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中医医院急诊科 湖南 浏阳4103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急诊科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间)实施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40)和干预组(n=40),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干预组运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干预,分析患者预后状况。结果:干预组护理后NHISS显著低于常规组,FMA、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抢救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可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抢救;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预后
急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变类型,主要因脑组织急性缺血缺氧引起,急性发作时病情进展迅速,抢救不及时可引起多系统功能障碍,引起严重后遗症,病残及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1]。如何改善患者预后是急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重点研究问题。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建立的护理模式。为明确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对急诊科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运用了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干预,现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病例时间: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间,选急诊科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40)和干预组(n=40),常规组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0.4岁(s=11.4);性别分布:男/女为24/16;类型:脑出血12例,脑梗死28例;干预组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60.5岁(s=11.2);性别分布:男/女为25/15;类型:脑出血13例,脑梗死27例。常规组、干预组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无差异,符合对比研究原则(P>0.05)。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此次研究课题。
纳入病例:实施CT、MRI等检查,并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确诊为急性脑卒中者[2];发病至入院时间<12h者;一般资料完整者;自愿配合治疗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病例:中途退出研究者;研究期间死亡者;其他系统及组织严重病变者;原发性神经系统疾病、肢体功能障碍者;孕期及哺乳者。
1.2 方法
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①病情监护:严密监测患者体征、心率、神志、呼吸、瞳孔、血压等状况,及时将患者病情报告给医生;及时记录患者眩晕症状,了解眩晕发作持续时间及程度状况,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出现异常症状时及时通知医生;出现呕吐症状时及时调整体位,将头部适量抬高,采取侧卧位,定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误吸。②心理疏导:及时向患者介绍急性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眩晕、呕吐等相关症状出现的原因,积极疏导患者负面情绪,告知患者负面情绪对病情的影响,调节室内光线、温度,减少噪声,引导患者进行注意转移,积极配合治疗。③肢体护理:及时检查患者患侧肢体活动状况、感觉,并在患者床边加设床栏,预防摔伤,定期为患者更换体位,加强皮肤清洁,预防压疮。
干预组运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干预:①意识干预:对患者进行中药药枕,药枕中涉及菖蒲、胆南星、大黄等中药,使用微波炉对药枕中火加热3min,使温度达到50℃,随后指导患者使用药枕,治疗时间<2h/次,早晚使用;此外,实施点舌法,将安宫六黄丸(半粒)用温开水调成糊状,点舌处理,持续实施3-7d啊,维持舌面湿润。②眩晕干预:对风池穴、百会穴、太阳穴按摩处理,30min/次,2次/d;对耳穴(肾、肝、脾、神门等)贴压,3min/次,3-5次/d;对足涌泉穴使用吴茱萸(白醋调和)穴位贴敷,6-8h/次,1次/d。③肢体干预:对上肢穴位(曲池穴、合谷穴、肩髃穴)及下肢穴位(足三里穴、阳陵泉穴)按摩,1-2min/穴,1次/d;对上述穴位艾灸处理,2柱/穴,1次/d。使用中药(丹参、党参、苍术、黄芪、牛膝等)对患肢熏洗,30min/次,1次/d。
1.3 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预后状况。在患者护理前(入院时)、护理后(出院时)使用NHI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总分0-42分,评分越高缺损越严重;使用FMA评价运动功能,涉及上肢和下肢,总分100分,评分越高恢复越好;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分,评分越高恢复越好[3-4]。
1.4 数据统计
用SPSS22.0软件处理,用(±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护理后NHISS显著低于常规组,FMA、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下表1。
3 讨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急,常引起脑组织及神经功能损伤,引发多种后遗症,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中医将急性脑卒中划为中风范畴,中医认为是该病发生与气血虚弱、气血亏虚相关,气虚导致血运无力,血流受阻,血液循环不畅,使得机体阴阳失衡,痰浊、内风扰清窍,从而引发中风[5]。中医认为该病属于虚实夹杂,改善气血紊乱状况是治疗的主要原则。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是从中医辩证施护理论出发制定护理方案的护理技术。本研究中干预组护理后NHISS显著低于常规组,FMA、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常规组,说明通过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可有效改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原因是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中可根据患者实际特点实施中医干预,针对意识障碍者,使用清神醒脑、开窍等相关中药材制成中药药枕,可通过药枕可刺激患者风池穴、大椎穴、哑门穴等相关头部穴位,发挥良好的醒脑开窍效果;经安宫六黄丸点舌法可对中枢神经双向调节,促进神经细胞修复;针对眩晕状况,实施头部穴位按摩、耳穴贴压、足涌泉穴吴茱萸穴位贴敷可促进经络疏通、清神醒脑;针对肢体功能障碍实施穴位按摩、艾灸、中药熏洗可益气活血、通经活络、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脏腑协调,促进肢体功能恢复[6]。
综上所述,急性脑卒中抢救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可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运用。
参考文献:
[1]冯学芳.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8,5(20):125-126.
[2]钱细友,蔡海荣,黄秋萍,等.优化的急诊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3):562-564.
[3]刘美青.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5(1):135-136.
[4]唐波.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功能预后影响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8(8):222-224.
[5]陈环月.中医特色护理在脑卒中便秘患者的应用进展[J].中外医疗,2017,36(14):193-195.
[6]程晓波,陈正权,周小玲,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6):1123-1126.
论文作者:宋霞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患者论文; 中医论文; 脑卒中论文; 常规论文; 特色论文; 穴位论文; 技术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