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专利“全球第一”背后:10亿美元+4万研发大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华为论文,大军论文,专利论文,美元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一次,一家中国公司在2008年名列PCT(全球《专利合作条约》)申请量榜首。”1月27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其网站上公布2008年全球专利申请情况时表示。
WIPO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个总部设在中国深圳的国际电信设备商,2008年提交了1737项PCT国际专利申请,超过了第二大国际专利申请大户松下(日本)的1729项,和皇家飞利浦电子有限公司(荷兰)的1551项”。
一位电信业界专业人士告诉记者,WIPO每年的PCT国际专利申请有严格的申报和审批程序,申请量不一定代表最终通过专利认证的数量,但经由WIPO在全球各国设定的分局筛选、PCT申请从国家阶段最终到达国际WIPO阶段的,其结果具有相当权威性,因此华为2008年的1737项专利申请含金量较高。
据悉,华为已连续6年蝉联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第一,其所申请的专利绝大部分为发明专利,连续3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第一。截至2008年12月底,华为累计申请专利35773件。
根据WIPO的历史数据,过去几年中,华为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和全球排名一直在稳步上升——2006年,华为的专利申请量为575项,处于全球第13位;到2007年,增长到1365项,跃居全球第四位。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排名前100强全球专利申请企业中,中兴通讯首度进入“前50强”,以329项的申请量居全球第38位。
PCT国际申请排名前10位的国家
资料来源:WIPO
2008年排在前列的PCT申请公司
资料来源:WIPO
凭借这两家深圳公司的表现,中国自2005年以来跻身PCT国际专利申请十强后,2008年以全年6089件的申请量,超越英国排名居世界第六位,同比增幅为11.9%,远高于当年全球申请量总体增幅。
事实上,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2008年全球专利申请增速已相应放缓,过去三年,全球专利申请量保持了年均9.3%的增速,2008年则下降至2.4%。WIPO数据显示,总体而言,PCT申请核心国家依旧由美国、日本和德国构成,但发展中国家的申请正在成为全球专利申请增量部分的主要贡献者,其中申请量最多的是韩国和中国,其余为印度、巴西、南非、土耳其、墨西哥和马来西亚。
然而,尽管“全球第一”之位首度被华为摘得,但中国企业整体在全球专利排名中仍非强劲,且除了华为、中兴两家通讯设备商外,并没有其它行业的中国企业;并且,中国6089项专利申请中,来自此两家公司的就达2066项,占总体超过了三分之一。
华为样板
对此次的全球专利申请夺魁,华为拒绝进行详细回应。
一方面,这不过是华为过去几年持续研发创新的延续和结果;另一方面,华为(包括中兴)的创新案例仍只是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史中的个案,中国很少企业能如华为般十数年坚持进行年均数亿甚至数十亿的研发投入,并在坚韧地与规模百倍于自己的跨国企业竞争中成长。
实际上,华为在专利领域的快速上升,与其整体实力和在全球竞争力的上升呈正比:2004年—2008年,华为的合同销售额从56亿美元快速上升至233亿美元,海外销售占比从43%上升至75%,年均增速大于40%,并且,2008年的数字是在全球通讯设备巨头纷纷遭遇滑坡、亏损、重组的环境下取得;在2007年时,华为便已晋身通讯设备业全球前五,如果能继续保持目前的进取之势,冲击“前三”不难想象。
华为在对《21世纪经济报道》的回复中称,华为专利申请量的逐年突破建立在庞大的研发投入基础上,“华为坚持以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费用和43%的员工投入研究开发,并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前沿技术、核心技术以及基础技术的研究。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基础技术的研究能力,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把握能力,是专利与标准的基础。”以华为近年销售额及公司人员增长情况计算,华为最近两年的年均研发投入至少在10亿美元以上,同时研发人员达到4万人。
据了解,华为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达拉斯及硅谷、欧洲、印度班加罗尔以及中国的深圳、上海、北京、南京、西安、成都和武汉等地设立了研发机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全球研发体系,华为的中央软件部、上海研究所、南京研究所和印度研究所均已通过国际软件质量管理最高等级认证——CMM5级认证。
华为官方数据确认:在3G专利方面,华为目前拥有的基本专利数量排名全球前五位;在LTE(4G长期演进)专利方面,华为已跻身全球前三位的基本专利拥有者,也就是说,华为在全球专利竞争中,已从2G时代的跟随者,跃进为目前全球3G的同路人,并正在布局成为4G的领跑者。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华为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话语权也在上升:2001年1月,华为加入ITU(国际电信联盟);至今已加入GDP、3GPP2、ETSI、IETF、OMA、IEEE等91个国际标准组织,并在这些标准组织中担任一百多个职位,其中包括国际电联标准化部门信令与协议研究组副主席、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部门国际移动通信(IMT)系统工作组副主席、开放移动联盟(OMA)联盟理事、DSL论坛理事、IPTV产业联盟理事、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等职位。
在参与该些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制定中,仅2008年,华为共提交了4100多项提案,并就光纤传输、接入网络、下一代网络等领域,提交了1300多篇提案;在核心网络、业务应用和无线接入领域提出了2800多项提案。
喜忧参半
华为在专利竞赛中的胜出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在全球专利版图上处于何种角色与地位?
2008年,全球经济遭遇的冲击似乎正在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崛起提供契机。WIPO总干事弗朗西斯·加利在总结去年全球经济放缓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时曾说,从历史上看,专利申请量在经济困难时期往往会下降,因为创新周期中可用以投资的资源变少了;一旦经济周期形势有所改善,专利申请活动往往会随之恢复;“虽然如此,过去的经济危机也曾起到过促进创新的催化剂作用,因为人们会更加重视提高效率标准,少花钱多办事,并提出更加精明的营业办法,当前的经济气候下,技术、创新和创造力为恢复经济、处理气候变化等全球紧迫问题创造机会,具有十分关键的重要意义。”
华为中兴的表现,似乎是对弗朗西斯·加利的最好响应:PCT国际专利来自中国公司的申请从2004年全今已从1706项上升至6089项,在所有国家中增速最快。
2008年,中国的排名跃居第六,排在中国前面的依次为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法国。与此同时,在发展中国家当中, 中国已远越印度(766项),成为“第三世界”的专利大国,其他的巴西(451项)、南非(382项)、土耳其(367项)、墨西哥(210项)和马来西亚(177项)与中国尚仍有很大距离。
尽管如此,但这并非意味着中国的专利创新战略已如日中升。
一方面,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超过三分之一来自华为、中兴两家公司,100强名单中,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中国专利申请人仍过分分散和单一。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国在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的专利申请上,没有出现与世界同步的进展和相应成长的大公司。根据2008年公布的PCT国际专利申请名单,申请量最多的领域为医药技术(占12.0%)、计算机技术(占8.5%)和药品领域(占79%),增长最快的技术领域是信息技术(增长22.7%)和显微结构与纳米技术(增长20.7%)。尽管由于华为、中兴的快速上升,中国得以在“信息技术”中表现强劲,但其它领域仍乏善可陈。
2008年初,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曾用了“个别企业突出但缺乏集群优势”,来概括中国在全球专利突围以及总体创新战略上的总体处境。
事实上,2007年,当华为与中兴分别在PCT全球专利申请排行榜中跃升第四位和第52位时,国家知识产权局便曾提醒——应当注意到,我国PCT申请量位居世界前列的仅有华为和中兴,而仅华为一家公司的PCT申请量就占我国申请总量的一半,其余企业2007年的公布量均不足30件,全球排位均在500名之外;而美国、日本分别有19家和13家企业跻身全球50强。
“据统计,2006年,我国的高技术企业近两万家,出口额超过两万亿人民币,但这些企业中的大部分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主要依靠来料加工,附加值相对比较低。”国家知识产权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