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高职双证书培养模式研究_实践教学论文

论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高职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职论文,模块论文,培养模式论文,体系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吗: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7)12-0029-03

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要求

要谈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构建,先分析一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

根据以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体现以下内容:

高职教育的目的性——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即“培养什么样的人”。

高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高职教育的培养规格——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目标,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高职教育的培养途径——即怎样培养人,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要占有较大比重;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和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构建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保障体系;产学结合,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要紧密结合,加强技能培训,培养高技能人才。

二、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高职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基于上述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对高技能人才从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上作进一步分析,认为素质良好是前提,知识以够用、适度为宜,而能力必须很强。因此,本文在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基础,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上提出必须持有双证或多证,即学生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书外同时获得一个甚至多个职业资格证书,目前普遍称为“双证制”。该模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平台的设置能较好地体现了理论知识的“必需、够用”为度,同时专业方向模块和职业资格证书模块的设置又兼顾了岗位的针对性和职业的适应性,学生双证的获得体现了其职业能力的认定。

1、突出高职特色,建立“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

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建立“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平台课程是指全校、某个行业(岗位群)、某个专业的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体现共性教育。平台分为公共基础平台、行业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公共基础平台:有利于保证高职高专学生的基本素质,满足共性需求。行业基础平台:是该行业(岗位)中各专业学生均应修读的共同基础课程,包括行业基础课、行业核心课程、跨行业课程等。专业基础平台:为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课程综合实践等。模块为专业方向(职业岗位)模块和职业资格证书综合课程模块,为学生职业发展所设立,且与社会考证接轨,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积极鼓励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同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的岗位证书,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个性教育。社会已开考的专业其职业资格证书综合课程模块课程设置必须与社会考证接轨。具体见表1:

2、根据行业要求,建立职业学历教育+职业岗位培训的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对高技能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分析,高职教育仅仅停留在学历教育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高职学生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同时,还必须接受岗位培训,而且都要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建立起两者兼备即“职业学历教育+职业岗位培训”的教学内容体系,包括以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及对应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整合重组课程,明确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核心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在课程建设中,要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处理好理论课和实践课程的结构和比例,以满足学生就业、创业、个性发展的多元化需要。课程内容要及时更新,充实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产学研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有思路、有措施,能反映当前社会技术先进水平和职业岗位资格要求。积极改革教学方法,能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采取科学、有效、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和手段。职业资格证证书模块课程内容要与职业标准相互沟通与衔接,教学内容能够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积极改革课程评价方式,注重考核学生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技能鉴定可与学校教学考核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学生能力评价社会化,大力开展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等的考核认证工作。

3、强调实践育人,建立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其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为此,我们提出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三个课堂之中,形成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育内容体系。具体见下图:

同时,把第二、三课堂活动纳入学分制管理。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获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论文以及承担科研项目等而获得的给以认定为创新学分;学生获得各种专业或其他相关技能等级证书等可认定为技能学分;学生参加自主实践训练,自主参与提高素质的各种活动(包括各类讲座、报告会、上机等)可以按时间计算而被认定为素质学分。这三种学分均作为第二课堂的选修学分而且可以替代第一课堂的部分选修学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分实现在三个课堂中的互动,进一步完善学分制。

4、产学研合作,实现多样化的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应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培养途径,加强与企业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高职教育要弥补自身教育资源短缺、办学经费紧张等局面,主动走向社会,积极为行业企业服务,在人才培养、师资培养提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科技开发及成果转化、面向行业或企业开展培训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以增强自身办学活力。首先,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力开展“顶岗实习”或“2+1”、“订单式”培养,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建立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其次,建立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广泛吸收行业的名师专家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咨询、指导;第三,广泛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把社会资源充分吸收到高职高专教育中,建立互惠互利的机制;第四,聘请企业的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或实践课的教学任务,同时可以选派部分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建立一支双师素质队伍;第五,开展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培训工作,积极为企业服务,以增强自身办学效益,提高自身服务于社会的能力。

三、建立实施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

1、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要鼓励教师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建立“双师”结构教师团队。要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开放式的人才资源交流共享机制,通过互换、互聘、联聘、兼职等多种形式,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积极聘请和引进企事业单位中高级技术管理专家和能工巧匠到校任教、授课、开讲座、带学生,促进校企智力与人才资源的互利互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建立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要从专业的特点出发,满足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体现生产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学校投入和校企共建等,不断改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大力整合资源,优化管理,完善各专业的实验室、实验工场、实训室、实训工厂、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同时,积极拓展实验(实训)室创建渠道,鼓励社会资源通过投资、参股等方式参与建设,共创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加强与生产、服务企业单位的合作,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3、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用人单位、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内外部评估制度,形成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约束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控。

4、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因此,高职院校要大力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经常邀请名人专家、企事业单位等经常来校开设职业生涯专题讲座,形成一支专业化的指导就业的师资队伍,并邀请有关单位来校招聘,带领学生参加各地人才交流会等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努力形成全员参与的就业指导体系,使学生毕业等于就业,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标签:;  ;  ;  ;  ;  ;  ;  

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高职双证书培养模式研究_实践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