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杰 吉林省扶余市第四中学 131200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为了把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解决学生思想品德中存在的问题,学校有声有色地开始了“十心”教育活动。而语文教学以它独特的性质特点,显示了它在德育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意义。”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讲过:“教语文其实是教做人。”这句话点透了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真谛,也指明了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应该遵循它自身的性质特点,坚持语文教学和德育渗透相统一的规律去揭示语文形式与德育内容互相依存的统一关系。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必须根据语文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不是单纯的说教和政治宣传,也不是纯粹的知识传授。
根据语文教学中德育内容的规律性,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渗透“十心”教育。
一、课前谈话法
教师在讲新课之前,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设计有关“十心”教育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谈话。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又使学生受到了思想教育。
例如:教七年级课文《在梦的远方》时,我设计了一些问题,如“你知道哪些赞颂母亲的精美语句?”“你知道哪些感人的母爱故事?”等。通过谈话,可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孝心、感恩的教育,从而让学生理解和关爱他人。
二、语句释义法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通过师生对一些词语的意思和句子的含义的解释分析,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例如:讲“视死如归”一词,可以通过本义“把死看作回家一样”,引申到“革命者为了革命事业不怕流血牺牲”,使学生自觉地感受到革命先烈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然后结合课文《清贫》一文的教学,加深学生对“视死如归”一词的理解。
三、内容分析法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对某一篇段文章内容进行分析,使学生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或者受到美得熏陶。例如:学习《老人与海》(节选)时,通过对老人捕获大马林鱼过程分析,与鲨鱼进行一夜搏斗场面描述,使学生感受了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自信、智慧在艰苦环境中的抗争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情境再造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语言环境,把学生直接带入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使学生的思想直接感受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从而受到教育。例如:课文《济南的冬天》,教师可通过图画,引导学生学习济南冬天的秀丽风景,把学生带入祖国壮丽的山河中去,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水的秀美,产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问题讨论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从而使学生思想受到启发、教育。例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一封信》,教此文时,设计了这样问题:“爱情是人类最炽热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向往爱情。过早采摘爱情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认识。”通过问题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早恋如同一枚青橄榄,品尝到的只有苦涩,要想收获甜美,就等成熟时,以高尚人品、成功事业、雄厚经济为基础,才能到达美好圣洁的爱情殿堂,进而教育学生自尊、自爱,树立正确爱情观。
六、实际举例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例举或引导学生例举生活中同样的事例去填充教材,使学生把所学内容与学生联系起来,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例如:《荔枝蜜》一课,通过学习蜜蜂为自己,为人类酿制最甜最美的蜜,教师可例举或引导学生例举养路工、清洁工、采煤工,这些为了别人的幸福而自己吃苦的人,使学生认识到他们的事业是光荣的事业,他们的精神是伟大的精神,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光荣的人生观。
七、中心揭示法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对一篇文章中心思想的揭示,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或者向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使学生受到启发和影响,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例如:《谈骨气》一文,师生通过对文章分析之后,共同提示做人要有骨气这个道理。学生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教师可启发学生做一个不怕困苦、顽强不屈、热爱生活的人。
八、朗读感受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领会文章内容后,教师朗读或让学生单独朗读、集体朗读或者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在听或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使之升华,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例如,在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学生在听读配乐诗朗诵后,又通过自由朗读、赛读、品读等,感受到了诗人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学生爱国,为国献身精神。
九、作文训练法
在作文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通过搜集名言、警句,讲述有关责任心、进取心、感恩心等感人故事,以此为话题进行作文并评比等,从而来加强“十心”教育渗透。
论文作者:王晶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德育论文; 思想教育论文; 思想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