文化传承的驱动力研究”(YCSW2019165)。
(责任编辑:乔连全)
标签:红色文化论文; 价值观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喀什大学论文; 桂林理工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