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贾军强

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贾军强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北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00

摘要:做好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工作,对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成本造价管控,这是工程预算管理的重要目标,它对于有效管理资产投资规模、避免“三超”问题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过去的工程预算管理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期的要求,预算管理工作表现出很多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更加合理的预算管理工作措施,进一步促进工程项目预算工作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工程项目;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一、预算管理的作用

1.1促进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化,提高企业综合盈利能力

为能实现企业预期效益,企业管理者会把涉及企业目标利润的经济活动连接在一起,使影响目标利润实现的各种因素都发挥出最大潜能。编制各项预算时,必须把握市场动向,着眼企业全局,科学地进行预测,努力使决策达到科学化。

1.2明确工作目标,激励员工积极性

目标利润是通过预算分门别类、有层次地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并延伸细化到每一位员工,这些目标就成为他们在特定期间的具体工作目标。各部门都了解把握了本部门的经济活动与整个企业期望获得的利润之间的关系,促使职工想方设法从各自的角度为完成企业的目标利润而努力工作。

1.3强化企业管理中的控制工作

预算本身就是一种硬性约束。实施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企业预算管理,控制贯穿于治理的全过程,是一种全员、全过程的控制。该控制过程主要包括预算编制、经济活动的状态计量、实际与预算的比较以及两者差异的确定和分析、制定和采取调整经济活动的措施等。在整个预算制定、实施的过程中,企业的控制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认真制定并严格执行预算是企业实现目标利润的根本保证。

二、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完善的工程预算定额体系。经多方查阅相关资料及工程实例后发现,预算定额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在编制过程中常常出现借用定额的现象。不同类型的工程、不同的施工环境、参差不齐的施工水平却运用同一定额标准,这充分的说明建立一套包罗万象、来源于实际的完整的预算定额体系势在必行。另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异地承揽或跨行业承揽建筑工程项目的情况越来越多,而各地区建设各异的预算定额管理、预算编制规定又不利于跨区域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2.2普遍缺乏健全的管理组织,同时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有待提高。目前,国内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缺乏健全管理组织的问题,这与建筑工程行业科学化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部分建筑工程项目为了节省工程开支,从而大量压缩预结算管理人员的数量,这就必然导致出现管理组织难以健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难以全面得到保障的问题。通常来讲,预算管理工作由各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的部门、成立的机构专门人员来负责完成,进行审核预算、宏观监督与调控。然而据了解,我国除了一些大型建设单位配备了相关专业人才进行预算管理工作外,多数中小企业却极度缺乏工作胜任能力强、成绩突出的管理人才,常常准备进入工程建设阶段才开始组建人员、熟悉业务,有些单位甚至就没有预算管理人员,需要的时候都是临时外聘,而随着工程竣工的完成,此项工作业务则立即终止,而刚刚积攒了一定经验的工作人员又会将预算工作搁置。

2.3市场价格的波动预算材料价格是按照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公布信息价格进行计算的。随着时间推移,受市场因素影响的材料价格将会有进一步的变化。如果价格上涨或者下跌幅度超过预算估计的范围必然造成超预算或预算结余严重。

2.4预算管理模式缺少综合性,方法滞后。纵观我国目前大多建设项目,多数的工程预算管理模式均处在阶段性的子项目管理上,很难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建设单位、设计部门与施工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各自为政,而工程监理部门则只对施工阶段的质量、进度进行监督,很少参与到决策分析与投资管理中。虽然,预算管理包括单位预算及工程概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的造价指标控制,因而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设计保守、投资偏高、脱离实际等现象的发生。

三、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3.1提高工程预算编制准确性

一是要做好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这是为了确保项目造价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确保项目建设中的人、材、机等相关要素的市场化发展,提升价格透明度;二是应当不断促进项目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在对项目预算管理人员展开培训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其树立较高的职业道德思想,规范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注册与跟踪管理;三是必须要做好项目预算编制的审核工作,进一步强化项目预算编制审核,不断促进预算准确性的提升,从而确保工程项目实际成本的有效控制。工程预算审核属于预算管理过程中的关键内容,好比说一项工程通常包含了几十张图纸,涉及到成百上千万投资,如果预算管理人员出现了失误,则会给项目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3.2加强工程预算的动态化管理

在实施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工作时,不管是建设单位或者施工企业都应当确保项目造价的科学性,任意一方存在偏颇都会影响到工程最终效益的实现。所以,我们要坚持实施全流程的工程预算管理,针对工程预算管理工作中包含的“量”和“价”等因素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测,若存在变动情况应当第一时间采取相应对策进行处理,开展好动态化全面监督,其关键是推进全流程管理工作。一方面应当要求工程预算管理工作人员能够主动积极的投身于预算编制作业中来,投身于项目施工建设管理工作中来;另一方面要求工程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努力增强自身专业素质能力,有效开展各项工作。

3.3加强工程预算的统筹管理

统筹管理一般包含了下面几点:首先,工程预算限额设计和考核。限额设计能够帮助我们对工程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予以准确控制,可以对二者予以更加科学的调整,有助于增强设计人员的经济和责任意识。建设单位要坚持以限额设计为源头开展好投资与预算管理工作;第二,对项目建设的投资管理。建设单位在实际的施工时,投资管理关键在于合同管理、工程变更管理。做好设计变革管理能够确保合同造价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预算工作的开展;第三,做好成本分析和管理工作。施工企业是工程施工主体,工程预算管理的重点应当是施工过程中所使用到的人、材料、机械设备等成本,应当从施工建设的各流程出发对预算实施合理管控。建设单位必须从整个项目的效益出发来科学核算成本,注重工程建设全过程效益。

3.4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尽快建立更加全面的管理制度是有效实施工程预算编制工作的基本条件。管理机制就如同管理工作的骨架,唯有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才可以让预算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出自身能力。我们在对工程预算管理制度的建设完善过程中,应当设置有效的奖惩机制来调动施工作业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不断促进工程建设效率的提升。具体来说,应当把相关人员的薪酬福利和工程预算效果联系起来,将奖惩机制贯彻落实。另外,还应当尽快完善监管机制,对工程预算工作人员实施合理的监管,避免预算作业人员可能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保证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序实施,提升预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预算管理是整个工程投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预算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工程预算执行,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造价,工程预算管理人员应实行全过程动态化管理模式,加强对施工变更控制力度,注意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统一、协调,全面加强工程预算管理,提高工程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筱.预算造价管理问题在建筑工程的分析[J].四川水泥,2017(02):196.

[2]李千荣.工程概预算编制及其管理应用对策[J].南方农机,2017(02):196.

[3]何速奎.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事业财会,2012(3):12-14.

论文作者:贾军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贾军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