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与社会生态的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执政能力建设论文,生态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中心课题。政党的执政能力体现在政党执政这样一种执政行为过程之中,而且政党执政不是一种孤立的政治行为,它既受政党自身性质、目标、经验等制约的同时,也受到一定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潜在的影响和决定着执政党的行为取向和质量。运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把执政行为视为社会生态中的有机体,强调执政行为、执政过程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态要素有着内在的联系和互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由此实现良性的动态平衡。
由于社会生态是发展变化的,因而政党的活动也应是发展变化的:政党必须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生态,并且跟上发展变化的要求。而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便是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既然政治有机体和社会生态诸要素之间存在着如此紧密的互动关系,那么政治有机体的执政行为的科学、合理,执政能力的提高,也会对社会生态诸要素产生积极的反作用,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生态的优化。因此,把政党执政放在社会生态中分析,就会把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置于更广和更深的角度来认识,其目的不仅仅是探求政党执政的内在规律,更重要的是以政党执政能力的提高来优化社会生态,巩固执政地位,增强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明确这一点就会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社会生态的变化对党执政的合法性提出的挑战
党执政以来,特别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全方位的改革和开放以来,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认识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进而迈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在国际上发挥了一个大国的作用并尽到了应尽的义务,国际地位逐年提高。这一切都表明它是适应我国的社会生态的。但是社会生态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由此而造成社会生态的变化对党执政的能力及合法性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国内生态的变化及对党执政的合法性提出的挑战
从国内的生态来看,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之中。这种国内生态与改革开放之前有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于:在经济生态方面,单一所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被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取代。在政治生态方面,由原来的低水平的政治参与向民主政治转变,由“无限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被重新理顺等等。在文化生态方面,由原来主流意识形态占绝对优势向多样化特点增强的方向发展。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与原有的主流文化相互交织,人们的信仰、价值观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社会生态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收入分配方式等都出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冲击原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社会阶级阶层日趋多样化,社会成员流动性显著提高,社会身份的变化加速等等。国内生态的变化使我们既处在“黄金发展期”,又处在“矛盾凸显期”。各种矛盾、问题层出不穷,纷繁复杂。诸如人口多而资源短缺,“三农”问题比较突出,不同地区之间、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社会治安状况不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此外,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仍然存在着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现象。这些利益矛盾和问题的凸显,侵蚀着党执政的合法性,对党执政的合法性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国际生态的变化及对党执政合法性提出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着巨大变化。从国际生态来看:首先,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局部冲突此起彼伏,恐怖主义危害严重。其次,经济全球化,政治多级化,文化多元化以及高科技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的主要特征。以经济全球化为先导,以高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为依托,世界各个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各种利益关系交织,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再次,一些曾经执政的老党大党纷纷丧失政权。首先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苏联执政几十年的政党纷纷垮台,国家性质随之改变,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最后,我们仍然并长期处于“资强社弱”、“资富社贫”、“资攻社守”的现实状态之中,面临着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的和平演变和“西化”、“分化”的图谋。
总之,国内形势的大变动和国际形势大转折使党处于复杂的、多元的、充满了各种机遇和挑战的社会生态环境之中。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生态环境的深刻变化,党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切都因为“领导实现现代化的使命和责任向我们党提出了这样的要求”。①
二、社会生态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党执政的社会生态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要求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根据社会生态所包括的诸要素,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也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增强党执政的物质基础
在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之上,我们党得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毫不动摇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日益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才能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这是党长期得以执政的物质基础。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②执政兴国、强国,执政为民、富民,关键是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解决好发展的问题。众所周知,党通过政治斗争和暴力革命的方式取得政权,但巩固政权的基础应是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这个问题上,党曾经走过一段弯路。正是基于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战略决策。此后二十多年,党领导人民群众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用实实在在的执政绩效不断夯实党执政的合法性。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落后的状况并未彻底改变,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阶段,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这一要务,走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政治权利逐步从市场分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党权和政权合二为一,执政党和政府是市场资源配置的主体,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高度集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日益发育成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日益突出,政党与市场、政府的功能区别更加明显,执政党的功能主要是表达政党的意志,而不是直接管理市场主体的活动,这要求党逐步从市场、社会中分离出来,有利于党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范围,主要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政府的职能也要转变,党委要支持政府依法履行职责,推动政府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真正实现由行政指导型政府向公共管理型政府转变。
(二)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增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一,所以,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③必须坚持不懈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党得以长期执政的政治基础。
坚持和发展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党内民主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④ 因而,发展党内民主就必须以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为重点,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规范党内权利的运作。如何使党内权利运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是世界各国政党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而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要在党内发扬民主。其次,提高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的水平。任何民主性的政党都必须有相应的机构和职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运作。因而,政党除了制订党的总章程作为最高法规之外,还应规定关于党内生活原则和制度的方方面面的专门法规,制定阐述党内生活的具体制度条例,使开展党内监督有所遵循。再次,保障党员的各项权利。党员是党的细胞、基础,党员享有广泛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党员只有真正享有这些权利,才能增强党员的责任感,提高党组织对党员的整合力和责任感。
发展和完善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⑤ 这是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特征的基本概括。这三个特征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机统一。因此,推进人民民主建设,提高政治发展水平,也应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民主,人民民主可以从价值和制度两个方面来理解。从价值方面来理解,是指国家的一切权利来自人民,人民当家作主,拥有管理国家各项事物的权利;从制度方面来理解,是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制度以及相关的政治法律制度。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同时也要确立和完善其他政治法律制度。其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们党根据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实施措施,推进我国社会法治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依法治国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今后应在注重立法数量的同时还要注重立法的质量,做到数量和质量的辩证统一。要改进执法方式,改变那种滥施处罚或强制的执法方式,使用劝导、说明、指导这种以理服人、以法服人的方式。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司法体制和程序,使司法机关摆脱对地方政府人事及财政的依赖,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能够公正、独立的行使职权。要继续推进全民普法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再次,党的领导又是通过一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来体现的。那么加强党的领导就必须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为内容和目标,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按照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办事。民主执政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心。依法执政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组织政府和行使权力”。⑥ 总之,三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缺一不可。
(三)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增强党执政的文化基础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必须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这是党得以长期执政的文化基础。
推进理论工作创新,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的立党之本、立国之本。因此,不论是现在、过去还是将来,马克思主义都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但是我们坚持的应当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不断丰富、发展、完善、创新,扩大意识形态的包容性。这就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做到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掌握和正确引导舆论。这就要求首先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就是要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作用,广播、报刊、电视、出版等部门既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又要引导社会心理。既要维护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完整和稳定,又要搞好大众传媒。党管媒体主要是管方针政策,管媒体的主要负责人。要建立一套在市场化条件下维护本国主流文化价值和国家意识形态的控制机制。建立和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映机制。也应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强互联网管理体制和网上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宣传舆论的强势,克服正面宣传出现负效果,增强传播的有效性。其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消除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我国现有的文化体制是在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存在着僵化和远离市场等弊端。因此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在坚持“二为”和“双百”方针的前提下,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建立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健全激励机制,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尽快进入市场,成为市场主体。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减轻监督机制,提高执法水平,建立体现文化特点、适应法制建设总体需要的政策法规体制。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体系。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要自觉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开展健康向上、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还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立学习型社会,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增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体现了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这是党得以长期执政的社会基础。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本质在于统筹兼顾中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和根本保证,同时它也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⑦ 首先,要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改变“经济一腿长,社会一腿短”的问题,使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一致。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和做好社会保障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缓解社会矛盾。其次,要坚持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国家通过加大资金转移力度,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要一方面落实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要消除城乡之间的体制性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税收制度来解决城乡二元化问题。再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的关系,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建设节约型社会。总之,就是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以考虑并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宗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首先,要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社会成分的多元化、社会利益的多样化、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社会信息的分散化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我国现行的组织管理体制和控制管理模式。以政府集权管理为特点的社会管理体制已经很难有效实现对当前社会的有效整合。因此,一方面要建立大众广泛参与和协商的民主决策的机制,使社会的利益诉求得到表达和交流并纳入合法的可控程序渠道。另一方面,社会管理体制将由政府承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转变为政府、组织、个人共同对社会公众负责,建立广泛参与的、信息得到交流的、主体诉求得到充分表达的社会责任机制。此外,还应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其次,要坚持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要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综合运用教育引导、耐心疏导、经济调节、道德规范、依法办事的水平,解决好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利益关系问题。
(五)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增强党执政的外部基础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和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国际局势的影响。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要求党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和处理问题等,必须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所以,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就成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得以长期执政的外部基础。
要冷静观察、从容应对,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局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能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思想准备,就能从容应对,始终保持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求实眼光,全面审视国际局势,正确把握我国发展的大局。同时要密切注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变化,做到在纷繁复杂、急剧变化的背景下把握世界发展的新动向。掌握国际事务的主动权,提高同国际社会的交往能力。“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② 的外交宗旨。要通过努力提高同国际交往的能力,这就要求“坚持从中国人民的利益、各国人民的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的立场和坚持冷静观察、沉着应付和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国际事务。此外,还应熟悉运用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加快改进对外宣传工作,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推动形成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我们要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有效防范、应对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②
三、提高执政能力与社会生态的优化
21世纪,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是空前的。但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组织,这种活力就在于它能够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生态不断进行改革和自我完善,永葆先进性,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便是进行改革和自我完善的最根本的途径之一。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与变化了的社会生态的重要结合点。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它同国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国际环境等各个方面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党的执政能力高低决定着它能否正确处理各种问题,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面临着改造中国社会和改造自身的双重任务。因此,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适应社会生态的要求,进而使社会生态优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抓住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到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从整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党的一系列努力,提高党执政的水平和能力,使党执政的社会生态环境优化,进而巩固党执政的地位,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明确这一点,提高党执政能力的意义就会显现出来,就会使我们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伟大工程有更深的认识。
注释:
① 王长江.政党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9.
②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4—09—07.
③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8.
④ 林尚立.有序民主化:论政党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2004,(6).
⑤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⑥ 方宏伟.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探索执政方式新境界[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5,(1).
⑦ 李君如.和谐社会问题研究笔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1).
标签:政治文化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执政能力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政治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