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根本问题_精神文明论文

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根本问题_精神文明论文

高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根本性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好几个论文,精神文明建设论文,正确处理论文,性问题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校作为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和科技文化知识产生、发展的集散地,理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自觉担负起这一神圣的历史使命,抓住有利时机,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发挥作用,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先锋力量和坚强阵地。这些年来经过各高校师生员工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中央及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高校校园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结出了许多可贵的经验,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校园文明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令人忧虑的现象,这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和现象如不给予高度的重视,或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必然影响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也很难使高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先锋力量和坚强阵地。

一、正确处理重认识而轻目标建设问题

目前,对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认为是新时期高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综合性工作。由于高校有着得天独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利条件:集中了一大批学者和高级知识分子,是传播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场所,是传播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阵地,这些有利条件注定了高校校园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了特殊的地位。并认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对高校的广大教职工和青年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良好的养成教育,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改善和优化育人环境,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率,而且还将以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巨大的辐射作用。这些积极而又深刻的认识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也在全国高校得到了共识。但是,这些认识往往在化解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内容上常常出现不具体,在行动上表现迟缓,操作上遇到与认识上有较大的差距,使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出现雷声大、雨点小,认识明确、措施不利。高校校园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应牢牢把握坚持经常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四有”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校园政治氛围;形成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校园风貌;建设布局合理、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为广大师生建立良好的校园秩序和安静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正确处理重务虚而轻务实的问题

目前,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在学校的总体工作中仍存在着有时位置摆得不正,许多工作与原设计、原要求相距较远,在具体落实上显得力不从心。仍有一部分人认为精神文明工作虚多实少,工作难抓,落实困难等,使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产生重虚少实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没能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许多工作不能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不符合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因而产生“两层皮”,自然产生效果不佳,虚多实少等问题。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应遵循学校教育教学的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按照学校发展建设的实际开展。一方面要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学校教育的内部环境中,形成教育的基本内容,贯彻在教育计划之中,有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和社会现实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四有”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

三、正确处理重临时突击行为而轻常抓不懈的问题

高校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随着党和国家不断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意义,各级主管部门也经常布置相应的任务,开展经常的评价和检查工作。这对学校而言,临时突击已成为各高校开展校园文明建设常用的方式。虽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短时期内起到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作用,可以集中集体的力量解决一些平时想做而又没精力去做的事情,以及需要多个部门协同作战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甚至通过宣传可以造成一种轰动效应。但是,这些努力只是暂时的,如果不能长期坚持则可导致校园文明建设大起大落,波动不定,会使已取得的成果或已设计完善的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丧失殆尽。因此,必须杜绝这种现象,各级领导必须认识到,校园文明建设是高校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秩序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较高的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的立足点必须建立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进行长远设计,制定长远规划,完善管理与建设的措施及配套的系列制度。特别对一些涉及面广、时间比较长的校园文明建设工作,不仅要有相应的设计和规划,而且必须及时总结一段时期的工作和经验及不足,提出新要求,以不断巩固已经取得的校园文明建设成果。

四、正确处理重经费投入而轻勤俭办学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教育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经费长期不足,效益不高,各校大都普遍存在办学经费紧张的状况,国家每年拨给高校的办学经费与学校现实需要缺口太大,学校急需办的事又很多。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坚决贯彻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的方针,反对铺张浪费、不顾实际、事事追求高标准的作风。特别是一些老校,由于办学时间长、房屋、设备、环境等一些基础设施多年因经费不足而缺乏必要的维修和补充,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已落后于一些建校时间短的高校,经费需求矛盾相对更加突出。所以,在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校园文化设施时,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发动和依靠全体师生员工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讲究经费使用效率与效益,真正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是一种文明的表现。

五、正确处理重学生专业技能教育而轻道德素质教育的问题

当前,在一部分高校中,从校领导到教师,普遍存在一种强调专业知识教育、注重学生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德育教育、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现象。另外,在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部分学生和少数青年教师中出现了道德失落的现象。从教育上看,主要是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比较严重,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对薄弱,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校园文明建设是一个极为不利的因素。我们认为,校园文明建设应当针对大学生的情感特点以及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特征与规律,对症下药、细致入微、循序渐进地创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校园文明氛围,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在校园文明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采取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建立起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价值观为核心,融理想教育和现实教育为一体的教育模式,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标签:;  ;  

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根本问题_精神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