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滑坡论”要慎行——江苏省中小学生道德现状调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论文,江苏省论文,调查研究论文,中小学生论文,滑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面对未成年人身上的一些问题,很多人发出了道德滑坡的感慨。为了更好地了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的实际状况,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对江苏省的中小学生道德现状进行了广泛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有爱国意识,但爱国情感内化不足;(2)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认同诚信,但诚信行为不稳定,当遇到与自身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中小学生会处于诚信的矛盾选择中;(3)中小学生有环保意识,但环保责任缺乏,在面临环境保护与切身利益的矛盾时,中小学生会考虑自我的意愿,其道德行为会在他律与自律的矛盾交织中徘徊;(4)学生渴望理解,但代际之间有隔膜。作者认为,广大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总体呈现出明显的年龄和时代特征:思想道德健康向上但价值取向多元,行为取向健康务实但知行不稳定。其道德问题的本质不是道德上的“滑坡”,而是道德成长的不成熟,是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中的困惑和无序。全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都处于变动之中,中小学生的道德思想发展也必然处于调整和重构的状态。这种道德发展的困惑与无序,是对过去“高、大、全”德育目标的反叛,也正是新道德产生的契机。道德“滑坡论”会阻碍我们对时代印迹的透视,进而丢失道德教育新的契机,因此道德“滑坡论”应该慎行。
标签:滑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