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志贺菌属;生化;检验
【中图分类号】R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2-0079-02
志贺菌属是引起人类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的病原菌,俗称痢疾杆菌。
1生物学性状
1.1形态与染色:志贺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有菌毛,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
1.2培养特性:志贺菌除宋内志贺菌个别菌株外,均不分解乳糖,故在肠道选择性培养基上形成乳糖不发酵、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的光滑型菌落。
1.3生化反应:志贺菌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除宋内志贺菌个别菌株可迟缓发酵乳糖外,其余均不发酵乳糖;志贺菌不分解尿素、不产H2S;IMViC试验结果为-/++--。
1.4抗原构造:志贺菌有O抗原,耐热,部分菌株有K抗原,能阻止O凝集,无H抗原。O抗原分为型特异性(特异性较高)和群特异性(特异性较低)两类。根据生化反应及O抗原的不同,可将志贺菌分为四个血清群;进一步按型特异性和群特异性O抗原,可将各群志贺菌分为40余种血清型及亚型。我国以B群志贺菌感染最为常见,其次为D群。
表 志贺菌的分类
1.5抵抗力:志贺菌抵抗力较弱,加热至60℃保持10 min可杀死。对酸和一般消毒剂敏感。在粪便中,由于其他肠道菌产酸可使志贺菌在数小时内死亡,故在运送标本时应使用含有缓冲液的培养基。
1.6变异性:宋内志贺菌最易发生S-R变异,同时伴有生化特征、抗原构造及致病性的变异,而出现非典型菌株。在菌痢恢复期或慢性菌痢患者中常可分离得到非典型菌株。志贺菌属细菌对磺胺类药物、四环素、氨苄西林均表现出耐药性变异。志贺菌的多重耐药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医学问题。
2临床意义
2.1致病物质
侵袭力:志贺菌借助菌毛黏附于回肠末端和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继而穿入上皮细胞内生长繁殖,引起炎症反应。内毒素:志贺菌可产生毒性较强的内毒素,除引起内毒素血症外,还可破坏肠黏膜,形成炎症、溃疡、出血,临床表现为典型的脓血黏液便。内毒素还可作用于肠壁自主神经系统,导致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失调、肠道平滑肌痉挛,尤以直肠括约肌最为明显,常出现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外毒素:A群志贺菌能产生志贺毒素,又称Vero毒素。具有神经毒性、细胞毒性、肠毒性,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上皮细胞损伤和水样腹泻。
2.2所致疾病
志贺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其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人类对志贺菌普遍易感。菌痢在临床上有四种类型。①急性菌痢:发病急,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黏液便等典型临床症状。若治疗及时,预后良好。②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小儿,常无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而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休克、中毒性脑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③慢性菌痢:急性菌痢治疗不彻底或症状不典型被误诊,可转为慢性。病程往往迁延2个月以上。④带菌者:部分患者恢复后可成为带菌者,具有高度传染性,为重要传染源,故菌痢带菌者不能从事餐饮业和幼教等工作。
病后免疫主要依赖消化道黏膜表面的SIgA的作用,免疫维持时间短,也不牢固。
3微生物学检验
3.1标本采集:尽量在早期(使用抗生素前),采集患者新鲜粪便或脓血黏液便床边接种,否则应将标本保存于30%甘油缓冲盐水或卡-布运送培养基内,并尽快送检。中毒性菌痢患者可取肛门拭子。标本直接检查:以志贺菌抗血清通过乳胶凝集试验、协同凝集试验、免疫荧光菌球法等,可直接检测标本中有无志贺菌抗原。核酸检测:可利用PCR法检测标本中志贺菌大质粒。
3.2分离培养与鉴定
3.2.1分离培养:取脓血黏液便或肛门拭子标本接种GN肉汤增菌后,移种肠道选择培养基(SS、EMB/MAC),37℃孵育18~24 h。志贺菌菌落为无色透明或半透明菌落。
3.2.2鉴定:可疑菌落若氧化酶试验呈阴性、触酶试验呈阳性,则接种到KIA、MIU培养基上,若反应结果符合数据,则可初步鉴定为志贺菌。志贺菌血清学鉴定:在生化反应符合志贺菌属的特征后,先用志贺菌属A~D群多价血清(包括A群1~2型、B群1~6型、C群1~6型和D群)做玻片凝集试验。如不凝集,可能为表面K抗原隔离所致,可通过加热到100℃保持15~30 min破坏K抗原,再做凝集试验。如仍不凝集,则可能为EIEC菌株,需进一步鉴别。如发生凝集,再用定群和定型诊断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以鉴定到群和型。我国以B群多见,若鉴定为B群,需进一步用型因子血清和群因子血清确定其型别及亚型。
3.3鉴别要点
与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鉴别:志贺菌与EIEC菌株血清学反应有交叉反应,生化反应特征、临床表现很相似。志贺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动力试验、赖氨酸脱羧酶、醋酸钠及黏质酸盐产酸试验均为阴性,而EIEC均阳性。与类志贺邻单胞菌鉴别:可用氧化酶试验、动力试验加以区别,志贺菌为阴性,而类志贺邻单胞菌为阳性。与伤寒沙门菌鉴别:志贺菌MIU试验动力为阴性、KIA试验H2S为阴性,与沙门菌A~F多价O血清不发生凝集。
参考文献
[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7.
[2] 叶应妩,王 三,申子瑜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南京:东南 大学出版社,2006.
[3]景晓红,曹励民,姜凤良,等. 免疫学检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探索及实施[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5,3(2):63.
[4]李燕,罗萍,宋真,等. 高职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 检验医学教育, 2004(1,2):2223.
[5]张小蕾,保蕾,蒋红梅,等. 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思考[J]. 检验医学教育, 2004 (3,4):3233.
论文作者:温凤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9
标签:抗原论文; 菌株论文; 血清论文; 特异性论文; 毒性论文; 标本论文; 培养基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