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层异步集体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_平行四边形论文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集体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_平行四边形论文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集体性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体性论文,教学模式论文,小学数学论文,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是单一的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培养。为了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我们进行了“小学数学分层异步集体性教学”模式的研究(该课题被江苏省教育学会列为“九五”科研课题),探求一种将班组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能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充分发展的教学模式。

一、“分层异步集体性教学”模式的意义

所谓“分层异步集体性教学”,就是将同一班级内的学生按学习基础与能力,动态分成两种不同类型的若干学习小组(一组一般为4 人左右), 即把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合为教师辅导学习组(以下简称F组),其余优中等生组合为若干自主学习组(以下简称Z组);对F 组和Z组学生分层要求,异步施教,F组学生主要在教师的直接辅导下学习,以达到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Z 组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

“分层异步集体性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有三个要点:

1.以“分层异步施教”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F组的学生由于学习时教师直接辅导的时间多了, 学习的指导性强了,以往“陪读”的现象得以解决。Z 组的学生由于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习的要求提高了,每堂课都能“吃得饱”。

2.以“集体性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将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变单一的师生交往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与组之间全方位的立体交往,可以增加学生信息交流的总量,强化学生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3.以“集体性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分层异步施教,真正使“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对Z组学生以“放”为主, “放”中有“扶”,“扶”主要体现在学习题的设计中,课堂上放手让他们自学、互学,这样使得教师有可能在课堂上把较多的精力用于辅导F 组学生学习。Z组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中通过“再创造”而获得知识, 发展学习能力;F组学生在教师辅导下学懂学会, 真正体现“让全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思想。

二、“分层异步集体性教学”模式的结构

我们通过设计、筛选、试教、总结,构建了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分层异步集体性教学模式。其操作程序如下表:

课型组类操 作 程 序

分 合 分

独立学习,自主练习,

新授课

Z组

习旧

小组讨论

组际交流

小组批改反馈

F组

引新

教师辅导,指导练习, 评析

师生讨论 面批面改

变式练习, 组际辅导

综合练习, 限时

练习课

Z组

基本

小组批改

(Z组汇 讨论解答练习

F组

练习

基本练习, 报,F组听

变式练习, 与评

教师面批

讲)点拨指导析

自主整理,自主练习, 形成

复习课

Z组

提出

小组讨论

要点讲评

小组批改性测

F组

复习

指导整理,指导练习, 试与

要求

师生讨论 教师面批小结

下面结合“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新授课教例,对这一模式作简要评析。

1.习旧引新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不应被看成学习者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是影响新的学习的最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由于按这一模式教学,绝大部分学生必须通过自主性的学习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因此在学生探求新知识之前,激活或深化学生原有认识结构中的“适当的观念”以及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是我们在实施这一模式进行教学时所必须强调的。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先组织学生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后,利用幻灯片的直观演示,将几个多边形割补成长方形,让学生建立可以将新的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的观念。这样就从知识与策略两个角度为学生获取新知识提供了“先行组织者”。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将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的实验,打破学生认为求图形的面积总是用图形的两条边相乘的思维定势。这样,使学生进入一个认知上的困难情境,产生了积极参与解决新问题的欲望,启动了新的建构活动。

2.异步探新

我们在教学中采取让Z 组学生按“独立学习——小组讨论”的程序,在学习题引导下,自主学习,互相启发,相互补充,同学之间互教互学,能者为师,探求新知识。F组学生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采用小步子、具体直观的方式学懂新知识。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让Z 组学生通过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并进行比较),找出分割平移后的长方形与相应的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然后根据化归思想由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他们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经过热烈的讨论,结果不仅发现了新的知识结论,主动构建了新的认知结构,而且初步掌握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F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低难度的提问启发下, 通过多次操作,在解决具体的几个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等数据之间的关系,归纳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也主动构建了新的认知结构。教师在辅导F组学生学习的同时, 应及时调控Z组学生的学习,这样各类学生都以各自适宜的速度和方式, 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展开主动的建构活动,使原有的认知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和扩展。

3.组际交流

学生通过个人的、小组的学习,初步获取了新知识后,教师让各组推荐代表发言,交流组内的“发现”,组际间进一步启发,达成共识。其间,通过教师的提问与板书,增强了新知识在认知结构中的清晰度与稳定性,使新的认知结构得以完善。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学生汇报他们的发现后,教师提问:“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用底乘以高来计算呢?”“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表示底,h 表示高,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字母公式该怎样表示呢?”“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条件是什么?”等等,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认识,使学生发现的结论进一步数学化。

4.分层练习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少数学习困难的学生知道数学公式、法则,却不会在具体的解题中运用。因此,在初次运用某项新的数学知识解答习题时,对这部分学生需作过细的指导。我们在教学中,给Z 组与F组学生设计分档次的级差练习题,教师着重辅导F组学生解题,面批面改,及时反馈;Z组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批改,自我反馈。 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教师着重指导F 组学生按“识别形状→说出公式→找到条件→代入计算”的程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Z 组学生完成基本题后,讨论解答有一定难度的两道补充题,这样学生在完成习题的时间上基本同步,发展上各有差异。既保证了F 组学生基本上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又使Z组学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

5.反馈评析

反馈评析能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因此,反馈评析不仅要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及技能进行归纳、小结,还要重视学习策略的小结,即对获取知识的方法、策略作明晰的反馈评析,便于迁移。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教师通过提问“这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引导学生小结知识要点,然后追问:“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你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回答:“我们是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师进一步指出:“这一种方法是我们解决新的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我们在以后还要用这种方法来推导三角形、梯形等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

标签:;  ;  ;  ;  ;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集体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_平行四边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