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学策略的探讨论文_赵翠荣

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学策略的探讨论文_赵翠荣

赵翠荣 青川县孔溪乡中心小学 628100

【摘要】习作教学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习作过程也是集“积累、运用、表达”于一体的过程,通过一篇习作,我们大致就能判断出这个孩子语文素养的形成情况。

【关键词】习作;兴趣;观察;顺序;提示语;修改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2-024-01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习作是一件痛苦的事,也是他们不愿意完成的学习任务,更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难点。

一、现状分析

(一)习作时无话可说。在写作时,孩子们的头脑中一片空白,拿起笔不知道些什么,甚至有的孩子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习作,更有甚者会在习作过程不停地数字数,采用“凑字法”完成习作,这是孩子们习作时“无话可说”的典型事例。

(二)不知怎样安排习作顺序。有的孩子在习作时头脑中有很多片段,但这些片段都是零散的,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安排习作顺序,也就出现了孩子们在习作时不知从何说起的困惑。

(三)习作中不会抓住主线。有的孩子在习作时由于没有抓住主线,他们写出来的习作前后不能连贯,记起哪里写哪里,这种习作给读者的感受就是:孩子们的思维是跳跃的,一会儿在写这里,一会儿在写那里,就像人们在做梦一样。

(四)对自己的习作不能做出正确评价。一篇文章写好以后,孩子们不知自己的这篇习作好不好,更不能明白自己的这篇习作中的优点和缺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孩子们自己来修改习作,他们就更无从下手了。

二、习作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小学中段关于习作要求的表述:“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也就是通过老师的引领,要让孩子们喜欢习作。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教学中只要让孩子对习作感兴趣,他们就会主动习作,也就避免了他们在习作中“无话可说”的现象。

在“小学语文教师送教下乡”培训时,我聆听过这样一节习作课——《吹泡泡》,其实这本来就是一篇有关写事的习作。如果老师没有活动设计,让孩子们凭想象写作,对于孩子们来说可能就是有难度的。而这位老师抓住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吹泡泡,在课前发给每人一瓶泡泡水,当同学们看到泡泡水时,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这位老师在课上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孩子们,现在可以拿出你们的泡泡水,你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吧!”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孩子们的欢呼声,议论声响成一片,大大小小的泡泡瞬间飘满了整间教室……三分钟后,老师让孩子们停止游戏,把刚才自己的动作,语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这时的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笔对刚才的场面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在习作反馈中,我们也看到了孩子们把“吹泡泡”的场景描写得栩栩如生。

(二)降低难度,让孩子们觉得习作是一件轻松的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年级特点、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日常见闻等因素。为了能降低难度,让孩子们在习作中有话可说,可以让孩子们在习作时先说后写。当然,在孩子们口头表达时教师给予提示也就尤为重要,我们通常可以采用“填空题”的形式给予孩子提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小鸭子得救了》这篇看图写话时时,她利用大屏幕出示:“( )的小猴子把( )挂在( ),它把( )伸进坑里,可是树( ),怎么也够不着……”有了老师这样的提示,对于孩子们口头表达出小猴子救小鸭子的过程就容易多了,孩子们感到轻松,他们也就会对本次的习作感兴趣了。

(三)指导学生多观察,教会学生按顺序观察。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正是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但是,如果我们只是让孩子们盲目地观察,那观察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他们在习作中就会出现记起哪里写哪里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要求孩子们观察时,必须要让指导他们按顺序观察。

有一位老师在执教《我喜欢的小动物》时,她是这样设计的:她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张“鸭子”的图片,先让孩子们说:“我看到了一只( )的鸭子,小鸭子全身长着( )的毛,远远望去就像( )。”再指导孩子们按“眼睛——嘴巴——鼻孔——脚掌”这样按顺序依次观察。最后老师总结出;“我们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也可以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观察,习作时的顺序是灵活的,无论我们按照怎样的顺序习作,只要我们的习作有顺序就好。”有了老师这样的设计,孩子们习作时就有了一条线索——整体到部分或者部分到整体,他们习作时就不会出现记起哪里写哪里的现象。

(四)巧治“说病”,写好提示语。

有的孩子在习作中会经常出现:“妈妈说”,“爸爸说”,“我说”,“老师说”等这些词语。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孩子们注意提示语的运用,并引领孩子写好提示语。

我曾观摩过一堂专门关于“提示语”的课堂教学,这位老师在设计这节课时,她抓住了孩子们感兴趣的动画片——《熊出没》中“熊大”、“熊二”、“光头强”三个人物的对话片段,先利用大屏幕出示:“熊大说”,“熊二说”,“光头强说”,这样反复出现,让孩子们快速朗读,并说出读后的体会——重复啰嗦。然后让孩子们根据提示语后面的内容,把提示语改一改,这样孩子们在改的过程中就出现了有的同学就把“说”换成了“吼”、“喊”、“叫”等词语,后来老师就总结出表达“说”的意思时,还可以用“辩解、吩咐、责备”等词语,经过这样的练习,孩子们改写后的剧本丰富多了,也避免了剧本中反复出现“说”字的现象。

教给孩子修改习作的方法。

让孩子自己修改习作,对孩子来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我们交给了他们修改方法,让他们对照这些方法来修改,就会大大降低修改的难度。比如:我们在教孩子们修改写人的习作时,我们可以设计一张这样的表格:

习作评价表(比比谁获得的星星最多)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其他书写

让孩子们对照这张表格来修改自己的习作或其他同学的自作,他们就有了修改依据,不会无从下笔了。孩子们的习作水平也会在修改过程中得到提高。

习作教学看起来是枯燥乏味的,但只要我们善于运用教学策略,教给孩子们习作方法,让他们在习作中有话可说,让他们对习作感兴趣,乐于通过习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把习作当成抒发自己心声的载体,我们的习作教学就不会因“任务”而教,孩子们的习作也不会因“任务”而写。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湖北长江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集团.

论文作者:赵翠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5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学策略的探讨论文_赵翠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