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恒誉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建筑行业也不例外,竞争无处不在,唯有抓好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问题才能在行业中更有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利润。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一定的作用,本人在总结多年来从事机械设备管理的经验,针对当前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问题,提出对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一些粗浅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 机械设备 管理
一、从源头抓起,严把采购这一关
建筑机械设备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使用许多建筑设备事故就是由施工单位使用性能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而引发的。该类事故主要由于生产厂家的制造能力或制造工艺不过关造成的,事故隐患隐蔽性强,日常检修保养不易发觉,,此问题安全隐患非常大。鉴于此,施工单位应当高度重视机械设备及配件采购工作,在设备的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企业要建立机械设备采购制度。在机械设备购置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经济论证,从设备选型、购置、点收、安装、调试到验收投入使用等环节,都要专人负责,严格办理登记和交接手续。
2、严格把关机械设备厂家的各种证件,设备供应商应当具备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产品作用说明书,严禁国家规定淘汰、禁止使用的建筑施工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从源头检验设备厂家是否合格。
3、应坚决杜绝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低质、低价、简陋的塔式起重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在我市推销的现象,各施工单位应予以高度重视。凡经专业建设机械机构检测,认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建筑施工机械,严禁施工现场购买使用。让问题设备远离建筑工地,给员工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
二、规范设备管理工作,建立落实设备管理制度。
由于大部分企业搞经济体制改革,大到部门精简,部分设备技术管理人员工作量不饱和的岗位纷纷转岗。各项设备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大部分企业一级的设备管理工作大大消弱。再者,施工企业在转制后,企业经营模式发生改变,建筑项目直接承包到施工项目部。项目部纷纷各自购买机械设备,自我管理,造成施工现场设备管理水平差次不齐,设备管理混乱。所用这些不利因素已极大影响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1、加强设备统一管理,落实设备基础管理工作。
企业应着手对内部和各项目部的机械设备进行摸底清查,并统一编号并建帐立卡,每年至少要对照实物清查盘点一次,保持帐、卡、物相符,作为设备统一管理的基础。大型机械设备应建立详细技术档案,内容可包括:原始技术资料和交接验收凭证,历次大修理、改造记录;运转时间记录;事故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技术档案要有人负责保管。要健全机械设备统计制度,按规定编报各项统计报表。并定期组织统计分析,改进机械设备管理、使用、经营、维修工作。
2、健全设备管理机构,提高设备管理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大部分建筑企业内部设立了一个独立的设备管理分公司,该机构属于单独核算经营。由设备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建筑机械设备的采购管理、维修、保修工作和设备管理人员、机操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安排、业绩考核等工作,摆脱设备无专人管理现象,确保专业设备专业队伍管理。各项目部在使用设备的时候统一向设备管理公司进行租赁。
3.设备的维修、保养和使用制度要落实到位。
企业要做到建立、健全机械设备操作、使用、保养规程和管理制度,主要机械设备要严格执行定人、定机、定岗位的责任制,所有机械设备都要有人负责。多班作业时 必须执行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制度,季节变化时要执行换季保养,新机械和经过大修理的机械,在使用初期要执行走合期保养,大型机械设备要实行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并作好技术记录,总结磨损规律。应实行机械设备经济承包责任把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维修保养、安全运行、消耗费用等列入承包内容,与生产任务完成情况一起考核;对因拼装设备、违章作业、失修、保修造成机况严重劣化、费用超支者,应按承包合同进行经济处罚。
4.建立安全使用与监督的检查制度。
设置机械设备安全员,负责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安全监督,并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确保机械设备和操作者的安全。各项目部结合项目自身实际情况,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专项检查,对施工现场使用的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等施工机械设备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保障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保证项目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5、特殊工种必需持有特种人员上岗证方能上岗。
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起重信号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
6、严格执行设备的报废制度
针对磨损严重,基础件已损坏,再进行大修已不能达到使用和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应当报废。针对一些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无改造价值的,修理费用高、在经济上不如更新合算的,属于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机型也应当进行报废。对于经检测不合格的机械设备,不得继续使用。淘汰的机械设备不得向外租赁或转让。
三、实现建筑企业租赁业务的健康发展
首先要重视建筑企业的协调运作,企业要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对于企业里的租赁业务也不例外。租赁业要尽快形成一个稳定的经营格局,既要有一批有规模、有实力、规范运作的大型公司担当市场的中流砥柱,,起到稳定和推动作用;同时也要培育操作灵活且规范的中小型租赁公司,对市场起到补充和平衡的作用。其次要积极控制建筑设备的租赁风险。拖欠租赁费,是目前我市建筑机械租赁业存在的一大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这种现状除了需有法律加以强制约束外,还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改变,最终形成全民重信用的良好氛围。作为租赁公司首先要建立用户诚信考核制度,完善租赁业务程序,通过各种方法考察用户的诚信度和工程款到位情况,进行充分的工程项目风险评估,对于资金不落实或可能不落实的项目不要盲目承租。其次,要增强合同意识和合同管理能力,对所有的租赁业务都要签订规范的合同,在合同中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较为详细的约定 一旦发生纠纷有据可依。
四、结语
由于租赁公司在企业中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设备做为其资产的经营对象,更要求注重其保值增值、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在市场经济杠杆的自然调节下,设备管理水平的好坏也会直接从经济利益中反映出来,因此也会促使设备管理人员去研究、探索和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以求获得最大的效益,真正调动起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逐步使设备管理工作走上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
论文作者:张海霞1,刘柯芸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0
标签:机械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作业论文; 企业论文; 机械论文; 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