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对科学观的重大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恩格斯论文,贡献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性著作。在这两部著作中,他与黑格尔的区别之处在于:不是用幻想、猜测和纯思辨的方法来构造自己的哲学体系,而是对19世纪自然科学的成果和400年来的科学史材料进行概括总结和抽象上升,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社会观的理论体系。恩格斯关于自然观的伟大成果,已在我国自然辩证法界40年来的研究工作中得到了继承、丰富和发展。本文旨在探讨恩格斯对科学观的贡献,因为当代自然科学的哲学精神已从对自然观的研究转移到了科学观的研究。简单说来,由于科学技术在认识自然和社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由于科学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于是,人们慢慢形成了科学是绝对真理和绝对有效的观念。但是,时至今日,往日认为的那些绝对真理在某个层次上被推翻了;往日带来的生产、经济效益却又造成大地沙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负效应。科学在认识论上是如此的变动不居,在应用上是正负效应同时并存,所以,对科学的反省研究就必然成为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详见拙著:《现代自然科学的哲学精神》)。那么,我们追本溯源,抚今思昔,可以在恩格斯博大精深的自然辩证法著作中发掘出宝藏来指引我们今天的探索,这就是本文的目的和任务。
恩格斯限于当时历史任务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创建一个科学观的严密体系(今天也很难说清西方和东方的哪一家的科学观是比较正确的体系),但他那丰富的知识、卓越的思考和精辟的分析,已为我们今天建立比较合理的和相对正确的科学观提供宝贵的思想和指引,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法论。由于本文的篇幅有限,下面就几个重大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关于科学的本质和真理问题
科学观首先要涉及科学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基础性问题。西方和东方的一些学者认为,科学只是有效的工具,或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因此科学不在于求真。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科学的首要任务是认识自然、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因而科学是真理。对于这个问题,恩格斯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早在100年前就明确地作了回答。他指出:“我们主观的思维和客观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因而在自己的结果中不能相互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它是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无条件的前提。”①坚持人们的思维成果——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界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坚持科学是一种真理性的认识,这就是恩格斯的基本观点。
主观思维和客观世界一致,是否就意味着二者像两个几何图形一样可以完全等同、完全符合呢?在我们的队伍中,曾有人实际上持等同论的观点,而西方的某些学者又把这种等同论强加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身上。其实,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一致论”并不是几何学上的“全等论”、“等同伦”。他一方面明确地指出:“一个事物的观念和它的现实,就象两条渐近线一样,一齐向前延伸,彼此不断接近,但是永远不能相交。”②恩格斯在这里十分明确科学知识这种观念形态对客体的反映总是“粗糙化”的和有选择的,它虽然一方面回到了客体,但另一方面却又略去了一些东西,根本不存在“等同论”。另一方面,恩格斯又从认识主体本身分析不会达到“等同论”。他指出:“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时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的实现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正是由于主客体之间的差别和主体本身的局限性,所以,二者不能完全等同和完全符合,这就是恩格斯的“一致论”的本意所在。
当科学已成为真理性的认识的时候,它是否就已达到了顶峰成为绝对的呢?科学理论中有没有错误呢?我们曾有人把几个伟人的思想观点和言论全部当成了绝对真理,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相反,爱因斯坦在推翻牛顿力学的时候,却又由衷地表示欢迎学者们有一天能推翻他的相对论。爱因斯坦这种非常合理的真理观其实早在100年前的恩格斯著作中就已经具有。恩格斯仅仅通过对19世纪以前的科学史和科学逻辑的分析,就得出令人佩服的结论,他说:真理“包含在科学的长期历史发展中,而科学认识的较低阶段上升到较高阶段,愈升愈高,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一点。”④
恩格斯对绝对真理的认识远不止于此,他根据当时的科学成果进一步作了许多精辟的分析:1.他通过对波义耳定律的分析,阐明了科学真理只能在一定层次或范围内成立,若超过这些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并且就是在那个适合于它的层次或范围内,它也是“近似地正确”。2.真理和谬误“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只要我们在上面指出的狭窄的领域之外应用真理和谬误的对立,这种对立就会变成相对的。……真理变成了谬误,谬误变成了真理。”⑤3.恩格斯把辩证法坚持到底,他极为深刻地指出:“今天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认识都有它隐蔽着的以后会显露出来的错误方面,同样今天已经被认为是错误的认识也有它合乎真理的方面。”⑥恩格斯的这些论断在现代科学中已得到愈来愈充分的证实。的确,现代任何一种科学理论不仅是相对真理,而且其中确确实实包含着“隐蔽”下来的不正确的成份、因素等方面,留给后人修正、纠正,甚至在一定层次上推翻它的可能性,只有蠢人才会说自己的理论绝对正确。
二、关于科学的分类和结构
20世纪的今天,自然科学门类总量已有1000多门,而且纵跨超宇观、宇观、宏观、微观、超微观,远非恩格斯时代可比。但是,恩格斯关于科学分类和结构的基本思想至今仍放射出光辉。在这方面主要有三点:
1.恩格斯非常正确地把科学分类奠定在自然界的运动形式和物质层次的客观基础上。他根据当时的科学水平,一方面把科学分类与运动形式相联系,指出:“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⑦力学就是研究机械运动的科学,物理学就是研究声、热、光、电、磁的科学,化学就是研究化学运动的科学,生物学就是研究生命运动的科学。另一方面,虽然恩格斯没有提出现代层次论的理论,但在他的著作中早播下了层次论的思想。他把学科分类与物质层次相联系,指出:力学是研究物体“位置变动”的科学,物理学是“关于分子运动的理论”,化学是“关于原子运动的理论”⑧。虽然现代科学把物理学、化学推进到了众多层次,仅就字面来看恩格斯的这些说法已经过时,但恩格斯关于学科分类与物质层次相联系的基本思路仍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
2.在解决科学分类的客观基础之后,恩格斯进一步对19世纪已存在的学科进行了分类。一方面,他在批判地继承圣西门、孔德和黑格尔等人成果的基础上,把当时的自然科学区分为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几大类基础学科。今天看来,这个分法仍然有效。另一方面,他又看到这些基础学科是个“母核”,它们可以在上、下、左、右进行移植和渗透,发生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不同的边缘学科。如热力学与化学作用,可产生化学热力学;电学与化学作用,可产生电化学;物理学与化学作用,可产生物理化学等。在那个科学远不如今天发达的时代,恩格斯就已经高度重视边缘学科的出现了。
3.高瞻远瞩,对科学未来发展作出英明的预测。这主要表现为两点。
第一,恩格斯已洞察到19世纪以后的自然科学发展方向是向“不可见”(注:指微观)领域进军。因为在研究宏观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现象及其运动问题之后,从科学认识的逻辑来说,就会进一步追问:光、热、电、磁的本质是什么?化合与化分的机理是什么?蛋白体究竟是什么?遗传与变异的机制是什么?恩格斯本人也确实遵循着这一逻辑在思考问题。恩格斯曾在一篇有50多页的长文“电”中,不遗余力地去澄清、分析当时电化学中的混乱与困难。他在没有发现电子的情况下,一方面认为应找到电运动的真正物质基础,才能真正澄清混乱。另一方面,他通过自己的思考非常英明地指出:“在分子科学和原子科学的接触点上,双方都(注:指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宣称与自己无关,但是恰恰就在这一点上可望取得最大的成就。”⑨这真正是对未来学科发展的天才预见!
第二,未来新学科的可还原性问题与独立性问题。恩格斯以高级运动形式包含低级运动形式然而又不等于低级运动形式、高级层次包含低级层次然而又不等于低级层次的事实为根据,非常正确地指出,可以用力学的方法去研究物理,用物理的方法去研究化学,用化学的方法去研究生物。他还顺次把它们称为“作为分子力学的物理学”、“作为原子物理学的化学”和“作为蛋白质化学的生物学”等。这就表明,恩格斯是赞成和支持用还原的方法去研究和发展新学科的。但是,我们同时又要看到,恩格斯在主张还原方法的前提下又反对还原论,即反对把一切高级的和高层次的学科归结为、降解为低级的和低层次的学科。他深刻地看到了高级的和高层次的学科本身有其特殊的本质和规律,不可能为低级的和低层次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所能代替的。他曾意味深长地说:“终有一天我们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把思维‘归结’为脑子中的分子的和化学的运动;但是难道这样一来就把思维的本质包括无遗了吗?”⑩
三、关于科学进步和科学革命的问题
如果说,上面两点是科学观的静态方面,即对科学进行静态整体剖析的方面,那么,这里说的却是科学观的动态方面,即对科学进行动态整体剖析的方面。
当代有的派别承认科学有进步,有的派别不承认科学有进步。在承认进步这一派中,有的认为科学进步只是量的变化,没有革命或质变;有的认为科学进步应有量和质的两个方面;还有的认为科学只存在于质变之中,并且新旧理论之间是不可比的。当我们评价这些形形色色的科学观和选择自己认为比较正确的科学观的时候,不由自主地要想到100年前恩格斯在这方面的卓著见解和论述。大体说来,恩格斯对这一问题有三个方面的看法。
1.恩格斯通过对科学发展历史的深入剖析后,得出了关于科学发展面貌的两点结论。一点是15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背叛神学和脱离哲学母体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形式而独立存在之后,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而且得到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说是与其出发点起的(时间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的。”(11)另一点是他认为:“科学的发展则同前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知识量成正比,因此在最普遍的情况下,科学也是按几何级数发展的。”(12)这就是说,他认为科学是以一种加速度的方式往前发展。恩格斯的这些分析,与20世纪的普赖斯和汤浅光朝的看法基本一致,但恩格斯比他们早了好几十年。
2.在概括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概貌的基础上,恩格斯又非常出色地分析了近代400年来科学进步的认识论特点。
第一,他指出,18世纪上半叶以前的自然科学在认识方法上的特点,是以分析法、解剖法为主,之后,则逐渐形成以综合法为主的特点。从分析法、解剖法到综合法,就意味着科学在进步,因为分析法、解剖法只看到局部、树木,而综合法才能认识事物的整体、森林。也就是说,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他认为,与18世纪的分析法、解剖法相适应的自然科学,是一种堆积材料的科学,是一种关于既成事物的科学。这时,科学家们只强调经验的重要性而忽视理论思维,结果损害了科学的进步。与综合法相适应的科学,是一种把“自然过程结合为一个伟大整体的联系的科学”,于是自然科学家便走进了理论的领域,由原来的经验科学变成了理论科学。显然,这是科学上的进步。
第三,更难能可贵的是,恩格斯从认识论上洞见到了科学发展的抽象性和间接性会越来越高。正如前述,他预见到科学会向微观领域发展。但人们怎样去认识微观呢?他指出:“原子和分子等不能用显微镜来观察的,而只能用思维来把握。”(13)当今天人们必须用数学模型、物理模型来探索基本粒子世界时,这与恩格斯的论断是多么的吻合!
3.科学革命是科学进步观中的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因为科学的飞跃和质变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恩格斯对科学革命作出的精辟的分析与研究,至今仍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革命是科学理论框架和概念的革命。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总结了拉瓦锡革命,他非常正确地指出,这场革命是把旧的燃素的概念转换成燃烧氧化的概念。他指出,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是把托勒密的地心说的框架转换成日心说的框架。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革命就是旧的理论基础的被推翻和被根本改造。革命的结果,不仅是重新整理了已有的经验材料,而且根本改变了科学知识。
第二,科学革命是自然科学的世界图景和科学家的自然观上的革命变革。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以大量篇幅分析了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发生在天文学、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中的革命,他把它们称为冲破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五大缺口”,然后从中概括出一幅崭新的科学世界图景。他说:“这样,我们就能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14)在有了这幅系统联系的科学图景之后,恩格斯又对它抽象上升出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他指出:“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15)“在自然科学中,由于它本身的发展,形而上学的观点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16)为顺应科学发展的这一潮流,科学家们应抛弃传统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与陈旧观念,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与思维方式把自己武装起来。
第三,革命后的新理论与旧理论之间仍然有一定的继承关系,旧理论在一定范围内和在一定条件下仍不失去价值和意义。恩格斯科学地分析了氧化说与燃素说的关系,他指出:幻想的燃素虽然全部被推翻,“但燃素说原有的实验结果并不因此而完全被排除,相反地,这些实验结果仍然存在,只是它们的公式被颠倒了。”(17)恩格斯的这个论断对于分析量子力学、相对论等与牛顿力学的关系仍然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四、关于科学认识的方法问题
恩格斯十分重视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他对哲学方法、逻辑方法等理性认识的方法以及对观察、实验等感性认识方法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建树,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财富。但由于这个问题的内容十分丰富而又庞大,非本文所能完成。作者将另撰文论述这个问题。
五、关于科学对哲学的作用
前面四点是属于科学系统内部的基本问题,但是,科学系统本身不是孤立的,它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社会各个子系统之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仅就科学认识系统来说,科学与哲学、科学与社会(包括生产、经济、政治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尤为重要。所以,科学观中还应研究一下这两个问题,事实上,恩格斯本人在这两上问题上都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本文不是全面剖析恩格斯关于科学与哲学、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文章,本文仅以科学为核心、为基点,从科学对哲学的作用、科学对社会的作用这个特定角度来讨论科学观的问题。这个特定角度与从哲学对科学的作用、社会对科学的作用这个相反的角度讨论问题,显然是有区别的。
从科学到哲学这个角度来说,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科学对哲学的推动作用,但又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论述。我们从中可概括出四个方面。
1.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和源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非常精辟地分析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产物和升华。他指出:正是由于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揭示了太阳系的演化与历史;正是由于赖尔的成就揭示出地质的进化;正是由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揭示了宇宙物质和运动不灭性与统一性;正是由于维勒人工合成的尿素填平了非生命与生命的鸿沟;正是由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了生物进化的规律性等(18),才真正使人们把天体、地球、非生命、生命等联成了一个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发展的自然界,并由此才有真正可能创建起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相反,如果没有这些科学成就,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世界观也是建立不起来的。
2.科学推动哲学改变形式。恩格斯有一句令人振聋发聩的名言:“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19)就是那些误解或不支持恩格斯的西方学者,对这句名言也不得不表示钦佩。这句话最深层的意思,就是划时代的科学革命必然要推动哲学的革命变革。所谓划时代的发现,它一定是属于突破性的新发现,这些新发现首先要以新概念、新理论取代旧概念、旧理论,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认识图式、思维方式以及观念上的变革。这样,哲学的基础变了,原来的哲学形式必然迟早也会发生质变和变革。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等书中,多次论证了形而上学自然观、世界观只适合于机械力学的科学世界图景和思维方式等,当由机械力学发展到“五大缺口”为代表的划时代发现时,就推动着哲学改变形式,由形而上学哲学发展到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顺应自然科学发展的这一历史潮流,实现了哲学上的革命变革,把哲学推进到辩证唯物主义这一形式。
3.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建构新哲学范畴的基础。我们知道,科学中划时代的发现相对于哲学来说,当然在层次上属于“个别”或“特殊”。但是,“任何个别都是一般”(20),任何个别都反映出一般的东西,尤其是就那些划时代的科学发现而言,它们体现哲学的一般就更为丰富和深刻。恩格斯深明此理,他一方面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从哲学上和科学上剖析了当时的科学基本概念,如力、能、功等,澄清混乱,指明出路。另一方面,他又致力于从科学成果中提炼出新的哲学范畴来建构新的哲学体系。大家知道,恩格斯从19世纪的科学成果中提炼出了“运动形式”这一新的哲学范畴,从而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提高到一个崭新水平。
4.科学家的理论思维离不开哲学。恩格斯根据19世纪科学已发展到综合和整体阶段的特点,他从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论证了科学家离不开哲学。一方面,他认为:“今天的自然科学家,不论自己愿意与否,都不可抗拒地被迫考察理论的一般结论。”(21)这个“一般结论”就具有哲学性,如达尔文的进化规律就非常具有哲学性。另一方面,他又强调科学家们对研究对象进行理论思考时,必须有各种各样的“逻辑范畴”,如时间、空间、原因、结果、必然与偶然等。显然,这个“理论的一般结论”与“逻辑范畴”就包含着哲学,离不开哲学,或者本身就是一种哲学的思考。的确,科学家在这两种情况下,难以说清其中哪些属于科学,哪些属于哲学。爱因斯坦对此就深有体会,他的成功离不开哲学思考,爱因斯坦甚至把哲学称为“科学之母”。我们从爱因斯坦身上完全可以看到恩格斯的这两方面分析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恩格斯更进一步指出,为了能够正确地、合理地得出“一般结论”,为了能科学地、有效地应用各种“逻辑范畴”,科学家们首先应有一个正确的、科学的哲学背景和哲学指导。如果没有正确的哲学指导,科学家就可能闹出大笑话和大错误来。牛顿的“第一次推动”、克劳西斯的“热寂论”等就是证明。
六、关于科学对社会的作用
当代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标志和指示器。早在100年前,恩格斯就已作出了光辉的论断,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恩格斯关于科学对社会的作用有一个总观点:“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22)科学不仅推动哲学的革命变革,而且推动社会历史的革命变革。
1.科学对生产的推动作用。
恩格斯在坚持生产是科学知识的源泉的唯物主义观点的同时,又坚持了科学可通过技术这个中间环节对生产起推动和解放的作用。他曾在《英国状况》一书中对此作了许多典型案例的分析,如他指出:“1763年约瑟亚·威廉伍德在陶器生产上采用了科学原理,给英国的陶器业奠定了基础。由于他的努力,斯泰福郡的一片不毛之地变成了生产陶器的工业区。”“理查·阿克莱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这是从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打算用机械发动的第一部纺纱机。”“1787年卡特博士发明了动力织机”等,“这些发明使社会运动活跃了起来,它们的最直接结果就是英国工业的诞生。”(23)
到了19世纪中叶后,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电学的发展及其应用,他们已经洞见到电学会对工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还专门谈到了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喜悦。
2.科学对社会革命的作用。
恩格斯比同时代的革命家们站得高、看得远,他还进一步看到了科学对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巨大作用。
第一,近代自然科学这个新生事物,是在当时的早期资产阶级的经济革命、政治革命、文艺革命和宗教革命的浪潮中诞生的,然而“它本身就是彻底革命的;它还得为自己的生存权利而斗争。”(24)之所以如此,因为自然科学一方面要脱离自然哲学这个母体而独立存在和发展。显然,这种脱离就意味着是对自然哲学的一种背叛和革命,自然科学要摆脱自然哲学那种猜测、纯思辨的方法,而以系统的科学实验和理性思维方法去认识世界。另一方面,科学真理就是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基本标志,科学就是要摆脱上帝的羁绊和束缚。因此,科学一旦宣布自己的独立,不再成为神学的婢女时,它就要和宗教神学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充满激情地描绘了科学家们以自己的头颅和鲜血反叛教会迎来自然科学独立的奋斗历程。近代科学诞生的结果,把历史由封建社会推进到资本主义社会。
第二,当历史往前发展时,恩格斯仍然关心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从18世纪到19世纪,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出现了蒸汽机、电力等。恩格斯看到了它们的巨大社会意义,他指出,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的全面革命。”(25)
第三,极为难能可贵的是,恩格斯在那个极端强调科学应用带来物质和经济效益的时代,就高屋建瓴、胜人一筹,十分尖锐地指出了科学应用的负效应,教导和告诫人们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社会是自然的社会,因而要努力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他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每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我们必须时刻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26)今天看来,恩格斯的这些话是多么深刻和正确!
注释:
①⑦⑧⑨⑩(11)(13)(16)(17)(18)(21)(25)《自然辩证法》第243页,227页,53页,268页,226页,8页,182页,3页,33页,12-16页,27页,8页,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15页。
③⑤(15)《反杜林论》第84页,88页,20页,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④⑥(14)《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7页,34-35页,35-37页,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12)(23)(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21页,667页,668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20页。
(20)《列宁全集》第38卷第409-410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5页。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81页。
标签:科学论文; 恩格斯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科学思维论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论文; 理论化学论文; 反杜林论论文; 自然科学论文; 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