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社会与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论文_郑永恒

提高小学社会与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论文_郑永恒

重庆市酉阳县李溪镇马皇小学校 郑永恒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入和进一步发展,对小学社会与品德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方法,构建有效的社会与品德课堂,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认知、探究和实践。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小学社会与品德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进行相应的分析,以期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和优化教学途径不断推动新时期背景下小学社会与品德教学效果,激活小学社会与品德教学课堂。

关键词:社会与品德;教学课堂;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入以及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是当前一线教学工作者急需探讨和践行的一个课题。作为小学社会与品德课,是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和法律素养的重要学科,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成长、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社会与品德学科的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修养,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以及品德素养,满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社会与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当前小学社会与品德教学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一)教学方法落后单一

教学方式方法落后、单一是当前小学社会与品德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由于自身教学理念,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教师的社会与品德教学工作开展显得较为死板,不能够将小学社会与品德教材当中的知识灵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只是根据教案和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理解,对相关公式和定理进行背诵和记忆[1]。而采用的方法也大多是口述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方法使得教学课堂的氛围比较低沉,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且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因此学生的社会与品德知识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不到有效培养,从而降低了小学社会与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内容不够深入

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只是对教学表面内容泛泛而谈。这些教学内容仍旧不够深入。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意识,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是极其活跃和丰富的,教师要在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感悟,形成学生自己独到的见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很多教师一味的追赶教学进度,往往是采用直接讲解的方法进行教学,没有在课堂当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得学生不具备自主思考的时间和能力,导致学生不能够形成较为完善的且深入的知识体系,使得小学社会与品德教学效率不高。

二、小学社会与品德课的教育教学措施分析

在明确小学社会与品德课程的教学问题之后,相关教学工作者就要立足于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及小学社会与品德课的教学要求,制定有效的教学措施,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的创新,不断的加强小学社会与品德科的教学质量。

(一)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生硬的、死板的满堂灌、一言堂等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更加体现出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而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就导致学生在整个课程当中都是生硬死板被动的接受知识。对于小学社会与品德课程教学来说,要想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教师就要构建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这是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先教师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距,对学生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个学生;其次,成为学习的服务者和引导者,让学生能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要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学生正确的地方,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喜悦,从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当中。

(二)转变教学观念,注重生活理念的渗入

基于传统教学当中的这些教学理念,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相关教学工作者就要着重加强教学思想的转变,在教学当中注重生活理念的渗透,将传统生硬、死板的教学内容变为学生生活当中经常可以接触到的、显而易见的内容,用生活元素代替课本内容,用生活元素进一步深入的解释课本内容,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的实施教学[2]。

比如在教学《我学习、我快乐》等相关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当前最快乐的事情,在学习之外最喜欢参与的活动是哪些,让学生能够和教师分享自己的青春心理,交流自己成长过程当中的苦闷。不仅能够有利于让教师把握学生的心理实施正确的方法,引导其成长,而且在这种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的背景下,学生对于这一单元的内容学习会更加深入,可以将书本上所学习到的知识点,引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帮助自己解决青春的烦恼,让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更快乐,从而使学生有一个更加灿烂的青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提高小学社会与品德教学课堂效率是新时期背景下每一个教学工作者需要着重探究的课题之一,所以教师要做到精心备课,要引导学生进行感悟,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才能够凸显出小学社会与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雪辉.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23):93.

[2]苗玉英.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3(25):48

论文作者:郑永恒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提高小学社会与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论文_郑永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