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丽芳
(内丘县人民医院 ;河北 邢台05420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医院的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科室划分也更加精细化。人们在看病治疗的过程中不仅仅只关注医疗质量,而是要医疗质量与服务质量并重。在内科进行人性化护患沟通目的是将服务理念转为行业的服务规范,有利于促进内科诊室的事业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以病人为主体的护理模式全面改革。本文将重点对于当前内科诊室中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内科护患沟通问题的具体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内科护理;人性化护理;沟通问题;患者;医护人员;对策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213-01
前言
时代在飞速发展,我们医疗行业也应该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的革新治疗理念,生活质量的提高间接的增强了患者的维权意识,当前一些医院不重视医患之间的沟通,导致医患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分析医患之间沟通矛盾存在主要因素一方面患者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医护人员沟通意识欠缺。医患之间沟通不到位会降低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
1.内科护患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医护人员缺乏责任感
医护人员是一个医院能够正常运行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患者治疗控制病情的基本桥梁。但是在当前一些医院的实际工作中,很多护理人员缺乏基本的责任意识,不严格执行工作流程中的规章制度,办事缺乏耐心、细心、责任心,这也是医院出现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护理人员在给患者输液的过程中,由于对滴速判断不准确导致药物渗透至皮下,患者身体出现排异反应。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护理中如果对于患者的病情及基本护理规章缺乏正确认识,
随意操作很可能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另外医护人员对于交接班,病情及护理情况交接还不够详细,一旦出现重复护理,重复用药,就将会对患者造成安全威胁。向上述的这些问题都是真是存在的,总之,在医护人员的对患者的整个医护过程中如果对于工作缺乏责任感,忽视其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基本的服务态度,就会加深医患之间的矛盾,导致沟通困难。
1.2 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素养
内科是个较为特殊的医疗部门,其显著特征是病情庞杂且治疗时间长,恢复慢。所以在漫长的康复治疗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循每一项医疗制度,避免医疗事故产生。医院不断扩大,护理人员也会不断增多,但是一些刚实习的护理人员,本身的临床禁言和理论知识都比较缺乏,所以在日常护理中无法做到单独做某一个工作岗位,很容易出现采血和输液的时候不能一针到位的情况。从而导致了药物浪费,加深了患者痛感,使患者产生了一种烦躁的心理感觉,降低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因此在内科对于患者的身体康复情况要实时记录监控,但是一些护理人员,由于缺乏经验不能熟练的使用仪器设备,一旦患者病情恶化就将出现医疗纠纷。
1.3 对患者缺乏尊重
由于很多护理人员都来自一些专业的技术性卫校,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往往十分重视患者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却对于其他方面的教育比较缺乏。导致患者在工作中虽然坚持仁心、人术的相关规定,却不重视仁爱的发挥。比如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在对单独的病房进门前不先敲门,直接就进去;另外,对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缺乏重视,避免将患者的生活隐私、及病情状况在一些不适宜的场合进行谈论。甚至将一些患者的缺陷作为谈资、笑料,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1.4 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缺乏沟通
不可否认现在内科诊疗中患者数量庞大,病情治疗难度较大。但是不能因为患者数量大,治疗工程大就忽视与患者沟通。患者步入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本身的病痛及周边陌生的环境很容易让患者产生恐惧不安的心理,十分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治疗和康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部分医护人员在与患者的治疗中,沟通极少,对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等均不了解,在诊疗过程中对患者的态度也很冷淡,一些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甚至带着个人情绪,对患者的护理十分粗暴,对患者的需求进行选择性无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态度不够良好,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对自己工作的责任感意识不强,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该兼顾生理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响应人性化护理的基本准则,明确基本职责,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2.加强护患沟通,实行人性化护理
2.1 转变传统的护理理念,明确个人职责
当前各个医疗诊室之间都在积极倡导人性化护理治疗,人性化服务就是要让人情味在患者治疗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全面贯通,以患者为中心设身处地的从患者角度出发关心患者的所急、所需、所想,人文关怀不在一朝一夕,而在于长远的坚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患者,建立好医患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做好心灵互动工作,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树立治疗的决心和自信心。要将患者作为亲人、朋友,懂得尊准他们的生活习惯,及个人隐私。人性化护理是医护人员对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渗透到患者治疗的每一个环节中可以满足患者心理、生理。及其他的一些社会需求。
2.2 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职业素养。
在我们内科诊室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中,我们不仅要求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还要良好的职业素养及道德。禁止医护人员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评分考核,逐步提升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护理水平。在内科患者的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平等对待每一位患者,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将人性化护理渗透在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2.3 尊重患者,改进医患关系。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对自己建立一个业务、服务标准,在提高业务知识的同时还能不断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对患者的日常护理中要严格遵照规章流程,如分级管理制度、二人核对制度、三查八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重视上下班的交接工作等等。加强自我职业素养,尊重患者,进病房前先礼貌敲门、搀扶行动不便的患者。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积极主动。护理之前向患者介绍护理的目的及方法,对于痛感较强的患者,可以适当的进行沟通或者放一点舒缓的音乐,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更加信任护理人员,为日常护理提供便利。
2.4 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首先,我们要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第一印象往往非常重要,所以医护人员的外表、情绪、语言表达都会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医患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微笑服务,着装得体,主动迎接客户,给患者留下美好的印象。其次,注意沟通中的语言艺术。
人与人之间最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就是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有其独特的魅力,也是提高对患者人性化服务的关键之一。在内科患者护理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语言沟通。比如在和一些年龄较大、及一些重病危患者的语言沟通中,要根据患者心理特点真诚坦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不油腔滑调、装腔作势、模棱两可。医护人员在与患者的沟通中应鼓励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心态。对情绪激烈的患者,要耐心相劝,直到其心理平复,避免争吵造成不良影响。
3.结束语
终上所述,内科较其他科室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有住院时间长,病情恢复慢的特点,病人很容易产生恐惧、倦怠、消沉、或者暴躁等情绪,一些严重的患者甚至容易产生抑郁的心态,抗拒常规的检查及治疗等情况。所以在日常医院治疗中,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对患者后期康复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玉莲.护理干预对预防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4):84-85.
[2]奚春萍.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综合内科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6):90.
[3]陈兰英.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6):63-65.
论文作者:石丽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患者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内科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病情论文; 在对论文; 医患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