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自然对人类的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沙尘暴论文,人类论文,自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沙尘暴,自有陆地以来就肆虐和危害地球很久很久,尤其当追求“文明”的人类失去理智失去对大自然的尊重之时,它回报给人类的是无情的灾难惩罚。
沙尘暴是世界“公敌”
据长期从事沙区第四纪地质研究的中科院研究员董光荣在采访中向笔者介绍,科学界已经认定,沙尘暴由来已久,很可能在地球诞生初期就已存在。根据地层中发现的沙漠沙、风成红土和黄土以及深海沉积中的风成物质变化可以推测沙尘暴的演化历史,至少可上溯到6亿年前的下寒武纪、2.8亿~1.4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和侏罗纪。
沙尘物质的富集地沙漠遍布于全世界,约占陆地总面积的30%。黄土也是沙尘暴的地面沙尘源物质之一,而它最初的源头还是沙漠。
由于沙漠在全世界各地的广泛分布,加之不同地形和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变化,全球形成了4个主要的沙尘暴源区:北美、中亚、澳大利亚和中非。
北美沙尘暴主要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20世纪30年代,由于严重的旱灾和对土地的过度开发,美国大平原广大地区发生“黑风暴”。1933年4月,美国西部首次出现黑风暴现象。1935年4月14日,美国西南大平原上又发生了比其他时候更大的黑风暴,黑风暴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最严重的生态灾难之一,横扫美国2/3的大陆,被称之为“黑色星期日”。之后,黑风暴在美国整整持续了10年,引发了250万人口从西南大平原逃离,几百万公顷农田废弃。近年来,如1999年仍出现5次之多的沙尘暴天气。北美的加拿大,20世纪30年代同美国一样,也出现了频仍的“恶尘”——黑风暴。
前苏联未能吸取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教训,从1954年开始至60年代,在哈萨克、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沿岸和北高加索部分地区大规模移民,10年开垦了6000万公顷荒地,也连续遭到黑风暴的袭击,大量新垦土地沦为寸草不生的沙丘。首次风暴起自1960年3月16日。黑风暴的发生延续到1965年冬、1966年春,连我国内蒙古和北京地区也受到严重影响。
澳大利亚的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南澳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每年遭受风蚀危害的平均天数超过35~40天。近20年来,南澳发生的严重沙尘暴有3次。
非洲尤其是中非,是世界上又一大沙尘暴多发区。尤其20世纪以来,非洲连年旱灾不断,旱情一直延续到80年代,沙尘暴和饥荒不断,上百万人被夺去了生命。非洲的沙尘暴多发,除了大气和干旱因素外,还有人口的膨胀和极度贫穷导致过度垦殖和放牧,使土地严重荒漠化的因素。
中国沙尘暴由来已久
据专家们介绍,中国沙尘暴从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就有了,与沙漠的形成同步,之后第三纪和第四纪随着沙漠的不断发育和演化继续存在。
张华的《博物志》载:“夏桀之时,为长夜宫于深谷之中,男女杂处,十旬不出听政,天乃大风扬沙,一夕填此空谷。”此记载虽带有浓厚的神异色彩,但说明公元前17世纪时,我国已发生过很强烈的沙尘暴。
又据中科院杨根生等专家搜集到的历史文献记载,中国沙尘暴有确切文字记载最早是公元前205年(汉高祖二年):甘肃“夏四月,大西风,折木发屋,扬沙昼晦。”从公元前3世纪到新中国建国间的两千多年中,我国至少发生沙尘暴70次,平均每31年发生1次。以世纪为单位看,17世纪以前,最高发生7次,而进入18世纪增至10次,19、20世纪均骤升至17次。
据气象部门统计,新中国建国至2001年的52年间,共发生沙尘暴88次,平均每年1.7次,与历史时期每31年发生1次相比,形成惊人对比。尤以1952年在甘肃、1979年在新疆、1983年在西北五省(区)、1986年在新疆发生的一些强沙尘暴为甚,特别是1993年5月5日发生自西北、掠及北方72个县110万平方公里地域的特强沙尘暴,其强度、范围、灾损都是两千多年历史记载中从没有过的。进入2000年后,沙尘暴又急剧增加,当年强和特强沙尘就达9次,为近50年之最;2001年出现12次沙尘天气,其中沙尘暴6次;2002年入春后仍是沙尘天气不止,3月19至21日发生连续几天横扫大半个中国远及日、韩的特强沙尘暴之后,又不断出现几次沙尘暴。这些,预示着新一轮沙尘暴活跃期已经开始,发生频数与趋势为直线上升。
中科院研究员杨根生等专家,近年划分出中国沙尘暴四大中心和源区,即:一是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古阿拉善盟,面积达56万多平方公里,沙漠、沙地丰富,干旱湖盆多,又是北方强冷空气南下的要冲,极易形成强沙尘暴,是沙尘暴高频区和重灾区,4个源区中最严重的沙暴中心。二是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在历史上就多次经历过沙尘暴的袭击,尤其盆地南缘和西边的喀什冲积平原,风沙活动频繁,和田地区尤甚。新中国建立后,塔里木盆地边缘和西部地区,平均6年发生1次,为沙尘暴高频区。三是内蒙古阴山北坡及浑善达克沙地毗邻地区,农牧交错,土地沙漠化严重,是沙尘暴后发高频区,直接威胁华北、京津地区乃至东亚广大地区。四是蒙陕宁长城沿线,风大干旱,同样过垦过牧,沙尘暴发生频率年平均接近和超过20天。
北京是否会成“庞贝城”
北京的风沙天气由来已久。据文献记载,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约公元440年左右)。时代中晚期至清代前期,是北京平原沙尘暴多发和强度最大的时期,史学家说,频发的沙尘暴和持续的旱灾以至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中科院多年从事北京风沙研究的陈广庭研究员在兰州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北京自1951年以来的50年,沙尘天气发生日数总体上呈波动减少之势,至1997年成为0风尘天气年。从1998年起又开始回升,2000年出现22次沙尘天气,2001年出现十余次,2002年入春后又发生数次沙尘天气,这是近十多年中从没有过的。
专家们一致认为,北京少有真正的沙尘暴。据北京地区近50年沙尘天气频数资料显示,浮尘占21%、扬沙占74%,沙尘暴只占5%,而且沙尘暴天气基本集中在20世纪50、60年代,又多发生在北京上风向风口地区延庆盆地、北京平原中下游和处在西山背影区的房山一带,其他地区尤其北京城区极少有沙尘暴发生,回升高强年2000年的4月6日出现的当年最强沙尘天气,也属于一般性的弱沙尘暴。
陈广庭研究员得出结论:北京地区本身没有形成上下空气对流的气象条件和沙尘暴物质地面条件,它不是沙尘暴发生的中心和源区。北京不多的沙尘暴和21%的浮尘天气所携带的大量沙尘物质,主要来自形成沙尘暴的中心区域,即阿拉善高原北部、蒙古国翰海盆地等区域。中科院2001年“探索沙尘暴”大型科考的大量实据也证明了这一点。陈广庭认为,北京的沙尘天气主要是扬沙,即就地起沙。沙尘物质的来源是:永定、潮白、御栖河的古沙土沉积和城市建筑弃土。北京气象台的专家也认同此说。
北京沙尘天气的类型、频率变化及沙尘的来源,决定了“北京风沙无治论”担心的多余。专家们认为,只要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即上风向沙尘暴源区荒漠化的防治和就地起沙的治理,沙尘危害就会大大减少。北京不会成为“庞贝城”。中科院沙漠研究专家董光荣、陈广庭、杨根生等呼吁,北京防治沙尘暴和沙尘天气,要害还是抓源头抓西部,治本,不能只盯着“京津圈”在局地做文章。
沙尘暴的成因
专家们一致认为,风和沙源是沙尘暴发生的主要因素。风,是沙尘暴的动力因素;沙源,就是干燥、疏松地表的沙尘物质。遇到春天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空气条件,沙尘暴就发生了。
长期从事沙区第四纪地质研究的中科院研究员董光荣对笔者说,就人类能力而言,目前还无法改变大气环流和气候冷暖变化,也不可能消灭沙尘源地,只能是在防治和保护上使其有一定程度的减弱。因此,沙尘暴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内仍将存在。
中科院陈广庭研究员也认为,沙尘暴与地面状况的坚疏关系很大。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是沙尘暴发生的一个前提;反过来,每一次沙尘暴又导致4~5cm厚度的地表风蚀,为下一次沙尘暴创造了新的条件。由于20世纪50年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大面积开发,在塔里木河上游大量截水导致罗布泊干枯;甘肃为解决贫困农民生活问题,往绿洲边缘荒漠半荒漠地带移民开荒,也造成地表生态的破坏。整个西部,滥垦、滥樵和滥牧,导致原生态破坏十分严重。
中科院长期研究沙漠和沙漠化以及国民经济重大环境问题专家、“中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及防治”重大科研课题主持人杨根生研究员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1952年至2000年5月,甘肃河西地区发生过37次沙尘暴,形成重灾7次,都是从河西本地形成的。这是由于河西上游水源不断减少,干旱湖盆急剧增加,加之绿洲边缘地带人为破坏导致严重荒漠化,形成沙尘暴地表物质因素所致。
据文献资料和专家们提供的研究报告看,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在我国的确是很明显的。历史上,始自汉,后有唐、清共3次大的开垦破坏;20世纪50年代后又有3次大的移民开荒运动。出于人口增多和西部贫穷的压力,过垦过牧、滥樵滥采,加之水源越来越少,湖泊、泉水和沼泽地的干涸,又过度超提地下水,使大面积土地沙漠化,原生态植被大量被破坏。据统计,中国荒漠化土地已高达262.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27.3%,其中99.6%在西部,增速由20世纪60、70年代每年1560平方公里上升到2460平方公里。由此看来,沙尘暴的频发和危害,是人类咎由自取。
我们该做些什么
从沙尘暴的成因中,可以看出人类活动产生的消极作用之大,所以如果人类学会尊重自然、重视保护生态,尽可能地保持地表结构状态,就会减缓和减轻沙尘暴的危害。对付沙尘暴,人类有事可做。
中国沙尘暴的主要源区在西北,防治的着眼点也应在西北。中科院研究员杨根生认为,沙尘暴的防治,要害是源区,尤其是西部源区。他说,现在刮到各城市的粉尘已不是沙漠中的颗粒,而是来自沙漠和绿洲边缘地带主要是西部被破坏的地表,另一个重要来源是西部众多的干旱湖盆。中科院研究员董光荣说,沙尘暴要全方位防治,不能只注意下风地区。
制定防沙治沙的规划,与沙尘暴打持久战。中科院研究员杨根生对笔者说,整个北方要统一规划,哪里搞草哪里搞林,要根据降水量多少不同明确下来。贺兰山以东,应重点种草,避免沙漠化;贺兰山以西,重点解决水资源合理利用问题,要给沙漠绿洲边缘交接地区增加生态给水。大面积恶化的地方,要搞无人区搞保护区。他建议,旱作农业区域界的划分要再往南推,很多地方不能再种粮了。
合理调配流域水资源,改革耕作制度。中科院研究员王涛、陈广庭、钱正安等认为,北方尤其西北几个大的水流域(如黑河流域、石羊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等)上下游水资源的利用很不合理,要尽快解决水资源调配问题。此外,有专家建议要在农业耕作制度上加快实行改革,以有效保护地表。
尽快建设和完善沙尘天气监测系统,以减少沙尘暴带来的损失。专家们认为,沙尘暴多发生在西北荒凉和交通不便的地区,面积大,常规办法难以及时评估,不利于减灾救灾。而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具备了用卫星空间技术对沙尘暴进行监测和评估的能力,就应该发挥其作用,进行及时高效监测、预警和灾害评估,并及时发布信息,以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
自有人类史以来,人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我们相信,通过努力,通过我们对大自然的尊重与和谐相处,沙尘暴危害是会大大减轻的,西北以至整个北方地区“山川秀美”不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