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宝砚荟萃 砚学论著集锦——评《中国名砚鉴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名论文,论著论文,古今论文,集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砚是我国“文房四宝”中重要的一宝,它融绘画、雕刻、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体,是一种综合艺术。因此,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知识领域。
砚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起源要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继而从汉、晋,到唐、宋、元、明、清,乃至砚文化百花齐放的今天,几千年来,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自唐宋以来,砚文化开始走向辉煌,精品纷呈,名家辈出,为砚著书立说,赋诗填词者也比比皆是。近年来,双月刊《中国文房四宝》与其他几种刊物及一些报纸的文化专页也刊登了一些有关砚文化的论文。我国的砚文化虽然是如此的繁荣,但是在出版界还未占据它应有的地位。在此书出版之前,还不曾见过一本全国性的砚集,更无全国名砚论文的荟萃。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中国名砚鉴赏》,集我国古今名砚彩版与砚界名家的理论专著为一体,填补了这一空白。这是一本装帧精美的大型砚文化图书。颇具欣赏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200幅砚照都是国之瑰宝
图版是书的主体,收入的古今砚照200幅,都称得上是中国名砚,国之瑰宝。此书砚照,不仅包括了首都故宫博物院、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我国藏砚最多的文博单位)和上海市博物馆的精品,而且征到了各种名砚产地的省级文博单位以及私人的珍藏品。就砚材品种来说,有闻名遐迩的端、歙、澄(泥)、洮(河)中国四大名砚,还有十分名贵的红丝石、徐公石、燕子石、金星石、松花江石、紫翠石、扬州漆沙等砚种,可谓包容了我国所有著名砚种。细阅一下所收集的砚照的历史时期,有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砚的雏形),有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的传世珍品,还有当代各种砚材的精品,可谓代代相传。
11篇砚学论文熠熠生辉
砚学论著和砚照说明文字是书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其中,砚学专论内容涉及面之广和对砚雕艺术探索之深,在砚文化出版物中是空前的,每幅砚照的说明文字介绍得客观、准确。总之,这些论文与说明文字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和特点。
首先,论文对砚史的沿革写得完整、系统,写出了各个历史时期我国砚文化的特点。从砚的起源(公元前8000—5000年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逐渐演变为石砚,以陕西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石砚为代表),讲到汉晋时期砚的发展与特点(出现三足砚、兽形砚、以河北地区出土的双盘龙砚、徐州地区出土的汉兽形铜砚为代表);从隋、唐、宋代砚文化的繁荣(出现了以端石、歙石、红丝石、澄泥、洮河石等为材料的砚,从形状看,流行箕形砚、抄手砚、随形砚和自然砚,以唐箕形红丝石砚、宋六十三柱海水纹长方抄手端砚、宋眉纹枣心歙砚、宋苏轼鹅式澄泥砚等为代表),讲到明清时期砚的欣赏性越来越增强,内容越来越广泛,刻工越来越精细逼真的特点(除原来的砚材外,又涌现出多种新砚材,如:象牙、漆沙、玉石、翡翠、水晶等,传世的古砚多是明清时期的作品)。本书的有关论文,系统、明白地展现了我国几千年来光辉灿烂的砚文化的历史。
其次,对八种砚作了专题介绍、源考和探索。这八种砚是:端砚、歙砚、沙河石砚、澄泥砚、淄砚、漆沙砚、松花石砚、红丝石砚。论文作者都是这些砚种的著名雕刻家或鉴赏家,文章阐述明白,考证确凿。如《歙砚源考》一文的作者不仅是歙砚雕刻的名家,深通歙砚雕刻技术,而且对歙砚石的主要产地——龙尾山,进行过多次实地考察,对宋人李人彦的《砚谱》、米芾的《砚史》及苏东坡、唐积、洪景伯等许多著作都作过反复研究,引用了李谚语“歙石出于龙尾溪”和米芾语“歙砚婺源石”等作为论据,说明了龙尾砚就是歙砚,而且歙石产于婺源的龙尾山,同时,还介绍了唐宋时期歙砚的繁荣,讲述了元代开始走下坡路,解放前夕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以及解放后重新恢复和走向更加繁荣的发展道路的情景。又如《澄泥砚探索》一文的作者写出了此砚制法失传后重新探索澄泥砚的过程,又写出探索到的不少新技法,有了此著,澄泥砚制法就不会再失传,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第三,专论对砚雕艺术作了深入的探讨,特别是对当前砚界存在的“传统与创新”、“实用与欣赏”、“艺术与技术”的关系这几个重大的问题作了比较透彻的分析与论述,充分肯定了砚雕的传统工艺,指出“要发展必须创新”。
除11篇砚学论文外,砚照的说明文字也十分严谨、简练,并经过慎重考证,对每方砚台的尺寸、形状、石质、特色等都作了介绍,其中,当代砚还介绍了石料产地和作者姓名,古砚还标明了朝代和收藏此砚的单位或个人。这对收藏家和砚的爱好者鉴别砚台实物提供了依据。
考虑到日本文化与中国同出一源,日本人很欣赏中国的砚文化,此书文字采用汉日对照。因此,此书不仅在国内畅销,不仅能销往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华人集中的国家,而且已大量销往日本。
如果说这部书还有什么不足之处的话,只能说受书的规模限制,未能把中国名砚的精华全部纳入书中,虽然在搜集和筛选作品上投入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但必然还有些精品漏选。同样,论文的约稿和入选也不能囊括全国所有的精华,加之容量的限制,更无法达到一个“全”字。如,对于历代刻砚名家的介绍,只选了一篇《清代的女雕刻家——顾二娘》为代表。尽管有此美中之不足,但仍不影响此书成为国之瑰宝,因为它毕竟是一本我国古今宝砚之荟萃,砚学论著之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