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市场?谁更有效——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机制有效性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更有效论文,中小企业论文,有效性论文,机制论文,融资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活跃市场经济、保障就业以及促进技术进步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各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也十分关注。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和融资外部环境的制约,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张捷和王霄,2002)。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即使在金融资源丰富、中小企业支持体系齐全的发达国家也依然存在(郭田勇,2003)。在我国这样一个信贷市场以大型银行为主导且资本市场尚不健全的国家,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世界性难题就显得格外突出。在现阶段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并实施有效的政策来解决融资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国外许多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给予了很大关注,且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形成原因(Stiglitz和Weiss,1981; Berger和Udell,1998),也有部分文献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观点:部分学者认为,长期化和交易对象集中化的关系型借贷可以帮助改善中小企业贷款的可得性和贷款条件,并有效地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Berger和Udell,1995; Angelini et al.1998);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小金融机构在对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具有信息和成本上的优势,因此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Banerjee,1994);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征信制度构建和征信机构发展将有助于增加贷款人对中小企业信贷记录的了解,减轻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帮助中小企业顺利地进行融资(Love和Mylenko,2003);另外,也有一些学者在融资信息和融资环境建设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观点,譬如Wattanapruttipaisan(2003)分别从信贷需求方和信贷供给方两方面提出改进建议;Berger和Udell(2006)则探讨了政府政策和国家金融结构对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
上世纪末,随着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日益上升,许多学者开始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其中,部分学者研究了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与融资渠道问题(毛晋生,2002;梁冰,2005;张杰和尚长风,2006);部分学者多角度地探讨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王性玉和张征争,2005;沈洪明,2006);部分学者从银行角度出发研究了银行信贷与中小企业融资之间的关系(林毅夫和李永军,2001;徐忠和邹传伟,2010);还有一些学者则探讨了民间金融发展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意义(郭斌和刘曼路,2002)。这些前期研究在多个方面多角度地探讨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问题,并从制度、政府、银行和市场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政策建议。与这些政策建议相呼应,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国务院和各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指导意见,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也进行了相应改革。然而在现阶段,对于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和作用结果,并没有人进行研究和探讨,这就无法为政策的进一步有效实施提供理论参考。有鉴于此,为了正确评价政策的实施效果,探究出政府手段和市场手段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的有效性,并据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采用发放问卷并结合走访的方式调研了枣庄市1100家中小企业,并获得了962份有效问卷。我们利用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采用规范的实证分析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政府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指明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改革方向,结论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本文以下内容是这样构成的。第二部分是样本数据;第三部分是描述性统计分析;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第五部分为主要结论和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的政策建议。
二、样本数据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的南部,是山东省设立的第四个地级市,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人口391万,2010年全年生产总值为1362亿元,财政总收入130亿元。其经济发展和经济规模在全国所有地级市中处于中等发达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2010年全国283个地级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值为1344.83亿元,枣庄市国内生产总值恰处于平均值上,故而本文选取枣庄市为研究样本恰好可以代表全国所有地级市的平均发展水平。
本次问卷调查是以山东省枣庄市的中小企业为调查对象,调查范围涉及枣庄市的7个行政区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0份,共计回收962份有效问卷,问卷回收率87.45%。其中,峄城区156份,市中区196份,山亭区95份,薛城区64份,台儿庄区49份,高新区9份,滕州市393份。在所调查的企业中,绝大部分为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1年6月18日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所规定的中型、小型和微型三种类型的中小企业。根据新的划型标准,我们的有效问卷中有10.92%的企业属于微型企业;76.91%的企业属于小型企业;9.57%的企业属于中型企业。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首先,我们考察了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的难易程度情况,共有814家企业回答了这一问题。①其中,回答融资容易的企业为343家,占回答该问题企业数的42.14%;回答融资困难的企业为471家,占回答该问题企业数的57.86%,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到融资约束问题。统计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我国现阶段切实存在的现象,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中小企业自身又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我们设置了四个选项,共有846家企业回答了该问题,统计结果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中小企业自身认为融资难的原因大部分归结为“金融机构的原因”(31.75%)和“企业内部因素”(31.42%),接下来依次为“政府扶持不够”(19.08%)和“担保机构原因”(17.76%)。从统计结果来看,这些因素都占有比较大的比例,客观而论,在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中也是这四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阶段,我国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机制包含两大方面内容:一个是政府的直接支持手段,包括政府提供贴息补贴等帮助形式和引导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另一个就是市场解决机制,包括中小企业通过担保机构进行担保贷款及采用信用评级的方式来减弱银行的信息不对称风险等。
(一)政府手段
1.政府帮助
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管理和调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王性玉和张征争,2005)。政府在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各种政策和补贴、提供信贷支持、鼓励中小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对当地政府的主要支持方式进行了调查,该题目为多选题,共有898家企业回答了该问题,统计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最主要的支持方式为“协助企业与银行打交道”,占所有地方政府支持方式的40.53%;其次为“提供补贴或拨款”172家(19.15%)和“提供担保服务”169家(18.82%)。然而,这些政府支持方式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起到了多大的帮助作用?由表2我们可以看出,得到政府“提供补贴或拨款”支持的中小企业融资容易所占的比例最大为50.00%,融资困难的企业占比仅为33.72%;其次为“提供担保服务”,融资容易的企业占比为42.01%,融资困难的企业占比为46.75%,两者差距较小。
2.银行支持
商业银行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机构,中小企业在遇到资金困难时首选融资方式为到银行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选择该选项的中小企业占有非常大的比例(767家,85.70%)。然而在这767家中小企业中,有59.84%的企业存在着融资难问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难呢?接下来,我们调查了“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困难的原因”,共有594家企业回答了该问题,该题目为多选题,统计结果见表3。
由表3的统计结果可知,大部分中小企业认为“贷款手续太繁琐”是从银行获得贷款难的首要原因,占所有回答该问题企业数的56.73%;其次为“信用审查过严”278家(46.80%)和“抵押品要求过高”241家(40.57%)。由此可见,银行手续的繁琐、信贷审查和抵押品要求问题依然是影响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引导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那么,该政策的实施对中小企业融资起到了预期的作用吗?下面我们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银行性质与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进行统计研究,该题目为多选题,统计结果见表4。
由表4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数量最多,共有696家中小企业选择;其次为向“城乡信用社”申请贷款,为466家;而选择“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则相对较少,分别为18家和51家,这或许与当地“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量较少有关。然而,向这些不同性质的商业银行申请贷款与中小企业融资状况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由表4我们可以看出,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比例最大为53.45%,其次为“城乡信用社”融资困难企业占比为51.50%,最后是“地方性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融资困难企业占比分别为49.02%和44.44%。
(二)市场手段
1.担保机构
企业信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企业的自生信用能力;另一部分则来自担保机构的辅助信用能力。担保机构具有降低银企交易成本、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信用放大等优势,因此,担保机构在国外的实践中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我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出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来,担保机构一直都在迅速发展。然而,在我国多年的实践中,信用担保机构发展是否起到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作用?首先,我们调查了“企业银行贷款的担保方式”,共有684家企业回答了该问题,该问题为多选题,统计结果见表5。
由表5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向银行贷款的过程中,中小企业首选的担保方式为“房产及设备抵押”482家(70.47%);其次为“信用贷款无需担保”239家(34.94%)和“其他企业或第三方担保”170家(24.85%);最后才是选择“专业担保公司担保”131家(19.15%)和“其他担保物担保”116家(16.96%)。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选择担保方式的过程中还是首先立足于自身条件,尽量采用自己的房产或设备进行抵押,担保公司在企业的担保选择中处于比较靠后的位置。那么担保机构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吗?我们对该问题进行了调查,共有241家企业回答,统计结果见图2。
由图2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中小企业认为,担保机构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起到了“重要作用”(29.58%)和“有作用”(58.75%)。然而,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近八成面临融资难题的中小企业不愿意求助于担保机构来获得担保贷款?我们考察了中小企业未曾向信用担保机构申请担保贷款的原因,共有613家企业回答了该问题,该问题为多选题,统计结果见表6。
表6 中小企业未向担保机构申请担保贷款原因
由表6的统计结果可知,“担保手续繁琐”成为中小企业不愿向担保机构申请贷款担保的第一大原因,选择该选项的企业为326家,占所有回答该问题企业数的53.18%,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中小企业认为,担保机构存在担保手续繁琐的问题而不愿求助于担保机构;其次是“信用担保机构较少,申请成功率低”295家(48.12%)和“担保费用较高”291家(47.47%),由此可以看出,担保机构的申请成功率和担保费用高也成为中小企业不愿求助于担保机构,并获得担保贷款的重要原因。
2.信用评级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不仅仅是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外部融资环境所导致,更是与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沈洪明(2006)在研究中指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还存在着诸如拖欠款、违约、披露虚假信息等严重影响企业信誉的行为,由于这些企业信用的原因最终导致中小企业较难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企业信用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核心与关键。信用等级作为判断贷款信用可信度的标准,是赢得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信任并获得资金筹措的有效手段,会减少银行信贷的不确定性(毛晋生,2002)。因此,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信用评级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所产生的影响,共有806家回答了该问题,统计结果见表7。
由表7可以看出信用评级在中小企业融资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信用评级作为判断贷款信用可信度的公认市场化标准能够减轻银行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能够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起到很大的缓解作用。未评级企业融资容易的比例相对较低(28.74%),而评级企业的融资可获性则大大增强,随着信用等级的不断提升(从A级到AAA级),融资容易中小企业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大。
四、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结合以上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本文的研究需要,我们建立了横截面Logit模型来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机制的有效性问题,计量模型的表达形式如下:
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机制变量,分别包括:政府手段中的政府帮助(Government)指标和银行支持(Bank)指标;市场手段中的担保机构(Guarantee)指标和信用评级(Rating)指标。解释变量中的INFOR_为代表企业基本情况的控制变量。根据Rajan和Zingales(1995)、张杰和尚长风(2006)等人的前期研究成果,他们认为企业规模、盈利能力、破产成本与年龄、行业等因素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主要因素。因此,结合此次调查数据的实际情况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本文在控制变量选取时加入了代表这些因素的企业基本情况“硬信息”变量,指标包括企业规模,现有资本,职工人数,管理人员数,公司治理,企业年龄,利润总额,盈利能力,行业性质,所有制类型;同时,结合于中小企业融资中出现的具体情况,我们还加入了反映中小企业“软信息”的企业诚信和核心主导产品指标②(模型中的变量说明请参见表8)。
(二)实证结果
本文样本采用此次调研的2010年枣庄市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横截面数据,下面我们将采用Logit模型来实证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机制的有效性问题,表9为Logit模型的回归结果,所有回归方程均在1%显著水平下通过了LR检验。④
1.解决机制
通过表9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代表政府手段的“政府帮助”指标回归系数为正,但是并不显著,说明政府在融资过程中给予帮助的中小企业在获得融资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比未获得政府帮助的中小企业有明显的优势。结合前面描述性统计分析所得的结论,为了使政府支持政策起到更好的效果,我们认为地方政府应该采取包括“提供补贴或拨款”和“提供担保服务”等更加有效的方法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代表另一种政府手段的“银行支持”指标回归系数为正,且5%水平显著,说明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相比于样本中其他企业更加容易面临融资约束;⑤相反,代表市场手段的“担保机构”指标回归系数为负,且1%水平显著,说明通过担保机构贷款的中小企业相比于不通过担保机构贷款的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融资资金,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信用担保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通过前面表6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知道,“担保手续繁琐”“信用担保机构较少,申请成功率低”和“担保费用较高”等因素也成为阻碍我国中小企业向担保机构申请贷款担保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国政府也应多从这些方面着眼来改善担保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而为中小企业融资更好地服务;代表市场手段的另一种指标“信用评级”回归系数为负,且5%水平显著,说明进行了信用评级的中小企业比未进行信用评级的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融资。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信用评级作为判断贷款信用可信度的公认市场化标准对于减轻银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信用评级是社会对企业信用状况的一种认可程度,不论是对于银行发放贷款还是企业获得贷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
2.控制变量
表9的回归结果显示,在所有回归方程中,“企业规模”指标回归系数均为正向,且在大部分回归方程中5%水平显著,表明资产规模大的企业相比于资产规模小的企业更加容易面临融资约束;“现有资本”指标回归系数为负向,且在大部分回归方程中5%水平显著,这说明资本规模大的企业比资本规模小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融资;“职工人数”指标在所有回归方程中均不显著,说明中小企业的人员规模对企业融资状况基本没有影响;“管理人员数”指标回归系数为负向,且在大部分回归方程中10%水平显著,这表明管理水平高的中小企业更加容易获得融资资金;代表企业公司治理状况的“公司治理”指标在所有回归方程中基本不显著,说明中小企业的家族主要管理人员占企业管理层的比例与其融资状况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银行在授信时基本上不会考虑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代表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企业年龄”指标回归系数为正向,且在所有回归方程中10%水平显著。根据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其外部融资约束比较紧,因此较容易面临融资约束(Berger和Udell,1998);“利润总额”指标在所有回归方程中均不显著,说明中小企业的利润总额与企业融资状况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盈利能力”指标回归系数为负向,且在大部分回归方程中5%水平显著,这表明盈利能力强的中小企业比盈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更加容易获得融资资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借款者所重点关注的指标,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比较不容易面临融资约束;“行业性质”指标在所有回归方程中基本不显著,这说明中小企业的行业属性与企业融资状况并没有显著的关系,借款者对中小企业不存在“行业歧视”;代表企业登记类型的“所有制类型”指标回归系数为正向,且在所有回归方程中5%水平显著,说明在现阶段私营的中小企业较之国有中小企业更容易面临融资约束,转轨经济中特有的“所有制歧视”在我国显著存在(张捷和王霄,2002);⑥代表企业“软实力”之一的“企业诚信”指标回归系数为负向,且在大部分回归方程中1%水平显著,说明诚信状况好的中小企业较之样本中其他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代表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主导产品”指标回归系数为负向,且在所有回归方程中5%水平显著,说明具有核心主导产品的中小企业较之样本中其他企业更容易获得融资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小企业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也是借款者所重点关注的方面。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描述性统计和实证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积极推动担保机构发展和完善信用评级机制等市场手段较之政府支持手段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更为有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依然困扰着我国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针对本文主要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担保机构,提高担保机构服务质量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担保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起到了缓解作用。然而在被调查企业中,只有194家企业曾经在近三年内选择担保公司进行担保,所占比例很小。根据我们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可知“担保手续繁琐”“信用担保机构较少,申请成功率低”和“担保费用较高”等因素成为了阻碍中小企业与担保机构建立联系的原因。因此,我国的担保机构不仅要增加数量更要在服务质量上提升,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发挥担保机构效能进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不断完善信用评级机制,降低企业评级门槛
通过本文的实证结果我们可知,信用评级作为判断贷款信用可信度的公认市场化标准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具有很强缓解作用。信用评级机制在大型企业中较为普遍,而在中小企业中还不是十分常见。因此,在中小企业自身注重信用为先和诚信经营理念的同时,国家应该重视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的完善和社会征信体系的构建,不断完善信用评级机制,不断降低评级门槛,使信用评级能够通过减轻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注释:
①根据我们对中小企业借贷特征的统计分析可知,中小企业在银行借贷方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上本文的融资难易程度调查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平时企业融资的普遍状况。感谢匿名审稿人在此处提出的宝贵意见。
②“硬信息”和“软信息”的相关概念请参见Stein(2002)、徐忠和邹传伟(2010)。
③“政府帮助”变量的具体设置如下:在地方政府支持方式中选择:“A为提供补贴或拨款;D为提供担保服务;E为协助企业与银行打交道”的企业赋值为1,其他企业赋值为0。感谢匿名审稿人在政府帮助变量设置方面提出的宝贵意见。
④在研究信用评级对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影响的模型(4)中,由于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等指标会对信用评级产生影响,因此模型中会存在自选择偏差问题(Self-Selection bias)。为了控制模型估计中的自选择偏差,我们在对模型(4)进行回归时,采用了Heckman两步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回归结果见表9。感谢匿名审稿人在此处提出的宝贵意见。
⑤本文还采用剔除了30.41%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的中小企业样本进行稳健性检验,稳健性检验中“银行支持”指标的回归系数符号和显著性与原始回归中的回归系数符号和显著性大体相同,说明本文的回归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健性。限于篇幅,本文没有给出稳健性分析结果,但有兴趣者可向作者索取。
⑥根据张捷和王霄(2002)的研究,“规模歧视”是指由于借款者以及借贷双方的规模差异所产生的融资偏差,反映了市场经济下产生中小企业融资壁垒的一般因素;“所有制歧视”是指由于借款者以及借贷双方产权差异所产生的融资偏差,是分析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壁垒时应加以考虑的特殊因素。
标签:回归系数论文; 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中小企业贷款论文; 银行融资论文; 融资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金融论文; 银行信用评级论文; 统计调查论文; 银行论文; 回归方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